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一些看法石丽芳论文_石丽芳

浅谈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一些看法石丽芳论文_石丽芳

摘要: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变电压的场所,负责将发电厂发出来的电能输送出去。变电站运行是否稳定直接关系着整个电网正常运行,这就要求电力部门必须做好变电站运行维护,通过有效的手段控制变电站运行风险,从根本上保障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而推动我国电力事业可持续发展。本文站在变电站的角度进行论述,提出几点安全运行管理的措施,并针对设备运行状况,总结几点维护策略,旨在为企业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设备维护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变电站在整个电力系统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只有其安全稳定运行,才能将发电厂发出的电能顺利的输送出去,不但可以确保供电的效率,还能保障电能供应的持续性。因此,电力部门必须重视变电站运行和维护。

1 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措施

1.1 优化安全运行管理制度

企业配电系统需要集合自身实际情况, 在运行中不断优化和更新。由管理人员制定计划,上报申请,待审批后立即执行实施,提升执行能力,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此外,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 也能够提升员工工作安全性和设备稳定性。所以,企业生产运营结合变电站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制定有效管理范围和责任制度,还要有一定应变能力,这样就能在变电站运行的时候,遇到问题及时调节。另外管理制度中还要加入适应的消防安全和环保制度,提升其中的安全性,这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

1.2 加强危险源的控制

变电站在运行中,会产生一些危险源,如果工作人员无意中接触, 就会产生安全事故, 可以说变电设备的危险系数很高,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所以要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在常见危险源、危险点周边设置警示牌,告诫员工和外来人员此处有危险,如果出现突发性故障,需及时维修,要在附近一定范围内设置安全栏, 避免不明人士靠近而造成安全事故。

1.3 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变电站工作比较复杂,危险性也较高,其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是影响其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必须要建立培训机制,对新入职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把三级安全教育落到实处,真真确确的做到“五不伤害”。变电站在运行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大量的分散、小型的作业是运行管理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为了保证安全运行,还要加强安全培训,主要是增强员工工作安全意识, 例如,220kV、10kV 系统作业时,切换过程看似简单的操作,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因为员工的粗心而出现安全事故,只有令其有良好安全意识,才能认真面对每一个工作中的细小环节,减少事故产生。工作人员以专业的技能和认真的态度,可高效参与到电力运行操作中,避免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将事故发生率降到最低。同时企业层面要对安全监督进行严格的掌控,充分发挥变电站价值。要求全体工作人员都要求标准化作业,并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减少人为原因对电力系统带来不良影响。

1.4 建立动态监测机制

企业电力系统在安全运行管理的过程中, 使用现代新科技与技术, 利用其便捷性和高效性, 提升对变电站运行的管理。例如,在变电站中建立动态监测机制,通过智能监控,增强管理质量,常见的动态监测机制可包括:智能传感、计算机客户端、仿真技术和自动计数等等,具体的构建需要结合变电站实际运行情况, 构建科学的监控体系, 当发现隐患征兆的时候,就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报警。这样的形式比人为检测管理效率更高,减少设备故障出现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周期。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良好保证。

1.5 严格执行值班制度

变电站是24h 运转的,对其安全管理,要需建立完善的值班制度并执行,要求操作人员按照“两票”制度进行倒闸工作。将自己工作中发生的事件进行详细记录,借此举一反三,有参考依据,可初先判断出事故原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严格落实值班制度,其中“四勤”是主要工作内容,如:勤联系、勤分析、勤检查、勤调整。这里的勤检查不是指随时进行设备的详细检查, 而是按照设备运行参数进行比较和确定,观察是否正常运行,不要将值班员工的全部精力都放在精细检查中。另外,值班人员还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精准调度,并能按照指令执行工作。如果准备操作的时候,出现下达指令和现场状况不同的问题,就要第一时间上报并停止作业,否则会出现安全事故,影响设备运行和人身安全。值班人员作业后,仔细做好记录,交接班时也要口述设备和运行情况,主要叙述需要解决和正在解决的问题。

2 变电站安全运行设备维护

2.1 设备维护技术分析

2.1.1 仪表诊断法

变电站设备在运行时, 经常出现线路短路或者开关跳闸的情况,一旦发生,不但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还缩短设备使用周期。其中最常见的是短路问题,产生的原因是接触点焊接不牢固、导线接触不良等。设备在运行中,如果出现短路或者断路就要对系统中电压、电阻或者电流进行测量, 结合计算公式,找出故障原因和故障点,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减小故障范围,将损失降到最低。还可使用红外线测温成像仪,检测变电站中设备、电缆的温度,做好预防工作。

2.1.2 直观法

该方法是最直接的维修方法, 技术人员利用听和看的形式进行工作,也可归纳为“望、闻、问、切”,此方法主要运用于变电站设备表面检测中。举例,在运行中发现设备中的导线有时会出现爬电的情况,一旦产生此类问题,可以先使用直观法观察分析,发现是电缆接头表面湿气重,就可采取解决对策。此方法无需动用技术工具, 但是对设备维护人员的专业性和经验要求很高。

2.1.3 隔离法

当变电站设备发生故障的时候, 直观法和仪表法都不能知道原因, 此时可以使用隔离法, 对故障设备和线路进行隔离,切换其他线路正常供电,对故障进行进一步的缩小范围,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检查,进而分析出故障原因并维护,此方法在运用时一般是带电的工况,维修时则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继续断电还是通电,进而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2设备维护方法分析

(1)制定维护记录表格。

变电站中的设备采购成本都很高,大多是过万甚至过百万,因此电力部门十分重视对其维护工作,指定详细的运维表格,需要工作人员详细记录,包括维护时间、故障现象、质量问题、解决方法、性能缺陷和影响范围等。做好记录,便于后期分析。技术人员通过维护记录表格,就能掌握设备当前状态,并在不断实践中总结经验,根据设备情况,制定维护计划,减少故障损坏率,防止系统陷入瘫痪。

(2)提升对设备的评估。

企业在维护运行设备的时候,需要结合其需求进行评估,包括性能、质量、剩余寿命和状态等。在变电站中打造以设备自身情况为主的评估体系, 借此确定设备维护时间和方法,提升设备稳定性。在评估过程中,对老化严重的部件进行更新,保证所有设备的性能处于优良状态。

(3)完善设备维护制度。

电力企业中制定管理机制的时候,不能忽视设备制度的制定,结合以往维护经验和现在设备运行情况,制定设备维护工作,利用标准的规范约束维护人员行为,更加标准的操作和维护设备,保证其可以稳定的运行,令所有设备的维护工作都掌控在一定范围内, 提升设备维护的效率,最大程度提升设备寿命。

结束语

总而言之,变电站运行维护风险控制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行,通过做好交接班管理、强化消防管理、提高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建立完善制度等措施,确保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赵博.变电站运行设备维护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0):225-226.

[2]晁岳振,杨绍辉,刘天晓.探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维护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9(06):207

[3] 林龙.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问题分析[J]. 科技风,2018(29):66.

[4] 王旦黎,艾珺迪.500 kV 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中的问题与处理策略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8(6):175.

论文作者:石丽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9

标签:;  ;  ;  ;  ;  ;  ;  ;  

浅谈变电站运行维护的一些看法石丽芳论文_石丽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