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九江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 江西九江 332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腔泵注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从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头位、分娩单胎初产妇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安慰非药物自然待产分娩方式,研究组应用舒芬太尼45微克与浓度1%的罗哌卡因10毫升加生理盐水100毫升制成混合液110ml注入镇痛泵,PCEA持续泵注8毫升/小时,PCA8毫升/次锁定时间30分钟,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娩方法的产程、产后出血与新生儿情况等。结果:分娩镇痛中应用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泵入后产程、产后指标与新生儿情况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性较大。结论:针对产妇分娩镇痛应用硬膜外泵入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效果较好,值得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腔泵注分娩镇痛效果观察
本次试验研究着重从分娩镇痛中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硬膜外腔泵注的应用中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性建议,以避免在镇痛中产生其他并发症,提高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头位、分娩单胎初产妇患者中随机性抽取2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100例,其中研究组,年龄区间在22-35岁,平均年龄为27.6±2.3岁,孕周32-41周,平均孕周35.6±2.6周;同一时期抽取的对照组产妇年龄区间在21-37岁,平均年龄为36.2±1.8岁,孕周29-40周,平均孕周34.8±1.2周;两组抽取的研究对象按照2007年WHO制定的《产妇分娩方式与镇痛标准》排除了严重脏器受损与精神异常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实验研究,且两组对象在身高、体重、年龄、受教育程度、生活环境等因素上不存在明显性差异,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程阴式非药物性安慰法进行自然待产分娩,常规监护。研究组则采用联合镇痛分娩,首先在潜伏期在宫口开大2~3厘米后建立静脉通路,密切关注产妇的心率、吸氧情况、血压、呼吸频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常规L2-3椎间隙穿刺后将回抽脑脊液和无血,置入硬膜外导管后固定,给予1%利多卡因3~5毫升试验剂量,5分钟后无局麻药中毒现象,并应用舒芬太尼45微克与浓度1%的罗哌卡因10毫升加生理盐水100毫升制成混合液110ml注入镇痛泵中,首剂给予上述混合液8毫升20分钟确定麻醉平面,后引入电子镇痛泵,进行PCEA持续泵注8毫升/小时,PCA8毫升/次锁定时间30分钟,左侧卧并进行心电监护观察产妇的呼吸、脉搏、血压,胎心和宫缩程度,必要时给予小剂量宫缩素,直至胎儿出生,会阴缝合后拔出导管。采用VAS评分评价镇痛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分娩方法的产程、产后出血与新生儿情况[1]。
1.3 观察指标
持续关注产妇的胎心监护与生命体征,宫缩压力、镇痛效果、产程时间和分娩方式和新生儿Apgar评分等。
1.4统计学数据处理
所得试验研究数据均采用统计学SPSS20.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选用卡方值检验、t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认为差异具备统计学研究价值
2.结果
研究组采用罗哌卡因、舒芬太尼与硬膜外麻醉镇痛中恶心呕吐、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占3.35%与7.6%,对照组则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3.讨论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医疗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妇产科产妇分娩问题尤为重视,尤其是镇痛方面,临床上选择合理的镇痛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妇的疼痛状态,消除产痛对胎儿和产妇的不良影响。据相关资料显示,合理有效的进行围产期镇痛再次愿接受分娩的产妇占96%,且对分娩镇痛的满意度较高。临床上通常采用硬膜外腔罗哌卡因与舒芬太尼联合实施分娩镇痛,镇痛持续、用药量少、起效快、镇痛效果好,达到产妇和胎儿血药浓度低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导致人们对分娩方式过度关注,自然分娩整体效果较好,但自然分娩过程中疼痛的剧烈程度较大,对产妇造成焦虑和紧张,甚至会产生恐惧心理,对产妇和母婴的身体状况不利,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2],甚至会出现胎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和难产等严重问题,严重威胁着母婴安全。故采用无痛分娩是未来分娩发展的方向,在无痛、安全的环境下分娩不仅可以降低宫内缺氧和宫缩压力[3],还可以有效的降低剖宫产率的。目前临床上针对无痛分娩高度重视,且无痛分娩方式较多,且包含多种镇痛和麻醉药物,麻醉方式也较为繁杂,故在镇痛方面需要合理的进行选择。
舒芬太尼属于新型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其药效比芬太尼高数倍[4],且可以通过血脑屏障来取得镇痛的效果,不但副作用会大大降低,呼吸抑制时间短、镇痛的持续时间较长,镇痛强度极高。而罗哌卡因属于长效麻药类药物,通过改善神经兴奋传导与神经钠离子细胞通道来阻滞神经系统的传导[5],其药效强于普鲁卡因6-8倍,且对心脏毒性较小,药物浓度较低便不会产生较强的神经阻滞,适当调节药物浓度,如控制在0.09%可起到较好的镇痛效果,对神经系统产生阻滞。随着医疗科技的发展,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逐渐被引入到产妇分娩过程中,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广泛关注[6]。本次试验研究中抽取的200例研究对象,一组采用传统常规的分娩镇痛,另一种则采用舒芬太尼与罗哌卡因联合硬膜外腔泵入镇痛,结果显示研究组中自然分娩、剖宫产与缩宫素的应用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与Apgar评分5min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伴随不良反应较小。总而言之,产科临床镇痛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腰硬外泵入镇痛效果较好,对产妇和新生儿的不良影响较小,可以在产科临床中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朱谦,贾乃光.蛛网膜下腔使用舒芬太尼联合硬膜外腔运用罗哌卡因进行分娩镇痛的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2,05:295-299.
[2]甘亚倩.舒芬太尼联合罗哌卡因硬膜外持续泵注全程分娩镇痛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装备,2014,S1:411-412.
[3]王智钧,韩全国,刘永宏,邱志建.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在硬膜外自控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11:137-140.
[4]赵欣.重比重罗哌卡因腰麻用于超体重产妇剖宫产的ED_(50)和ED_(95)的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
[5]陆柳明.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腔联合麻醉加产妇自控硬膜外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3.
[6]罗振吉,磨勇华,吕田杰,黄荣敏.低浓度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3,06:547-550.
论文作者:叶小飞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5
标签:产妇论文; 卡因论文; 硬膜外论文; 效果论文; 对照组论文; 浓度论文; 新生儿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