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增长绩效:1985-2008,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绩效论文,差异论文,区域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吸引外资或扩大对外贸易以促进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从而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已经为理论和实证研究所证实,但人们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却忽略了增长在区域间所表现出来的巨大差异,从而导致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越来越严重,这种情况在我国表现得尤为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呈现出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中西部内陆省份在经济增长、人均收入和产业结构转换诸方面和东部沿海地区均存在较大差距,而这又源于内陆省份与沿海省份在对外开放和市场化进程上的巨大差异(中科院,2006)。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于2001年对我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结论是,中国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均有所提高,但沿海和内陆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在吸引外资、对外贸易和劳动力市场发育等方面(樊纲等,2003)。这表明,改革开放一方面促进了我国经济的整体增长,但经过30年的积累,我国不同地区的开放经济体系的发展出现了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已经影响到了区域经济的长期增长。
开放经济体系的核心是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但又不限于此。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闭经济而言的,在开放型经济中,要素、商品和服务可以较自由地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经济效率。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越高,则经济的开放程度也越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已经上升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外向型产业结构,特别是这一区域所形成的现代制造业基地甚至赢得了“世界工厂”的盛誉。但本质来看,我国离世界工厂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年来,虽然我国工业品出口贸易额增长迅速,但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出口贸易额仅占世界总贸易额的二十分之一,不到美国的一半。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相比,中国的制造业不论是从产业结构、生产规模还是新技术研发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距(杨丹辉,2005)。显然,外向型经济的核心是基于丰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发挥,由于劳动力在改革开放以来具有较自由的流动性,当内陆省份的劳动力流向东南沿海地区时,劳动力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叠加就形成了沿海地区的比较优势。
可见,如果要了解区域经济增长差异的影响因素,需要深入研究相关区域对外经济联系的内容和性质。特别是,当地区间由于政策及区位优势差异导致资源要素流动的背景下,研究区域开放经济体系的结构及其增长效果更显重要。本文通过研究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内陆省份之间开放经济体系的差异,来探寻影响经济增长的开放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产业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政策建议。
二、我国开放经济体系的区域差异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东部沿海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内陆省份的经济增长与沿海省份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由图1可见,1978年以来,内陆省份与沿海省份的经济差距呈平滑拉大趋势。这表明,包括西部大开发战略在内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似乎并没有起到抑制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作用,合乎逻辑的推论是,沿海地区由于其经济开放程度远高于内陆省份,从而成为促进其长期快速发展的主要动力。
图1 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GDP总量差距(1978-2009年)
资料来源:1998年前数据来源于《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1998年以后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0)。
注:三大地区的划分为,东部地区包括:辽宁、北京、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共11个省(市、区);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西和内蒙古12个省(市区);中部地区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湖南、湖北、江西、黑龙江和吉林。
实际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程度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的形成既源于两类地区区位的不同,更源于我国对于开发开放战略的次序性差异。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的划分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并且明确指出要正确处理好东部沿海、中部、西部三个经济地带的关系,在“七五”期间20世纪90年代,要加速东部沿海地带的发展,同时把能源、原材料建设的重点放到中部,并积极做好进一步开发西部地带的准备。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战略是与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同时开始的,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则是在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到2003年10月《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颁布实施和2009年9月份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我国开发开放战略的区域布局基本完成,同时也指明国家在对三大地区开发开放战略从时序差异、政策差异和导向差异的安排,这些都在三大地区的经济增长中有明显的体现。
