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顿教育,安徽 合肥 2300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发展。对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定义和理论分析, 提出企业管理模式的概念结构和运作模型; 分析和探讨了当前管理模式变革和发展的内容及方向; 最后对中国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管理模式;理论分析;发展
引言: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在其各个历史发展时期, 都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然而,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虽然博大精深, 但管理理论却最早出现于西方, 而且时至今日, 仍未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在具体实践中, 也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模式, 不仅如此, 目前理论界对于企业管理模式的认识也是零散的。有鉴于此, 有必要对企业管理模式从理论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1 管理模式的理论分析
目前管理学界对管理模式的认识和理解不仅是零散的而且是混乱的。很多学者把管理思想、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管理模式混为一谈。并且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管理模式。
经营意味着预测与通过签订新的协议, 利用价格机制来运行; 管理则是对价格变化做出反应, 并在其控制之下重新安排生产要素。也就是经营与市场密切相连, 他利用价格机制是自己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在市场上获得有利于自己的利益; 管理则是一个组织内部如何用行政命令机制调配组织有限资源获得最佳配置效率的过程, 管理对价格做出反应。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定义, 模式是某种实物的标准形式或者使人可以参照的标准样式。管理模式是在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是管理理论在管理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具有环境依赖性特征, 无法简单评价一种模式的优劣, 只能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说明这种方法是否合适, 很难存在一个使得大家都可以接受和参照的标准方法。对于管理模式的概念, 没有一个明确内涵和外延, 国外对于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都用来表达。国内学者钱颜文等认为, 管理模式是特定环境下组织内资源的配置的某种标准形式, 这种形式可以为别人所借用和参照。
1.1 企业管理模式及其结构要素和构成要素
本文认为, 企业管理模式( Enterprise M anag em entM ode l), 简称EMM, 就是面向企业具体管理实践的, 当代管理理论和方法在一定情境中相对稳定的组合和综合应用范式。EMM 的结构要素包括五个方面: 产权制度、企业文化和经营理念、决策及领导模式、管理技术、管理体制和组织模式。其中产权制度是核心要素, 因为在企业模式中产权制度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 也是其它四个要素发挥作用的基础。并认为, EMM 的支撑要素包括员工、产品和服务、企业战略目标和顾客。以上这些要素只有在企业管理中按照一定的规则产生互动, 才能发生各要素应有的作用。这种规则有自组织形式和层级管理形式。自组织形式就是经济系统自我形成、自我组织、自我实施; 层级管理形式是指由政府或高层次经济系统为低层次经济系统直接设定由外部权威来监督实施的制度。支撑要素支撑EMM 存在和有效运转, 是EMM 存在和合有效运转的主要情境因素, 与EMM 一起构成企业有效运行的系统整体。如果结构要素残缺会导致整个管理模式功能不足或者偏执,而支撑要素不健全, 将会影响整个企业系统的存在。
1.2管理模式的运作模型
企业管理模式的运作是企业管理模式中的各构成要素协同作用于企业的投入资源, 实现顾客价值创造的过程, 如图1 所示。在具体运作过程中, 根据具体的管理情境和管理模式的支撑要素的特质, 管理模式的各具体要素通过自我管理进行优化组合, 在不同的过程和环节对对投入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 创造出目标市场认可的客户价值及其价值的载体。而这样一种融合了管理理论、管理方法的管理模式各要素的优化组合方式通过一定时期的调整、适应和磨合后相对稳定下来, 就形成了面向这一具体情境的富有特色的管理模式, 并在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竞争优势。
1.3 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分析
管理模式的发展实质上是管理模式结构要素和支撑要素交互式的协同作用的结果。一种要素的量、质或其功能和地位得到加强或提升, 必然引起其它因素的响应, 从而适应新的变化, 塑造EMM 新的结构形式和运行机制, 这个响应过程主要是通过EMM的自适应功能实现。同样, 如果EMM 中的某一功能被弱化, EMM就会表现出自破坏的作用, 其它要素也将受到弱化。所以在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中, 正是随着管理模式运行的过程中, 面对不同的情境, 为了实现对投入的资源要素的最大化的利用, 而对管理模式的不同构成要素进行了调整并给以了不同程度的重视, 才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型的管理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发展
