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应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开拓者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高校应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开拓者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高校应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路先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路先锋论文,应是论文,高校论文,信息高速公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通向21世纪的“信息高速公路”

1993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实施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计划——“信息高速公路”计划,一年多来,日本、欧洲、加拿大、韩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巴拉圭、乌拉圭等国家和地区都在计划或有意兴建“信息高速公路”。这说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已经具有了雄厚的经济实力;随着计算机和信息网络通讯技术的进步,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日趋成熟;随着世界“冷战”结束,国际竞争热点已从军事转到经济和科技。进入全球市场和全球竞争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深刻地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无论是制造业还是服务业,无论是经济或科技还是国家安全,在信息技术领域领先都是增加竞争能力的基本保证,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可以说“信息高速公路”将是迎接21世纪、世界性、宏伟的基础设施工程。

我国要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目标,也必须发展“信息高速公路”。我国政府对“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给予了足够的注意,成立了邹家华副总理为主席的“国家经济信息化联席会议”,中国科学院正在结合我国国情制订实施高速信息网的战略方案。近年来,我国信息基础设施得到了飞速发展,全国主要城市间联结了电话交换网、铺设了光缆通讯线路、已掌握卫星通讯技术,“三金”或“八金”(金桥、金关、金卡等)工程全面铺开……,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相差甚远,除了经济上底子薄、基础差外,还在于全民信息化意识差、社会信息化程度低。因此,对“信息高速公路”既要搞,但不能操之过急,而应虚心学习国外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和经验,面对我国国情实际,采取积蓄国力,超前研究,局部试点,统筹规划,逐步推进的方针。

1994年11月30日我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启动,标志我国将优先在教育和科研方面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该网已经与世界最大的信息网——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主干网联通,首批进入该网的6所高校校园网已经互连,预计到1996年近百所高校将入网,到2000年大部分高校入网,并与国家其他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国际学术性计算机网络互通,将形成功能齐备的网络管理系统。该网作为国家教育科研的重要基础设施有利于全国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该网作为国家教育科研的重要设施有利于全国高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互相交流,共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该网为全国高校提供了进入世界科技领域的快捷方便的出口,将会加强同世界各国之间科学技术交流。我国高校师生和科研工作者可以在全国和全世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学习,研究开发新技术、积累经验,培养计算机网络人才,为建设我国的“信息高速公路”作好各种技术准备。

二、高校校园网应该加速发展

我国高校主要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也与学校各级领导的认识和教师、管理人员使用计算机的水平有关,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属刚刚起步,发展也很不平衡。总的来说,全国屈指可数的几所高校建立了校园网;学校内某一个或几个部处内建立局域网络的也属凤毛鳞角;在单台微机上建立数据库,开发或运行本部处工作管理系统的高校可能不少,但缺乏标准规范,部处之间信息冗余或不统一,难于实现信息共享;许多学校管理部门配备的计算机只是用于文字编辑,有的甚至成为业余消遣的游戏机;更多学校的管理部门恐怕还没有经费购置计算机,更谈不上使用计算机:连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的学生上机还供不应求,更何况高校所使用的计算机档次和计算机技术人员配备方面尚不如一些研究所、企业或公司。

