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疗法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价值论文_赵碧玉

(南充市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南充 637000)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疗法对改善脑梗死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方法:收集脑梗死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脑梗死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疗法进行护理,分析两组护理前后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经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患者(P<0.05)。结论:对脑梗死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采取认知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351-02

The value of cognitive therapy in improving the scores of anxiety, depress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Zhao Biyu. Nanchong mental health center, Nanchong, Sichuan 637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cognitive therapy in improving mood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Methods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accompanied by anxiety and depress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Results After nursing, the scor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patients (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therapycan reliev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ptom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Key words】Cerebrovascular; Disease; Mental disorders

认知疗法,是通过认知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1,2]。目前有关认知疗法用于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的研究较少。为此本文拟收集我院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分析认知疗法的价值。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将2017年8月至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脑梗死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符合《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脑梗死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认知疗法进行护理,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17例,年龄38~59岁,平均(48.28±6.28)岁;实验组男性39例,女性11例,年龄35~61岁,平均(47.13±5.14)岁。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对照组常规脑梗死护理

入院后给予常规护理,根据医嘱进行相关护理,给予患者服用药物,进行体位护理及健康教育等。

1.3 实验组的认知疗法护理

(1)协助患者找出发生目前心理情况的因素,并给予干预。(2)向患者讲解各种消极情绪的因素,主要与患者心理信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协助患者意识到不良心理情绪或精神障碍所引起的不良后果。(3)协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理念与思维方式。(4)脑梗死大部分病人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都会出现不同程度手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屈肌痉挛、异常运动模式、失去正常抓握功能、肌力下降、协调性下降、感觉功能降低或丧失、疼痛等,如果不合理治疗就会导致终生残疾,因而,对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除在有效时间给予积极治疗损伤的脑细胞,促进病理过程的恢复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外,还要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重组作用[3]。

1.4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

1.5 统计学

数据经过SPSS19.0进行总汇处理,P<0.05代表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数据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均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对比

3.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认知疗法可以降低脑梗死伴焦虑、抑郁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说明认知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不良心理情绪。脑梗死患者发病后造成运动及语言功能障碍,去甲肾上腺素与5-羟色胺失去平衡,患者不能对自我情绪进行控制,因此加重焦虑抑郁情绪。而采取认知疗法可以促使患者对疾病有更深的认知,摒弃了老旧的思维方式与观念,提高了治疗的效果。还有研究指出不良情绪会影响病人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和回归社会的职业能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造成较大的负担。而通过给予认知疗法,可以促进脑组织和血管病变的恢复,主要包括侧支循环的建立、脑水肿的消退和血肿清除或吸收等。相关专家指出,认知疗法可以实现残留部分的功能重建,最终重塑残留部分功能,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因此,本文认为对脑梗死伴焦虑、抑郁症的患者采取认知疗法,可以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丽君,胡卫疆,高雅坤,等.认知行为疗法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卒中后抑郁的系统评价[J].中国卒中杂志,2016,6(10):857-862.

[2]贾秋梅,刘超.认知疗法联合内科综合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伴精神障碍的临床疗效[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8(2):60-62.

[3]娄惠娟,丛德毓.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药治疗刍议[J].养生保健指南,2017,4(26):203.

论文作者:赵碧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  ;  ;  ;  ;  ;  ;  ;  

认知疗法对改善脑梗死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的价值论文_赵碧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