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海英,黎枝红

桑植县人民医院 湖南省张家界市 427100

【摘 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应用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并且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上常见的胃部疾病,其主要是因为患者的胃黏膜上皮和腺体发生萎缩并且数目减少,胃黏膜逐渐变薄并且黏膜基层增厚,或是伴有肠腺化生或幽门腺化生,或有不典型增生等为特征的慢性疾病[1]。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原因有很多,其中先天的遗传和体质因素及饮食习惯和放射等外在因素均可能导致患者发病。本研究对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5年8月到2016年8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萎缩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18例,患者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6.82±6.52)岁。试验组中男30例,女20例,患者年龄23~71岁,平均年龄(46.13±6.25)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符合对比研究的要求。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其中主要是叮嘱患者按时服药并戒烟酒,让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给予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基础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为其提供干净整洁的病房,并且要保证患者病房处于安静状态。护理人员要做好患者病房的常规消毒和通风采光处理,并且要保证病房温度和湿度适宜。患者治疗过程中要定时为患者领取药物,并且要为患者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和服用方法,说明服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不得私自停药。

1.2.2心理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程一般较长,这样会导致患者长时间受到病痛的折磨,导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因此护理人员要为患者详细介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病理知识,并且为其讲述成功治愈的案例,为患者播放一些舒缓情绪的轻音乐,从而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

1.2.3饮食护理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饮食对治疗效果有很大影响,其中护理人员应尽量为患者准备高维生素、高蛋白和高热量的食物,并且要减少患者对辛辣刺激食物的摄入量,让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多饮水,并且要保证良好的饮食习惯,禁止患者暴饮暴食。并且要在患者治疗过程中为其讲解合理饮食的重要性,让患者的护理配合度得到有效提升。

1.2.4出院指导

在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其中首先要叮嘱患者在短时间内禁止饮酒,并且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日常生活应该有固定规律,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同时要让患者在出院后遵医嘱到医院进行复诊,避免出院后病情反复对患者的生活造成影响。另外,还要让患者出院后积极开展体育锻炼,提升身体抵抗能力。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其中疗效判定标准为: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并且胃镜检查黏膜无病变,则视为痊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并且胃镜检查黏膜萎缩减轻,则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胃镜检查无明显变化,则视为无效,总有效率=(痊愈+显效)/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百分制满意度调查表完成,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9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1.4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完成,其中以百分率(%)和()表示,分别采用X2检验和t检验完成数据间的统计学检验,P<0.05表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护理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并且患者的症状与病变程度缺乏对照性,但根据临床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观察,其在发病后一般会有明显的胃脘部胀满、疼痛、烧心和消化不良、大便异常等症状,一些患者还会有贫血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病后可能出现胃溃疡和胃出血等并发症,并且可能是癌前病变,因此在患者发病后必须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2]。

临床上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方式有很多,其中首先需要让患者戒烟戒酒,避免胃黏膜因食物的摄入而受到刺激,同时使用阿司匹林和红霉素等进行常规治疗。然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用弱酸治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抑制胆汁反流和改善胃动力、增加黏膜营养和五肽胃泌素治疗等[3]。具体的治疗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检查结果和症状确定,避免药物对胃黏膜造成损伤。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容易受到自身心理因素及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一般会给予其相应的护理[4]。但根据临床实践研究,常规的护理方式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差,并不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护理干预的应用十分普遍[5]。

护理干预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方式,其主要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和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护理,让患者的治疗配合度提升,从而促使其治疗效果的提升。在实施护理干预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不断改善护理方法,以此来适应患者的治疗节奏,从而确保护理工作能满足患者病情变化的需要。

本研究对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其中试验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数据相比差异显著(P<0.05)。并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说明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史红霞.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J]. 中外医疗,2015,(27):126-128.

[2]张燕. 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07):75-76.

[3]高伟娜,侯芝玲,王利. 探讨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4,(03):39-40.

[4]沈亚菊.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14,(11):332-333.

[5]顾小燕. 护理干预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的影响[J]. 中国医药科学,2013,(02):143-144.

论文作者:陈海英,黎枝红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7

标签:;  ;  ;  ;  ;  ;  ;  ;  

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论文_陈海英,黎枝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