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示范工程的启动,无疑将加速高校校园网建设。校园网的建设对学校来说是一项颇费资金的工程,应该与学校的经济实力和学校内部人员对计算机网络的需要相适应。就目前多数学校的经济实力来说校园网的建设不可能一次到位,更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还很薄弱,能够提供的服务还很少,需要利用校园网的用户还冷冷清清,所以目前学校的校园网也没有必要一次到位。但是,高校作为我国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先导部门,其校园网应该随国家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的运行而加速建设。首先争取早日与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联网,以利用先进的信息传递技术和处理设施,加强同国内外教育和科研方面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培养人才,开发应用;同时还应该多方筹措建设经费,坚持先进性、开放性、标准化建设校园网,组织计算机技术人员开发网络的各种服务功能;不断强化学校全体教职工的信息化意识,特别是抓紧对学校各级领导、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研究生等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的培训,鼓励和刺激他们使用校园网进行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的积极性;随着校园网的逐步伸展和服务功能的扩展,充分利用校园网为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发挥效益,促进学校整体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作为校园网主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信息管理网络系统包括通讯、图书馆管理、信息处理、学校管理、教学技术和课程教学服务等子系统,其中:通讯系统(电子邮递、电子会议、远程通讯等)相对来说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网络功能,它的发展将与电话和有线电视联为一体,其效益在于信息传送直接、迅速、及时、准确,将大大节约人力、时间及纸张印刷、交通差旅费用;图书馆管理系统(书刊采编等)和信息处理系统(资料管理等)主要是面向全校师生服务,应该在图书借阅、资料查询、信息处理等方面为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全校师生都应熟练掌握其公用功能;学校管理系统(教务、科研、人事、后勤服务等管理)是学校管理上水平的标志,关键是管理系统中数据库及其数据必须标准规范,对数据的维护应该分工明确、及时、准确和安全,数据共享,减少冗余,管理功能齐全;教育技术(综合性学习系统、多媒体、局域网络等)和课程教学服务系统(课程资料库、学习管理系统、题库、测验管理、统计分析等)是校园网最有潜力开发、最有发展前景的网络功能,该部分功能很可能使高等学校在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方法、教学机构等方面发生根本性变化。

三、高校应该为“信息高速公路”建设架桥铺路

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需要经济的积累、硬件和软件技术的进步、数据库网络服务功能的扩充及市场需求的发展,从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来讲,至少需要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奋斗。而高校(当然也包括科研机构)由于教育和科研的超前性,应该作“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路先锋。首批“信息高速公路”享用者当然应该是从事教育、科研、管理和工程技术工作的人员,应该组织他们加强对国外“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研究,对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构筑进行探索和试验,大力培养各种层次的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人才、积极研制计算机及网络的各种软硬件产品、广泛开展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社会服务。

高校教师应该充分认识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加强现代教育意识,确立现代教育观,主动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来改变教学和科研方式,提高其水平和效率。掌握计算机及网络信息处理技术已是亟待加强的本领,要用好这一技术,洞察国内外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将计算机技术引入到教学、科研中来,积极参加本学科有关电子图书、教学课件和题库等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开发工作。

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是教育技术研究的核心领域,它将会使所有的学科专业教育都可以大展宏图。应该建立CAI研究开发中心,加强横向联系,组织各学科教师、计算机编程人员和一些教育学、心理学、电化教育和计算机方面专家在先进理论、高技术标准及统一规划指导下来研究开发CAI课件。当然研究开发通用型课件写作工具软件,让具有一般计算机操作水平的使用者都能简便地综合处理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等各种信息,这将会大大提高课件制作效率,迅速丰富CAI网络系统的内容。

计算机和电子类学科专业教师、科研人员及研究生在计算机网络、无线电通讯、信息传输服务、视觉通讯、音频处理、智能助理软件等诸技术方面更是大有可为,通过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不断推出支持“信息高速公路”运行的软硬件成果,还能培养维护“信息高速公路”运行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才。某项适用技术的开发成功或某种对路的软硬件产品推出,不但给“信息高速公路”添砖加瓦,造福于社会,还会给学校办学源源不断地提供资金,为学科专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据研究表明,当信息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0%以上,才能认为达到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高校应该在办好系统软件和硬件专业满足计算机产业本身发展需要外,还应增设各种计算机应用专业,如计算机与管理、计算机与控制、计算机技术应用、计算机与设计等专业,将计算机技术与其他工程技术交叉或复合进行教学,培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各类应用部门的需要。在非计算机各类专业教育中,应增加计算机应用、网络和多媒体等有关内容的课程,普及信息技术与处理知识,普及计算机文化。在其他课程中加入信息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工具获得该课程有关知识的内容等。将学校普及计算机教育与社会的普及工作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的优势加强面对社会的计算机教育和培训,学校服务于社会,还可增强办学活力。

尽管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在经济、技术、人才、需求等诸方面还有着很大差距,但只要我们坚定信心,积聚力量和智慧,虚心研究和学习发达国家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和经验,就可以避免国外建设“信息高速公路”所走的“弯路”,跳过发达国家所经历的工业时代,直接采用最先进技术进入信息时代,而高等学校就是我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开路先锋!

标签:;  ;  ;  ;  ;  

高校应成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开拓者_计算机的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