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类型的教学记录与思考_民族融合论文

《再探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教学实录、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古代论文,教学实录论文,类型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教学背景

上海市在历史学科二期课改的进程中,将高中阶段教科书的内容作了一定调整,突出以文明史为基本线索,把人类如何为自己的生存、发展而不断进行创造活动的过程及其成果呈现给大家。其中,在“人类早期文明”主题中,要求学生理解“文明的起源、发展与地理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上新课之前,学生已学习过三种典型的文明类型,如代表大河文明的四大文明古国,代表海洋文明的古代希腊、罗马,代表草原文明的匈奴、蒙古。如果问到中国古代的文明是什么类型,很多学生会认为是大河文明,但事实并非如此简单。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有关参考书目与网络信息资料,就“中国古代的文明类型”这一主题作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二、教学内容

上海教育出版社高级中学课本《历史》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

三、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中国早期海洋文明的相关内容。

(2)掌握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航海路线和航海内容。

(3)理解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发展的关系。

(4)学会熟练地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学习与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资源查寻、提取相关史料信息,甄别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进行合理的归纳和分类。学会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学习的方法以及发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基本史学能力。

(2)通过对不同史料和观点的研读分析,培养学生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和比较、辨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根据已有的文明类型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由于地理环境的制约,我国不同民族、地区,在早期人类社会大分工过程中形成了风貌迥异的古代文明,感悟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和融合,共同推进了我国人类文明的发展。

(2)通过学生的小组学习和短剧表演,感受合作学习的快乐,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国早期海洋文明的内容;郑和下西洋的规模、航海路线和航海内容;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发展的关系。

难点:通过学生小组协作研究、全班集体讨论,比较中国海洋文明与西方海洋文明之间的异同,并能阐述相应论据。

五、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时空跨度较大,学生相关的基础知识较薄弱。由于接触新教材不久,学生对这种跨越整个古代的专题史学习有一定困难。但他们对利用信息技术的探究性学习较感兴趣,有一定的求知欲望与自我表现意识。

六、教学媒体

网络教室、教师与学生用计算机、大屏幕投影仪、可移动黑板等。

七、教学过程

1.课前学习准备

(1)教师创建学习包,含电子教案、PPT演示文稿、因特网上检索到的相关资料。

(2)学生创建学习包,在学生机D盘根目录下建立study文件夹,分四个小组将不同的检索资料放入该文件夹中。

(3)提供搜索网站百度(www.baidu.com)、Google(www.google.com)等,以及搜索关键词(胶东半岛、福建、山东、郑和下西洋、匈奴、蒙古、民族融合等)。

2.导入新课

师:中国的文明起源属于什么类型?

生:大河文明。

师:为什么?

生1:中国自古就有两条大河,黄河与长江,在这两条河的中下游孕育出最古老的中华文明,如仰韶文化、良渚文化等,这些地区沃野千里,灌溉便利,农业是最主要的生产方式。

生2:在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形成村社,他们共同祭神拜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形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社会组织。

生3:在黄河、长江流域,疆域辽阔,常常需要高度集中的国家权力,在中国就表现为皇帝专权的中央集权制度。

师:大家刚才提到的几点都是大河文明的典型特征,农业经济、自给自足、中央集权,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下结论说,中国古代文明就是在单一的大河文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呢?

(有的学生认为“是”,有的学生认为“不是”)

师:事实胜于雄辩,今天,就让我们用搜集到的史料来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3.深入探讨、研究问题

(各小组根据已备资料和网络检索资料,在全班进行论证与展示)

师:中国自古以来海岸线曲折、漫长,在文明起源中有没有海洋文明的内容呢?

