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执政的根基,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负担着重要职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着力点是使每个基层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的战斗力和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者和实施者。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功能上的一个要求,但又不能变成纯服务的组织,要充分发挥它的政治功能。
近日,我们重点围绕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及体现
吴堡县有党组织418个,党委11个,党委1个,党组10个,总支部13个,党支部385个,其中农村221个,党员6218名。近几年,县委在全县党员集中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着力整治“庸懒散、奢私贪、蛮横硬”九种突出问题,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全县各级党组织书记认真履行党建第一责任,坚持向中央基准看齐,用“三严三实”标尺律己率下,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十二五”期末,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76亿元,是“十一五”末9.64亿元的1.74倍,年均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72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7.64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9%、11.7%和11.9%;完成财政总收入7306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836万元,是“十一五”末4306万元和1656万元的1.69和1.71倍,年均增长11.2%和11.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83亿元,是“十一五”末4.09亿元的1.18倍,年均增长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到63.86亿元,是“十一五”期间39.32亿元的1.62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3516元,是“十一五”末13006元的1.81倍,年均增长12.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155元,是“十一五”末3990元的2.04倍,年均增长15.4%。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各级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三大政治功能:一是政治思想引导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定理想信念,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同时,抓好了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扎实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二是组织协调作用。有效地利用政治、思想、组织的各种手段,协调并解决各类矛盾,把各个利益主体聚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而充满活力的整体。特别是在推进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过程中,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各种方式方法,减少内耗,保证本地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是服务指导作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党的基层组织有效地组织广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提高把握市场经济规律的自觉性和有效性,增强了对市场经济运行的预测和决策能力。
二、当前基层组织政治功能弱化的具体表现
近年来,吴堡县紧紧围绕建设“实力吴堡、幸福吴堡”,以“一强两好三勤三善”(即做强后勤保障,选好人员、配好班子,勤学善谋、勤跑善争、勤查善调)为统揽,以“一选双推三提升”(选派“第一书记”,推选优秀青年入党、推选优秀党员为村两委后备干部,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党的组织工作覆盖面、提升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水平)为抓手,重点实施“三大工程”(素质提升、创先争优、激励保障),以解决问题为着力点,把脉送医问题村,扎实开展软弱涣散党组织集中整顿工作,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有力推动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发展。但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党员队伍结构不够合理,教育管理抓得不紧。
党员队伍结构中,老龄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扭转,全县55岁以上党员约占到一半,35岁以下党员仅占四分之一,年轻党员绝大多数常年外出。多数年老党员虽然政治观念较强,但年老多病,体力不支,生活困难,难以起到带头作用。针对农村党员老龄化、流动化等现状,抓党员教育管理方法不新,研究不够,导致个别党员党性修养不强,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将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
2.村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制约了党组织建设。
部分农村党员干部缺乏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勇气,党组织领导核心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领导能力不足;遗留问题多,束缚了村干部的手脚,甚至导致进行群体上访,使党组织工作陷入瘫痪;同时村干部留任时间短,服务效能很难显现;集体经济薄弱,经费投入又不足,党组织无法有效开展活动。
3.党建工作虚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难以有效推进。
办公设备不完善,综合服务承载能力偏弱;学习内容及制度还需改进,无法满足当代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党内帮扶停留在“输血”层面,未能实现“造血”;党员教育管理制度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造成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难度加大;群众诉求渠道单一,导致因征地拆迁、耕地流转管理等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化解,影响到和谐稳定。
4.党组织自身建设滞后。
首先是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建设滞后,对干部从严教育管理落得不实。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虽然各级领导干部能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也基本在全县领导干部中形成了从严管理干部的氛围,但还是对干部教育学习抓得不够,存在重工作、轻学习的现象。其次是党内民主建设滞后,损害了普通党员对党的政治认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作为生活在村庄场域中的普通党员,在村庄公共事务和权力结构中是否有参与权力,不仅关系到党员自身对党的政治认同,也关系到普通老百姓对党员的信任问题。而当前由于党内民主建设十分滞后,部分党员权力难以实现,从而降低了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最后是组织生活制度落实不严。有的基层党组织生活制度不能坚持,党课、思想汇报等制度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有的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程序不规范,内容缺乏创新,执行组织制度流于形式,对新时期如何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研究少、创新少。
