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丽津
台州市锦怡市政园林工程有限公司 317000
摘要:景观生态学是生态学领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提供的概念、原理等可以直接应用于园林规划设计。本文简要介绍了景观生态学及其主要原理,并对引入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景观生态学将促使今后的园林规划设计更具整体性、科学性。同时,也对人们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原理;园林规划设计
一、前言
自工业革命以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生态学随之迅猛发展,成为时代背景。面对环境恶化、能源紧缺、生态失衡等紧迫问题,园林规划设计者们也纷纷运用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进行园林规划设计。如坚持“生态平衡” 原理布局园林绿地系统;强调重视园林的生态效益;利用绿地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用不同年龄、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模拟再现自然群落等。
以上所做的一些工作对于改善城市环境的恶化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到了后工业时代,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厂大地景观被切割得支离破碎,自然的生态过程受到严重威胁,生物多样性在消失,同时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随之而来的国际化使千百年来发展起来的文化多样性遭受灭顶之灾,也淹没了人类对自然的适应途径的多样性,这同样威胁人类生存的可持续性。因此,作为园林规划设计的服务对象就扩展到大地综合体,是多个生态系统的镶嵌体,由人类文化圈与生物圈交互作用而形成。此时,协调不同空间尺度上的文化圈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成为园林规划设计者所必须面对的紧迫间题。然而,传统的生态学各分支对这种大范围生物系统、文化系统的研究,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这就促成了园林规划设计与景观生态学的结合。
二、景观生态学简介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以整个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在地球表层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的相互转化,研究景观的空间构造、内部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异质性发生发展及保持异质性的机理,自然界中各种异质性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与生物活动尤其是人类活动之间的相互影响。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正在深人开拓和迅速发展的学科。“ 其新颖之处在于,在景观水平上生态学研究的整体观以及许多本来缺乏联系的学科在解决景观问题上的综合”。与其他生态学学科相比,景观生态学具有如下独特之处:
(1)它着重研究景观中空间异质性的发展、维持和管理:
(2)它考虑整个景观,因此强调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3)它视景观为生物学谱系中高于生态系统的生物系统;
(4)它将地理学在研究自然现象空间相互作用时的水平途径与生态学在研究自然现象功能上的相互作用时的垂直途径结合起来;
(5)它提出并解决了许多在其他低级生物组织层次上无法解决或不能有效处理的研究课题;
(6)它把人类及其活动结合在生态学的研究中,并且对处于原始状态的景观和受人类严重影响的景观都能有效地开展研究;
(7)它增强了生态学与公众和决策人之间的交流,与资源管理紧密相关,并为区域规划及其生态学评价提供理论基础。
由此可见,无论是从时间和空间上,还是从组织水平上而言,景观生态学研究的尺度域(dolnains of scale)都比其他传统的生态学科更宽。景观生态学把大地的属性作为目标和变量,研究景观嵌体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生态过程,其中包括通过对主要变量的研究以实现人类对它的控制。总之,以景观生态学为桥梁,可以把关于动、植物和人类的各门具体科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实现景观利用的最优化。
三、可供园林规划设计借鉴的景观生态规划原理
1.自然优先原理
保护自然资源、维护自然过程是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前提。
2.整体优化原理
景观是一系列生态系统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整体,在规划中应把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来思考和管理,达到整体最佳状态,实现优化利用。
3.异质性原理
异质性是景观的重要属性,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维持与发展是景观生态规划的重要原则。
4.多样性原理
景观多样性描述生态镶嵌式结构的斑块的复杂性、多样性,可以采用多度、均匀度、镶嵌度和连通度等加以定量描述。
5.景观个性原理
每个景观都具有与其它景观不同的个性特征,即不同的景观具有不同的结构与功能是地域分异客观规律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6.生态关系协调性原理
指人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景观利用的人为结构与自然结构及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间的协调。把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立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实现人与自然共生。
7.综合性原理
景观是自然与文化生活系统的载体,景观生态规划需要运用多科学知识,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类各方面的需求。
以上原理都可以直接借鉴于园林规划设计中,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当然,这些原理并不是在每一项规划设计中都能得到体现,不同的规划设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应用的景观生态学原理也应有所不同及侧重。如风景区规划要特别注意多样性原理、生态关系协调原理的应用,在此前提下尽可能考虑其它原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首先考虑的是整体优化原理和多样性原理:而名胜古迹和纪念性园林规划则应更多地考虑自然优先原理和景观个性原理。
