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常用有效整体进攻战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战术论文,世界杯足球赛论文,常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决赛阶段的参赛队,共63场比赛(除西班牙队对保加利亚队一役)。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统计法(根据比赛实况转播与比赛录像)。采用场地图的方法,并将场地划分为若干区域,记录每次常用有效整体进攻战术打法的发动区域、组织方法、配合路线等具体情况。所有记录均以90min 比赛为基准。
常用有效整体进攻是指达到射门为最终目的的进攻。本课题以此为标准进行统计,记录进攻发动的区域、战术方法和效果。
快速反击是指在本方后场防守成功,在对方还未来得及回防时,通过1~2次倒脚长传或直接长传到前场,突破防守攻击球门的战术方法。
快攻是指在中场争得球权后,通过简练的传球配合和运球突破,快速攻入对方前场完成射门的战术方法。
传球渗透指在比赛中不具备快速攻击的情况下,采用个人战术、局部配合和全队配合相结合的各种战术方法,逐步将进攻推向前场以达到射门目的的战术方法。
前场任意球、角球、球点球直接射门作为前场快速进攻记入统计次数;前场守方失误抢得射门也作为前场快速进攻记入,前场任意球配合、角球配合射门作为传球渗透记入次数。
2 结果与分析
2.1 传球渗透是有效整体进攻的主要战术方法
在63 场比赛126 个队次的统计中发现, 有效整体进攻战术打法共1769次,其中各场区通过传球渗透达到射门目的的有1350次,占整体进攻总数的78.4%,射入127个球,占进球总数的74.3%;快攻射门326次,占总数的18.4%,打进28个球,占总数的16.4%;快速反击93次,占总数的5.3%,射入16个球,占总数的9.4%。
随着运动员个人技术水平能力的提高,以及规则对背后侵入犯规的严厉处罚,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有了更好的控球条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传球渗透的战术打法,更有利于球队全体队员对球的控制,可以做到保持球权,掌握进攻时机。有机会迅速进攻,无机会也不失球。通过跑位、转移、传球调动对方防守,寻找突破口继续进攻以达到射门得分的目的。
比赛的实际表明,传球渗透战术并不是一种慢的概念和打法,而是在掌握进攻主动权的基础上,调节进攻节奏快慢的有效打法。在本届世界杯比赛中,巴西、法国、荷兰等队广泛运用传球渗透的战术打法,奇迹般地创造了不少精彩的射门与射门得分机会。在突破密集防守时,运用区域快速传球渗透的配合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从配合路线看,以有效进攻最后一次传球为基准,将进攻路线分为边、中两条路线。边路进攻527次,占29.8%,进球63个,占36.8%; 中路进攻650次,占36.7%,进球54个,占31.6%。从比赛录像观察, 相当部分有效进攻都是边有中、中有边的边中结合形式,这表明各队整体进攻都非常重视利用场地的宽度。
在突出传球渗透战术打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快速反击与快攻战术所具有的威力。本届比赛从发动快速反击和快攻的有效进攻329次, 占18.6%,进球30个,占17.5%;边路发动快攻和快速反击的有效进攻90次,占5.1%,进球7个,占4.1%。 这表明中路快速反击和快攻的效果比边路要好。另外,当比赛场上具备一定条件和场合,及时抓住瞬间出现的机会快速反击或快攻,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克罗地亚队与荷兰队决3~4名的比赛,荷兰队进攻打入前场30m共128次,射门22次只进1球;而克罗地亚队全场攻入对方30m区域只有38次,射门6次, 却抓住机会打成2次快速反击,攻破对方球门,获得季军。 这说明快速反击与快攻是在一定条件下瞬间才能运用的战术。如果不具备一定的条件而盲目使用这些战术,那仅仅是将球权快速地交给对方。本届比赛许多队在比赛中有不少快速反击和快攻成功的例子,对我们启发很大。
2.2 成功攻入前场30m区域射门时,中场发动进攻的比例最大
