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定位研究的新思路_区位因素论文

微区位研究的新思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思维论文,区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901文献标识码:A

地理学特别是经济地理学,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两次“围城”现象,20世纪50-60年代,在传统区域地理学受到挑战的危机之时,艾萨德“区域科学”异军突起,在70年代达到鼎盛,全世界洲际地区级学会就达20余家,这种“外热”与当时地理学的“内冷”成鲜明对照。20世纪末期,世界进入信息时代,西方地理学术界有人提出“无重量经济”、“距离死亡”等说法,传统的以距离、运费为核心的区位理论遇到了挑战。正是这一时期,20世纪90年代初,克鲁格曼提出的“中心—边缘”模式,即著名的“新经济地理”理论,用空间关系剖析经济过程“地方化”的原因。引起主流经济学界对经济地理学的异常重视。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其一,说明经济地理学的内涵价值和发展潜力巨大,其二说明传统地理学研究的方法论有待改善,必须加强与其他学科和社会生活的联系。

1 区位的尺度观

任何事物都有其时间和空间属性,区位问题也不例外。区位大体上可以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尺度。不同尺度的区位其主体、对象空间范围和影响因素、制约机制都有很大差异,因而,研究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

1.1 宏观尺度

区位选择对象的空间范围是国家;区位选择的主体是跨国公司。宏观尺度的区位问题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国家的政治体制,经济政策、国际经济联系、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劳动力状况、文化背景等。

1.2 中观区位

区位选择对象的空间范围是城市和城市所辖的区域—区位选择的主体是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企业集团和大型企业。中观尺度的区位问题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城市的位置、城市在国家中的地位、规模;城市的社会经济状况;城市与周边地区及其它城市的空间联系;城市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城市地价水平;城市的环境状况;劳动力资源的潜力和劳动力价格、劳动力素质;城市的文化背景等。

1.3 微观区位

区位选择对象的空间范围是城市或城镇的街区;区位选择的主体是城市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企业,居民个人等。微观尺度的区位问题主要的制约因素包括城市规划制约、人文环境、生态环境,产业事业关联、市内交通、街区地价、道路结构等。微观区位还可以进行更细的划分。最近孙鹏、王兴中(2002)介绍了西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1]。笔者认为,总的看这也属于微区位范畴。

1.4 不同尺度区位之间的联系

微区位是最后的落脚点,任何区位都要落实到空间的具体地点,即某个国家或地区的某个城市的具体街区。中观、宏观区位是确定微区位的背景框架依据。从宏观、中观区位来讲,可能只考虑企业或事业布局于哪个国家、哪个城市,布局多大数量,更具体在城市的哪个具体地方,这由下属企业去操作,下属企业的区位选择则不可能摆脱宏观、中观所确定的框架。

2 关联与集聚

集聚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布局实体的相对集中。这种集中应高于更广大范围该实体空间分布的平均状态[2]。

在传统区位论看来,集聚主要表现为对土地、能源挤出设施的集约利用,节约交易成本,节省运费。用微区位的眼光看,它更具有新的更深刻的意义。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促进技术信息交流,激发科技创新。另外从商业区位角度看,集聚拉动需求市场的意义也不容忽视。集聚可以满足消费者一次性购买的愿望,节省时间和交通费用,满足消费者多重消费欲望,提高商业地域的影响力、知名度。集聚对消费者和中小商家产生吸引效应,使对中小商家产生的波及效应;中小商业之间产生互补乘数效应。

空间关联是微区位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在以往的区位论讨论集聚效应时,没有专门提及关联的作用,而关联在微区位研究中致关重要,微观尺度的关联,不同于经济学通常所讲的产业关联,主要不表现为原料、加工、产品之间的产业联系,主要是市场关联。关联效应的本质是对其他企业外部效果的利用,更确切地说主要是对其他企业外部市场效果的利用。它不同于产业关联,其外部效果是不能内部化的。

空间关联的类型主要分为主导性关联,互补性关联,综合性关联和错位性关联。主导性关联是指在市场中带来或影响主体需求的单位与相关单位的关系。如大学与周边文具店、书店、电脑商品店、学生生活服务设施的关系,大型医院与药店、医疗器械商店、鲜花店、水果店的关系等等。互补性关联是指复数单位之间相互带来消费需求、扩展市场的关系。如零售商品店与饮食店、娱乐场所的关系。综合性关联是指众多单位集聚一起,彼此带来的效应是对消费者综合吸引,满足他们一次性购物、多重消费的欲望,大大小小的商业中心就是这种关联。错位性关联是指相同行业不同规模、品种之间的关系。如常见的食品一条街、建材一条街、服装一条街就属这种关联,它们虽然都经营一类商品或服务,但彼此之间是错位关系,即彼此的档次、品种、规模有很大差异。它可以满足不同人对同类商品的不同需求,减少购物的搜寻成本,增加人气和某类商品知名度。

