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字的结构”起源与发展的思考_左传论文

关于“所字结构”源流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源流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汉语中的“所字结构”,其来源甚早,有人主张将其中的“所”字视为代词,也有人视为助词。目前学术界对这种“所”字形成原因的研究还较薄弱。本文从这种“所”字形成、发展源流的角度进行了探讨,认为它原本是一个名词,后来由于汉语语序结构模式的代换,逐渐蜕变成了一个助词性的语言成分。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对于这种用法的“所”字,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而结论颇多分歧,尤其是对这种“所”的来源,人们所做出的研究还很薄弱。《中国语文》从今年的第二期开始设立专栏,就古代汉语的教学语法系统展开讨论,其中有两篇文章(郭锡良先生《关于建立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的浅见》、王克仲和黄珊先生《古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刍议》)都谈到了“所”字词性的归属问题。笔者对这个问题也产生过一些不成熟的看法,现发表出来供研究者参考,并求教于方家。

汉语中有大量的虚词都是从实词演变而来的,促成这种演变的因素很多。而其中最基本的一个因素就是特殊的语境对词义的浸染,先秦的表示指代意义的“是”,到后来蜕变成了表示判断意义的“是”,就是一个较能说明问题的例证。“所”字有“处所”义,以这一意义为基点,又衍生出“场合”、“地位”、“位置”、“本分”等名词义,这是容易被理解的,但它又是如何衍生出被人们称作“所字结构”的这种“所”的特殊用法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先谈谈在上古汉语中存在过的一种特殊的词语组织方式。

《诗经·葛覃》:“施于中谷。”毛亨传:“中谷,谷中也。”《诗经·柏舟》:“在彼中河。”毛传:“中河,河中。”在《诗经》中有大量的“中逵”、“中林”、“中露”等“中……”式结构的词语,也有“泥中”、“桑中”、“丘中”等为数不多的“……中”式结构的词语,这两种结构异曲而同工,“中谷”与“谷中”具有完全相同的表意功能,它们都属于偏正结构,“谷中”是前偏后正,意为“谷之中”,“中谷”却是前正后偏,同样是“谷之中”的意思。“中”字作为一个表示名物的偏正结构中的“正”的一方,却经常处于它的修饰语的前面,这种情况反映出一个事实:即在远古汉语中,存在过一些特殊的方言分支,这些方言的显著特征就是在语序上与其它方言存在着大量的对立。一直到孔子的时代,他还在说“中道而废”,而在《战国策》中则说“迎君道中”。在各种方言的融合与兼并中,以“中道”为代表的这些方言分支显然逐渐泯灭了,它们的语序特点在后世的汉语中只留下了一些败鳞残甲。除“中……”之外,在古代汉语中还存在着大量与现代汉语相对立的各种语序结构,例如:

1.尔瞻《诗经·小雅·节南山》:“民具尔瞻”。

2.是问《左传·僖公四年》:“寡人是问”。

3.自与《史记·萧相国世家》:“有恶自与”。

4.忠以《国语·晋语》:“自今以往,知忠以事君者与詹同。”

5.子男《汉书·李广苏建传》:“武子男元与安有谋。”

最能体现这种语序结构模式的是上古时代人物的称谓,例如:

6.王季《左传·僖公五年》:“虢仲、虢叔,王季之穆也。”《史记·周本纪》:“古公卒,季历立,是为公季。”“季历”在继位后被称为“公季”,后人又尊称为“王季”,“尧”称为“帝尧”,“桀”称为“帝桀”,都是同类型的例子。

7.斗谷於菟《左传·宣公四年》:“楚人谓乳谷,谓虎於菟,故命之曰斗谷於菟。”这位“斗子文”曾经被老虎哺乳,按照今天汉语的词例,可以名之为“於菟谷”,但按照当时楚国方言的习惯,却名之为“谷於菟”。

