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峰花
吉林省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 133000
自杀作为一个社会问题,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竞争压力不断加大,我国的自杀心理干预未充分普及,自杀病人有增无减,我国自杀逐步上升,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急诊自杀患者的心理及医护人员需作得到的心理护理技巧。
一般资料
2014年7月——2015年7月本组病例共216例,男性107例,女性109例,8~14岁19例,15~25岁102例,25~44岁49例,45~65岁41例,66~81岁5例。自杀方式坠楼致胸、腰椎骨折9例,割腕至肌腱桡动脉损伤12例,手指断离3例,自刎2例,安眠药中毒88例,抗焦虑药中毒12例,酒精中毒3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6例,其他药物中毒例,煤气中毒37例,216例患者中有20例患有精神抑郁症。
自杀患者被家属发现后紧急送入医院,多为被动者,故心理变化极为复杂,来急诊室就诊时,因碍于面子,故意与医护人员不合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若此时不做好心理护理,很难取得病人的配合,甚至失去了抢救的机会,造成死亡。所以对此类病人不应流露厌烦鄙视的情绪,需进行洗胃、输液输血、吸氧等一系列抢救,故入院时应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待病情稳定后,最需要心理支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可使患者产生信任感和安全感。护理人员此时可进行全面的资料搜集,多与患者接触,注意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技巧的掌握,语言要平和、轻柔、亲近、诚恳,如“你看起来好多了”、“能跟我谈谈吗”、“我可以为你做点什么”、“我会替你保密的”,让患者感觉到你的亲切,从而主动敞开心扉。主动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感觉,言谈举止处处表现对患者的尊重。当患者询问或内心痛苦时,应耐心聆听,允许患者发泄,鼓励其哭诉,让不良情绪充分释放出来。交流过程中护士应有适当的反应技巧,如拍拍肩、擦拭眼泪、握手,急诊紧急救治后将患者转入单人间,让患者在安静的环境下,心理得到休整。通过家属提供信息,安排贴心的朋友1~2人或亲人陪护。注意保护隐私,防止围观。避免接触与其发生冲突者,防止无法控制,导致情绪激化,劝那些似懂非懂的亲友不要在患者面前乱作解释。随着心理状态的逐渐稳定,可安排入二人间或三人间,请同室的病人相互照顾、鼓励,体会生命的价值、人生的美好,24小时家属轮流严加陪护。
随着当今社会的进步,整体护理的提高,人们对生命质量要求的提高,作为急诊护士,不但应具有熟练的抢救技术,还要了解各种病人的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心理特点,有的放矢的做好心理护理,使病人就诊时有安全感,增加满意度,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改变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从而促进病人的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论文作者:金峰花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病人论文; 急诊论文; 家属论文; 语言论文; 技巧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