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自信论文,中国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1931年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的“九一八”事变三年以后。鲁迅所关注的,是面对异族侵略,中国人(政府官员、知识分子和国民)的反应、态度。——这个问题,其实是更带普遍性的:只要存在民族危机以及由此造成的社会危机,都会出现“如何应对”的问题。
鲁迅的分析,从社会现象入手。面对强敌,中国政府和官员有三种反应:先是“自夸”;接着把希望寄托在“国联”即国际干预;后来就“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尽力逃避了。于是,就有知识分子发出“慨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仿佛中国真的没有希望了。
如何看待这些“事实”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悲观论调?——鲁迅写作本文,就是要回答这些问题,这是我们阅读的重点:看看鲁迅如何分析,并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还要从中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和写法。
鲁迅的方法,是在对现象的具体分析中提升出三个概念,这也是我们阅读时要紧紧抓住的。首先,“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由炫耀“地大物博”,到求助外国人,看似两个极端,其实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相信过‘自己’”。——这是一种“他信力”。
然后,就“逐渐虚玄起来”,求神拜佛,目的是要借此“麻醉着自己”。——这就是“自欺力”。
最后,鲁迅提出自己的另一种观察:在“他信力”和“自欺力”的“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就提出了一个和前面的“他信力”“自欺力”对立的“自信力”的概念;这也是针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高论的,鲁迅始终肯定中国人(主要是中国老百姓)的自信力,并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样,由现象到本质,由“他信力”到“自欺力”,层层推进,最后,就推出了本文的中心概念:“自信力”。——这样的展开过程,是很能显示鲁迅思维与论证的周密性的,值得仔细琢磨。
由此而进入深入论述,也是本文的主体部分。——鲁迅要讨论的是,中国人的自信力建立在哪里?
这也有两个层面。首先是“从古以来”,即历史的层面。中国自古“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需要注意与讨论的是,鲁迅如何评价他们?鲁迅说:“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他,是中国的脊梁。”——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这些人在中国“正史”里常常是被遮蔽、掩盖的;原因就在鲁迅这里所尖锐揭露的:中国的正统的、官方书写的所谓“正史”,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写的是帝王将相的历史,那里只有大人物,而无小人物,没有普通民众和为民请命的人的历史。鲁迅因此提倡读民间的“野史和杂说”,“看往事可以较分明”,也“不像正史那样地装腔作势”①。其二,鲁迅坚信,尽管有遮蔽,这些人的光耀是“掩不住”的。鲁迅的结论是:这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才是“中国的脊梁”。这样的评价,分量很重,其意义也很重大:中国人的自信力,必须建筑在对这样的“脊梁”的信赖和依靠的基础上。
“这一类的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这就自然引入了现实的层面。“他们有确信”——具有真正的自信力;“不自欺”——没有半点“自欺力”:这都是对上文的呼应,也是鲁迅文笔的周密处。更重要的是,“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这些用词都很庄重,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内心的敬慕之情。但紧接着就面对一个严峻的现实:“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语气也沉重起来。——这些叙述中的情感变化,都应仔细体味。于是,又忍不住要反驳本文的论战对象:“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诬蔑”一词,重而且狠。也许有人因此要指责鲁迅言过其实,“好骂人”。其实如果细心体会前文中鲁迅情感变化,逐渐积累,这最后一声怒骂,是情之所至,不得不发的。而站在一边战斗一边被抹杀者的立场上,这样的怒斥,也并不过分:鲁迅是把他对中国的自信力建立在对这些现实生活中“中国的脊梁”的无限信任与期待上的,他要为之辩护,是理所当然的。
文章至此,本可结束,但鲁迅还要再做提升,提出了一个“如何论中国人”,如何观察和看待中国的问题。
鲁迅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论是“要论中国人”,还是“自信力的有无”,都有一个“如何看”的问题:是只看“状元宰相的文章”,为其“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还是“自己去看地底下”,“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这既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历史观、世界观、立足点的问题。而鲁迅的结论:要“看地底下”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由此而建立起中国的自信力,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命题。对如何认识当下的中国社会及未来的发展,更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是可以引发我们深长思之的。
阅读本文,有三点值得注意。
其一,本文是一篇论说文,概括力特别强。它的两个最主要的论断:“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以及“这一类的人,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不过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都是全篇论述的基础,而且有充分的历史与现实事实作为依据,可以说,每一个论断的背后都有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但在文本里,却是隐而不言的,这是论说文的文体性质决定的,它对缺乏阅历的中学生,就造成了阅读的障碍:这些高度概括的论断,对于他们都过于抽象了。这就要求我们,在指导学生学习本文时,必须引导他们阅读相应的具体的历史与现实材料,获得感性的认识。还可以引导学生,像鲁迅召唤的那样,“自己去看地底下”,去调查与发现身边的埋头苦干、拼命硬干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写成文章,作《脊梁赞》。这对培育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训练他们的观察能力,提高写作水平,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其二,如前所说,本文以论述为主,但严密的论证背后,又蕴含着复杂的情感,却隐而不露。这是本文写作上的最大特点。因此,在阅读时,除了要紧紧抓住其所概括的三个概念及其展开过程,以体会论述的严密,还要注意感悟字里行间、遣词造句中的情感,以及在表达时的隐与显。
其三,课文有一条注释,不可不注意:“文中加黑点的语句,是最初发表在《太白》月刊上时被国民党书报检查机关删去了的。”这是最能显示作者的写作处境的。应引导学生由此而进入本文的写作语境——鲁迅早就说过,他发表的文章,都是“伪自由书”,应如何理解?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检察官为什么要删去这些语句?这样的删节,对作者的表达,造成了什么影响和损害?
①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M]//鲁迅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