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永河镇小学,622658)
数学来自于生活,用于生活。要使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用于生活中去,我们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解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解题能力是学生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表现.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基本技能的过程,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一个解题能力很强的学生应具备:基础扎实,分析全面,理解透彻,运用灵活,推理严谨,运算准确,表达清晰。要使学生达到上述要求,我的体会是在教学实践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使学生训练掌握基础知识.建立清晰的知识系统
人的大脑随时接收和储存各种信息,如同一个仓库随时接收储存各种物品一样。可想而知,仓库中的物品横七竖八、零乱不已,对各种物品的用途及各个之间的差别与联系都心中无效就谈不上选用自如。学过的知识不经过系统的归类整理.不掌握各部分的来龙去脉、内在联系及相互转化的条件等等,也就不能运用灵活,融会贯通。因此,在指导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在不脱离教材的基础上,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归纳,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知识系统。
二、运用多种手段理解题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
1、亲身体验,理解题意。
小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和用语理解起来感觉很抽象,容易挫伤对学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信心,失去应用题学习的兴趣,这时就要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亲身体验这些“术语”,如让学生学会用实物演示、学具操作、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等辅助手段,使数量关系更直观地显示出来,减缓思维坡度。
2、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分析法和综合法。
分析法的思维方向是逆向思维--执果索因。即从最后问题想起:“要求出这个问题,必须要知道哪两个条件?”通过一步步的逆推分析,把未知量变成两个已知量相互之间的依存关系(即通过已知量之间的某种运算能得出所需的未知量);综合法的思维方向是正向思维--由因导果。即从已知条件出发,由两个已知量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导出一个必然结果。依此法,在基本数量关系的支配下一步一步前进,直至最后求出问题。第三,在学生基本掌握常用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逐步简缩思维过程,要求学生直接说出条件与问题之间的桥梁,同时逐步从不同角度去分析数量关系,拓展解题思路,拓宽思维广度。
3、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分析题意。
小学六年级应用题,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米的圆柱体切成两个完全一样的圆住体,表面积增加了多少?这道题对于一些空间观念差的学生很难理解,这时我充分利用了课件,形象的将圆柱体切开,让学生看到了,增加的两个面是和底面完全相同的两个圆,求表面积增加了多少就是求两个底面积的和。
三、加强应用题结构训练
以多种形式的训练让学生了解应用题结构,使学生认识到复杂应用题是如何由简单应用题组成的。
1、补充训练。让学生补充应用题的问题或一个条件,学生通过对问题和条件的分析,了解条件和问题间的联系,从而理解应用题的结构。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这类问题的解法,学习起来也就轻松自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自己补充信息。这样的练具有开阔性,很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小学六年级应用题,一个圆柱形水桶,底面直径1分米,高是2分米,根据信息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如果学生对圆柱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很好,便能提出很多问题。既加深了学生对圆柱知识的掌握与理解,同时也锻练了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要使学生灵活地掌握解题的思路,关键在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准确地找出“中间问题”。教师的任务在于“引导”,要以法引路,学生贵在得法。
1 精心设计例题,以旧引新,使学生自己探索解题方法
如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可以从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出发,先出示较简单的分数应用题复习铺垫:一对比两道题的异同点,找出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关键,总结出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这样,把学生推到探索新知识的第一线上,让他们动手,动口,动脑主动地思考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要学习的东西,能够积极地被同化,因而得到更深刻的理解。
2、运用方程法锻练学生推理能力;
用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就是找应用题中的等量关系,如何找题中的等量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如果园里的桃树和杏树共有360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4倍,桃树和杏树各有多少棵?
若用算术方法解,就得找单位“1”看,把杏树的棵树看做1,桃树是4,一共是5,再用360除以5求出杏树。若用方程做,抓住等量关系,设杏树为X,桃树为4X,等量关系就是题中的第一个已知条件,对比这两种方法,明显看到,方程解易于算术解,对于提高“学困生”的解题能力,有很大的促进。列方程解应用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路,扩展学生的数学眼界,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鼓励算法多样化。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倡: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思路探求不同的解题方法,鼓励算法的多样化,在多种解法中选择思路敏捷、计算简便的方法解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形成了各种层次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知识水平,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学生的素质得到发展。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开发智慧的潜能,同时也尝到了自身成功的喜悦,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学习。
五、加强应用题的自我检查
应用题的自我检查就是检查自己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正确,它是培养学生自我意识、思维判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应用题教学中,很多教师忽略了对学生自我检查的要求和督促,只要求学生检查最后结果是否正确。而实际上学生解答应用题发生困难或出现错误时,问题主要在理解题意和综合分析数量关系上,因此学生虽然反复检查结果,看似结果与列式计算无误,但由于列式有误,解答仍然错误。因此,要减少学生解题错误,教师应加强自我检查良好习惯的培养,不仅要检查计算结果,而且还必须从理解题意开始,对整个解题思路、过程进行检查。只要持之以恒地培养学生“自我检查”的习惯,并教给他们检查的方法,必定收到明显的效果。小学阶段应用题占了很大的比重,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有了初步的锻炼,对今后学习数学提供了一定的思维保障。
论文作者:易显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应用题论文; 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杏树论文; 思维论文; 关系论文; 题意论文; 《知识-力量》2018年8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