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认识论在客体与主体研究中的深化与突破_认识论论文

当代认识论在客体与主体研究中的深化与突破_认识论论文

当代认识论在客体和主体研究上的深化与突破,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认识论论文,客体论文,主体论文,当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哲学认识论的发展,在其研究重心上曾经历了一个由客体规定性到主体认识能力再到主客体同一性的考察演进过程。伴随着当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循着主客体关系这条主线,当代认识论从新的视角展开了客体和主体研究的过程,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突破。认真研究这些发展与突破,对我们正确领悟认识论的当代使命,探求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现实道路,将不无启迪。

当代认识论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客体研究上,相对于以经典科学为基础,主要局限于对宏观对象的实体性认知过程之考察的传统认识论而言,当代认识论在客体研究上的深化与突破明显表现在:它将自己的视角转向了对微观对象的认识机制、特性以及客体中的主体性的考察。

传统认识论,对客体的考察都是以客体和主体的现实分离为基础的。客体通常被规定为既成的、不依赖于主体而独立存在。因此,所谓认知客体的过程往往被视为主体反映自身之外的实体属性的过程,或对物自身进行客观的直观性描述的过程。当代认识论对此发出了强烈诘难。

诘难之一:我们认识的究竟是什么?

这一诘难首先发端于自然科学的发展。本世纪初诞生的量子论和相对论,标志着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自然科学对微观物质运动特性的揭示,在哲学上导致了对传统认识论有关客体观念的突破,引发了对微观对象的认识机制、特性以及客体中主体性的审视。

当代认识论依据现代物理的理论和实践指出,在对微观对象的认知过程中,主体活动是人们认知客体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认知客体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认知主体活动与客体状态之关系的过程。因为在对微观对象的考察过程中,按物理学哥本哈根学派的解释,对对象的任何一种观测行为都意味着对对象的一种不可忽视的干扰,“观测动作本身就会改变被观测的对象”(注:W·海森伯:《物理学与哲学》第157页。)。而由于客观物质存在初始状态的不可逆性,因此,经过观测所认识到的实际上是被观测者的动作所改变了的“对象”。著名物理学家与哲学家海森伯也指出:现代物理学的真正力量在于,再指望用新的实验方法去发现与观测行为无关的“客观事件”是不可能的,因为“所发生的事情依赖于我们观测它的方法或者依赖于我们观测它的这个事实”(注:W·海森伯:《物理学与哲学》第18页。)。从认识论角度讲, 由于观测活动对客体产生的不可控的干扰,独立于观察过程之外同观察主体无关的客体是不存在的,离开观察过程来谈论客体也是没有意义的。认识并不是单纯是对物自身的反映,而是客体和主体一定历史实践关系的结果。

这一诘难也来自于社会实践的发展,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人类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愈来愈多地是为人类劳动所过滤过的物质产品。马克思称之为“人化自然”。作为人的现实认识对象,人类对这些事物的认识不再像传统认识论所认为的那样是一种单纯的对物自身的认知,而实质上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它体现了人类对物自身种种属性的认知;另一方面,“人化自然”本质上是一种对象化了的人类意志和行为,是一种“属人的现实”,对它的认识同时也就是对造就了客体现实状态的主体活动的认识,是对主体活动与客体状态的具体历史关系以及对人类自我意识的作用的认识,亦即客体中的主体性的认识。

诘难之二,我们究竟怎样认识对象?

科学和实践的发展不仅使传统认识论在“我们认识的究竟是什么”这一问题上失之偏颇,而且也使其在“我们究竟怎样认识对象”方面显现出巨大的局限性,使传统认识论视为具有普遍意义的认识方法——直观描述性原则失去了根据。

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数物理学家都仍然相信,经典力学的规律在自然界一切可度量的范围内都是严格适用的,自然物都遵循着严格的决定律,甚至“在任何时候都具有准确的位置和速度”(注:爱因斯坦:《物理学的进化》第204页。)。 各种数学关系往往被视为对对象的数量描述的完成,各种经典模型也往往被归结为对物理现象的描述性理解的完成。以量子力学为代表的现代科学对这种以严格决定律为基础的直观描述性原则提出了挑战。

量子理论揭示了微观物质运动并不遵循严格的决定律,它本质上是“几率性”的,对基本粒子个体的位置和速度是不可能同时加以精确描述的。基本粒子实际上处于“测不准关系”之中,个体的状态只能从其群体的运动状态的统计几率中得出,在对微观粒子的认识过程中,纯粹必然的存在和纯粹客观的对对象的描述都是不存在的。量子理论在物理学中引入统计性的规律(爱因斯坦称之为“现代物理学的主要特征”),在认识论上的意义在于:通常意义上的物理学的直观图景在微观领域中已不复存在,那种关于认识来源于经验的直观,认识是对对象本身的纯客观的描述的认识论观念也就丧失了其普遍的意义。

