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论文

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

陈 曦

(新疆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要: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建设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指导思想。《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集中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展开了揭露和批判,初步阐述了“意识形态”概念,论述了意识形态产生于现实物质生活,本质上是阶级诉求的体现,具有阶级性、实践性、批判性、阶段性、普遍性等特征,以及辩护、教化、价值导向等功能。对于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促进意识形态建设以通俗为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意识形态;基本理论;当代启示

《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批判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颠倒性,进一步揭示了意识形态的产生、本质、特征、功能及其实现形式,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意识形态”作为国家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在当今错综复杂的环境下实现国家统治和社会治理的重要。

一、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思想渊源

“意识形态”概念最初由特拉西提出以表示“观念的科学”。但拿破仑为专制独裁统治的需要将其贬低为抽象的、空洞的空想和空话,自此“意识形态”成为了贬义的概念。而黑格尔的“意识诸形态”最终虽然归于唯心主义,却引入了“异化”等重要概念,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

(一)特拉西“意识形态”的观念学说

“意识形态”一词最初是由法国的哲学家德斯蒂·德·特拉西,于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首先提出,用来表示一种研究“观念的科学”,即研究人们对周边事物的感知以及以此形成的观念。特拉西致力于通过对人们的观念作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研究,考察人们正确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以建立科学的观念,试图为其他一切科学提供来源于实际并符合实际的坚实基础,并以此指导其他科学“切实”的发展、建设,从而建立一个科学的世界。特拉西“观念的科学”旨在引导人们遵循正确的观念,摒弃宗教、形而上学等各种具有权威性的思想理论,指明这些思想是实际上非理性、非科学的观念。

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意识形态”理论曾经在法兰西共和国成为法定学说。随着拿破仑专制独裁意图的显现,特拉西将宗教作为谬误的否定与摒弃,日益与拿破仑需要宗教服务于巩固政权的统治思想相冲突。因此,拿破仑对特拉西等人实行了打击和迫害,并蔑视其为“意识形态家”,称其理论为脱离政治权力现实的空洞学说。“意识形态”自此由中性概念发展为影响广泛的贬义概念。

“三严三实”把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做了一个非常完美的结合,把道德自律和制度他律,把自我约束和外在规范做了一个辩证的统一。

(二)黑格尔“意识形态”的精神现象学

黑格尔的“意识形态”作为复数出现,译为“意识诸形态”。黑格尔认为特拉西的观念学说是从思维到思维,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缺乏辩证的分析。黑格尔对“意识形态”概念的分析不同于特拉西,黑格尔的“意识形态”概念与“精神现象学”相近,认为精神的发展是存在于意识因素中,是关于意识的经验的科学。因此,黑格尔是将每个精神现象、每个意识发展阶段都当作一个意识形态并以此考察。虽然黑格尔试图辩证发展的学说最终发展成绝对精神的唯心主义,但其在研究意识的过程中应用辩证法开展分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看待精神发展,以及黑格尔在意识形态研究中提出的“异化”概念,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研究人的异化和劳动的异化,以及对异化的扬弃等思想产生了直接影响。

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

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对社会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及阶级利益要求的体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1]550马克思和恩格斯通过对阶级对立、阶级统治,以及国家政权的分析,指明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对被统治阶级实施影响与支配的思想。在每一时代的每一个社会中,不同的意识形态的内涵都是当时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表现与思想需求,是直接影响社会关系的物质力量。在意识形态的影响下,被统治阶级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将隶属于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支配。

将混凝土试件分为5组,每组3个试件,共计15个试件。参照1.3.1节和1.3.2节的试验步骤,以15次硫酸盐干湿循环和20次混凝土冻融循环为1次交替试验,本试验一共进行交替试验5次。

(一)“意识形态”概念

马克思恩格斯的“意识形态”概念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初步表现为一种“历史观”,是建立在现实基础上,揭示生产力发展、社会交往关系、国家统治机构之间的关系,并推动历史发展动力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了黑格尔“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本质,并指出“关于意识的空话将终止,它们一定会被真正的知识所代替。”[1]526

1.使用道通MS908与车辆连接,选择“科士达旋钮式PEPS系统”,点击“确定”, 然后选择“售后功能”,如图1所示。

在对黑格尔思想辩证扬弃的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意识形态”决不是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阶段的普遍适用的公式,而必须从每个历史阶段中,真正从事实际生产活动现实的人出发,研究切实地发展着自身物质生产、物质交往的现实的人的物质生活的客观过程,及其这一客观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体现,并反过来能够被发展着的意识形态用来指导个人现实生活的科学,即“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的发展”[1]525。马克思和恩格斯反对从意识出发形成超乎现实之外的纯粹“幻想”,强调意识与个人、社会和自然界息息相关,意识形态来源于现实的物质生产、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具有推动历史发展的动力。

(二)意识形态的产生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民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的想象、思维、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人们物质性的直接产物。”[1]524

