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艳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艳

李艳

(云南省中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针灸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 就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就诊周围性面瘫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常规组实施常规医疗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数据和治疗效果,根据portmann评分法进行比较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护理治疗干预后的portmann评分优于只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康复时间也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常规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能够显著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提升患者疾病康复率,改善患者面部形象。因此,建议在临床医学治疗方案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针灸护理;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3-0089-01

周围性面瘫作为一类面部疾病,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周围性面瘫的病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一般发病多是病毒性感染和非特异性炎症等情况下。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包括面部表情瘫痪,无法自主管理和控制、面部肌肉不自觉抽搐,无法完全闭合眼睛和嘴巴[1]。发病征兆表现明显,情节严重,需要及时送医就诊,否则会造成永久性面部神经损伤,影响患者面部形象和功能,给予患者长期的负面情绪和精神负担。现阶段,周围性面瘫的治疗护理方案还未完全统一,文章基于常规护理和针灸护理进行比较分析,现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就诊周围性面瘫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实验,深入研究,具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治疗就诊周围性面瘫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采用硬币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50例,观察组50例,共100例。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基于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常规组护理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实施针灸护理方案,进行干预治疗。常规组患者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在38-64岁,平均年龄54.5±4.1,平均患病时间22.3±2.6天,左侧面瘫 9例,右侧面瘫30例,两侧面瘫11例。观察组患者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范围在40-63岁,平均年龄58.6±5.8。平均患病时间21.5±2.9天,左侧面瘫 12例,右侧面瘫27例,两侧面瘫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除基础干预治疗外还包括对患者的日常生活护理,心理健康指导、疾病知识教育、饮食指导及康复锻炼,如闭眼、吹口哨、咀嚼、鼓腮等动作,按照生活作息进行锻炼,每日 2-4次【2】。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增加针灸护理,了解患者基本身体状况,对包括但不限于阳白穴、四白穴、鱼腰穴、水沟穴、颊车穴、合谷穴、地仓穴、下关穴、足三里穴、翳风穴和承浆穴等穴位进行针灸,具体治疗方案每4min治疗一次,每次1min,留针20min,一天一次,每7次为一个疗程。实施2-3个疗程【3】。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方法依据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予以进行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数据单位用%表示,通过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护理治疗干预后的portmann评分:治疗前5.74±1.90,治疗后19.18±1.88;常规组患者只实施常规护理治疗方案的portmann评分:治疗器5.68±2.01,治疗后15.06±2.13;观察组结果优于常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康复平均时间为12.97±1.81d;常规组患者平均康复时间18.11±4.05d;观察组康复时间少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7%也高于常规组的8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周围性面瘫临床表现为面部肌肉麻木、抽搐,无法正常调节和管理面部表情,长时间不治疗会造成永久性面部肌肉神经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饮食、交流【4】。传统治疗护理方案通常采肾上腺皮质激素方案,治疗效果较为一般,且根治性差,复发性高。患病人群年龄广泛,患者在治疗前中期易出现焦虑、担忧、沮丧及抑郁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采用中医针灸护理方案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经过针灸护理,有效改善不良面瘫情况和动作,患者基本的面部动作得到控制,如睁眼、闭眼、皱眉、鼓腮、张口、噘嘴等动作能有效自主管理[5]。

文章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在针灸护理治疗干预后的portmann评分优于只实施常规护理的常规组患者的portmann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康复时间也明显小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也高于常规组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除了进行常规治疗方案和针灸护理,也需要加强周围性面瘫患者基础的疾病知识教育和自我应对能力,加强康复训练和面部肌肉锻炼,加强对患者的心理健康教育,抵挡不良情绪和负面心理负担,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缩短治疗周期,提高治疗效率。最后,建议在针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治疗方案上推荐使用针灸护理方案,提高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丁纪琼,张乐惠.针灸配合穴位按摩对周围性面瘫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18,4(36):150-151.

[2]李娟.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05):125+127.

[3]刘彩萍.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J].西藏医药,2017,38(05):73-75.

[4]姜宁.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护理体会[J].医疗装备,2017,30(12):158-159.

[5]常雅丽,张宏伟.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2):268-269.

论文作者:李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2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针灸护理对周围性面瘫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李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