三、强化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建议
建设基层服务型党组织,是基层党组织功能上的一个要求,目的是使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工作方式、活动方式更加符合服务群众的需要,通过服务更好地贴近群众、团结群众、引导群众、赢得群众,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1.要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全面贯彻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必须以上率下,层层传导压力,落实在基层。
(1)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一要根据《党章》的规定,坚持和完善“五个一”制度,开展正常的、多种形式的党员活动,保证每个党员都能得到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二要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民主评议党员干部等制度,充分发扬民主,明确基层党支部的政治领导、工作指导、思想引导的职能,做到决策符合实际、办事顺乎民意。三要规范基层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形成有效的党员激励和约束机制,把基层党组织真正建成政治坚定、富民有方、团结战斗、务实创新的坚强的战斗堡垒。
(2)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一是对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实施细则》,实行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确定培养备案制,严把政治标准关。各基层党组织对确定培养的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要报上级党组织备案,没有上报备案的不得发展。二是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严把入口关。凡发展对象经党组织考察,在提交支部大会讨论前或预备党员经一年预备期考察,准备提交支部大会讨论之前,必须在所在支部或单位向党内外群众公示。三是实行发展党员票决制及考试测评,严把程序关。确定发展对象时,要召开民主测评大会进行民主测评;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要召开支部大会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上级党组织对下级党组织报来的接受人选要进行现场考试测评,成绩合格才可接收,否则责令继续学习。四是实行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严格责任关。即发展党员工作实行“谁介绍谁考察,谁审批谁负责”制度。此外,发展党员重点应放在连续两年以上无发展的支部和35岁以下、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的优秀青年,要注重在村委会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民营企业家、群团组织骨干、知识分子及科研骨干、非公企业青年骨干、农业生产专业能手、外出务工经商人员以及回乡大中专学生、退伍军人中发挥党员。
(3)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农村党员整体素质。一是在培训内容上要坚持“三个贴近”,即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三农”。如利用远程教育定期组织党员干部开展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知识和先进适用技术培训,提高其运用市场经济规律指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做好新时期农民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处理复杂矛盾和突发事件的能力及依法办事的能力。二是在培训方式上,要健全党员教育管理的长效机制,做好“两个结合”,即培训与当前重点工作相结合、理论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三是要继续推进以党员活动室为依托、以党员活动日为基本形式的党员活动。
(4)探索党员管理新模式,实行党员归类属地化管理的新模式。例如,对流动党员要加强信息管理,突出管好管活;对落后党员要加强党纪教育管理,突出整改和净化;对文盲党员要突出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学习培训;对干部党员要加强党性教育;对失业党员要加强帮扶管理,突出再就业的培训和推荐;对老龄党员要加强健康娱乐管理,突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特点。这样,针对不同特征满足不同的需求,能有效地解决党组织的活力不强问题,使党员的先进性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群体都能得到较好的发挥,都能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不同的贡献。
2.统筹安排部署,合理解决组织生活和工作矛盾。
部署组织生活和工作矛盾要正确处理落实组织生活与其他工作之间的关系,紧跟形势任务和工作实际,选好“切合点”,合理安排组织生活的时间和内容,通过利用重大任务前后、敏感时期重点组织与平时落实相结合的方式,使组织生活切实成为推动实际工作开展的“助推器”。特别是在组织活动时,要注意教育内容与实际任务相结合,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避免组织教育和实际工作脱节。
3.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实效。
要坚持发扬传统和改革创新相结合,把我党新的理论成果、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充实教育内容,不断增强广大党员的党性观念。要结合典型培树工作,紧贴党员思想,利用身边人、身边事等生动的教材教育和正确引导广大党员。要通过组织参观、座谈交流、重温誓词等方法,不断创新教育模式,拓宽教育途径,使广大党员在互动中受到教育。
4.拓宽服务领域,倾力打造服务群众的平台。
基层党组织要始终把服务群众作为重要职责,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从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一方面要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通过开展创建“绿色文明示范户”、“五好家庭”等活动,弘扬文明道德风尚,营造文明和谐的农村人文环境和文化氛围。另一方面可开展结对互助,促进人际和谐。采取“组织救助、社会帮助、家庭互助”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开展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党员联系户”等邻里互助、社会帮扶活动,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强化服务功能,构建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融洽邻里之间、群众之间的关系,促进形成互助互爱、和谐共建的良好局面。
论文作者:王卫军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党员论文; 党组织论文; 群众论文; 基层党组织论文; 工作论文; 亿元论文; 发展党员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