生:有。

(第一小组同学通过具体史料包括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来证明,并上台展示检索结果)

生1:中国考古工作者在胶东地区多年田野考古成果表明,胶东半岛是中国史前海洋文明最重要的源头。

(学生展示众多出土文物图片、文字说明与相关出处,证明在大海丰富物产的养育下,胶东半岛的史前文化在我国已经处于领先位置)

生2:中新网2005年4月14日电,现在纽约州康奈尔大学作访问研究的福建师范大学教授苏文菁,日前在纽约记者招待会上提出,中国是15世纪前的海洋之王。在中国,历史记载了远古时代“闽在海中”的传说。从闽越国以强大的海军对抗汉朝中央政权,到宋朝册封福建海神妈祖,福建的海洋文化终于得到中央政权的认可。海神信仰、造船技术、航路网络、航海技术、丰沛的物产,都在证实福建是世界海洋文明的发源地。苏文菁总结说,福建的海洋文明不仅起源最早,持续时间最长,而且创造了人类海洋文明的诸多壮举,塑造了木质帆船航海的典范。

(学生展示网站出处)

师:有人鼓吹只有西方才有而中国没有“蔚蓝色的文明”,这显然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刚才大家举出的史料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那么把中国古代海洋文明的发展推向最高潮的标志是什么?

生3:15世纪初叶,以郑和下西洋为代表的航海活动。

师:对!郑和下西洋是中国航海史上的壮举,其规模、航海路线、航海内容分别是什么?

(第二小组同学上台展示相关多媒体信息,包括文字、图片、地图等)

生1:自公元1405年开始,明朝皇帝朱棣派郑和七次下西洋,历时二十八年,航程万余里。这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远洋船队,从中国江苏太仓刘家湾的港口启航,经东南亚、印度洋到红海和非洲,遍布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史书记载,郑和船队是由240多艘海船组成的一支联合舰队,船队的主体船舶为宝船、马船、粮船、坐船和战船五类海船,即我们现在所说的指挥船、战船、补给运输船、交通船等。郑和下西洋的人数,史料上明确记载的有4次,第一次27800人,第二次27000人,第四次27670人,第七次27550人。,西方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航海的人数分别在90~1500人之间,170多人,265人。船队的规模、船只的大小等更是无法同郑和相比,航海时哥伦布3~17艘,达·伽马4艘,麦哲伦5艘。另外,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比哥伦布早了87年,比达·伽马早了92年,比麦哲伦到达菲律宾早了116年。郑和的船队是文明礼仪之师,在中国航海史和对外开放交往史上具有开创性和先驱性的意义。他们最远曾到达非洲东岸,在那里我们至今仍能找到郑和的足迹。

(学生表演短剧《岁月沧桑——踏寻郑和非洲的足迹》)

当地人马迪和他的两个朋友:嗨!你好,来自中国的朋友。

小记者:你好,我是来自中国的记者。这次到索马里采访,是为了却上次来此未竟的一桩心愿,寻访这里的“中国塔”,“中国村”和“中国古沉船”——那些与郑和船队有关的古迹、遗址。

当地人马迪:啊,我知道。你看,斯马尤西南方向有一排小岛,岛上基本无人居住。在一个名叫科亚马的岛上,有一座“中国塔”。这座塔位于岛上的最高处,坐落在一块岩石上,塔身高度不下7~8米,是一座尖尖的石塔。

小记者:塔上有文字吗?

马迪:有,不过我不认识,字迹也不清楚。

(马迪在记者的采访本上画了几个文字的形状)

小记者:对,这就是汉字!

马迪:另外一个岛上也有“中国塔”,但比科亚马岛上的塔小一点。就在那个水域,有一艘中国古船沉在那里。我小的时候曾听爷爷讲过,附近有一艘中国沉船,而且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事情。当年,中国船遇难时,里面装满了瓷器和丝绸,被洗劫一空。我10多岁时,还和小朋友一起去那艘沉船上玩过。船很大,船帮由3层组成,外层是铁,布满了红色铁锈;里层是铜,是绿色的铜锈;夹层原来是红木,因为时间长了被海水腐蚀,朽木已被海水冲走。现在当大海落潮时,还能看见大船的桅杆。当地渔民有时还把自己的小船系在大船上,把沉船当作小船的“临时码头”用。

(边上的朋友附和着并补充说明)

旁白:小记者不禁惊喜交加。为了进一步估测那艘沉船的长宽尺寸,记者还约马迪一起来到室外街道上,以建筑物为参照,让他估计沉船的大体长度。

马迪:我还听说,离这里以南几十公里的海边,有一个“中国村”,当年的中国船员就居住在那里。村里也有一座“中国塔”。但现在那里局势不稳,战乱频发,我没有去过,无法提供更多情况。

小记者:那太可惜了!

