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医学院附属涟源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于我院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于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9.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
颅脑外伤指的是因为外物导致头脑部发生肉眼能见的损伤,通常有颅骨损伤、脑损伤以及头皮损伤同时发生,会引发严重后果,出现程度不一的功能性永久损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脑部手术后颅内血肿和减少颅内压的主要方法,手术耗时少且操作便利,但是这两项手术均会产生较大创伤,手术风险较高,术后易发生众多并发症,需要较长的休养时间,因此众多患者因为围手术期未接受合理护理而使得治疗效果受到影响[1]。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优质护理对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患者的临床疗效,特选择我院66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现 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8月到2016年12月于我院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66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33例患者。观察组33例患者中,女12例,男21例;年龄18~66岁,平均年龄(33.4±5.5)岁;损伤类型:10例脑内血肿患者,18例脑挫裂伤患者,5例其余形式损伤患者。对照组33例患者中,女11例,男22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3.1±5.8)岁;损伤类型:11例脑内血肿患者,17例脑挫裂伤患者,5例其余形式损伤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给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于围手术期应用常规护理,主要有监测患者病情、饮食营养宣教、呼吸道护理、并发症护理、心理护理、环境护理以及体位护理等。观察组患者于围手术期常规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主要内容有:
1.2.1 术前优质护理 患者术前通常是昏迷状,因此需要依据患者昏迷原因予以对症治疗,颅内压上升者要给予脱水利尿治疗,脱水者要给予水分补充治疗;因为患者的运动功能、排泄功能以及运动功能均发生异常,并且机体代谢呈负氮平衡状态,所以大部分患者需要装置尿管、胃管以及鼻饲管,防止肺部、泌尿系统以及呼吸系统发生感染,预防压疮;及时按照患者具体手术状况取卧位体位,并且要兼顾患者的小便、大便以及饮食情况等。
1.2.2 术中优质护理 把术中需要用到的器械以及药物均要准备完全,密切注意患者的心电图和血压变化情况,准确无误地辅助医师完成手术。
1.2.3 术后优质护理 选择患者仰卧位,抬高患者头部大约20°,在患者床头自然放置引流管,注意观察并及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的引流量等,若引流液为红色则要马上通知医师治疗;注意患者血压变化,并按照24h中血压变化情况对硝酸甘油的滴注量予以及时调整,保证血压处于标准水平;重视术后病情监测,包括意识、心电、颅内压以及生命体征等情况;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理念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加强和患者及家属的交流,提高患者手术信心;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及时给予康复治疗,以此促进患者康复;保持舒适的医疗环境,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最高程度地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加快患者恢复。
1.3观察评价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主要应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估,评分越高表示能力越好;并发症主要包括颅内感染、应激溃疡、切口脑脊液漏以及肺部感染等。
1.4 统计学方法
借助统计学软件包SPSS18.0整理所有数据,用(%)和(x±s)表现计数及计量资料,用x2和t检验;对比是否有统计学差异以P<0.05为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比(x±s)
3 讨论
近些年因为现代工业与高速交通工具的逐渐发展进步,多类意外事故常发,而颅脑外伤也成为临床的多见病与多发病之一。颅脑外伤作为病情极速发展的一种危重疾病,怎样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是临床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2]。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是当前临床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主要方法,可以加强对正常脑组织的保护,避免发生二次损伤[3]。但是因为影响患者围手术期的因素众多,患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所以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改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有相关研究显示[4],在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以及出院前实施合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优质护理具有整体性、有效性以及个体化等特征,其不仅着重于患者的病情护理,还会重视患者的心理、生理以及相关环境护理,让患者在整个治疗期间受到足够尊重,提高治疗信心,以此促进术后恢复以及预后的提高。此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要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是9.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是33.3%,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在行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应用优质护理能够获得显著护理效果,可明显加快患者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继红.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6):91-92.
[2]覃壮玲,何慧,刘宏艳等.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5,12(3):518-519.
[3]盛彩华.去颅骨瓣减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176-176.
[4]袁宝华,袁凤华,陈惠芬等.舒适护理在颅脑外伤开颅血肿清除加去骨瓣减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4):39-41.
论文作者:王建青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9
标签:患者论文; 血肿论文; 手术论文; 颅脑论文; 并发症论文; 外伤论文; 损伤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