首先,意识形态是来自于人们现实生活中的产物。人们通过生产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行为,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形成了稳定存在着物质的联系。这一联系随着不同历史阶段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表现为新的形式。因此,意识形态是现实的社会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的产物,直接来源于人们的社会生活过程及物质生产实践,并随之发展而发展,并不具有纯粹的独立性。

其次,意识形态是分工的产物。意识最初只是对自身之外的其他人、事、物的一种“纯粹动物式的意识”,后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分工便随之“自然地”形成了。分工作为一种异己的、固定化的、不受个人控制的物质力量,从人们的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真正分离的时候起正式形成,“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摆脱世界而去构造‘纯粹的’理论、神学、哲学、道德等等。”[1]534分工使人不自愿的在一定特殊范围内活动,使个人行为不依赖于个人的意志。因此,分工产生了阶级分化和分配不均,使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发生了矛盾。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不得不采取国家形式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的利益。自此,意识形态由于为国家所代表,而具有了政治意义。

(三)意识形态的本质

马克思和恩格斯将“意识形态”作为确立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重要范畴,系统阐述了“意识形态”的这种“历史观”概念、产生于现实生产生活、体现阶级诉求本质,以及阶级性、实践性、批判性、阶段性、普遍性特征和辩护、教化、价值导向功能等理论。

分工是阶级、国家产生的原因,是个人的社会活动、交往关系能够发生异化的原因,也是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矛盾对立的产生根源。对于分工所产生的矛盾,解决路径之一就是采取国家这一共同体的形式。由此,国家的意识形态在这种共同体中,就是以“一般意识形态”或“通常的意识形态”对其他阶级实行合法、合理统治的思想理论基础。

(四)意识形态的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意识形态的考察是从现实出发,并且指出意识形态“从现实的前提出发,它一刻也离不开这种前提。”[1]525因此,意识形态具有可以在现实中通过客观观察而得到的诸多具体特征。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意识形态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并作用于社会实践,因而实践性是意识形态的基本属性。意识形态不仅来源于人们的现实生产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表现为物质生产与关系的产物,还要求在现实的社会存在中付诸实践。因此,意识形态具有来源于实践和作用于实践的双重实践性。

在隆重纪念改革开放40年的日子里,我们认认真真地总结一下自己走过的路,认认真真借鉴一下历史和他人的正面经验和反面教训,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理应在改革开放今天与明天的伟大事业中,力求有所作为!我们做人就清清白白地做人,做官就规规矩矩地做官,做事就扎扎实实地做事,做学问就正正经经地做学问!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要学习实践“三不朽”。

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思想,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不同的阶级由于支配着不同程度的物质生产资料而具有不同的利益诉求,主导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占据着精神生产资料的主导地位。一方面,统治阶级通过生产物质资料来实现维护自身的物质力量和物质关系;另一方面,统治阶级在物质力量的帮助下,同时控制着精神资料的生产,占据着精神文化的主导与主流。

陈山利将鼓励的目光投向武新国,听到马国平的一声“冲啊”,拍拍武新国的肩,从他身边一跃而起,冲向硝烟,冲向山头。

2.实践性

钱海燕平缓了半天的情绪后,才开口说:“爸,你放心吧。启明的手术很顺利,没事的。”外婆的事已经够难过,她不想父母再为她操心。

1.阶级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企图成为统治阶级的每一个阶级,都会“赋予自己的思想以普遍性的形式”。[1]552一方面每一个阶级在真正成为统治阶级之前,都会将自己的思想描绘成适用于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拥有的普遍理论;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会使其思想理论越来越抽象化,使其具有普遍性,以实现本阶级在整个社会中的利益。因此,这两种情况会使统治阶级和企图成为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具有普遍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用历史发展的、唯物辩证的方法看待历史发展,而依赖于现实物质关系的意识形态在历史的每一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具有阶段性、分工发展具有阶段性、社会关系发展具有阶段性,意识形态都会随之在不同的阶段继承并发展出不同的内涵。因此,在物质力量与关系发展的不同程度阶段,意识形态都会表现出发展过程的阶段性。

4.阶段性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具有显著的批判性特征,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唯心史观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不切实际和本末倒置,指出这种意识形态是“虚假观念”。马克思和恩格斯批判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并不符合实际情况,是脱离历史与现实的虚假言论,进而将科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强调阐明意识形态必须从现实的、正在进行的物质实践出发。

意识形态由于分工而具有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并且各个意识形态形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都逐渐具有了相对独立性,成为了市民社会中相对独立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物质生产和社会实践中独立发挥相应功能。

从表4可以看出,处理T4、T5、T6之间千粒质量差异不显著,其大小顺序为 T6、T4、T5,处理 T4、T6 显著高于T2,处理T1、T2之间差异不显著。施加沼肥的处理中除T3外,其千粒质量都高于T1(不施肥)和T2(化肥),其中处理T4、T6的千粒质量显著高于未施加沼肥的的处理T1、T2。T6的千粒质量分别比处理T1、T2高 3.40%、2.65%, 处理 T4的千粒质量分别比处理 T1、T2高 3.35%、2.60%, 处理 T5的千粒质量分别比处理 T1、T2高 2.31%、1.57%。 数据表明,前茬施加沼肥对后茬玉米子粒产生了有利影响,提高了后茬玉米的子粒饱满度。