哈默(M. H amm er) 和钱皮( J. Cham py) 把顾客、竞争和变革看成是影响市场竞争最重要的三种力量, 并认为三种力量中尤以变革最为重要, 变革不仅无所不在, 而且还持续不断, 这已成为了常态。管理变革就是企业根据内外环境的变化, 及时对企业中的要素进行结构性变革, 以适应未来企业发展的要求。因此,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 社会的信息化和知识化, 顾客的个性化, 管理理论的多元化, 技术应用的综合化的时代背景下, 迫切需要对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在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深刻改变企业管理模式的进程中,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兴起的复杂性科学和INTERNET 文化以及蓬勃发展的电子商务对企业管理模式的重大影响。如复杂性科学将企业视为自组织、自适应、自激励、具有智能意识的复杂性组织, 如学习型企业( Learn ing O rganiza tion) , 而INTERNET 和电子商务( E lectronicComm erce) 则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以往熟悉的内部和外部环境,这些最终导致了企业管理模式的提升和创新。
3 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变革与发展方向
3.1 存在的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我国现阶段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着严重的盲目照搬、水土不服、脱离实际、缺乏特色的问题,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层次:
管理模式的实践和发展缺乏足够的理性化(或科学化) 的基础。管理模式中的结构要素缺失。对管理模式的应用没有充分考虑其成功的必要条件情境要素。管理模式中的基本问题产权问题未能完全解决。对人性的假设脱离实际。对资源认识的局限性。
3.2 发展的方向
根据前文分析, 我们认识到企业管理模式时高度情境依赖的,而就我国企业管理实践而言, 最大的管理情景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经济环境。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在我们对国外先进企业管理模式已经有很多模仿、探索的今天, 在我国的管理文化已经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有所表现有所实践的今天, 我们已经具备了探索、总结适合我国文化特点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我国企业管理的新一轮升级, 适合本国文化特点的升级, 已经成为历史趋势。我国企业管理的具体发展方向在此可概括为以下方面:对管理模式进行不断创新, 实现管理模式的多样化。指导思想上坚持以理性为基础的理性和人性的综合。实践中充分考虑管理模式整体性及其情境要素。通过竞合、战略、知识管理等加强对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的开发。
服务于人是管理的根本目的。管理是以人为中心的,是为人服务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发展。这个“人”不仅包括管理部门内部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人,而且包括管理部门外部的为之服务的用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应该使自己的服务对象得到满意,用户是各个部门存在的社会土壤,是部门存在的缘由。所以,能否满足服务对象希望得到的需求程度,这是管理部门服务质量的最好体现。
人本管理与制度管理的和谐统一。情感管理和制度管理和谐统一的升华提倡人本管理,是使被管理者感受到管理者的人性关怀,感受到管理者是富有人性、人情,具有常人心理的个体,并非是发号施令、高高在上的冷面孔,趾高气扬、唯我独尊的“统治者”。“人本管理”它突出的是情感的投入,强调的是将心比心,体现的是宽容、理解、尊重、同情、信任、关爱、帮助、支持和鼓励。而制度管理就是以既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凡事均比照已制定的条款进行评价、判断,做出奖惩,其特点是规范有序,有章可循,便于操作,一种科学合理的制度。情感管理则是以感情因素去影响员工,达到管理的目的,它突出的是信任,以心换心,以便更好的完成组织目标。人本管理其目的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活动,以可能少的消耗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4 结束语
本文主要探讨面向企业的管理模式的变革与发展。通过对管理模式的理论、当前管理模式变革和发展的内容及方向的分析, 探讨了中国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但本文研究还只是对管理模式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 下一步的研究中, 还需要面向实践研究适合中国不同情境下的多种企业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变革。
参考文献
[1]小詹姆斯. H. 唐纳利, 等. 管理学基础[M ] .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 3.
[2]R. 科斯. 论生产的制度结构[M] .上海: 上海三联书店, 1994 : 8.
[3]钱颜文,等.论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的演进[J].管理工程学报, 2005(2) .
[4]郑和平. 企业管理模式理论及中国企业管理模式方向分析[J] . 企业活力, 2003 (1) .
[5]左美云, 许珂, 陈禹.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框架研究[J]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 (5) .
[6]叶国灿. 从管理理论演进看企业管理模式创新趋势[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 (2).
作者简介:王佳佳,身份证号码:3401111987****3528。
论文作者:王佳佳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1
标签:管理模式论文; 要素论文; 企业管理模式论文; 理论论文; 的是论文; 情境论文; 企业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2月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