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新闻失实的原因及防范
李子扬 哈尔滨师范大学
摘要: 新闻的真实性是可以保证新闻生命活力的。因此,坚持保持新闻的真实性是对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最高级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新闻媒体竞争非常激烈,一些无良媒体甚至不顾原则通过虚假新闻去进行不正当竞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虚假新闻的发展趋势突飞猛进。
关键词: 新闻失实;网络传播;虚假新闻
一、引言
社会高速发展的进程之中,当下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和新的高度,目前的社会环境与媒介生存环境决定了新闻行业需要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要格外注意新闻职业当中出现的有关道德方面的问题,当今的新闻行业已经不是简单做做记录,对新闻做出评价然后进行报道这样简单粗糙,于是新闻失实现象也不再是表象那样简单。
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群众对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尤为敏感,对社会导向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除了起到舆论监督与党外民主监督的作用外,也肩负着告知人民群众其周围的生存环境的真实面貌,辅助群众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对于安抚大众情绪,稳定社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二、网络失实的原因
新闻失实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分为无意性失实和故意性失实,无意性失实指的就是:因为不深入的采访,以讹传讹,使得原始材料本身缺少真正意义上的真实性,又或者是因为编辑校队人员在工作中的疏忽纰漏所造成的一种失实。而故意性失实指的就是:明明知道原本的新闻材料与所发生的新闻事件本身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但却不及时改正,或者有其它非正常的目的所造成的失实。在这其中原因便是不可胜数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都属原因的范围之内。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制定[5]。小儿咳嗽痰热壅肺证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儿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12)制定[6]。
第五,提高闽商个人素质,提升闽商团队的整体形象。关键在于提升闽商个人的素质和打造闽商团队的品牌,而核心则是要增加文化内涵,在商务活动中展现闽商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取得社会广泛认同。要使闽商都认识到个人素质与团队形象息息相关,而团队形象又与闽商长远利益息息相关,必需秉持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在自我教育、自我规范中增强个人参与团队形象建设的主动性,在提高闽商文化质量的基础上,给全世界以崭新的闽商形象,以“强”、“大”的阵容逐浪商海,增强闽商团队的综合竞争力。要由注重产品行销向注重品牌的塑造转型,把经营重心由产品行销、资本运营,拓展到品牌运营,打造出21世纪具有闽商印记的驰名海内外的商帮品牌。
(一)网络的广泛传播现象引发的失实
解决问题要从源头下手,防范新闻失实,自然要从内容生产者方面做出第一考虑,从声源处解决噪音。首先,加强公民新闻的核实审查制度,并提高公民记者的职业水平和个人素养,对公民记者的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监督公民记者的职业道德水平。在网络新闻的监管上,应该实行奖惩措施,奖励优秀的真实网络新闻,提高优秀内容生产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样,对于失实新闻报道,对社会造成严重恶劣影响,应当严厉打击新闻源头与传播者。只有良好的监管体制,才能有效遏制网络平台的虚假新闻报道。
(二)网络的高度开放特性引发的失实
公权力的公信力深深影响着社会的稳定性,只有不断完善传播规则与网络平台机制,才能够有效的提高网络媒体的公信力。无论是何种媒介,都应该时刻牢记自身的社会责任与职业道德,做出正确的,真实的,有利于社会的舆论导向。正如前面所言,提高媒体公信力,只有依赖于严格的传播制度与高度的自律才能得到,严格制定并监管行业内的生产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才能树立有公信力的媒体形象。
(三)网络编辑的失职引发的失实
传播内容生产编辑者在网络新闻中占着重要的地位,肩负着网络新闻的审核工作,需要保证在新闻公之于众前,核实内容的真实性。但在虚假新闻的传播中,失职的责任是多方面的,原因也是出在各个环节,有些新闻内容生产者制造出虚假新闻是无心之失,可能是从业经验短,没有意识到新闻真实性的重要,审核环节马虎大意。但有些失职则是有意为之,出于个人利益目的,夸大新闻实事,扭曲新闻真相,妄图造成一定的轰动性,从而赢得社会反响,提高新闻关注度。
三、关于改善网络传播环境下新闻失实的对策
(一)提高公民记者的自身素质,建立良好的监管体制
网络具有开放性,它可以给受众们提供一个信息交流平等又快速的大广场,大街小巷的每一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进行转发、评论、舆论监督。这种现象是好的,它可以有效的将新闻传播面积最大化,同时可以有效的监督舆论。但有利的同时也存在着弊端。
(二)加强网络媒体的公信力
早期媒体有着很强的局限性,如开始的报刊,到后来的广播,电视,除了版面,时间等限制之外,广泛的受众与严格的监管制度也让传统媒体不得不注意诸如新闻道德,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等诸多因素。但作为新媒体的网络媒体却是一个开放性的媒介载体,这个载体几乎不存在传统媒介的所有限制,不仅传播对象广泛,传播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任何人都可以在网络媒体上发布信息或进行类似的传播活动。在现代社会的生活中,网络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网络媒体传播信息量庞大,受众范围广泛,注定会轻易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很多网络媒体传播者为了制造一时的轰动,吸引大众眼球,不惜制造失实的虚假新闻,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anomalies over the western Pacific Ocean warm pool and its possible mechanism
(三)严格实施网络编辑的审核工作
除了虚假新闻制造源头外,严格的传播监管也是重要的新闻失实防范手段,在传播过程中减少噪音。网络编辑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应对内容进行严格的把控与监管,不仅要对内容中色情暴力,迷信愚昧的成分进行筛选,也要对新闻秉承着实事求是的作风,对新闻内容要有着独立的判断能力,加强对新闻内容的调查与研究。不能一味追求轰动对失实新闻进行放行。
四、结语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也是建立公权力公信力的基础。在社会转型时期人民群众对于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尤为敏感,对社会导向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除了起到舆论监督与党外民主监督的作用外,也肩负着告知人民群众其周围的生存环境的真实面貌,辅助群众作出客观理性的判断,对于安抚大众情绪,稳定社会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在经济危机正在持续的目前,新闻传播真实的意义更加明显。
参考文献:
[1][美]大卫·哈姆斯塔姆.掌权者[M].四川文艺出版社,1988.
[2][美]J·赫伯特·阿休特尔.权力的媒介[M].华夏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