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Electronic Library 等名词译名的商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译名论文,名词论文,Electronic论文,Library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构建,因特网的日益普及,国内外图书情报界对Electronic Library,Digital Library ,Virtual Library(以下分别简称为EL、DL、VL )的研究正在成为热点。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上述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国内学者都普遍将EL、DL、VL分别译为“电子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这种译法与理解比较合乎习惯并有一定合理性,但是笔者经过认真研究,认为将EL、DL、VL译为“电子文库”、“数字文库”(或“数字化文库”)、“虚拟文库”更为合理、更为准确。而且将EL、DL、VL译为“电子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和“虚拟图书馆”已经给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造成了一定的混乱和错误导向。
1 从Library 的词义谈起
“Library”一词, 国内人士尤其是图书情报界往往想当然地将之译为“图书馆”。事实上,“Library”是一个多义词。 根据权威的《大英百科全书》(1998年CD版)的解释,其含义有:
①a:a place in which literary, musical ,artistic, orreference materials (as books, manuscripts, recording, orfilms) are kept for use but not for sale.指收藏文学、音乐、 艺术或供参考的资料的场所,即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图书馆。
b:a collection of such materials.即文献资料的集合, 可简称为文库。
②a:a collection resembling or suggesting a library <
alibrary of computer programs >
b:morgue.指档案。
③a:a series of related books issued by a publisher.
b:a collection of publications on the same subjects.即丛书或文库。
④a collection of seguences of DNA and esp. recombinantDNA that are maintained in a suitable cellular environmentand that represent the genetic material of a particularorganism or tissue.即 DNA 库。
由此可见,“Library”一词的准确释义是指某些物体, 尤其是图书资料、程序等信息的“库”。
2 为什么应该将 Electronic Library 、 DigitalLibrary、Virtual Library 分别译为电子文库、 数字化文库和虚拟文库
通过上述分析,人们知道“Library ”并不一定要译为“图书馆”。图书馆是搜集、管理、传播和利用文献信息,为社会、经济、教育、科技发展服务的社会文化实体。虽然图书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其概念也会有所发展和变化,但是其实质——一种社会文化实体不会改变。那么EL、DL、VL是一种社会文化实体吗?让我们首先看看国内外学者对上述概念的一些有代表性的阐释:
①“广义地说,电子图书馆或数字图书馆可以描述为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的集合或贮藏这类信息的‘仓库’”。[1]
②“M.Kibbery 和 N.H.Evans 对电子图书馆作了如下定义:电子图书馆并不是某一固定地点的硬件设施和文献资源,电子图书馆是提供信息服务的工具和网络并以电子形式储存在不同地点的文献信息资源。英国 De Montfort University 对电子图书馆所下的定义是:电子图书馆是一个经过组织整理的多媒体资料数字化馆藏,针对使用者的需要而设计,具有方便的检索功能,并提供探索全球信息网络的协助。”[2]
③DL是指“拥有信息管理手段和方法的有用的多媒体数据、信息、知识的有序集合”。[3]
从以上表述中我们可以看出,许多国内外学者事实上并未将EL 、DL、VL理解为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实体的图书馆。笔者认为,将EL、DL、VL等词理解翻译为电子文库、数字化文库及虚拟文库更为准确、科学。这是因为EL等概念所指的并非搜集、管理、传播和利用文献信息的社会文化实体,而是指有序的电子信息或数字化信息的集合或“库”,它只是图书馆馆藏的或者说是可以控制、开发、利用的信息资源新的组成部分。换言之,EL、DL、VL只是信息资源在新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一种新的存在方式。
其实,计算机刚刚发明以后就产生了数字化或电子文本——数字化文库或电子文库的雏形,只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容量较小,人们称之为电子文本或数字化文本而不称为电子文库或数字化文库。但是到8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容量急剧扩大,新型存贮介质的涌现与完善,信息资源的电子化、数字化迅速发展,从而产生了电子文库、数字化文库这样一些信息资源新的形态、新的表达方式及新的提供方式。所以,我们说EL、DL并非一种图书馆形态,更不是图书馆发展的新阶段,它们只能是电子文库或称数字化文库。
而且,将EL、DL译为电子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还将导致逻辑上的混乱。例如,目前已有“××大学图书馆电子图书馆”。人们不禁要问,怎么会前后同时出现两个“图书馆”呢?两个“图书馆”是何关系?后者是前者的分馆吗?显然不是。只有将之正名为“××大学图书馆电子文库”才能名正言顺、合乎逻辑。
从严格意义上说,电子化与数字化两个概念的含义是有一定区别的。电子化信息包括数字化信息和模拟信息,电子化的内涵大于数字化,前者包容了后者。但是由于数字化信息在电子化信息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人们已逐渐视两者为近义词,EL与DL亦成了近义词,两者的区别仅仅在于强调的角度不同而已。