这种差异的本质即在于两类地区开放体系的差异,为了直观理解这种差异的程度,本文运用对外开放度来进行度量。对外开放度涉及一国或一地区对外贸易、吸引外商投资和金融体系的开放度,从而在度量对外开放度时也从这些角度来进行。文献来看,既有强调单一指标来度量对外开放度的,如使用贸易开放度指标、金融开放度指标或投资开放度指标的,运用单一开放度指标的好处是简单易于计算,但在国际金融、投资活动兴起之后不能较好的反映一国对外开放程度,则度量对外开放度应包括贸易开放度、投资开放度和金融开放度诸个方面(周茂荣,张子杰,2009),由于金融开放度在一国之内是一致的,本文主要以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来度量。图2可见,1985年到2008年间,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地区的开放程度具有较大差距。这既符合我国以沿海地区为主的开发开放战略,也体现了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业已形成的沿海地区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体系。
图2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开放度的比较(1985-2008年)
资料来源:《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
注:开放度为贸易开放度和投资开放度的加权平均,其权重为0.6∶0.4。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认为沿海和内陆地区之间的开放度差异并不能完全解释两大区域迥异的经济增长格局。1985年到2008年间,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度存在波动上升的过程,而内陆地区除个别年份外则处于稳定上升趋势。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度由1985年的22.5%上升到2008年的38.93%,上升了不足1倍,而内陆省份则从1985年的2.57%上升到2008年的8.18%,上升了3倍之多。通过分解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开放度指标我们发现,两类地区在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方面存在着迥异的情形,即,两类地区的外资开放度具有大致相同的走势,但贸易开放度的走势没有一致性。同时,就数值而言,贸易开放度远高于外资开放度(图3和图4)。
图3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外资开放度的比较(1985-2008年)
图4 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贸易开放度的比较(1985-2008年)
显然,简单以开放程度促进经济增长来解释沿海地区和内陆省份经济增长差异平滑扩张的过程是不对的。改革开放以来,至少两个方面的系统性问题需要在研究两类地区增长差异中予以考虑:一是区域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作用于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二是两类地区在开放增长中相互作用的性质及其对两类地区的不同影响。前者源于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既起到了弥补国内资金缺口和市场不足的缺陷,又起到了吸引新技术和中间产品以提高区域经济效率的角色,而这二者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区域经济增长的效应是不同的。可能的情况是,对于落后国家而言,吸引外资和扩大对外贸易在初期阶段强调了资金和市场的作用,而在后一阶段强调了技术和高级要素(中间品投入)的作用,而我国的沿海地区和内陆省份正好具有时序上的这种阶段性特征,从而导致外资和外贸对两大区域的效果也不同。后者则更多强调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要素流动与市场扩张的性质,东部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战略的实施与我国丰裕劳动要素和巨大的市场容量有关,而劳动要素的区域分布具有不均衡性质,内陆省份劳动资源丰裕,沿海地区自身的劳动力资源相对于其经济规模而言反而不足,之所以沿海地区能够建立起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体系正在于沿海地区和内陆省份之间相对自由的要素流动,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不断的民工潮对此做了很好的诠释。进一步研究我国区域间开放经济体系的增长效应并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是必要的。
三、经济开放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一)模型与数据
为了具体讨论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对不同地区开放经济增长的效应,本文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基础上构造开放条件下的生产函数来进行研究。如何将经济的开放体系纳入生产函数进行研究存在多种思路,一种简单的考虑是将外资和对外贸易视作与资本和劳动性质等同的投入量,通过拓展CD函数获得:
其中,式(2)强调了开放对于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而式(3)则强调了对于要素使用效率的作用。其中,
3.各地区劳动投入(LAB)。结合文献主要用法和数据可获得性,劳动投入用各地区历年就业数量来代替。
4.对外开放度(OPEN)。本文分别选择各地区历年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与GDP的比值来度量外资开放度(OPENF),选择各地区历年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值来度量贸易开放度(OPENT)。并以历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数据进行转换以消除汇率变动的影响。
5.政策因素(GOV)。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开放政策带来的经济自由,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正是政府对经济参与的逐步退出,在经济增长文献中,以扣除教育和国防经费的政府支出占GDP的比重来度量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使用政府管理费用支出占GDP的比重来度量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度。
(二)计量结果与初步发现
1.数据描述
在回归之前,我们先在表1中报告了GDP增长率、外资开放度和贸易开放度的标准差描述性统计结果,由于标准差是度量经济指标波动的重要指标,可以初步理解经济开放与GDP增长之间的对应关系。1985-2008年间,东部沿海11个省份的增长率波动明显大于中西部地区,也大于全国,说明东部沿海地区的开放发展对其影响很大,结合外资和贸易开放度发现,正是东部地区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波动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导致了这一结果。实际上,不论是吸引外资还是对外贸易,东部沿海地区均远高于中西部地区,从而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波动的主要因素。
