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结构调整提高管理水平--关于振兴乡镇工业发展的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搞好结构调整提高管理水平--关于振兴乡镇工业发展的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抓好结构调整 提高管理水平——谈更新乡镇工业发展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结构调整论文,管理水平论文,乡镇论文,发展思路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乡镇工业作为农民的一大创举,从萌发到现在已有3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异军突起,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我们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已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支持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又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主要依托。进入9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更加深入和扩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加快接轨,市场竞争十分激烈,预示着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以结构升级为主的发展时期。市场消费需求从迅猛扩张转向平稳增长,市场消费心理日趋成熟,消费内容更加丰富,对产品档次和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对资金、技术集约和规模经济的要求大大提高,其必须从总量扩张为主转向结构升级为主,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转到集约经营的轨道上来。乡镇工业在进入90年代以来面临的新的矛盾和困难也表明,靠外延发展的路子已越走越窄。乡镇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也同样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这条规律,实现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增长的方式转变,这是乡镇工业发展历史进程的必然选择。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乡镇工业解决当前尖锐矛盾的必然途径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形成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乡镇工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已经暴露得比较充分:

一是科技开发跟不上市场激烈竞争的矛盾。当前市场竞争的核心是科技实力的竞争。乡镇企业由于本身以劳动密集型和一般加工工业起家,技术含量较低,近几年虽有进展,但多数乡镇工业企业来不及适应市场激烈竞争的要求,加之苏南乡镇工业起步虽早但起点较低,在设备、工艺、专业化程度等方面的问题还比较严重,技术改造任务更为艰巨。同时,职工科技知识水平也跟不上企业要求技术进步的步伐。

二是资金供给严重不足的矛盾。近几年来,持续的大投入,使乡镇工业的总量和水平上了一个台阶。但是有相当一部分项目的投入由于资金紧缺,技术不足,尚未形成生产能力,再需配套投入、追加投入,才能竣工达产。由于宏观调控采取信贷适度从紧的政策,乡镇企业资金来源渠道减少,不少项目进退两难。有些企业甚至连正常的流动资金也难以维持,以致投资效益不能回收,生产能力闲置和浪费,造成大量资金沉淀同资金紧缺的矛盾。

三是管理粗放的矛盾。乡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特别是经营者在激烈竞争中的驾驭能力同企业规模快速发展还不相适应,相当多的企业处于管理粗放的状态。由此出现了一些决策失误、效益低下、负债过高、资产沉淀等问题,这些都成为制约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中的一个包袱。

四是自身机制弱化及其他经济成分冲击的矛盾。虽然乡镇企业改革在逐步深入,但传统的单一企业制度模式影响较深,产权关系和制度创新方面的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企业机制优势还没有完全形成。与此同时,由于国有企业机制逐步活化,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其他经济成分以机制更灵活、自主权更大的特点活跃于市场经济的舞台,对乡村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带来又一挑战。

五是承受能力减弱的矛盾。乡镇工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主体,是发展农村、稳定提高农业、致富农民的希望所在,但由于经济效益增长同总量的增长尚不同步,而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乡镇工业的依靠日益增长,使乡镇工业的负担有增无减,企业承受能力减弱,压力加大。

缓解或解决这些矛盾,其出路只有更新发展思路,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人的素质,提高集约化水平,切实做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使乡镇工业的发展转到追求高效率、高效益、高水平的轨道上来。

乡镇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着眼于更新发展思路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基本要求是,必须从主要依靠外延投入,铺新摊子、追求数量,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到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进入90年代以来,乡镇工业的这种转变已有起步,但真正实现这种转变,务必要从更新发展思路着眼,发展战略上实现四个调整:

1.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和动力,投资方向和结构,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源头入手,调整投资方向,改善投资结构,优化投资重点。一是把握投资规模,提高投资效益,加强项目可行性论证和投资效益评估,形成合理的投资积累率。二是加强投资方向引导,严格控制新开项目,首先保证必要的在建项目尽快投产。投资总量向高新技术项目、产品延伸和提高附加值的项目、以及制约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或配套项目倾斜。三是提高现有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比重,新增投资主要用于加快工艺装备更新和加强技术开发能力。盘活固定资产存量,减少厂房基建投资。四是切实保证重点项目建设投资,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缩短投入产出周期,提高投资效益。