本届世界杯足球赛各队成功地攻入前场射门和射门得分所发动的区域,中场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统计,除前场角球、任意球进攻射门共482次、占27.2%外,后场发动进攻打入球场30m的有469次, 占进攻发动次数的26.5%,其中快速反击93次,传球渗透376次; 中场发动进攻攻入前场30m区域的有585次,占总数的33.1%,其中快攻96次,传球渗透489次;前场本区发动进攻达到射门的有233次,占总数的13.2%,其中快攻57次,传球渗透176次。以上数据表明, 中场是发动进攻最重要的区域。
虽然现代足球比赛中全攻全守战术指导思想的前提没有改变,但是足球运动在发展,技战术水平和比赛激烈争夺的程度在提高,各队在不断的实践中认识到要争取比赛的胜利,必须巩固防守,加强进攻。而巩固防守、加强攻击的主要联系是在中场,因此本届比赛大部分球队广泛采用3—5—2、4—4—2等阵形,其目的就是加强对中场的控制,集中优势兵力于中场,不仅利攻利守,而且机动灵活,有利于获得比赛的主动权。
2.3 各种抢断球是获得发动进攻球权的来源
本届世界杯赛各队发动进攻且有效地达到射门,其获得球权的手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据统计,63场比赛中,126 个队次总共发动进攻达到射门1769次,其中球门球发动进攻38次,占2.2%; 守门员发球88次,占5%,界外球184次,占19.4%,角球173次,占9.8 %, 任意球398次,占22.5%,罚球点球17次,占0.9%,通过各种抢断球发动进攻871次,占49.2%。以上数据表明, 抢断球是获得球权的主要方法手段。
根据比赛录像观察,激烈对抗争夺的中场是抢断球最敏感的区域,也是机会最多的区域。传统的完整进攻,即后场发动→中场发动→前场射门的打法已不占主要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中场抢断快速攻门和迅速传球渗透进攻的打法。因此,为了争取有效整体进攻打法的成功,加强中场队员获得球权来源的抢断球和整体协防的能力极为重要。
3 小结
第16届世界杯足球赛的实践告诉我们,传球渗透的各种战术方法是有效整体进攻的主要形式。传球渗透的战术打法一般在后场、前场发动,更多的是在中场发动。发动的规律一般由守争得球权即发起进攻,由于在何处得球就在何处发起进攻,所以平时练的战术配合不可能教条照搬,完全靠队员针对比赛实际,同伴队员接应配合的地点及自身的技战术运用也应随机应变。因此运用这种打法,首先要求队员有较强的控球能力和敏捷的洞察力,其次要求支援的队员在由守转攻时迅速有意识地形成该区域有层次的多点接应和及时占据远端区域空档,做到攻有点,控有援,转移有空档,战术多变化,这样才能使渗透进攻充满威胁。
整体进攻是由队员个人技战术能力和局部配合意识等基本内容所构成的。足球比赛中无论传球渗透、快速反击、快攻,都是通过传接球来达到射门目的的。传接球不光是进攻主要的技术,并且包含战术配合、战术意识和对体能的要求,而且还是控制球权、掌握比赛主动权的主要方法。中国队历年比赛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表面上看是整体进攻能力不强、心理状态和水平发挥不稳定,实际上还是队员的技术技能、战术意识、体能上的问题。因此,提高队员对抗传接球技术能力是当务之急,同时为了保证进攻在各场区兵力的投入,体能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队员个人有了过硬的功夫,才能有整体进攻的高水平。
中场发动进攻占据比例最大、效果最好,使我们对完整进攻各阶段的概念有了新的认识。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从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的,足球也不例外。当今足球比赛,各队普遍加强中场兵力的投入,其本身就是足球实践和发展的趋势所决定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场发动进攻主要靠各种抢断球来获得对球权的控制和支配,围、逼、抢、断是守攻转换的主要手段。因此,要提高有效场区发动有效整体进攻的水平,不能忽视所有队员失球即反抢,得球即速攻能力的培养。
标签:足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