但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由于国家区域开发开放战略的逐步推进,再加上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发展到一定时候向内陆的转移,经济开放对其经济增长的影响强度也在增加。考虑到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我们以1999年为界划分两个时期来考察上述指标,结果发现1999-2008年期间,中西部地区的贸易开放度标准差显著高于全国水平,接近东部水平,同时也显著高于1985-1999年间的水平。而东部地区在1999年以来不论是引资还是对外贸易均表现得较为稳定,波动远低于1999年以前时期。这暗示了开放经济体系在我国的区域分布以1999年为界发生了较大的变动。
2.全样本分析
表2的回归结果中,方程(1)和方程(2)是对全国30个省(市区)总体样本的回归结果,其中外资开放度、贸易开放度的系数为正,政府对经济参与度的系数为负,符合理论分析的预期。方程(1)可见,开放度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是较强的,虽然贸易开放度的系数较小,但其置信度相当显著,说明对贸易是促进我国开放体系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方程(2)的结果却表明,虽然贸易对我国经济增长促进效应明显,但并没有能够有效促进资本和劳动要素的效率提高,结合资本和劳动系数可以理解我国历经30年开放却仍然摆脱不了粗放增长的性质。
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度符号为负符合理论分析,虽然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在于建议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但由于政府对经济参与的方面和程度并未见减弱,从而导致经济增长受到牵制。
3.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内陆地区的比较分析
为了深入分析我国开放经济体系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内陆的差异,我们分别对东部地区和中西部地区GDP增长与其开放体系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其中方程(3)和(4)是对东部沿海地区11个省份为样本的回归结果,而方程(5)和(6)则是以中西部地区19个省份为样本的回归结果。和全国情况一样,资本和劳动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解释力是最强的,说明我国虽然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增长仍然高度依赖要素投入增长。
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开放与其经济增长的关系并不显著,表明我国的开放政策并没有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中显现其力量;同时,观察开放度与要素交互项的检验结果可知,和东部沿海地区相比,对外贸易几乎对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没有影响,这也与我国加工贸易型产业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是一致的。
政府经济参与程度对东部沿海地区并不显著,分地区考察发现,东部地区政府经济参与度并未显著影响经济增长,这一方面反映了东部地区市场化程度和经济活跃程度较高,另一方面也表明对外经济联系是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对东部地区开发开放的促进政策是作为条件因素存在的。但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政府经济参与度却非常显著,而且和全国情况一样,其系数为负值,过度参与经济行为已经制约了经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全样本分析还是分地区考察,贸易开放度与要素交互项都不显著,但在考察贸易开放度对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时又是显著的。对这一现象的解释可能需要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结构与性质,由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型产业体系的建立,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这一加工贸易体系本质而言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规模扩张,所获得的是低成本劳动力从农业向工业转移的结构效应,并没有有效提高要素效率。
四、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1985-2008年的数据分析了经济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由于加入了政府对经济的参与度,从而揭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发展区域时序性差异中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其基本结论为: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的经济增长成就,但经济增长高度依赖投入增长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观;与此同时,外资和外贸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上升,开放发展是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表现。从区域差异的角度来看,东部沿海地区由于受益于倾斜开放政策的影响,较早建立起加工贸易经济体系,这对其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相比而言,中西部地区尚未建立与本地区经济发展适应的开放经济体系,关注市场经济本身对经济发展的调节作用应该是内陆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重点考虑的。
结合我国区域经济运行实际情况来看,由于要素特别是劳动要素的跨区域流动在过去30年间几乎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现象,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向东部沿海地区转移的同时,也对东部沿海地区加工贸易型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扩张起到了相互推动的作用。对外经济联系虽然没有显著地促进要素使用效率,但由此带来的技术进步和生产方法改进都有益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进一步为中西部地区开放经济体系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
显然,在当前产业国际转移的背景下,关注国际经济联系对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应该引起人们的更多关注。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提升,东部沿海地区已经渐渐失去面向出口的加工贸易经济优势,此时,中西部地区应该在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不应该简单模仿东部地区已有的经验,而是从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着手,从更长远的角度考虑经济开放与要素使用效率提高的关系处理。当然,这已不是本文研究的主题。
注释:
① 由于数据所限,西藏没有包括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