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幼儿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_周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珠海分院 广东珠海 519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原有的中小学、幼儿园规模已不能满足日益膨胀的城市人口,故在市政建设中加快了中小学、幼儿园的新校区的大规模建设。本文作者有幸参与了中小学、幼儿园等的结构设计,通过设计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中小学、幼儿园在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事项,并合理的选择不同的结构类型。

关键词:中学;小学;幼儿园;抗震设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地震,震后从披露的信息来看,这次地震造成了近7000所校舍垮塌,成百上千的孩子们惨死在瓦砾之下。同年7月中,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原有的《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同时废止。其中修改较大的内容即为中小学、幼儿园用房的抗震设计内容。

一、新老规范对比

原有规范GB50223-2004中6.0.8条中“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底层教学楼,抗震设防类别应划分为乙类。这类房屋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新规范GB50223-2008中写明,“教育建筑用,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08规范较原有04规范更为严格的将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划分为乙类,取消了“采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可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扩大了教育建筑中提高设防标准的范围,旨在为发生地震灾害时特别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

二、中小学、幼儿园结构选型

建筑规范规定,幼儿园教学用房建筑不应设置在三层以上,小学教学用房不应设置在四层以上,中学教学用房不应设置在五层以上。综上所述中小学、幼儿园建筑设计均为多层建筑,未达到高层建筑的要求。故一般结构选型为砌体结构、框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是剪力墙结构。学校教学用房需要开间大,采光效果好,层高要求较高,故受此限制,教学用房较少采用砌体结构。而剪力墙结构刚度较大,可用于特殊要求的中小学、幼儿园,例如教室、宿舍及走廊等不允许有框架柱突出等。故框架结构和框架-剪力墙结构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较多使用结构形式。

三、中小学、幼儿园结构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措施

按规范规定中小学、幼儿园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重点设防类即为乙类建筑,规范要求“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在《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明确的解释了抗震措施(规范2.1.10条):“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其中抗震构造措施(规范2.1.11条):“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同时规范结合场地类别,对乙类建筑的抗震构造措施进行了规定。例某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其各类场地情况下,抗震措施及抗震构造措施如下表:

注:此表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震加速度为0.1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四、中小学、幼儿园结构抗震设计实例

4.1某地区新建小学教学楼

结构设计初步选型为框架结构或框架-剪力墙结构。后建筑工程师提出走廊部位不允许有框架柱,故导致结构在y主轴方向只有单跨柱。但小学教学用房做为乙类建筑,抗规6.1.5中明确规定“甲、乙类建筑以及高度大于24米的丙类建筑,不应采用单跨框架结构”,且其条文说明中注明“某个主轴方向有局部的单跨框架,可不做为单跨框架结构对待”。

本文作者依据规范及建筑使用要求而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详图一),其中1轴、2轴、4轴、6轴及7轴布置带端柱的剪力墙,3轴及5轴局部采用y主轴单跨的框架结构。同时x轴、y轴均匀布置剪力墙,合理分配结构刚度,促使结构整体抗震受力性能较好,并满足了建筑使用要求,是一个典型的乙类建筑框架-剪力墙案例。

图一

4.2某地区新建中学

此新建中学建筑平面复杂,中部开大洞形成多个“回”型(详图二),各个功能区通过弱刚度走廊连接,不利于抗震。首先,本文作者根据其建筑使用功能、层数等,将此建筑合理的分为A、B、C、D、E、F、G七个结构单体(详图三),形成多个较为规则的抗侧力结构单元。其次,因其走廊跨度达到3.2米,且建筑允许走廊中设置结构柱,并利用走廊中布置花池,从而遮挡了走廊中突出的框架柱。

通过考虑以上因素,整体结构选型为框架结构,大部分柱网采用两跨及以上,局部根据建筑使用采用单跨框架。结构基础及地下室相连,上部采用防震缝完全分离,形成多个独立的结构单元,有效的减轻或防止相邻结构单元由地震作用引起的碰撞,减少房屋的扭转并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

E区X轴方向较长,中部采用后浇带方式处理,减少其温度及不均匀沉降等产生的裂缝。

F区为多功能厅,采用大跨度结构(跨度大于18米),其抗震等级在原有的二级基础上提高,采用一级的抗震等级。

图三(图中阴影部分为地下室)

结语:

本文中,作者将现行中小学、幼儿园相关规范深刻理解,并与实际工程相结合,系统的讲解了中小学、幼儿园结构设计中所遇到的问题。实际工程中,为更好地满足中小学、幼儿园建筑使用功能,结构采用安全、合理、经济的结构类型,并在结构加强薄弱部位,有效的提高整体建筑的抗震性能,为未成年人提供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GB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2]GB50223-2008,《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S]

[3]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S]

论文作者:周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9

标签:;  ;  ;  ;  ;  ;  ;  ;  

中小学、幼儿园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论文_周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