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胡伟平、吉林大学赵凤彬教授提出——环渤海经济区要注重产业结构调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吉林大学论文,国务院论文,经济区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环渤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按照“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规划,我国经济总体布局的调整方向是,逐步形成7个跨省区市的经济区域。这是根据党的十四大尤其是十四届五中全会的构想进行设计的。环渤海经济区便是其中之一。
环渤海地区一般指包括辽宁、河北、山东三省和天津、北京二市在内的中国北方沿海经济区。陆地面积近112万平方公里,占我国陆地总面积的12%;渤海海域面积7.73万平方公里。人口2.4亿人。这个经济区,从丹东至青岛的十几个沿海城市,犹如镶嵌渤海周围的一串明珠,形成一个环状分布。因此一般称环渤海经济区。
环渤海地区发挥交通发达,大中城市密集,科技人才集中,煤、铁、石油等资源丰富的优势,以支柱产业发展、能源基地和运输通道建设为动力,依托沿海大中城市,形成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综合经济圈。
由于以上这一系列的优势和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从我国对外开放和国际经济合作的角度看,环渤海经济区在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尤其是东北亚经济合作)方面,也具有优势。应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加强合作,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第三产业是同样面临的迫切任务。天津、大连、青岛等沿海城市具有迅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的较好基础和相对优势,大力发展商业流通、资金融通、邮电交通,可使这些老城市成为服务于整个区域乃至全国和世界范围的商贸基地、金融中心、科技信息中心。在此基础上可以开拓并扩大旅游、咨询、房地产等产业,扩大资金来源,增加经济效益。
第二产业是环渤海经济区实力最强的产业,然而也是内部结构最不协调的产业。基础工业(如电力、能源、原材料)脆弱,加工工业老化。发展基础工业,改造加工工业,开创高新产业,拓宽第三产业,实现环渤海区域的经济增长,推进有效的国际经济合作,有一项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进行跨世纪的产业结构调整。这是有效地扩大国际经济合作、增强本区经济实力的根本措施。
(1)产业结构合理化调整
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是经济发展基础,也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整个环渤海地区发展虽然稳步上升,但是仍然需要调整不合理的内部结构,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商品粮生产基地、副食品生产基地,使第一产业成为其他产业发展的稳固基础。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是环渤海区域所有省市共主导产业,既是难度最大最复杂的产业结构内部调整,又是产业结构能否趋向合理化的关键所在。
(2)产业结构现代化调整
环渤海地区主要产业部门的技术结构普遍落后。产业结构不但要向重化工业和高新产业倾斜,而且要求产业结构在不断技术进步的基础上向高级化方向发展。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进行革新、挖潜、更新、改造,通过关停并转全面改组、优化传统产业和现有企业,产业结构的现代化将会有明显进步。
(3)产业地区结构优化调整
产业地区结构与产业部门结构构成整个产业结构的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地区产业结构是否合理会影响产业部门结构,进而影响整个区域的资源配置和宏观效益。
在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沈大经济带的重化、原材料工业优势,拓宽京津唐经济带的汽车、石油、海洋化工、青济经济带的轻工、电子等主导产业,进而带动相关联产业的发展,这将使各经济带之间横向经济联合、优势互补成为必要,使要素流动、资金重组也成为可能,从而逐步形成环渤海区域整体规模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