微区位中的关联,如同生物世界一样,彼此之间有寄生、共生、群落关系,这方面的精细研究是微区位布局技术的重要方面,与大量日常的选址问题关系极为密切。

3 行为观

现代区位论重视对人的研究,这主要表现为二个方面:一是对区位决策主体的行为的研究,区位决策势必受决策主体自身的文化、民族、偏好等因素影响,其结果不会是经济上的最佳效果,而只能是次佳效果,实际决策区位的人只能是“满意人”而已。二是对消费或服务对象行为的研究。微区位的行为分析大体可分如下几个方面:

3.1 识别行为

识别行为就是要使服务对象很容易发现,对其产生吸引力。这是有经验的经营者最关心的。从区位角度来说,就是位置要显眼,容易发现,产生吸引力。如前所述,孙鹏、王兴中等人介绍了西方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商店选址在上坡还是下坡,左边还是右边,弯路还是直路,道路内侧还是外侧,交叉路口的对面还是转弯处等等对消费者识别、发现、吸引作用都有很大差别,直接影响到商店的经营效果。还有的学者提出空间行为感知、兴趣引力(吸引力、新奇性、方便性)等概念,据日本学者对东京银座商业街的研究,临街的商店与不临街的商店,路线地价相差最高达6倍以上[3],可见这是经营效果差异所致,其根本原因是顾客很容易很自然进入和发现临街商家。另据美国克里夫兰测算,同一级土地级别内交叉路口的商店比一面向街商店的土地产出效益高出72%。在我国也可以很容易举出这方面的例证。由于收入的提高发达国家包括比较富裕的发展中国家,购物行为已从“专注购买”转向“随机购买”,兴趣吸引、注意力吸引就更显得突出重要。

3.2 体验行为

现代商场兼有购物、娱乐、休闲等多重功能。人们去商店不仅仅是为了购物,还有娱乐、休闲、旅游的需要,是为了寻求紧张的工作环境及烦庸的家庭环境以外的社会休闲环境。这样一来商店周边的景观、氛围对商店的选址就具有重要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对消费者来说去商店主要就不是为购物而来,笔者在2000年新年和国庆对上海徐家汇商圈进行调查,所有商品都算在内,实际购物的仅占全部顾客的17%,可见大部分顾客到商店是来逛一逛,玩一玩的。而对商家来说,逛一逛,玩一玩的人越多,购物的机率也就越大。所以在选址上,满足顾客的体验行为也是重要方面。

3.3 信赖行为

顾客购物除了对价格、品质等方面关心外,对商品的信誉也很关心,为了满足顾客这方面需求,除了在经营上商家要注重诚信,注重品牌外,与商店的区位选址也有很大关系,试想一个经营高级品的商店,座落在一般商业街,就会大大影响顾客对它的信任度。而如果一个普通的服装店,座落在名品服装街上,也会提高顾客对他的信赖度。

3.4 炫耀行为

对于区位的决策人也好,对于区位实体的服务对象也好,都有自尊的心理、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理。即有一种“符号认同”、“门当户对”的心理。一个世界顶级的大公司决不会把自己的总部放在不知名的中小城市,也不会放在大城市的边缘,它一定要放在最有影响的CBD地区,这除了经营方面的因素外,还有显示自身地位、身份方面的原因。对消费者而言,住在什么地方,在哪里买东西,接受什么服务,也有炫耀心理在起作用,墨西哥阿瓜斯卡连特州,一项食品购买行为调查表明,距中心地3000米以外,距离因素失去作用,商店的规模、档次、知名度在起主要作用[4],食品姑且如此,高级品、耐用消费品炫耀心理就更重要了。日本仙台市有两家较大商店,一家是高级的贵族商店“三越”,位于中心商业街,一家是平民商店“印都”,位于铁路车站前。两家的商品价格有较大差别,但相当多的市民愿意去三越店购物,只有贫民、亚洲外籍打工者去印都店购物,甚至有的人送礼时把从印都店买来的东西用三越店的包装送人。两家竞争的结果是印都店最后倒闭。商店本身的大型化、高级化、品牌化当然不是微区位的研究内容,但借助声誉高、品位高的地区提高个体商店的地位,满足消费者的炫耀心理,确是微区位布局不可忽视的问题。

3.5 空间偏好

无论对经营者而言还是对消费者而言,都具有自身的行为偏好。比如一位归侨要在国内建一个大商场,按经济学规律建在城市中心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但他有繁荣家乡,荣归故里的偏好,就有可能选址在自己出身的城区。不同文化背景的消费者也有各自不同空间偏好,而且这种偏好往往根植性很强,有较大的惯性。

4 市场空间竞争

市场空间竞争是微区位研究的重要视角,分以下5个方面。

4.1 剩余竞争

所谓剩余竞争就是占据空间中未被占据的市场。如在新的居民区,商业网点处于空白状态,新的商店在这里选址很容易获得顾客群,从而获得了生存发展的空间。在实际生活中所谓剩余市场空间都是相对的,因为没有不购物、不接受服务的顾客,只有处于购物、接受服务不方便的顾客。一个商店或服务中心的空间占有范围主要决定于两个因素。一是价格和服务水平,二是距离衰减程度。距离衰减程度则决定于商品价格以外的顾客购物的空间成本,即来购物的交通成本、时间成本。顾客对商店距离的敏感性称之为“距离弹性”。它决定于商品或服务本身消费与购物空间成本的比例关系,比例越大距离弹性越大。高级品、高值品距离弹性小,而日常的低值消耗品距离弹性大。一次性大宗购物距离弹性小,零星多次购物弹性大。由此可以推论高级商店、大型综合商店距离弹性小,市场空间大。而经营日常消费品的小商店则距离弹性大,市场空间小。在新区建立商业服务网点很容易获得成功,就是因为它使周边居民的购物空间成本大大降低,能够方便省时地购物。然而剩余竞争也不是绝对安全的,它必须有门槛保证。

