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王云祥

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王云祥

四川交投建设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四川省成都市 610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对道路交通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道路桥梁建设逐渐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重要课题。其中,施工技术是关注的焦点,直接影响施工质量和安全,是保证道路桥梁长期、安全、稳定使用的基础。施工技术的一些细节对工程的安全性和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需要注意和解决。本文详细分析了公路桥梁建设技术的细节,并探讨了相关人员应采取的对策。

关键词: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细节问题;解决对策

1桥梁路面施工技术

桥梁路面施工是道路桥梁工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直接影响道路车辆的安全和驾驶舒适性,与人类自身及财产安全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在道路和桥梁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强度和稳定性。对于道路桥梁的施工过程,路面应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稳定性,能承受外界荷载及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二是道路性能好。路面主要性能有承载能力、平整度和粗糙度等。如路面施工缺乏平整性,会妨碍车辆行驶,对车辆造成运动阻力和冲击;无防滑性能,会造成交通事故,因此,保持路面的强度、平整度和粗糙度是非常重要的。三是桥梁路面的耐久性。由于路面受到荷载和大气因素的直接影响,路面材料的力学性能受到气候因素和时间因素的较大影响,并发生破坏和变形的后果。因此,路面施工应保证路面具有抗老化、抗疲劳、水稳定性和防滑性能。

2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存在的细节问题

2.1路床碾压问题

路床碾压压实是道路施工中的基础环节,它对道路的强度、稳定性和平整性有很大的影响。影响路基压实质量的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人为因素。外部因素主要指自然条件,如路面被损坏后,遇降雨等天气,大量雨水会经路面损坏处渗透浸入路床,使路床软化,强度降低。因此,路面沉降不均匀,压实度、平整度降低,造成道路不平整、不稳定。就人为因素而言,主要是指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不符合施工要求或粗心大意导致压实工作的缺陷,使路面压实工作效果不理想,而且路面不稳定、不平整。

2.2混凝土裂缝问题

道路和桥梁最常见的问题是混凝土裂缝。众所周知,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就会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造成极大的影响,会令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强度出现明显下降,并使得其最高的承载重量明显降低。并且,混凝土裂缝还会在外力的作用下慢慢增大、扩散,这对于路桥安全来说有着极大隐患。而分析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就可以知道其主要原因有三点:第一,是由于混凝土的质量不符合相关的要求和标准;第二,是因为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技术细节做得不够好;第三,是由于施工人员没有对混凝土进行温度控制,导致混凝土过冷或过热。另外,在施工时,如果施工人员没有严格遵守施工标准,便也会有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道路、桥梁工程的排水细节问题

基于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的细节问题,道路与桥梁的排水管道设施安置不合理为道桥施工技术中的一项问题。道路与桥梁排水不流畅既会影响人类出行的便利,又会降低道路交通发展速度。对于道路与桥梁的排水问题有两个因素:首先,排水管道本身的质量存在问题,排水管道质量不佳,导致碾压后管体破坏而使路面产生裂缝;其次,排水设备的设计存在问题,排水设备不齐全,在阴雨天有大量水流进出时,雨水便会聚集在一起,排水设备不能以最短的速度将雨水排除。

2.4路基与桥梁过渡段处理问题

对于道路与桥梁施工建设,因施工过程中没有按要求对过渡段进行技术处理,致使产生桥头跳车的现象。桥头跳车现象不但减慢车辆正常行驶的速度,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行车进程,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后果。道路与桥梁施工人员因没有对引道处软基加以核查并处理,没有有效完成软土治理工作,由此使路桥的高度存在差异,路面不能保持平整性,导致频繁出现桥头跳车的情况。

3解决路桥施工技术问题的方法

3.1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

责任心来源于认识层次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施工一线人员要加强学习和教育,讲清施工质量的重要以及施工质量不符合相关要求带来的危害,要加强施工责任制建设,谁施工谁负责,哪里出问题严查责。专业素质的提升更多的来自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锻炼,要组织定期的培训或以工带训,要组织上岗资质考核,施工是一个艰苦的工作,也是一个细致的工作,同时也是技术活,一个有经验的施工人员会自行灵机处置一些特殊情况,比如:施工中遇到暴雨怎么办,计划更改怎么处置等等,因此,只有一线施工人员具备很好专业知识,才能面对施工的突发状况临危不乱,找到解决问题的举措。

3.2解决道桥排水问题的有效措施

解决道桥排水问题的有效措施,需要专业施工人员加大力度分析并探究改善道桥排水问题。第一,道路与桥梁施工人员要对排水管道加以监理,在筛选排水管道期间,应合理选用通过质检单位审查并带有材料质量安全整数的排水管道,在管道装置前期对管道的使用性与安全性逐一排查,若出现质量问题,立刻停止使用,并且标注需进行特殊的报废处理。第二,加强接口填充材料的施工工作,在实际施工进程中,应以调配比例为基础合理配置材料用量,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益。对于填口施工过程,相关技术人员需仔细检查接口缝隙的内部构造并进行深层次清理,在清理阶段严格依据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与工作职责,将接口填充材料的种类及多少进行区别:如果选用水泥类填口材料,就要对材料进行加湿处理,保证材料的湿润程度;如果选用油脂类填口材料,就要先对材料进行干化处理,在彻底干化后在材料表面涂抹油料,保证填口材料的光滑性,最后结合道路桥梁施工基本流程完成填口工作。第三,满足砂浆饱和度,对与砂浆的涂抹材料,施工人员需开展压光收浆工作与养护培育工作,当在施工建设中面对地下水的危害,便要在施工结束时进行麻面处理与勾缝设计,为施工质量奠定基础。第四,加大力度开展水泥原浆的涂抹工作,在管道与井口相连接时先将管道表面润湿,再涂抹水泥原浆,并且强化管道内部与外部抹面工作,分配好每个施工人员应完成的施工任务,将道路与桥梁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以此解决道桥排水问题。

3.3规避混凝土裂缝问题

混凝土裂缝问题主要是因为材料质量偏低所造成的,因此加强对原材料的监督管理,能够有效改善这一弊端。除此之外,混凝土在浇筑时若是不能进行有效振捣处理,同样容易出现裂缝,施工人员应当对此加以重视,正确判断混凝土振捣密实程度,做到不漏振,不过振,有必要时采取二次振捣等方式进行有效振捣。另外,温度对混凝土浇筑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在夏季,白天与晚上的温度差非常大,很容易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当做好温度控制等养护措施减小混凝土内外环境温差的影响。

.3解决路面渗水的办法

首先,施工人员应该对排水管道的质量进行把控,要求其质量检测通过专业质检部门的检验。其次,在对接口的填料配比的时候,必须按照填料配比的标准对其材料的比例进行把控。而在对接口缝进行清理的时候必须要清理得彻底,并按照接口填料的差异来选择不同的施工技术:油性的接口填料,在进行干燥处理后,将其涂刷在排水管道的表面;而水泥类的接口填料,则要在进行湿润处理后再进行填料。然后,在进行涂抹砂浆的作业之时,一定要将压光收浆做好,从而确保砂浆的饱满度符合相关的施工标准。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我国的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也取得了相应的进展。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道路和桥梁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道路桥梁施工技术还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在道路和桥梁的具体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引进和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在持续的作业实践中发现和改进施工工艺问题的细节,这样,我国的道路和桥梁建设一定会取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廷田.浅谈桥梁施工技术及裂缝成因[J].江西建材,2018(04).

[2]穆日盛.刍议道路与桥梁施工技术中的细节问题[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8(34).

[3]段小林.桥梁施工中大跨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

论文作者:王云祥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道路与桥梁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_王云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