2.调整优化工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业结构是乡镇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必须按照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要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和现有行业结构情况,以建立面向新世纪的现代工业为目标,制订乡镇工业结构调整规划。从无锡地区来看,“八五”以来全市乡镇工业在稳定提高机械工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轻纺工业,进一步发展了基础原材料工业,已经形成从机械、纺织、冶金、化工、建材、电子等多门类的行业体系。调整优化工业结构的方向是:一要努力培育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重点是电子通讯、机电一体化、高档纺织、特色冶金、医药生物工程、环保产业和汽车零部件配套等。二是加快传统行业的技术改造,逐步收缩转移消耗高、效益低、危害环境的劳动密集型和初级加工行业产品,以骨干企业和龙头产品为主体,提高技术档次和产品附加值,推动行业升级换代,形成集约型、效益型的支柱产业。三是明确提出鼓励、支持和限制禁止发展的产业和产品,在本地区确定发展重点,合理分工,各展所长,避免区域内工业结构盲目趋同化现象,防止因一哄而起,大起大落的短期经济行为而造成损失。

3.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要打破行政区域、行业和所有制界限,推动资本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品集结,大力加快发展规模经济。要以资产为主要联结纽带,以优势名牌产品为龙头,以科、工、贸联合为桥梁,以参股、兼并、承包、徂赁为手段,大力培育发展以“产品多元化、效益规模化、经营集约化、企业现代化”为特色的企业集团,充分发掘资产潜能,促进企业机制创新,优化企业组织结构,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和抗风险能力。无锡地区的乡镇工业过去总的来说是“以小见活”、“以多取胜”,目前发展规模经济已成为必然选择。

4.调整优化产品结构。要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紧紧围绕市场,以适应需求、引导消费为目标,把产品调新、调优、调齐。调新,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产品性能和技术档次。调优,即以质优价廉、功能多、服务齐为目标,实施名牌战略,培育形成一批国内名牌,并要树立争创国际名牌的雄心壮志。调齐,即要形成多品种、多门类、系列化的产品格局,对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要迅速形成批量和规模,提高产品的市场覆盖率,形成竞争优势。

乡镇企业在企业管理上实现四个“提高”

1.要加速提高企业科技吸收开发能力。乡镇工业虽然在依靠科技进步方面取得进展,但是吸收科技和自身开发能力远远跟上不上发展的需要。在我们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科技进步对乡镇工业增长贡献率仅仅在30%左右。而一些发达国家科技进步对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已高达50%以上。乡镇工业要转变增长方式,应当把科技进步放在首要位置上。从目前实践看,提高乡镇工业企业的科技水平,具体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努力,一是继续引进和采用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关键设备,替代、淘汰陈旧落后的设备。二是坚持硬件、软件同时引进和同时采用的方针,特别注重技术的吸收消化和增强自身开发能力。三是坚持厂、研挂钩,发展科工贸一体化,不断造就自身的开发、创新能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人多我转。四是科技应用要全方位进行,即不仅在产品生产和开发上,而且要在降耗节能、环境保护、质量检测等各方面注重科技应用和引进。

2.要加速提高职工队伍素质。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乡镇工业职工队伍和经营者素质同形势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日益突出,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素质是关键。要积极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大力加强对职工队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教育,并要强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教育。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和先进技术、技能的训练,要造就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的技术工人队伍。更要特别注重引进和培养科技管理人才。要采取切实措施,增加人才引进、教育的投入,加快乡镇企业人才优势的形成,以适应乡镇工业经济的提高发展的需要。要坚持德才兼备、重在实绩的方针,建立竞争机制,培养、造就和使用一支思想素质好,实干能力强的企业家队伍。

3.要加速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产品是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各种要素的最终表现。企业的竞争,直接表现在产品竞争上,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实现高效益回收,是企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乡镇工业大多以加工工业为主,苏南地区的乡镇工业“供、销”两头在外,上游受原辅材料价格影响,下游受国内外市场变化的影响,产品竞争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经济增长方式是否实现转变的问题。要提高乡镇工业产品竞争能力,首先要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制订企业的产品战略。国际国内市场接轨后,产品竞争是在市场一体化情况下进行的,乡镇工业确定产品战略,要立足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立足于现实需求和长远的潜在需求。二是要充分认识质量是产品的生命,坚持不懈地强化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三是要积极争创名牌,做到扩大企业形象的宣传同扩大市场覆盖面同步进行。

