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组织团建设探讨_新经济论文

新经济组织团建设探讨_新经济论文

新经济组织团的建设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新经济论文,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经济组织,是我国改革开放中的新生事物。在这些区别于传统的国营经济、集体经济的新经济组织中,有没有共青团的地位?怎样建团和开展团的活动?是新时期团的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以及外商投资等非公有制经济,又有新的发展势头,这就更突出了在新经济组织中加强团的建设的现实迫切性。在此时刻,团广东省委召开新经济组织团的建设工作座谈会,专题研讨新经济组织中的团建工作。这次会议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理性认识,其意义将超越本省的范围而惠及全国。

本文拟就近年来我在北京、广东、浙江、安徽、上海等地的调查,对新经济组织中团的建设所遇到的几个较为普遍的问题作若干探析。

团旗能不能插到新经济组织中尤其是“三资”企业中去?改革开放之初,不少人的头脑里曾经有过疑惑,不知怎样去建团,唯恐团的组织难以立足。然而,随着改革的深化,这样的疑虑在实践中逐渐得到化解。新经济组织中的团建工作,在全国各地发展虽不平衡,团建的复盖面在20~40%之间;但已有的经验表明:凡是有青年团员的地方,都应当去努力扩大团的影响,建立团的组织,不应有思想上的怀疑和动摇;而基层组织的具体设置,又不能因袭传统,也不宜操之过急,要根据各类新经济组织的特点,灵活对待,逐步推进。

新经济组织,规模有大、中、小之分,性质有乡镇企业、私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之分,体制又有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之分。如此复杂多样的经济组织,只用一种模式去建团是很难奏效的,必须根据其不同的类型,灵活采用与其相适应的建团方式。从已有的经验看,以下几种建团方式是比较有效的:

一为创建式。即对进入新经济组织的团员,按照团章的要求和程序,组建新的基层组织。用此法者多为新经济组织中等以上规模的企业。

二为联合式。即按区域相邻或行业相近的原则,将若干企业中的团员联合组建基层组织,或称社区建团、行业建团。用此法者多为新经济组织中的小型企业,团员人数一时不足以建基层组织者。

三为依托式。即将团员人数少的新建小型企业,挂靠于相近的村、镇团的组织,参加共同的活动,纳入统一的管理。农村个体经营的小型私营企业多用此法。

四为延续式。即在一些转制的企业,在保持其原有团组织设置的基础上,作适当的调整。转制的乡镇企业或其他企业采用此法,既不打乱原组织设置,又可焕发团组织新的活力。

五为戴帽式。即在一些外商对团组织不甚了解甚至存有戒心的“三资”企业,暂将团组织隐于工会,或以工会青年部面貌出现,或建立挂靠于工会的青年协会、青年联合会。经过工作,团的组织为外商理解和欢迎,再摘帽亮旗。

以上几种建团方式,充分展现了新经济组织中团的建设的灵活性,同团章的要求又是相符的。深圳市是我国新经济组织出现较早、数量最多的地区。深圳团市委对新经济组织的团建工作,十多年来坚持从新经济组织特点出发,分类指导,走出了一条运用社会化工作手段,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建团的新路子,形成了支部进厂、社区建团、行业建团的纵横交错的团建工作体系。其经验就在于采取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所有新经济组织的发展目标都是要追求高经济效益,因此团的活动要进入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领域,找准团的工作与企业发展需要的结合点,从企业最需要团员青年出力、团又能出上力的项目上切入。浙江省私营企业中义集团的团组织,由于指导思想明确,全部活动紧紧围绕企业发展目标,将创效与育人结合,以“培训中义人,为中义的发展尽心尽力”为主题,开展学理论、练技术、争一流、当能手活动,提高了青年员工的生产经营技能和工作效率,激发了青年员工敬业爱业、岗位成才的热情,促进了中义集团的营销。企业发展了,团的地位也提高了。该集团总裁对团的活动大加赞赏,经费上也多予支持。在这里,团的组织既为经济建设作了贡献,又在私营企业中得到认同,这就是“以团建促活动的开展,以活动体现团建的价值”。

广东省汕头市一外资企业的团组织,本着“为企业所需要,为外商所理解,为青年所欢迎”的原则,把团的活动与生产经营结合,开展“青年文明号”活动、“青工技术培训”活动、“争当青年岗位能手”活动和“青工技术比武”活动,促进了青工素质上台阶、技术水平上等级。青工岗位成才的愿望得到满足,企业的发展也由此得益。他们的经验表明:新经济组织中团的建设的成就,要以促企业青年人才的成长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作为重要的考核标准和评价手段。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如果说所有经济组织中的团建都要以企业的创效益和育人为中心,那么新经济组织中的团建,更需要在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人才培养中确立地位,体现价值。团建成果的终端显示,必须定位于企业的发展。新经济组织中团的建设对发展经济的作用越显著,就越有利于澄清视团组织为游离于经济之外的误解,改变新经济组织中团建可有可无的偏见。新经济组织中的团组织,在企业管理中应当占有一席之地,成为企业生产发展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新经济组织的一大特点是,青年员工所占的比例大,青年员工又以外来青年居多。据广东省南海市、番禺市40多家个体私营企业的调查,18~35岁的青年员工占92%,外省市来的打工者占65%。浙江中义集团35岁以下的员工占81%。进入这些企业的青年员工面对的是一个新的环境,从劳作方式到生活方式到劳动关系和人际关系都有不小的变化,他们比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中的青年更加关注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负有代表和维护青年利益的团组织,在新经济组织中更应理直气壮地承担起职责,努力去为他们服务。

新经济组织的青年员工,往往在精神上缺乏依托,“打工”、“雇佣”观念比较重,有程度不同的失落感。浙江省华茂集团和三星集团团委针对这一现象,在青年员工的培训中不但重视业务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且引入营造企业文化、塑造企业形象、培训企业人才的内容,引导青年求得对企业理念的共识,培训对本职岗位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缩短从“打工仔”到“企业人”的过渡,并且通过各种文化活动凝聚青年,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增强他们对企业兴衰的关心和“厂兴我劳”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新经济组织的青年员工,经济收入上一般都比过去有提高,但在社会地位上却有低微感。有的企业管理者和企业主在追求经济效益中,有时忽略了青年员工的利益,甚至损及他们的自尊和权益。团组织要在关心青年的这些问题中,为他们争取社会的理解和尊重,为他们的合理要求获得满足,为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多做一些实事和好事。这样的服务工作做得越好,青年对团组织的向心力就会越强。

有人担心,团组织的这些服务工作,会引起企业管理层的担忧和反感。有的团组织往往也因有此顾虑而不敢加大工作的力度。其实,团组织服务青年的工作恰恰是填补了企业管理中的某些空缺。有些“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企业主对团的组织从敬而远之到主动要求建立团组织,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种需要。共青团在企业可以成为管理层与青年员工之间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发挥沟通思想、调节关系、化解矛盾的作用。

标签:;  ;  ;  

新经济组织团建设探讨_新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