4.2 非剩余竞争

所谓非剩余竞争就是在空间中不存在未被占据的市场情况下的竞争。如在已有商业区设置新的商店,它必须靠抢夺其他商家的市场而生存。这就要靠自身价格低、服务水平高、距离衰减程度低来实现。如在一个居民区,一个新的大型超市建立,由于它价格低、商品全、服务好,开通多条免费购物班车,降低购物的空间成本,将很大范围的顾客都吸引到它这里来。使原有商店纷纷倒闭(图1)。

图1 非剩余竞争模式

Fig.1 Non-residual competition

4.3 扩域竞争

扩域竞争是因为市场潜力很大,由于集聚发生规模效应将原来的市场放大。商业中心从小到大就是这种扩域竞争的表现。由于市场是开放的、弹性的,新商家进入使地域商业效应放大。

图2 扩域竞争

Fig.2 Region-expanding competition

4.4 霍特林效应

霍特林效应是指当市场空间固定的情况下,两个相同的企业布局于同一地点,产生的低效率现象。要么两者进行恶性的价格竞争,要么平分市场。在上海向市外的公路干线上,会看到这种情形,两个加油站并排布局于干线公路的一侧,因为交通量是固定的,两者恶性竞争,其总销售额尚不足远处公路另一侧一个加油站的销售额高。在上海静安商业繁华区,建了一个大型超市,生意尚可,接着又建了一个大卖场,一下子两个大卖场生意都萧条了[5]。因为这里买日常用品的居民人数近于固定,静安寺地区的繁华并不增加日用品的顾客(图3)。

图3 霍特林效应

Fig.3 Hotelling effect

4.5 错位竞争

错位竞争即指企业或商店之间服务的顾客群不同,相互之间无激烈竞争关系,而是相互借用对方的影响,增加商业区的繁华度、顾客量,相互受益。这是商业中心组合比较理想的形式。如上海徐家汇商业中心,东方商厦经营高级高档商品,提高了商业中心的品味,太平洋百货经营中档商品第六百货商店经营大众商品给商业区带来了人气。彼此相得益彰,共同造就了商业的繁荣。

5 平衡最优理论

19世纪到20世纪初,杜能、韦伯时代区位论称之为“古典区位论”,其追求的目标是成本最小化。20世纪上半叶帕兰德、廖什的“市场区位论”追求的目标是利润最大化。现代区位论虽然开始重视以人为本,重视社会效益和区域整体效益,但在宏观尺度上,在产业区位论中,包括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依然着眼于运输费用对经济空间、经济过程的影响。

微区位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市场中的区位,主要与消费者发生关系的区位,应以区位的服务对象的人为本,它的最优化目标应当是服务对象(对商业区位来说就是消费者)最大剩余效用和经营者最大利益目标之间的平衡。这种目标才是最优的,最现实的,也是最合理的。所谓剩余效用就是服务对象所获得的效用减去他为了获取这一效用所付出的成本。它基本由这样几个部分构成:购物效用,即通过货币交换得到商品在心理上的满意程度,即经济学中所言的“消费者剩余”;服务效用,即通过货币换取服务的心理上的满意程度的价值衡量;体验感受效用,就是购买商品,接受服务以外的效用,这是环境、氛围所赋予的,是一种外部性。服务对象所付出的成本包括:购物和接受服务付出的实际货币量,交通费用,花费的时间所付出的机会成本(牺牲同等时间放弃作其他事情的代价)。

对商家而言,追求的是最大利润,这种追求与消费者最大剩余效应有同向性,也有反向性。很显然商店创造的消费者剩余效应越大,来消费的人会越多,生意会越做越好,但这种追求是有限度的。因为低价销售直接就会降低经营者的利润,优质服务,优质环境要增加成本,减少顾客的购物交通费用,就要增加经营者的成本(交通便捷地点地价高昂,提供购物交通要增加成本)。因此最现实可能的最优点只能是消费者最大剩余效用和经营者最大利益目标之间的平衡点上。这一平衡最优思想,启示我们在区位布局上,不仅要注重有形的可见要素(如交通位置、消费能力、地价成本等),更要重视外部效果的利用如通过大型化、专门化、综合化,优化集聚与关联,降低服务对象的搜寻成本,减少购物时间,实现多元消费需求,注重周边环境、氛围,重视空间错位经营和借势经营等。求得利润目标和消费者剩余效用目标的高位平衡。

标签:;  ;  ;  ;  ;  

微观定位研究的新思路_区位因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