根据汉语史上曾经存在过的这种词序对立的事实,我们可以推测,在远古的汉语中并存过两套不同的词序体系,这两套体系经过了长期的融合和竞争,其中的一套体系处在被不断淘汰的过程中。《诗经》中既有“中河”,也有“泥中”,这就是它们融合共存的证明。后来“中河”这种结构的用例在汉语中逐渐减少,这就是以它为代表的语序体系处在被淘汰的过程中的证明。在以“中河”为代表的一套语序体系中,最先被淘汰的就是这种“先正后偏”的名物词语结构,除了“中原”、“上游”等少数词语以“化石”的身份幸存在现代汉语中之外,这种结构的大淘汰早在《诗》、《书》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了。在这种被淘汰的语序体系中,被今人称作“代词宾语”(为了讨论的方便,笔者只是姑且借用这个术语)的语言成份的位置具有较强的顽固性,“是以”的说法最终被“因此”全部取代,“吾谁欺”的说法被“我骗谁”取代,这已经是很晚的事了。基于以上的认识,回过头来再讨论名词“所”的虚化过程,这对我们能有一定的启发。

《诗经·郑风·大叔于田》:“献于公所。”这里的“公所”是“公之所”的意思。“公所”不能说成“所公”,这说明“所”字和名词构成偏正结构的名物词语时,已经没有了“所+名”这样的结构形式(我们推测这样的结构形式在汉语中曾经有过),但如果和所相配的是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的话,它们在构成偏正结构的名物性词语时,情况就有所不同。例如:

1.《左传·桓公十三年》:“不书所战,后也。”杜预注:“公后地期而及其战,故不书所战之地。”

2.《左传·文公二年》:“吾未获死所”。

我们把“不书所战”改成“不书战所”,句子的意思还是没有变,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不书战所”反而比“不书所战”更能排除歧解,不劳杜预再把句子转述为“不书所战之地”。很显然,例1 中的“所战”和例2中的“死所”又是一组互相对立的偏正结构, “所战”义同“战所”,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语序的不同,它们之间的关系,与“中河”和“河中”的关系并无二致,“所战”这种偏正结构是属于那个正在被淘汰取代的语序体系之中的。如果我们把视角建立在这个基点之上,然后再来观察古书中的实例,得出的看法就会与前人有所不同。下面再分析一些例子:

3.《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无兴国焉。”

这个例子中的“所生”和上文提及的“所战”可以类比,“所战”即“战场”,“所生”即“产地”,这样解释,意思非常豁然。把“马之所生”改说成“马之生所”,丝毫也不悖于原文的意思。有人说:“所字作为辅助性代词,所代的是某种动作的对象。”这种观点显然经不起“马之所生”这类句子的检验。也有人说,“马之所生”可以理解为“马之所于生”,这也显得十分勉强。如果我们把“所生”看作是“生所”的逆序形式,是远古的一种语序体系的遗存,那么以下的一些例子也就因刃而解了:

4.《左传·襄公十四年》:“赐我南鄙之田,狐狸所居,豺狼所嗥。”

5.《左传·襄公十四年》:“今官之师旅无乃实有所阙,以携诸侯?”

6.《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

7.《管子·轻重甲》:“山林菹泽草莱者,薪蒸之所出,牺牲之所起也。”

8.《吕览·论威》:“行不知所之,走不知所往。”

9.《战国策·秦策》:“赵氏,中央之国也,杂民之所居也。”

一种语法结构能够为人们所接受和准确理解,是因为它在语言中具有普遍性,有无数的语例在各种不同的语境中同鸣共振,但它在语言中是处在一种被对立的语序体系所淹没的境地时,情况就很不相同了,语例的稀少孤立使它失去了被人们理解的土壤条件,对它的误解也就会随之而产生。请看下面的几个例证:

1.《诗经·商颂·殷武》:“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郑玄笺:“……曰商王是吾常君也。”

2.《诗经·秦风·小戎》:“骐骝是中,骊是骖。”孔颖达疏:“骐马骝马是其中,谓为中服也,马骊马是其骖,谓为外骖也。”

3.《左传·昭公十六年》:“侨闻君子非无贿之难,立而无令名之患。侨闻君子非不能事大字小之难,无礼以定其位之患。”孔疏:“家贫无贿不为难,立于职位而无善名是为身之大患。……事大国爱小国不为难也,无礼以定其位是国之大患。”

