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以《国际经济学》为例论文

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
——以《国际经济学》为例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 卢 晨

摘 要: 本文在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的相关关系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提出挖掘经济学专业课思政元素切入点的三个维度。同时,以《国际经济学》专业课为例,就如何更好地实现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给出几个思政教育的案例,以阐述如何有效地将社会主义价值观、品德教育以及创新合作等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育过程。

关键词: 课程思政融入 经济学专业 课程教学

一、引言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并在讲话中明确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此背景下,高校如何落实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如何更好地落实“大思政”教育便成为高校从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演进过程中的关键。专业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专业教育教学的过程能更好地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二、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

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相关教育教学活动的总称。在现有的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思政类课程一般包含“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现概论”等课程。此类课程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阵地。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思政课程主要指的是各类型教育单位专门开设的为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一系列显性课程,在课程内容上主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传播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具有鲜明政治属性的课程。但是,与此不同的是,课程思政是指“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即寻求各科教学中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关联性,并在课程开展的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融汇于学科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0.05%盐酸-乙醇溶液,0.1%甲酸水(Optima LC/MS级,美国Sigma公司),0.1%甲酸乙腈(Optima LC/MS级,美国Sigma公司),亮氨酸脑啡肽(美国Sigma公司)。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在上述方面的差异并不意味着二者是水火不容的,相反二者有着共同的课程目标,即传播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概括而言,二者的差异不是体现在目标上,而是体现在教学方法上。前者往往采取一种比较潜隐的形式渗透于专业课的教学过程当中,学生于潜移默化中接受主流价值观念的熏陶;后者更多强调一种显性的社会意识形态灌输,通过系统化的课程体系,由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教师将各种社会主流价值观及道德规范通过讲授法等方式直接地传授给学生。

课程思政并不是新鲜事物。事实上,从对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职业定位这一个层面出发,就已经界定了教师的职能除了教授专业知识,还必然具备育人的职责。因此,对于当前的课程思政的思考,应该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那就是课程思政是在新形势下对于教师职责的具象化要求,而不是新要求。换句话说,当前倡导课程思政的新课程观,旨在将思政课程的内容通过一种潜隐的形式贯穿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其目的与原有的教师职能是相匹配的。而且,课程思政的提出并不是要削弱思政课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地位与作用,而应该坚持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思政课程仍是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中流砥柱。

三、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的维度分析——以国际经济学课程为例

基于上文关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的差异,我们需要认识到在专业课程中引入思政元素的重要性,这就要求专业课程教师在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既要满足专业知识的讲授需求,同时也需要思政内涵的传播。因此,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就必然成为课程思政教学过程的核心。无论哪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如何科学有效地发掘这些资源是推行课程思政的一个关键问题。各类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知识体系,因此,相关的专业课教师需要在厘清学科体系的基础之上明确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育人目标的统一。通过打破原有学科的思维束缚,将育人放在课程教学的首位,以此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经济学课程有着该课程的核心元素,丰富的教学内容,让学科内容更具深度。

1.国际经济学课程的思政元素的挖掘维度。国际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在经济学以及商科类学生的专业课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更好地将经济学的基本原则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以及品德教育等思政元素相结合,的确是见仁见智的。因此,根据国际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要点所体现的思政元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分析。

2.不同维度的多重组合对课程思政元素梳理的作用。在对上述章节内容,基于本文所论述的维度,从不同国家的经贸关系为切入点对章节开展细分之后,我们就可以将上述细分知识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进行罗列。

Based on the existing data there are no recommendations or guidelines for surveillance of small bowel beyond the duodenum in FAP. Further research is required to identify what patients with FAP are at an increased risk for small bowel carcinoma[13,19].

