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马铃薯栽培工作日益受到重视,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但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也存在产量较低等问题,相关部门以及工作人员需提高对马铃薯栽培技术的重视程度,在客观分析原因的基础上,利用全新的栽培技术、采取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增加马铃薯产量,帮助马铃薯种植户获得更理想的经济效益。
一、整地、施肥
1.整地
马铃薯的种植中,对于整体的要求非常高,其主要的内容分为如下几个:第一个就是要全面的杀菌,因为马铃薯虽然不愿意出现各种病害,但是在实际的过程中,其在种子阶段还是非常脆弱的,如果马铃薯种子所在的苗床中有着大量的病菌,那么马铃薯的成长就会受到巨大的影响。第二个就是要控制温度和水分,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内容,马铃薯在种子时期的时候,是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的,这样才能促进马铃薯的发芽,而且其本身发芽还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初生的马铃薯芽非常的脆弱,必须全面的呵护。第三点就是苗床要富含各种营养,马铃薯本身对于养分的需求很大,因为马铃薯的成长非常的迅速,如果营养跟不上,那么马铃薯的生长就会缓慢,因此注重营养的注入。
二、品种选择及处理
1.品种选择
为了发挥马铃薯品种自身优势与价值,满足商品性能较好、产量较高的需求,无论是露地种植还是保护地栽培马铃薯,都要结合种植地的区域条件开展马铃薯选种工作。威远县开展冬季马铃薯种植时,最好选择脱毒品种;除脱毒品种外,还可选用适宜鲜食的品种,具有早熟、高产、抗病等优势。在选择种薯时,要注意严格筛选,选用无虫眼、无病斑、未受冻、表皮光滑、芽眼明显、薯形较正的种薯,同时还要考虑休眠期薯块的完整性。
2.切块催芽
马铃薯播种之前需要开展科学合理的切块、催芽作业,以尽早破除休眠,满足提早发芽出苗的需求。催芽时严格遵循以下方法:首先将马铃薯种薯切块,要求每块种薯上有2个或者3个健全的芽眼位;然后将谷草铺设在阴凉通风的室内,铺设厚度为4 cm左右,将薯块放置于谷草上,薯块放置层数为1层,厚度大概在10 cm左右,最多可放置3层,再利用谷草覆盖薯块进行催芽。10 d左右,马铃薯种薯即可出芽。在种薯切块时,可能会通过切刀传染病毒,增加烂种、缺苗或者田间发病概率。因此,切块催芽时应严格消毒切块使用的刀具等。结合实际情况,利用恰当的方法开展催芽工作,可有效提升植株存活率。
三、播种
春季气温不稳定,可以在一切就绪后,看好天气变化,确定气温6℃~8℃的时候,并且土壤10cm深处地温稳定到10℃左右时,才可以下种,这时候就是马铃薯最适宜的种播期,一定要掌握好时间量,不能过早下地,避免出现冻伤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播种的时候需要按照地块条件进行,一般情况下,无公害马铃薯种植要宽窄行起垄,因为这样能够大垄通风透光,使田间作业管理更加方便适用,在地块内能够自行调节小气候温湿度,避免出现疫病危害。同时通过大垄,可以有效的提升光合作用,产生无限的边际效应,这种情况下,才能保证块茎大、产量高、薯皮光滑、色泽好等优质作物。具体作法有两种:①水肥条件好的地块实行双行起垄种植,具体情况一般为垄高30cm、垄宽80cm~90cm、垄距40cm左右,在旱地可以平浅种,中耕时进行高培土的二铲三趟操作,对地面种薯进行覆土处理,保持到8cm~l0cm。而窄行行距通常是30cm、宽行行距90cm、株距20cm,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块条件,使两小垄培成一大垄,形成宽度一致的地段,便利管理与成长。
四、加强田间管理
1.保证水分供应
马铃薯是一种相对比较耐涝的作物,在整个生长阶段需水量还是很大的,充足的水分是确保植株生长及块茎发育的必要条件,在苗期土壤的最大持水量以65%~85%为宜,一般在下种后可以先浇1次足水,保证土壤中的水量充足,出苗后,如果遇到干旱少雨天气,则视土壤水分情况适当灌溉,增加土壤水分,苗齐后,一直到开花前,要结合中耕适当进行培土,促进块茎发育开花后,块茎快速生长膨大,需水也增加,此阶段要及时关注田间水分情况,保持土壤湿润。进入成熟期,则要减少水分,水分不能过多,否则土壤的透气性不良,很容易发生烂薯情况,所以,如果此时遇到多雨天气,要注意做好排水工作。
2.保证养分供应
块茎发育及植株生长,离不开氮、磷、钾三种必需元素,马铃薯需钾肥最多,氮肥次之,对于磷肥的需求相对较少,所以马铃薯种植要注意三种肥料在不同时期的分配,一般幼苗出土后,要重施提苗肥,亩用过磷酸钙45公斤、碳铵20公斤,加水1000公斤,然后进行浇施,出苗后15天,再亩施悄素1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均匀撒施。开花时再亩用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进行穴施,结合第二次中耕进行。马铃薯的施肥原则是头肥要重施,中肥要足施,尾肥要控施,在施肥时要注意肥料不能与根茎接触,避免伤苗。在施尾肥时,可同时喷施多效唑溶液,亩用200ppm的100公斤溶液,进行喷施,用来控制植株生长,达到矮化植株的目的。
3..病虫害防治。马铃薯重点防治蚜虫、螨、叶蝉、地老虎、蝼蛄、块茎蛾、青枯病、环腐病、晚疫病。施基肥时每亩拌入乐斯本颗粒或丁硫克百威3公斤防治各类地下害虫。齐苗后及时喷施扑虱蚜+杀螨特防治蚜虫和螨害。第一次淋肥时每亩加入72%农用链霉素200-300克,预防青枯病、环腐病。在第三或第四次淋肥时再加入90%晶体敌百虫1公斤防块茎蛾。封行后潮湿天气来临时,用80%大生600倍液喷雾,隔10天后重喷一次预防晚疫病,发现中心病株及时喷施50%烯酰吗啉或53%金雷多米尔500倍液,每7天一次,连喷2-3次进行防治。其它时期、其它病虫害依田间发生情况防治。
五、收获
马铃薯成熟时,地上秧棵尚未枯萎,地下块茎的皮相当嫩,稍不注意就会破皮。块茎破皮后,极易感染病菌,同时破皮处变褐,影响商品性。收获前一周至十天,应先将秧棵割掉,使块茎在土中后熟,表皮木栓化,收获时不易破皮。晾晒1-2天后,运回贮藏地点,贮藏地要干燥、通风、遮荫。有的地方收获后用土埋假贮,防止块茎见光变绿。总之,收获时要尽量减少破皮和破损块茎数量,晾晒一下是为了使块茎蒸发一部分水分,减少贮藏时的损失。
论文作者:程殿昌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马铃薯论文; 块茎论文; 水分论文; 植株论文; 土壤论文; 谷草论文; 生长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