四、景观生态学对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
1.园林规划设计将更具整体把握性
引入景观生态学将使我国的园林规划设计更具整体把握性,更具持续性。当前,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时期,随着城市环境的恶化,工业化景观的恶性膨胀,城市美化运动已搞得如火如茶,城市“ 广场” 之风,“ 风景大道” 之风席卷大江南北,为美化而兴建的公园及以展示为目的居住区美化也愈演愈烈。这种机械式的城市手术伤害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和社会网络,缺乏城市更新的有机性,更严重的是这种只求表面化妆的短期行为,使自然与生态过程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居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得不到真正的改善。
城市规划中出现的这种失误与盲从急需一种新的理论来指导,一种从人类整体生态系统出发的理论— 景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是把人类生活空间内的岩石圈、生物圈和智慧圈都作为人类整体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来考虑,研究景观元素之间的结构和功能关系。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使整个人类生态系统的时空结构和能源及信息都达到最佳状态,是一种可持续性的规划。相对于以往的环境规划它更注重保护自然、维护生物多样性、整体把握性、与自然协调性、多学科交叉性。这也正是其优越性所在。另外,随着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其水平生态过程的研究也将进一步地加深,景观生态规划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能动地协调人与环境及不同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以维护人与其他生命的健康发展。
2.园林规划设计将更具科学性和理性
引人景观生态学将有助于园林规划设计更趋于理性化、科学化。以前的园林规划设计大多都以视觉美为标准,其内在的生态效应往往被忽视了。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也是因缺乏科学的评价机制。以往的景观评价主要是把人的普遍审美观作为风景价值的衡量标准,从人的生存需要出发,强调人对风景的作用。国外的这类景观评价学派有:专家学派、心理物理学派、现象学派、认知学派等。但它们都无法从生态的角度对景观作出评价,而且视觉意义上的评价主观性强,理性成分少。景观评价急需一个更为量化的标准,需要可供参考的指数。另外,由于景观随时间推移会发生变化,因而其评价和测定也应是一个长期的监测过程。视觉美学意义上的评价根本无法满足上述的要求。景观除了美以外,更重要的是其内部的生态效应,如何从更科学的角度去分析景观要素在空间与时间上的演化,这正是景观生态学要解决的间题。因此,引人景观生态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评估景观质量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更科学的价值尺度。无规矩不成方圆,它可以使我们在景观设计中少走一些弯路。
当前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景观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景观规划中自然科学的含量较低,以至于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有些甚至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另外,我国当前园林规划设计大多采用定性描述,这当中主观因素所占比例较大,可操作性较强,对科学理性思维是不太适宜的。引入景观生态学后,将更多采用定量地描述,这将使规划更客观、更具操作性。
3.园林规划设计中人的行为将更具协调性
引人景观生态学使人类在主体与客体之间找到了一个较好的平衡点,以往不论是农耕社会,还是工业社会,由于人类都未能从整体角度把握人与自然,景观设计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一种主动或被动的对抗性。农耕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自然的对抗过程,而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是人类对其自身创造的工业化景观的对抗过程。而以信息社会为背景的景观设计则要求人类对整体景观的元素进行主动安排和协调。它是一种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过程。在景观生态设计中,人开始以一种较为谦卑的姿态面对自然,即人是景观要素中的一部分,而非主宰,其主要目的并非实现部分人意志化,而是自然生态的在一定程度上的自由化发展。这种态度的转变对人类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过去的历史已不断证明,凌驾于自然之上最终会给人类带来多大的灾难。景观生态学如此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对我们的园林规划设计非常有利,对我们人类生活中其他方面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引人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研究方法虽然能给我们现在的园林规划设计提供很大的帮助,但景观生态规划也需要人类活动保持在一定的尺度范围内(即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越过这个范围再好的生态规划也会承受不了,也会被破坏掉。所以,人应当适当约束自己的行为。恩格斯曾说过:“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全球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了极为严重的破坏,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成为世界性的热点问题,并受到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等国际机构的关注。这些问题都是园林规划设计本身无法解决的。所以,应当引人景观生态学思想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强化人们的生态意识和整体意识。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2] 李哈滨李哈滨,J.FRANKLIN.景观生态学——生态学领域里的新概念构架.生态学进展,1988(1)
[3] 俞孔坚.自然风景景观评价方法.中国园林,1986,3:3 8一40.
论文作者:尤丽津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1
标签:景观论文; 生态学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 园林论文; 生态论文; 原理论文; 人类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