长期以来,语文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过分地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使得课堂教学死气沉沉,同时,它也不利于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不利于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为了改变我们教学行为落后于教学观念,课堂教学效益偏低的教学状况,为了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转变教与学方式的理念,我们必须改革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教学,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认识。
课堂教学学习兴趣学习方式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就要让课堂活起来。“让课堂充生命活力”,即让课堂活起来。而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过多地强调识的记忆、模仿,压抑了学生的动性和创造性,最终使教学变机械、沉闷、缺乏童心和灵性乏生命活力。和以往的语文课程标准相比,新课标具有其独有的特点:课程理念现代化,也即语文课堂要以现代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来统摄课程设计。那么怎样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激活语文新课堂?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1 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知1.1 巧设悬念法。如在《蓝色的树叶》一课的导入环节时,设下悬念:同学们说一说你们知道的树叶的颜色,有谁看过蓝色的树叶?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主人翁却有蓝色的树叶。这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乐于思、乐于想、乐于学,从而使学生产生了积极参与、主动探求的心理。
1.2 创设情境法。如《小蝌蚪找妈妈》一课的教学导入,让几位同学戴着头饰演“小蝌蚪”。随着欢快的乐曲“游”进教室,并天真地喊:“妈妈,你在哪儿?”其余同学看见,兴趣油然而生,这种表演既活跃了课堂气氛,更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 改革学习方式,获得新知课程改革就是要改变被动的依赖性的学习状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过程成为主动的、合作的、个性化的体验过程。如在教学《从现在开始》一课时,学生从第一自然段中了解到狮子大王要选接替它的新“万兽之王”,要动物们轮流做,看谁做的好就选谁。时间是每个动物一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看到这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纷纷举手:“都谁当‘万兽之王’了?”“他们都怎样当的?”“最后谁真正当上了‘万兽之王’呢?”我便根据学生的提问整理好顺序,采取小组讨论的方式学习。这样便自觉地转变了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小组讨论中,小组有分工,人人有事做,每个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收获。这就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学习氛围。
3 在玩中快乐学习,体验新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是描写学生身边现实的生活场景的。但是由于时空关系,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与现在的具体情况有些变化。因此,通过模拟的手段让孩子最大程度地体会作者的感受,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办法。我的做法是开发身边所有资,尽可能去寻找与课本内容相同或相似的场面。比如《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带领同学们去校门外的土地里,去寻找苍耳、薄公英、豌豆等植物,因为在乡村这些植物随处可见,找起来非常容易,同学们欢呼着、玩闹着找到了它们,并认真观察了它们的播种方法,有的同学还不小心在裤角上带回了几个苍耳呢!通过观察,孩子们不再限于课文中的文字描述和展示,而是按照真实的感受和观察到的现实情景对文章内容进行领会,不仅学懂了文中的内容,还增长了不少课外的知识,而且观察能力、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提高,教学效果非常好。
4 延续精彩内容的漂亮结尾结尾是一节课的终点,好的结尾让学生回味无穷,终身难忘。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教学也是如此。因此,我在每节课结束时都精心设计各种不同方法,使学生的兴趣持续不断,有增无减。
援有趣练习港。练习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课尾设计有趣练习,既可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又可延续学习兴趣。如教完《植物妈妈有办法》让学生补充说说还有哪些植物的妈妈有办法。教完《秋天的图画》让学生们唱秋天、画秋天。通过有趣的练习,学生的浓厚兴趣延续到了新的学习中,激发了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援圆续编故事法。展示丰富的想象,为每个未完成的故事续编精彩结尾,既锻炼了丰富想象力,又锻炼了表达能力。如学完《坐井观天》,续编青蛙从井中跳出又与小鸟发生了几次对话,它们说了什么?学完《清澈的湖水》后,续编文中小女孩看到了什么飞奔过去,后来又发生了什么事?续编故事对学生的思维是一种极强的锻炼,为以后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学生为本,还课堂给学生。教师应着力构建自主的课堂,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状态中高效率地学习。给学生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体会;给学生一点困难,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找答案;给学生一种条件,让他自己去锻炼;给学生一片空间,让他自己去开拓。“教无定法,各有各法”,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在教改的路上越走越宽,才能更好地教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论文作者:杜维鑫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学生论文; 让他论文; 课堂论文; 给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自己的论文; 方式论文; 《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