旁白:斗转星移,岁月沧桑。无论是耸立海岛的“中国塔”,还是安卧海底的“中国船”,就像恪尽职守的“史官”,默默地见证了社会历史的变迁。

师:“郑和下西洋”是中国海洋文明发展的集中显现,也是世界海洋文明的经典篇章。可以这么说,中国是个海陆文明兼具的国家,那么,中国的海洋文明与西方的海洋文明相比有哪些不同?

(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由第三小组学生根据同学的讨论意见与网上的材料进行归纳总结)

生1:中国海洋文明的基调一直以渔盐之利为主,而不是以海外贸易、殖民利益为主。

生2:中国古代的航海事业从来不是独立于农业文明而存在的,不是中国文明的主轴。

生3:中国的农耕生产方式及其形成的传统家族认同感是造成中国产生不了殖民主义的最重要的原因。

结论:中国古代文明类型以大河文明为主,海洋文明为辅。

师: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欧亚大陆的中部草原地区出现过匈奴、蒙古等一系列“马背上的民族”,那么,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发展的关系又如何呢?

(由第四小组学生拿出相关研究课题与研究成果向大家展示)

生1: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主要指的就是草原民族与农业民族之间的融合。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我们就这一问题作一个结题报告。

生2:列举并阐述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四个重要时期。

●华夏—汉民族的形成与先秦时期的民族融合。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民族融合。

●清代民族大融合。

生3:提出中国古代的民族融合中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它不仅表现在和平相处上,也表现在矛盾和战争上,如何正确看待民族战争这一问题?

●我国的历史,经历了由小到大,由分裂到统一,再分裂再统一的过程。正是由于历史上不间断的民族融合,使得各民族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该如何看待因民族关系而造成的国家统一与分裂?

师:草原文明与大河文明之间的接触,有时以和平方式进行,即通过陆上贸易的途径;有时则以侵略方式进行,即落后但武力强大的游牧民族不断地去劫掠富庶的地区。这种侵略不仅具有很大的破坏性,而且也具有革新的作用。它将没落的王朝、僵化的制度和陈旧的习俗扫荡殆尽,而导入新的民族、新的技术和新的思想,因而促进了各文明之间的交流。

总结论:中国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不只是形成农业民族的共同体,而是包含了游牧民族、海洋民族在内的多元共同体。

八、教学反思

本课是在教材内容“人类早期文明”主题教学基础上的自编拓展,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这一主题作深入研究,其中,融入大量的拓展型、研究性学习内容。这与高中阶段的课标要求相符合,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从史料出发进行概括、比较、联系、讨论等探究性能力的培养和历史思辨方法的训练。

在学生踏入网络教室前作准备的时候,由于课堂学习内容和上课地点的新颖,对这堂课充满了期待与憧憬。在接下来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无论是郑和下西洋的内容展示,还是中西海洋文明的实质比较,或是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的探讨,学生充分认识到“我是谁?我想知道什么?我怎么才能知道”,最后达到“我行、我可以”的目标。其中,虽然少不了激烈异常的辩论甚至自相矛盾的结论,但这正是历史课堂教学中弥足珍贵的东西。当代中学生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而短剧表演给了他们这样一个舞台,能充分表达他们的想象力与爱国主义热情,让学生体会到同龄人对于历史使命感的呼唤与共鸣,历史学科的特点与激情洋溢其间,其课堂感染力与感召力是教师个人的演绎所无法企及的。自始至终,教师只是学习的辅助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新模式、新内容的尝试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学生在讨论中西差异、民族融合时,自身的弱点影响了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如基础知识的薄弱、知识面的狭隘、表达能力的欠缺、思维角度缺乏逻辑性等。教师需根据学生能力与硬件环境等具体情况在教学要求、方法、策略等方面作相应调整,这也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要追求的“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和“因材施教”。

标签:;  ;  ;  

中国古代文明类型的教学记录与思考_民族融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