当代认识论在客体研究上的深化和突破,从根本上讲是与科学和实践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自然科学的发展揭示了微观物质运动考察活动的新特征,因而引发了客体中主体性及微观对象认识过程特性的研究;实践的发展则使人类得以通过巨大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去透视主体活动的地位和力量,从而引发了对客体中主体性的关注。可以说,牢牢根植于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并高度关注科学和实践中提出的新问题,是当代认识论在客体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的根本原因。

当代认识论在主体研究上的深化与突破进程,较之客体而言,显现出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图景。各种哲学流派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对主体内在结构、主体状态的宏观背景等诸多问题的多层面的研讨,极大地拓展了人类对主体自身认识的视野。

将主体研究的侧重点从传统认识论所关注的对主体能力以及认识过程之客观本质的考察,转变为致力于对主体内在结构的深入研究,是当代认识论主体研究上的一次巨大跃进。

与传统认识论将主体视为理性的存在物并以此为基础去考察主体的能力、活动等等不同,当代认识论借助心理学的成就的方法,纷纷将触角伸向了理性的背后。

首先,是以弗洛依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对人的非理性的、无意识活动的揭示。依据大量的临床观察和实验,弗洛依德指出:人们通常都以为心理的就是意识的(理性的),或意识(理性)是心理过程的特征。但实际上,心理过程大量的是潜意识的,而“潜意识是一个特殊的精神领域,它具有自己的愿望冲动,自己的表现方法以及它特有的精神机制”(注:弗洛依德:《爱情心理学》序言,第3页。)。 即:按精神分析学的理解,心理过程实际上是由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意识的和无意识的所构成。其中,意识的亦即理性的活动是人们在明确的感觉知觉或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因而是自知的和可以表达的活动;无意识的亦即非理性的活动则是一种不自觉的,在正常情况下体验不到的,因而无法用语言加以表达,也不必借助符号来进行的活动,并且从量上讲它是更大量的。

弗洛依德的无意识理论显而易见是有理论缺陷的,如片面夸大无意识活动的作用,夸大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对立,以及仅从生物本能意义上去理解和说明人的心理过程和活动等等,但它揭示和验证了人的无意识活动的存在,并竭力去揭示意识和无意识的心理过程的各自特点和相互关系,无疑将人类对主体的认识导入一个新的层面。也正因此,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才会远远超出狭义心理学的范围而广泛波及到哲学、文学等多种学科领域。

其次,是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对深藏于人的理性背后的非理性的主观情态(情感、情绪、意志等)及其对主体存在状态的意义的着力发掘和揭示。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的真实存在并非是由理性决定的,或是无法用理性去加以说明的。唯一能为人在自我感受、体验中加以把握的真实的东西,只是人的纯主观的内在情态。因此,人只有作为“孤独个性”才能成为真实的存在者。但由于人又必须投身于社会或被抛入物的世界,因而人的异化、沉沦和匮乏就不可避免,人生也就注定要由一系列的焦虑、烦恼和绝望相伴随。哲学的任务就是要去揭示存在的状态,领悟存在的意义,寻求解脱人的苦恼的现实道路。

不可否认,作为一种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异化、匮乏现实的解释和批判,存在主义显然是极为乏力的,并且片面夸大人的存在的非理性一面、极端悲观主义和虚无主义的人生态度等。但同样不可否认,将人的非理性的主观情态同主体存在状态联系起来加以考察,并力图揭示它对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内省的方法达到自我实现,应该说对主体研究的深化无疑有一定推动作用。存在主义作为一种思潮在西方社会的广泛流行,也多少说明它确实捕捉到当代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或以某种方式折射了时代精神。

再次,是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发生认识论,它通过“研究各种认识的起源……并追踪这种认识和以后各个水平发展情况”(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7页。),从另一个侧面突破了传统认识论主体研究上所达及的最高点——理性思维自身,从而将主体研究推向了另一个新的层面。

传统认识论对主体认识活动的考察是以主体和客体的现实分离为基础的,并且由于局限于宏观上考察高级认识的客观本质,所以往往将认识简单地视为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而皮亚杰从儿童心理发生的研究入手,证明了“认识既不能起因于一个有自我意识的主体,也不是起因于业已形成的、会把自己烙印在主体上的客体,认识起因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第19页。)。同时,皮亚杰还证明了认识的发生既不是内部预先形成的主体结构的展开,也不是外界事物的简单反映,而是通过活动使主体客体发生相互作用并在相互作用中进行主客体的双重建构的过程。

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提出,在认识论史上应该说具有某种填补空白的作用。因为,传统认识论往往只顾及到人的高级水平的认识或既成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没有也无法去具体说明这种认识的起源及具体的发生过程。皮亚杰不仅在这方面作了深入而卓有成效的研究,而且他所证明的认识的发生并非仅仅是主体反映客体的单向过程,而是借助主客体的相互作用进行的主体和客体相互建构的双向过程,这对宏观认识论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当然,皮亚杰发生认识论也同样是具有局限性的,如对认识发生的社会因素作用的偏狭理解和过分偏重认识的个体发生问题等等。

