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改革慎防“矫枉过正”,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矫枉过正论文,教学改革论文,语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路,用老舍先生《养花》中的话说:“有喜有忧,有笑有泪。”
“喜”在哪里呢?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教学观念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语文课堂面貌和学生学习生活出现了喜人的变化,学生喜欢上语文课了;课程改革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意识得到了发展……据一项调查表明,在“参加课程改革实验以后,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题中,有 53.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业务能力提高”了, 91.6%的教师认为自己“转变了教学观念”;在“课程改革以后,学生的主要变化”一题中,有 64.1%的教师认为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提高”,71.2%的教师认为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所改进”。[1]这些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课程改革良好的发展前景,使我们对当前进行的语文课程改革充满信心。
语文教学改革每前进一步,总要对改革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回顾、反思,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自然的,也是必要的。当前语文教学改革“忧”在哪里呢?我认为,忧在语文课程改革中诸多关系的处理与把握上,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等等。对于这些关系的处理,目前存在着“矫枉过正”的现象。对于关系的双方,我们不能否定某一方,但要想把双方关系处理得恰当,也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其关键是侧重点和程度的把握。也就是说,要找准关系的双方在语文教学中的位置,慎防教学改革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一、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不能忽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首先,语文教学改革有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有人认为,《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一概念的确立,结束了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长期争论。而我以为,对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并没有因此停止过。争论是好事,没有争论意味着停止不前。但对一些关键问题的看法,我们还是应该形成基本的、统一的认识,这样可以避免思想上、认识上的混乱。对于语文学科性质的问题,需要语文界有一个基本的、统一的认识。所谓基本的认识,就是语文学科的性质能被语文界广泛认同,达到思想上、认识上的统一,且达成共识后要稳定下来,不要轻易更改它,体现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
多年来,语文界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内涵,能够形成较为统一的认识。对于“人文性”的内涵,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讨论,以形成一个较为明确的、统一的认识,然后再去思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及统一的度如何把握等问题。迄今为止,语文学科“人文性”的内涵到底是什么,需要有一个明确的、为语文界普遍认同的解释。现在许多语文教师把人文性等同于思想性,这是浅层次的理解,也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在思考语文学科“人文性”问题的时候,既要考虑到政治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儿童教育的要求和价值观的塑造,又要考虑到时代的发展对个人价值的尊重,对个性解放的呼唤,同时也要考虑到汉语言文字独有的特点。这样思考,有利于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更加切合实际。
二、重视创新,不能忽略对传统语文教育经验的继承
1988年,在巴黎召开了世界各国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会后发表的共同宣言中提到:“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30年前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它的智慧很大一部分体现在他的教育思想之中。如孔子的启发式教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至今仍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香港作者韩方明在《“延安精神”与现代中国企业》一文中写道:“延安精神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那就是实事求是,开拓进取。这与中国社会现在提出的与时俱进,在内涵上其实是息息相通的。”“也许有人会说,难道延安精神不旧、不老吗?笔者的回答是,延安精神实质内涵在于:挣脱思想的桎梏,不墨守成规,不被教条所束缚,能够在绝境之中开辟一条生路,这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不可缺少的精神。”[2]因此,有一个问题我们要充分认识:旧的事物并不都是代表落后,新的事物并不都是代表先进;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也不是截然对立的。
语文教学改革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资源,应该认真学习,加以利用。回顾历史上每一次语文教学改革的进步,总是在较好地处理继承优良传统与改革创新关系的基础上,去逐步取得的;总是在继承优良的传统教育思想和经验的基础上,去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从而使自身得到完善和发展的。当然,传统语文教育经验和思想,不仅仅局限于古代的语文教育经验和思想,还包含近代、现代和当代的;“传统”不只是经验和思想,还包括方针政策、课程和方法等。
三、重视探究性学习,不能忽略有意义的接受性学习
此次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方面,提出一个引人关注的理念,就是倡导重视学生的直接经验,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在课程实施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重视“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这些要求针对课程改革以前语文教学存在的某些问题与弊端,有的放矢地提出了解决问题、克服弊端的途径与方法,反映了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所引发的变革语文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客观要求。这是此次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但是,在目前的学校教育要求上,学生到学校去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书本知识,这些书本知识对无数前人来说是直接经验而对学生来说则是间接经验。这表明,学校教育客观上要求(事实也如此)儿童主要的学习内容是书本知识(间接经验),而获取书本知识最主要的学习方式是接受性学习。当然,最主要的学习方式,并不等于说是单一或唯一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等也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以起到取长补短、互相促进的作用。