《殷武》中的“曰商是常”,转换成现代的语序是“曰常商”,其中的“常”是动词。《小戎》中的“骐骝是中”,意为“中骐骝”,句中的“中”字也是动词。《左传》原文的四句话,整理成后代的语序就是“侨闻君子非难无贿,患立而无令名。侨闻为国非难不能事大字小,患无礼以定其位。”郑玄和孔颖达在这里都未能把握住原文语序的特殊性,所以其注解便都出了偏差。孔颖达讥诮服虔“尚未能离经辨句”,而他自己在这里却也犯了类似的错误。象“曰商是常”、“立而无令名之患”,这样的语序组织形式在汉唐以来的口语中实际上已经被淘汰殆尽,由于失去了供人们理解的土壤条件,所以才再三地产生着对这些组织形式误解的情形。

根据语言内部的发展规律,新词的产生总是以旧词为基础的,词义的繁衍变化,大多遵循着事理和语理的逻辑,比如表示“处所”的“所”转而表示“地位”的意思,这是一种顺情顺理的发展,而有的词蜕变为别的新词则是由于特殊的语境对词义的浸染,是一种由于误解而发生的不合理据的讹变,比如先秦的表示指代意义的“是”在后来蜕变成了表示判断意义的“是”就属于这种情况。再比如今人把“乐于”、“鉴于”、“善于”、“苦于”等都看作是一个语言单位,《现代汉语词典》把它们都列为条目,其实在“善于团结群众”这一类句子中,“善”是一个形容词,而“于”和“团结群众”才构成一个语言的分析单位,“善于团结群众”的语序可以调整为“于团结群众善。”把“于”字从“于团结群众”中割裂出来而贴附到前面的“善”字上,从而产生了“善于”,这是很不合理的,但在一般人的使用感觉上,“善于”又似乎成了一个声音节奏上的单位,从而登上了词典的殿堂。汉语中的这类讹变现象是相当多的。基于这一认识,回过头来再分析“所”字意义与作用的演变,这对我们的探讨将会是有所助益的。

“所+……”这种前正后偏结构的名物词语,作为一种早已被淘汰的语序体系的遗存,由于它失去了群体共鸣的存在环境,便使人们对它的理解发生了偏差,首先是对这种结构中的“所”字的词义(处所)和地位(偏正结构中的正的一方)发生了误解。既然“所+……”的整体意义表示的是一个名物概念,而处在“所”字后面的成份,意义都非常显豁,不容有歧解,人们便把这种“所”字误当成了一个构造名物词语的助词性构件,试比较下面的两个例子:

1.《诗经·小雅·小宛》:“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2.《左传·昭公四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马之所生”意为“马之产地”,而“尔所生”则是“尔之生育者。”这并不是“所”由“处所”义自然衍生出了表示“人”的意思,而是“所+……”这个组织形式在使用者的认识中发生了讹变。我们认为,原始的“所+……”只是一种临时的词汇组合(姑且以“马之所生”为例),其中的“所”字作为“处所”的词义非常明确,而经过讹变后的“所+……”则成了一种特殊的语法惯用定式(例如“毋忝尔所生”),其中的“所”字已不再具有实在的词汇意义,这和“骗子”的“子”字表示“……的人”的词汇意义,而“桌子”的“子”则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的道理是相同的。

过去人们把所字结构中的“所”看成了代词,这种认识是失于斟酌的。”应该注意到,所字结构表示名物,这是整个结构共同产生的意义,而不是因为其中的“所”字本身具有指代意义。对于所字结构,人们就不能再把它的整体意义当作是它的构件的个体意义的简单相加了。我们认为,“所字结构”中的“所”应该算作是一个结构助词,它的作用就是与其它词或词语结合成一个词法单位,共同表示一个名物性的意思。下面列举几则《左传》中的所字结构的例子:

1.君之惠也,所获多矣。(《庄公二十二年》)

2.夫礼乐慈爱,战所畜也。(《庄公二十七年》)

3.君与国政之所图也,非太子之事也。(《闵公二年》)

4.神所冯依,将在德矣。(《僖公五年》)

5.君亦无所不利焉。(《僖公七年》)

以上列举的这些所字结构都是最为简单的初始形式,这些语言成份作为一个名物性的词语,人们仍嫌它们的意义有时显得笼统而不具有确指性,所以所字结构又发展出了较为繁复的形式,例如

1.《孟子·滕文公下》:“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所食之粟,伯夷之所树与?抑亦盗跖之所树与?”