4.要加速提高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毫无疑问包括管理方式的转变。管理不仅包括生产、销售、技术、经营、人事等内容,而且包括决策、战略、计划、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要提高乡镇工业的管理水平。一是要善于结合乡镇工业的实际,加速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形成自身特色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保证各种要素实现最优化组合与运作,通过强化管理,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二是要强调以人为本和整体配合协调,因为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仅仅是管理人员的职责,而且是企业全体职工和生产经营活动各个环节的共同目标。三是要狠抓当前,目前要突出抓资金管理和质量管理。要下大气力压降应收款和产成品资金的占用,加速资金的运转;要严把质量关,以质量促管理,以质量求效益,通过高质量和高效益来求发展。

乡镇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1.要切实转变经济增长观念。即使像苏南地区乡镇工业发展虽然处于领先地位,但经济增长总体上还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来实现的,必须下决心正确处理好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把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克服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速度增长的倾向。要注重防止两种思想上的偏差,一种是自足自满,认为已经引进了设备,取得了一些效益,就是实现了转变的想法;另一种是消极畏难,寄希望于宏观松动,以维持外延发展现状的想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政府和主管部门来说,必须先从政策性导向入手,改进和完善对企业经营者的经营业绩考核分配政策,一是突出资产的保值增值,二是突出资金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三是经营者分配收入与经营实绩紧密挂钩,从根本上防止片面追求产值和速度的倾向发生,防止经营者短期行为和企业虚盈实亏的现象。

2.乡镇企业制度要创新。使乡镇企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单一的乡、村集体所有制企业,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其自主权大、灵活性强的机制,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优势。但其自身固有的政企不分开,产权不明晰,负盈不负亏,缺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机制等问题已暴露得比较充分。近几年来,虽然乡镇企业的改革已取得许多进展,但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关于“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职责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这就必须进一步通过深化改革来增强企业内在的驱动力。一是要明确产权关系,强化集体资产(包括无形资产)保值增值的管理,对企业建立起硬约束机制。二是组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合作制企业,都要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规范,形成明确的激励、监督和发展机制。三是企业内部要有明确的经济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集体资产的增值,企业利益的大小都要同经营集团成员和每一个职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以激发人们追求整体效益的积极性。四是对企业集体资产的管理要由实物形态转到价值形态上来,对弱小亏企业可以大胆租赁、拍卖、兼并,以搞活现有资产存量,真正做到改制、改组、改造相结合,加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要坚持“三改两加强”和“两手都要硬”的工作方针。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在规划、指导乡镇企业的发展时,要坚持改制、改组、改造和加强企业管理、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有机的结合。乡镇工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要解决生产力方面的问题,又要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既要解决物的问题,即设备设施等硬环境,又要解决人的问题,即班子及全员职工思想文化、技术素质问题。还要解决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如何发挥最佳效益的问题。各级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同时,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总之要实事求是,全面把握,全面推进。

4.要努力为乡镇工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苏南地区来说,乡镇工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农业和农村问题,而且事关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大局问题。乡镇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对实现“九五”和2010年目标意义重大。因此各级党政和主管部门要为乡镇工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帮助和促进其质的提高。经济综合部门要加强导向服务,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重点产品,特别是科技投入,要继续给以大力支持和扶助,促使转化。要全社会关心,切实减轻乡镇企业的负担。目前,在乡镇工业发达地区,农民负担实际上大部分由乡镇企业来承担,有些乡镇企业,各种负担费用要占到销售收入的10%以上,致使企业自我积累能力减弱,技改投入难度加大,后劲乏力,有的企业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因此,各级政府及部门要处理好积累与分配的关系,眼前和长远的关系。有了企业的发展,才会有雄厚实力去发展其他社会事业。集中精力和财力,加大乡镇工业科技投入,加速乡镇工业质的提高发展,应当是我们乡镇工业加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标签:;  ;  ;  ;  

搞好结构调整提高管理水平--关于振兴乡镇工业发展的思考_经济增长方式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