总之,关注着主体的内在结构及认识过程的微观机制所进行的深入研讨,是当代认识论发展的基本方向之一。由此所带来的不仅是对传统认识论观念上的突破,而且预示着认识论已从传统的纯思辨的研究方法中解脱出来,并代之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

在主体研究上,将单一的物对主体决定作用的考察转变为将主体状态及其心理、意识现象的发生的存在,同主体自身特定的文化背景结合起来加以考察,是当代认识论主体研究深化与突破进程中的另一次巨大跃迁。

与传统认识论不同,当代认识论认为主体的特定状态及心理、意识的存在和发生不是仅由物的因素或物的决定作用就能释然的。例如,尽管可以从直接的物的生活中找到当代人的危机感、自我实现方式、价值规范等等的一系列深刻根据,但是不同民族、不同个体的不同主体状态和不同心理、意识特征却是单一的物的因素所不能作出令人满意回答的问题。正因此,当代认识论主张对人的主体状态及心理意识现象的说明应该将人放到更为宏大的时代文化背景中加以考察。

所谓文化指的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人类特定的群体生活的生存模式、语言形式、心理特征、价值规范与习俗观念等要素的总和。特定的文化传统往往会构成特定主体状态及其心理意识现象的历史本质。因为,作为一种综合背景,不同的文化传统不仅决定了不同民族、社会迥异的生存状态以及对事物的迥异的认知方式和认知视角,而且特定文化传统中所属成员的不同的主体状态对事物的认知方式、素质等等,归根到底也都是其各自特定的文化背景和传统的产物。正因此,著名哲学家卡西尔指出,对人的研究必须从对人类文化的研究着手,或给人下定义时必须“以人类文化为依据”。

将特定的主体状态及其心理意识现象放到特定的文化背景中去加以考察,是当代认识论主体研究中极受重视的方法。无论是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力图揭示人的理性世界深层之下各种潜意识对主体状态及心理过程之影响的精神分析学家如弗洛依德、荣格等人,还是借助对各种现实社会关系和客观文化结构的历史考察去分析现实文化并由此说明物质特定主体状态及其意识现象之发生和存在的韦伯、汤因比、卡西尔等人,或是通过探求人格形成到自我意识超越的心理机制来着力说明主体存在状态的以尼采、柏格森为代表的生命哲学和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等等都莫不如此。这些立足于文化与人的关系对主体特质的多层面揭示,无疑将人对主体自身的研究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

当代认识论在客体和主体研究上的深化与突破,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认识研究方向和方法的重要转变,客观上代表了认识论发展的现时代水平。正因此,它也就不能不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

首先,必须充分肯定的是,这种深化与突破表明了当代认识论的发展方向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现代科学的产物,理应被视为当代认识论的重要构成部分,尤其是它将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揭示了必须从主体活动出发去考察客体和主体的规定性。这种认识史上革命性变革的科学性,事实上既由科学和实践的发展得到了证实,也由当代认识论发展的趋势给以广泛的印证。因此,那种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已过时了的论调,不仅在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在实践上也是极其有害的。

但另一方面,当代认识论的发展又使我们必须承认,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迫切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更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现代科学的产物,但现代科学本质上是一个过程,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只是这个过程的初始阶段。科学和实践飞速发展至今,已极大地拓展了人类认识的视野,提出了许多其初始阶段没有提出的新问题,或者对以往误以为解决了的众多问题提出了新的质疑。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具有的不可超越的时代局限性,加上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受斯大林以后教条化研究倾向的影响,不仅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许多具体方面与科学的发展不相吻合,而且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本身的要求越来越远,使其很难表现出自身原本应有的时代气息。因此,当代认识论的发展应该说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一方面,其成就必须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正视,以往那种视马克思主义为科学的科学或唯一科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已完全科学地解决了认识论问题并斥西方哲学一概为错误的思想方法,表面看起来是在彻底地坚持马克思主义,而实质上恰恰是在从根本上扼杀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借鉴当代认识论的成就是我们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其缺陷和不足又在一定程度上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揭示了方向。当代认识论在人化自然、人工智能问题、主客体双向建构的本质问题,主体状态和内在结构问题等方面,都还存留着许多仍未解决的众多内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作为一种科学的认识论,理应在扬弃当代认识论的基础上担当起未解难题的时代哲学使命。

总之,通过吸取和借鉴当代哲学认识论客体和主体研究上的巨大成就来促进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使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真正站在时代科学和实践发展的前列,这应该是当代认识论客体和主体研究上的深化与突破给我们的时代启迪。

标签:;  ;  ;  ;  

当代认识论在客体与主体研究中的深化与突破_认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