趣味个性互动抽奖是将微门户大厅与抽奖平台相结合,在活动抽奖前,活动主持人可以让读者发送一段自己在图书馆读书或参与活动相关的文字、照片、语音等,平台自动将读者的微信号导入抽奖池,参与抽奖。方式趣味,读者掌握极大的主动权,提高活动气氛。此方式在图创年会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带动了年会“高”、“嗨”、“翻”的活动气氛,每一轮抽奖,迎来了年会的气氛高潮!

表1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知识点的分割维度

国际经济学是研究国家和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为对象的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注重国际性理念,培养学生面向世界、胸怀祖国的情怀。很显然,第一个需要注重的维度就应该是国际化视野的熏陶与训练。但是,国际化所涉及的领域又是方方面面的,因此就提出了另一个问题,如何对国际化这个抽象概念进行具象化并使得其与专业课程相关的知识点具有重合度。根据国际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类课程的延伸性课程这一性质来看,很显然,一个不可或缺的分析维度就应该是经济视角。但是,不论是“国际化”还是“经济”这两个大维度,都需要进一步细化。这样一来,针对“经济”维度的细分,我们就可以从经济所包含的多个层次进行梳理,如产业、贸易。从“国际化”这个关键词出发,我们对其进行具象化。由于当前在国际经济话题中,一个不可忽略的主题就是中美贸易。因此,我们尝试将“国际化”细分为在中国贸易关系中构成重要角色的国家和地区:美国、英国、德国和日本。基于这一思考方式,我们可以将国际经济学的学科知识构成按照表1进行维度的分割,并基于这一维度的组合关系,将国际经济学这一课程的相关章节内容进行分割。

例如,在关于“重商主义”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一个可以尝试的思政元素就是中美贸易。国际经济学尽管很大程度上被很多学生当作是一门理论课,但是该课程同时也是与时事结合非常密切的课程。2017年开始的中美贸易争端以及后续向中美贸易战的演化过程,很大程度上是美国重商主义的体现,同时也是与数百年来经济一体化的进程相违背的举动。尽管重商主义是国际贸易初期所诞生的经济贸易思想,但是这一思想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大有“死灰复燃”的迹象。美国特朗普政权所挑起的贸易争端,是非常狭隘的世界观的体现。人类社会从地理大发现开始,彼此融合、彼此接纳的过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而在经济层面上的体现就是经济全球化与经济一体化。从这个角度上来讲,特朗普政权无异于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当然,同一个知识点还可以通过中国入世过程中的多次中美谈判以及中国入世之后遵守相关约定,多次主动削减关税的内容讲授(结合教材中的阅读资料)来对中国的大国担当进行深入讲授。

国际经济学中不可避免会涉及经济发展史以及国际贸易史(世界经济史)的知识。从这个层面而言,一个可以结合的思政要点就是关于胸怀世界的价值观。因此,这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在谈到相关知识点的时候,可以细致阐述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多次国际会议上的主旨演讲作为教学素材,以此传播中国经济发展如何普惠于世界,呈现中国的大国责任。与上述章节分割相对应的,我们根据相关章节内容,梳理出相对应的思政元素汇总为表2。

表2 《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部分)知识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范例

四、结论

课程思政的发展既是顺应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通过以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贸关系为切入点,对《国际经济学》课程的知识章节进行了多维度分析,并基于这一多维度分析探讨如何有效地展开对这一课程思政元素的收集与整理。通过论述说明,课程思政的提出并不是要削弱思政课程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中地位与作用,而应该坚持思政课程的主体地位不动摇,思政课程仍是引领主流价值观的中流砥柱。

参考文献:

[1]虞丽娟.从“思政课程”走向“课程思政”[N].光明日报,2017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

[3]冯 刚.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7

[4]靳 诺.当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主力军[N].中国教育报,2017

文章编号: ISSN2095-6711/Z01-2019-07-0164

(本文系2018年福建省高校“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全球化视阈下经济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C18096)

作者简介: 卢晨,男,福建福州人,经济学博士,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国际经济

标签:;  ;  ;  ;  

课程思政融入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以《国际经济学》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