3.批判性

(五)意识形态的功能

5.普遍性

1.辩护功能

意识形态作为统治阶级实现对其他一切阶级实行统治的思想理论,为统治阶级的合法统治提供辩护,这是意识形态的最先显现的功能。意识形态是统治阶级的软实力,在每一时代的每个社会,统治阶级都要通过意识形态在市民社会中为其统治地位和制度政策提供合法性辩护,使人们认同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与统治制度,进而自觉遵守、维护国家制度和社会秩序。

2.教化功能

统治阶级合法性的进一步要求是通过教育或教化,促进群众将符合统治阶级要求的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内化为自身的思想与情感,实现教化功能。通过教化功能,统治阶级从思想文化这一根本领域,使人们在思想情感、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和意志意愿等意识领域,从根本上接受、认同、维护统治阶级设定的意识形态,进而加深群众对政治、法律、文化等的认同。

(1)在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养护人员应经常检查草袋和薄膜的遮盖情况,及时恢复受风吹动或人为移动的遮盖物。

3.价值导向功能

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对人们的社会实践行为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普遍的导向作用。意识形态的价值导向功能,促进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的实践中、日常生活的行为中以及具体的思维方式中,都能够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图发展,使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能够以统一行为和意志,实现统治阶级的目标。

三、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1]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是我们掌握客观规律,进而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促进我国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加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选取国际教育学院(锦州医科大学)2014级留学生本科2个班级(临床医学专业)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的班级作为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法的班级作为实验组,每组26人。对照组中,男12人,女14人,年龄为21~25岁,平均年龄(23.12±0.24)岁;实验组中,男15人,女11人,年龄为22~26岁,平均年龄(24.08±0.75)岁。两组学生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一)深入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和丰富内涵是从广大人民群众的现实物质生产生活出发,并贯穿于实现人类解放、建立共产主义的思想理论,是我们需要终生学习并发展的思想理论。

1.要从原著中、从实际中切实有效地学习马克思主义[3]

4)写作输出能力弱。在每年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诸多中国学生都面临着不会写、写不好的英文写作困境。好些学生直接把题目抄一遍交差。或者把阅读短文摘抄一遍。甚至直接留白的学生也不在少数。究其原因,学生总觉得词汇不够用,不知写什么、如何写和如何凑够要求词数。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正确认识现在、科学建设未来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我国实际生产实践中的重要作用,并继续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来提高自身思想觉悟水平,并以此指导自身社会实践行为。

2.要广泛实践马克思主义

我国能够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进一步到强起来的伟大社会变革,决不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搬硬套的结果,而是在与时俱进中实事求是才得到的深刻发展和丰硕成果。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断强调马克思主义不是在各个历史阶段、时代发展中都能够生硬使用的教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根据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时代特征等具体因素的发展而发展。因此,不仅要全面、系统、深入并持久地学习马克思主义,更要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时代背景、社会条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运用马克思主义来指导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在各领域的建设中守正出新、凝心聚力。

(二)意识形态建设要以通俗为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意识形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即宗教的揭露,阐明其实质上是来源于“现实的力量”。因此,要让意识形态抛下伪装的神秘,以科学的、实际客观的思想理论指导人类发展,就要“更通俗地表达这一点。”[1]587一方面意识形态的理论表达要以通俗为基础。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本身来自于人民大众,由于资产阶级的利益需要,才将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思想理论不断抽象化、神秘化,使其凌驾于人民大众之上,成为了人民大众无法理解认知但又不得不接受的抽象话语。要用意识形态服务于人民大众,就要将其以通俗的、易于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形式传播,才能将意识形态的思想理论落实。另一方面意识形态建设要以通俗的环境为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改变谬误的意识形态的途径,决不可能纯粹在思想领域实现,而是要通过实践改变现实桎梏、改变现实环境来实现。我国要改变腐朽的、虚无的老旧思想、虚幻认识,有效路径之一就是改变现有的物质生活环境,通过实现环境的现代化改变,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民群众思想的改变。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习近平.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08-21(01).

[3] 习近平.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在京举行[N].人民日报,2018-05-05(01).

Marx and Engels 'Ideological Theory and Its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 ——Text interpretation based on German Ideology

CHEN Xi

Abstract :Marx and Engels’ ideological theory is the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y of build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of our country.In German Ideology ,Marx and Engels launched and criticized the capitalist ideology, and preliminarily expounded the concept of "ideology",discussed that ideology is derived from the real material life,which is essentially the embodiment of class appeal,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ass,practicality,criticism,stage,universality and so on,as well as the functions of defense,enlightenment and value orientation.It has great significance for deeply studying and practicing Marxism and promoting ideological construction on the basis of popularity.

Key words :ideology;basic theory;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中图分类号: A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275(2019)05-0024-04

收稿日期: 2019-04-16

作者简介: 陈曦(1995—),女,江苏沛县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责任编辑:仲耀黎

标签:;  ;  ;  ;  

马克思和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当代启示-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解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