那么,何谓Virtual Library 呢?它并非所谓的“虚拟图书馆”,而应该翻译理解为“虚拟文库”。但虚拟文库与电子文库或数字化文库是不同的概念。虚拟文库并非一种物理存在的实体,它通过超文本技术在计算机通讯网络上对分布于各地的各种信息资源进行动态搜寻链结,指向可调用的文件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资源,以便人们能够通过网络远程地获取信息。虚拟文库只是一个网络信息资源的网址信息、书目信息等信息的逻辑集合。虚拟文库虽是“虚”的,但它是以“实”为基础的,它所指向的信息是实际存在并且需要维护的。可以说无实亦无虚。至于有人将VL理解为“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4], 则完全是望文生义的误解。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EL、DL,还是VL,都不是一种新的图书馆形态,更不是整个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们只是一种新型文库,是“图书馆藏书”这个因素随着技术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形态。换言之,它们是文献情报存在的一种新形式、新载体、新的提供方式。它们根本不可能代替作为社会文化实体的图书馆。
其实,能提供EL、DL、VL的不仅有图书馆这样的社会文化实体,政府机构、出版社、编辑部、公司、社团,甚至个人都可提供。此时就更不可将其中的“Library”理解翻译为“图书馆”, 否则无异于否定图书馆自身。
3 EL、DL、VL等名词的翻译与理解偏差给图书情报学理论研究所带来的混乱与误导
由于对EL、DL、VL等名词存在着翻译与理解上的偏差,已经带来了有关图书馆未来发展的认识上的混乱以及理论研究上的误导。具体表现在把现有的图书馆归为所谓的“传统图书馆”,认为“传统图书馆”向所谓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发展,认为“传统图书馆”终究要被所谓的“电子图书馆”、“数字化图书馆”、“虚拟图书馆”所取代。甚至还有人认为图书馆学也将消亡。这是一种新的“图书馆消亡论”,是一种认识上的混乱。
由于电子文库、数字化文库、虚拟文库并非一种图书馆形态,仅是图书馆馆藏或者说是图书馆可控制利用的信息资源的新的组成部分,所以它们只会完善现有的图书馆服务,而根本不可能取代现有的,他们所说的“传统图书馆”。
也许有人还会有疑问:既然人们可以在网络上从虚拟文库中方便地、大量地、迅速地远程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或者能从储存量巨大的电子文库或数字化文库中方便地获取信息;是否意味着图书馆的衰亡?
自从60年代后期以来,英美图书情报学界曾经陆续出版了不少预测未来图书馆发展的著作。例如,利可里德的《未来图书馆》、泰勒的《图书馆的创造》、兰开斯特的《朝着无纸化信息系统》和《电子时代的图书馆和图书馆员》、汤普森的《图书馆终结》等。这些著作几乎都认为图书馆将要被取代、被消亡,兰开斯特甚至还列出了时间表,认为到本世纪末,所有的图书馆将消亡。但是,事实证明,图书馆并未成为预言中的“恐龙”,社会也没有变得日益“无纸化”。恰恰相反,过去30年间,美国的纸张消费却增加了3.2倍, 纸质载体仍是主要的基本的信息载体;而图书馆建筑面积也在不断增加。中国公共图书馆系统建筑面积,1980年为91.9万平方米,1995年为416万平方米; 中国高校图书馆的建筑面积,1980年为132万平方米,1995年为550.83万平方米。 发达的欧洲情况也如此。9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丹麦等国新建国家图书馆落成开馆。其中于1988年开始建设,1996年12月新馆正式对外开放的法国国家图书馆,投资85亿法朗(17亿美元),占地7.8公倾, 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5]此外, 耗资巨大的不列颠图书馆新馆也已于今年6月正式开放。
其实,许多新技术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事物的被取代和消亡,而只是丰富了人们的选择;而且由于新旧发明在使用方便性、经济性、使用方式、使用习惯、安全性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从而形成一种取长补短的并存格局。例如宇宙飞船的出现并未取代飞机,飞机的出现也并未取代汽车、火车和轮船,而只是给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形成了优势互补的共同发展格局。因此,虚拟文库、电子文库、数字化文库的出现也绝非意味着图书馆的衰亡,恰恰相反,图书馆在新技术、新信息环境中只会更加日益发展壮大。这是因为:
①三种新型文库的发展离不开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文库中的信息资源需要图书馆员来采集、提供、加工和有序组织,文献信息资源和数据库需要图书情报工作者来建设。如果幻想这些新型文库可以取代图书馆,那么文库中的文献信息资源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②从经济角度来看,并不需要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图书资料数字化。以美国国会图书馆为例,1995年已有馆藏1.07亿册(件),每年以50万册(件)以上的速度递增,而1994年10月,美国国会图书馆宣布向数字化时代迈进时,只有20万册(件)。实现了数字化,计划10年里再完成500万册(件)图书文献的数字化, 这仅相当于已有馆藏的二十一分之一。正因为文献信息的数字化转换是一项耗费巨大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工作,所以目前已出现的虚拟文库通常只提供一些文献资源的网址信息与书目信息,读者或用户至多可阅读到一些文摘,或少数文献的全文信息。因此,用户或读者即使从虚拟文库中获取了一些相关书目信息,还通常要去图书馆查找相应的原始文献。显然,这些新型文库不可能囊括社会上的一切文献信息,也不可能取代图书馆。况且,图书馆收藏的印刷型文献、艺术品还有文物价值和美学价值,这亦是电子文库、数字化文库、虚拟文库不可能取代图书馆的重要原因。
之所以会有很多国内图书情报界人士对EL、DL、VL等名词产生翻译与理解上的偏差,一方面是习惯所致,他们见到“Library ”一词就想当然地译为图书馆;另一方面也有着感情上的因素,他们有着提高图书馆学的学科地位和图书馆员社会地位的良好的主观愿望。但是这种翻译与理解上的偏差在客观上会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对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及图书馆情报学教育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我们建议将EL、DL、VL译为电子文库、数字化文库与虚拟文库。我们既要重视现代高新信息技术、尤其是3种新型文库的研究,又要坚持图书馆学的整体研究, 包括现有图书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不能视之为过时的东西。
(本文是国家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面向21世纪的中国图书情报网络化建设”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
(收稿日期:1998-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