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输电线路管理部门的统计,我国每年都会有大量的输电线路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电网的正常运行。这些线路损坏与故障的根本原因都集中在外力、鸟害和雷电方面,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几个方面出发,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基于此,本文对我国的输电线路进行了研究,通过分析线路故障与损坏发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从而解决线路运行中存在的隐患,为人们提供安全、放心、稳定的用电环境。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防范对策;原因
引言:在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都极为依赖电力的使用,我国是目前世界上的用电大户,电力消耗惊人,因此,电力安全问题不但关系到社会经济能否正常发展,还与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息息相关。近几年来,我国输电线路遭到破坏的事件屡见不鲜,其中有人为的外力破坏,也有自然灾害的破坏,还有一些鸟害。虽然我国电力企业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并落实了相应的防护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对输电线路的破坏依旧无法禁止,时有发生。在城市之中,对输电线路的保护措施相对完善,市民的素质对较高,发生外力破坏的事件较少。目前,对输电线路的破坏主要发生在农村地区,包含了私自修改、切割电缆线,拆除电力企业建设的电线塔和金属设备等。除此之外,农村的地形复杂,道路转折崎岖,给电路的运行埋下了隐患。
一、我国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近年来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的现象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经济发展迅速,各种能源发电以及大型工业企业项目的建设,在输电线路安全范围区域内施工的机械设备和车辆较多,特别是大型起重设备给线路的正常使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很容易造成附近电站的跳闸,严重的会造成人员触电伤亡,造成严重的社会恐慌。
(二)城市化发展,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各种公路、高速公路、铁路建设以及乡镇道路的不断建设,输电线路的杆塔保护区域内不断有挖掘施工,使得杆塔等输电设施形成孤岛,遇到强风等恶劣天气很容易出现杆倒线断等设施破坏事故,造成输电线路受损等现象。不仅如此,城市的绿化及基础设施的建设,挖掘机等施工设备的使用给输电线路造成破坏,影响输电线路的稳定等。
(三)树木自然生长对输电线路的破坏。由于输电线路的搭建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特别是乡镇地区,大多数的家庭用电都在树木附近。在输电线路铺设时树木的生长状态对线路没有造成影响,随着树木的生长,枝干树叶等随着春季、雨季的来临会迅速生长,一旦恶劣天气出现,很容易造成树木摇动造成线路损坏,使得输电线路的正常运行受到影响。
(四)人为无意识的生活活动对线路造成破坏。春、秋季节,孩童在输电线路附近放风筝,风筝线缠绕在线路导线上造成线路跳闸甚至人身伤亡事故。向线路抛掷铝箔纸或胶质线、铁丝等物,或塑料大棚绑扎措施不牢固,恶劣天气生异物挂线,造成线路瞬时故障跳闸。很多鱼塘或是水池附近没有规划地进行垂钓,很容易造成输电线路的破坏进而引发人员的伤亡。尽管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对输电线路造成破坏,同时更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五)偷电漏电、窃取线路杆塔等基础设施对线路造成的破坏。一些人为了满足自己个人的利益,不顾集体利益和自身的安全,对输电线路的杆塔建设材料进行盗窃贩卖,特别是偏远地区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对偏远地区的电力设施监管不到位,给不法分子造成了可乘之机,严重影响了当地人们的正常用电需求 [1].
二、对于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防护措施
要想有效地保护我国输电线路,提高我国电力企业的运行效率,就必须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分析我国输电线路外力破坏的原因,提出了完善制度、加强执法、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了防护能力和防护责任细分等措施。
(一)完善制度
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没有良好的规章制度,那么任何工作都难以顺利地进行下去,而有了良性健康的制度以后,工作也会正常地开展。为了更好地发展电力事业,保护输电线路,为人民创建良好的用电环境,就必须建立一个完善的电力保护制度,解决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国家应该对我国电力保护法、执行法等进行修订,完善法律法规,弥补法律中出现的漏洞,明确执法主体与执法责任,解决电力保护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之间的冲突,切实解决电力保护法中出现的问题。
(二)加强执法
对我国电力设施保护执法进行改革创新,丰富执法手段,实行政企分离,使用专业的执法队伍。电力企业毕竟是一种以盈利为目的的机构,并不具备具体的执法效果与能力。具体的执法还需要由政府与国家相关机构实施,不受人力、物力方面的限制,实现更好的执法。首先,政府或公安单位在电力企业内部成立专门的执法部门,并且长期驻派警力人员;其次,相关部门分别配备人员,成立综合执法队伍,满足不同执法角度的需求;最后,具体的执法权力应该交由电力设施保护办公室,而不是电力企业。
(三)扩大宣传教育力度
电力设备遭到破坏,除了部分人群想要赚取非法利益外,主因在于对电力保护与作用的认知不清晰,体会不到切实的作用。这就需要我国电力企业对这些人群进行知识普及,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电力保护法和安全用电知识,用实际的案例来教育并增加人们保护电力设备的意识。相关政府机构可以定期开展讲座宣传、下乡。
(四)提高防护能力
防护能力不足是输配电线路屡遭破坏的重要因素。对此,电力企业应该增加电力保护技术方面的投入,投入专项资金,专门用于电力保护。采用先进的材料来保护电线路的外表,这样能够避免外界天气环境对其的破坏。为了防止人为因素的破坏,就需要采用先进的电力保护设备,安装感应报警系统,对输电线路遭到破坏的地点进行报警,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处理和解决。一旦发现有人恶意破坏电线路,就应当严厉追究其相关刑事与民事责任。倘若是非人为因素致使电线路破坏,就需要查找具体原因,吸取相关经验教训,避免下次再出现类似情况。
(五)防护责任细分
我国的电力企业涉及范围广,铺设面积大,需要为千家万户输送电力,这样就导致电力保护的区域划分与责任划分不明确,在收取电费时积极工作,但在线路保护与管理时,就产生了相互不认账,以致互相推诿,甚至扯皮的现象。因此,需要在工作配置的过程中,对电力企业的每个岗位都实施责任划分,确保保护线路的责任划分到个人,由他们具体负责并实施,一旦线路出现破损的情况,由其进行维修,如果是因个人原因使得电力输送中断,还要追究其工作责任。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保护线路人员的积极性与责任性,进而提高线路保护效果,避免出现破损电路无人维护管理的情况[2]。
3 结语
我国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原因比较复杂,上述均为常见的外力破坏,随着我国经济文明的发展,公民素质普遍提高,人为刻意行为对输电线路破坏的影响会逐渐降低,其他由于建设设施对线路的破坏要在以后的建设过程中将输电线路的防外力破坏等活动作为设计考虑的因素。对于其他因素对线路的破坏还要积极发挥群众的力量,总结经验找出解决方案,从而保护我国的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洁.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防控措施的探讨[J].山东电力技术,2018,45(02):76-78.
[2]李艳伟,张寿刚,王宝成.对输电线路防止外力破坏的对策研究[J].中国设备工程,2018(02):220-221.
论文作者:刘耘成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线路论文; 外力论文; 电力论文; 我国论文; 电力企业论文; 杆塔论文; 原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