2.《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今文信侯自请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死处矣。”

3.《史记·酷吏列传》:“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

在上面举出的例子中,用“所居之室”就比用“所居”更具有确指性。同理,“所爱者”即“所爱”的扩充形式(《战国策·赵策》:“夺其所憎而与其所爱”),“所死处”即“所死”的扩充形式,亦即“死所”的意思(《左传·文公二年》:“吾未获死所”)。在“所死”发展为“所死处”之后,“所”字的名词性的影子便已荡然无存,其助词地位就更加明确巩固了。

在古代汉语中,还有一种“所”字的用法值得引起注意,例如:

1.《荀子·哀公》:“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

2.《荀子·劝学》:“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以上三例中的“所”字与“仲子所居之室”中的“所”来源并不相同。《吕氏春秋·审应》:“秦得地而王布总,齐亡地而王加膳,所非兼爱之心也。”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云:“毕沅曰:所非疑是此非。盐田曰:《诸子品节》引‘所’作‘此’。”《韩诗外传》卷二:“吾闻卫世子不肖,所以泣也。”《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九引“所”作“是”。可见“所”在古书中可以用为代词“此”的意思。“所”字通于“是”,可能是由于方言音转的关系,但它在古书中用为“此”义的例子毕竟不是普遍的现象,这种情况最容易使人们对它的词义和在句中的作用的认识模糊化,从而促成了它在语言中面貌的讹变。象上文举的“君不此问而问舜冠,所以不对也”,今人对其中的“所以”的理解恐怕就不能没有分歧,我们将它解释为“是以”,肯定还有人会赋予它另外的解释。

就大多数情形而言,人们对自己使用的语言中的一些“集装箱”式的成份并不都能作出解析性的确切理解,这种情况最容易导致一些松散结构的凝固化,从而使其意义和用法发生潜移默化的演变。例如高启《书搏鸡者事》:“若欲死而父,即前斗,否则阖门善俟。”在这个句子中,“否则”是两个词,“否”表示“不这样”的意思,“则”相当于“就”。但在现代汉语中,人们已经把“否则”当成了一个语言单位,例如《现代汉语词典》把“否则”列为连词,举例云:“我们永远不能满足于已经取得的成绩,否则就不能继续前进。”如果人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否则”本来的意义结构的话,在它的后面就不应该再用“就”字了。“否则”的凝固使用,使其中的“则”字丧失了原来的构句功能,这也属于一种讹变现象。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讨论“所”字的问题。

由于人们对“所以不对也”中的“所”字的词义和作用认识已经发生讹变,从而导致了对“所以不对也”整个句子结构和功能认识的转移,把这种句子也看成了一种表示原因的“所字结构”,这样一来,必然导致这种句子向繁化的趋势发展。例如《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而人主兼礼之,此所以乱也。”在“所以乱也”的前面出现了“此”字,正说明人们已经不知道“所”本来就是“此”的意思。再比如《荀子·正论》:“易一则强,易使则功,易知则明,是治之所由生也。”《管子·形势解》:“民不附,天下怨,此灭亡之所从生也。”在这类繁化后句子中,“所”字已经丧失了它原来的代词意义和作用,我们只能把它当作助词来看待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在这样句子中,“所以”二字甚至已经成为多余的赘尤,完全可以不用了。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把“不书所战”、“马之所生”等句子中的“所”字理解为“处所”义,因而把这种“所”看作是名词,这只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事实上这些例子中的“所”字在当时使用者的心目中都是当作构成“所字结构”的助词来看待的。我们之所以使用这些例子,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所战”、“所生”等虽然已经被使用者当成了“所字结构”,但它们毕竟还是维持了“所”字的“源”的用法形式,这种形式虽然已经被当时的人们赋予了新的理解,但我们仍然可以使用这些例子来进行溯源的探讨,决不是要强以己见而指鹿为马。因为“所+……”这种名物性的前正后偏结构在语言中被淘汰已久,不容易发现其残存的确凿例证,而对“所字结构”的溯源工作又欲罢不能,我们只好借用象“马之所生”这样貌合神离的例子来说明其发展源流,这在研究方法上应该是允许采用的。

标签:;  

关于“字的结构”起源与发展的思考_左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