这里我们需要从“探究性学习先进,接受性学习落后”的误区中走出来,要充分认识到:接受性学习绝不能与被动地学习画上等号,更不能与死记硬背相提并论。接受性学习,同样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需要学生自己聆听,自己观察,自己思考,自己动手,需要学生主动地参与。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精神,在接受性学习中同样应该而且也能够得到贯彻。
四、重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之间的合作与协商、沟通与交流,达到师生在人格上和地位上的平等,这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但是,教师作为施教的主体,他们受国家和社会的委托,通过受教者——学生来完成教育内容,逐步实现儿童由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对于儿童来说,他们特别需要教师的指导、引导和点拨,这就必然要求教学是在教师主导下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忽视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就是从根本上否定了整个教学。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中应该引起重视的一个问题。
教学论认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恰恰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确立的;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为前提和条件的。如果取消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自主学习便不能存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也无从谈起;如果没有教师主导的教,学生的学不仅难以保证正确的方向,而且难以保证应有的效率。我们常说互相尊重,学生的“自由”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但学生不能不顾教师的存在和不尊重教师的意愿去“张扬”个性。语文教学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应该发挥教师这个课堂组织者、引导者和点拨者的作用。
通过反思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矫枉过正”的现象,我们不难看出:语文教学改革常常是或左或右,摇摆不定;一些教师常常是言不由衷地被某种潮流引领着,或高歌猛进,或不知所措。新一轮课程改革还在继续,课程改革还要进一步推进,一些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忙与盲”状态可能还将持续存在。鉴于此,下面我谈谈语文教学改革中需要进一步思考、研究的几个问题:
1.语文课程改革急需构建理论基石,实现指导思想上和认识上的统一
语文课程理论的发展有利于增强语文教育工作者和语文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广大教师的课程觉悟,也就是增强对课程理念的分辨能力和执行能力。对于“语文”这样一门十分具有本土特色的学科,在构建语文课程理论时,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观为指导,同时课程理论基石必须建立在对本土的深层次研究之上,从实践中而来。建立在本土实践基础和现实情况之上的理论才是有生命力的理论。
指导思想是语文教学改革的灵魂,是引导改革向何处去的决定性因素。思想上的不一致,往往会造成认识上的混乱,让老师们无所适从。一些教师在课改过程中不是反映“现在不知道怎么教语文课了”吗?因此,有必要统一语文课程的基本思想,明确语文课程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2.牢固树立两个意识:“质量”意识和“以学生发展为本”意识
教学改革,要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任何教学改革,不能以牺牲或降低教学质量为代价。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不仅仅满足于接受同等机会的教育,而要求同等机会获得成功。也就是说,人们不再是停留于数量上或形式上受到教育,而要求得到高质量的、实质上的教育。
语文教学质量的核心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核心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以学生发展为本”不同于“以人为本”,两者的区别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的是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而不完全是强调个性的解放和个人的自由发展。
3.重视培养儿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与认同感
这是语文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一个重要的特点。
所谓亲切感,就是让儿童能够走进传统文化,喜欢传统文化。用《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说,就是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不是仅仅停留在诵记古诗词这个层面,也不是让小学生摇头晃脑地去学习四书五经。所谓认同感,就是能够认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真正的根,认识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凝聚力之所在。一个国家的强大,经济的强大是一个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精神的强大。《语文课程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部分指出:“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这就把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升到了爱国主义的高度。
4.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中的网络语言
虚拟世界的网络语言正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重要特点:一是追求个性生动,代表着时髦和新奇;二是网络语言具有不稳定性,更新较快。那么,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对待网络语言呢?
(1)首先不应回避网络语言;也不要一概拒绝网络语言。如新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已经收录了的一些词语:“网虫”“网民”“网迷”“网友”“网址”等。
(2)对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的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必须加以纠正,并给予正确的引导,防止不健康的网络语言对学生学习传统正规的语言产生负面影响。
教育部公布的《2005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指出: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生活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并不断地形成一些热点。这些热点,有些需要通过引导促其升温,有些则需要及时妥善地处理。关注社会语言生活,掌握语言国情,是现代国家的一项重要任务。[3]
5.建立体现课程理念的语文评价体系
要真正将语文课程改革落到实处,评价体系是很重要的配套措施,尤其是考试改革。社会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如何评价学校,学校如何评价教师,教师如何评价学生,这都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程改革政策的落实。语文课程改革要进行实质性的变革,必须对现有的评价体系、评价方法、评价要求等进行改革。我们应多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探索,并推出好的评价经验和方法,建立、健全比较完整的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