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双峰县走马街镇金蚌中学 417700
摘 要:农村初中学生普遍缺乏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结合农村初中的现状阐述阅读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农村中学 课外阅读习惯 培养
一、明确阅读目标和落实阅读计划
1.明确阅读目标
(1)提高阅读兴趣。在校园里,中学生应该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课余时间投入到阅读中,形成对阅读的热爱和喜爱,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通过各种不同的形式进行阅读,接触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利用现代网络科技和学校图书馆来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阅读面。(2)培养阅读习惯。阅读的习惯包括很多内容,比如定时地进行阅读、有规划地进行阅读、养成阅读时做读书笔记的习惯等等。因此,初中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阅读习惯,争取达到课标中对于阅读的习惯目标。(3)培养阅读能力。阅读的能力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从所读作品中学习词语的用法、句子结构和形式的组织、思想的表达形式等,这些都是判断学生是否达到阅读的能力目标的标准。初中学生应该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培养自己的阅读能力,尽快达到阅读的能力目标。
2.落实阅读计划。在明确上述阅读目标的基础上,学生应结合自己的实际以及阅读基础对自己的阅读作出合理的规划,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阅读计划必须要详细且具有可操作性,并且对计划的执行情况做好记录,以便修订,直至完全适合自己。
二、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与家庭特别是家长关系密切。在农村家庭中家长没有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的意识,更不能言传身教给孩子做榜样。每个班级有50%以上的留守儿童,家长常年外出打工,忽视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鉴于学生家庭的现状,校园阅读环境和氛围对学生的阅读具有决定性影响,因此,学校要加强构建有利于学生阅读的良好环境和氛围,提高学生进行阅读的动力和感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1)“以讲诱导”。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或者安排的阅读作品,要鼓励和要求学生对于所学的或所读的作品进行演讲和解说,这样不仅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和兴趣,以及加深他们对于所读材料的理解和领悟。(2)“以身示范法”。初中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的他们渴望有一个榜样来让他们参考和学习,学校应该对那些在阅读中表现比较好的或者在阅读中取得重大成果的学生进行表扬,特别是把他们通过阅读获得了哪些认可和荣誉进行详细的说明和宣传,这就会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带动他们进行阅读。(3)“赏识激趣法”。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特别是希望自己所尊敬的人的认同和表扬。初中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被认同感更加强烈。因此,教师和家长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学生在阅读方面的特长,并根据这些特长对学生加以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有一种被认同的自豪,就会有更大的动力和兴趣进行阅读。(4)活动法。学校举办有益的活动也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开展“走进名著”活动也能很好地提高同学们对于阅读名著的热情。通过选择正确的方法和科学地举办有益活动能够激发学生进行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进行阅读是众多阅读研究者的共识。
三、传授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阅读
1.在阅读中积淀阅读方法
(1)积淀阅读方法的重要性。笛卡尔曾经说过:“方法的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魏书生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述说:“学生如果掌握了方法,读书就会大不一样。”由此可见,好的阅读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它不仅有利于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还能够促进更深层次的阅读。(2)主要的阅读方法。阅读方法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类型,总的来说,现在应用较多的阅读方法有精读、泛读、比较式阅读、跳跃式阅读、研究性阅读等。然而,哪种阅读方法才是最好的呢?很多人都对此进行了研究,对此,本文比较认同美国克拉克的观点,他指出:“没有一种最好的阅读方法或任何一种阅读方法能适合所有的人。因为每个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都是基于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这就决定了每个学生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这样才能提高效率。
2.在评价中激发阅读情感。学生在进行阅读时要注重情感体验、情感评价和情感判断。培养阅读感情,首先要进行情感体验,也就是说要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把自己放到作品文字所描绘的情境里面,不能以旁观者的身份对作品进行仰视或俯视式的阅读。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要进行情感判断和评价,也就是说对作品中所表达的真善美或假丑恶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颠倒是非黑白。此时,又需要从字里行间所设定的情境中“挣脱出来”有自己的情感判断,并把这种判断进行延伸和拓展,在生活中坚持自己的判断标准,做一个有主见、有原则的人。
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语文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自主阅读不但使学生有了做学生主人的强烈优越感,也为语文学习带来了极大的空间。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变“苦学”为“乐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利于养成学生的研究素质,以学生自己“最喜欢”和“最欣赏”为标准,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论文作者:胡辉光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自己的论文; 学生论文; 方法论文; 兴趣论文; 习惯论文; 情感论文; 初中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6月总第23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