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提高煤矿职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论文_侯英敏

浅论如何提高煤矿职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论文_侯英敏

摘要:如何提高煤矿培训针对性、有效性;领导认识到位,采取的培训方法和方式;注重信息反馈。

关键词:煤矿培训;有效性;针对性

煤矿生产由于其自然规律和特殊条件,决定了煤矿的安全生产比其它行业更为迫切和重要。要搞好煤矿的安全生产,人是关键因素,要提高煤矿职工的素质和实现煤炭生产的现代化,必须大力发展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工业发达国家早已把安全教育培训看作是“安全的保证”,认为“在一切隐患中,无知是最大的隐患”。

第一、充分认识煤矿安全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一、企业领导应充分认识到安全培训的重要性

要搞好职工培训工作,领导认识尤其是一把手的认识要到位。培训对煤矿企业来讲,是一项以人为本,提升安全素质的工作,需要花人力,物力,财力。有些领导认为,企业经济上有困难,能省一点是一点,就是参加了培训也不一定不出事,存在侥幸的心理。就是必须来培训,有的单位把一些老弱病残的人员作为安全技术培训的主派对象,个别职工已经成为学习的“专业户”,这就失去了培训的真正意义。在煤矿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安全技术素质较低的职工队伍与现代化矿井的要求是很不协调的,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化煤矿发展的需要。

二、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预防事故的主要途径

在许多事故发生过程中,人是引发事故的主要因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组合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而物的不安全状态,往往也是人为造成的。

资料统计:在国有煤矿瓦斯爆炸的引火源中,电气火花居于首位,而电气火花中电钳工带电作业引起瓦斯爆炸的比例相当大。例如:2005年某煤矿的一名电钳工为了省事,在井下带电检修设备时,引起了瓦斯爆炸,造成一次死亡200多人的特大事故。这种事故不是偶然出现,也不是头一次发生,而是重复发生。为什么呢?这关键是职工对安全知识的无知,而无知又造成安全意识不强。现代社会,煤矿生产的全过程已经实现了机械化,这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推动了煤炭工业的发展,但最决定的因素是人而不是机器,机器是靠人去操作的,是靠经过培训掌握了技术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工人去操作的、开动的,如果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和技能,不懂安全规程及操作规程,机器开不起来,机械出了故障不能排除,不仅影响生产,更重要的还会给安全带来威胁。从煤矿所发生的一些事故来看,事故的原因,除管理不善等因素外,主要是由于职工技术素质太差,违章作业造成的。因此要加强安全技术培训,熟练操作技能,掌握三大规程,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采取多样化教学,提高培训效果

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不同于其它学校的培训,培训学员也不同于技校学生,接受安全培训的学员都是来自生产一线的工人,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差异较大,从二十几岁到五十几岁不等;文化水平差别较大,从小学毕业到大学毕业不一;由于工作时间的长短不一,工作经验差别也较大,种种差异给培训教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针对学员的这些特点,要达到预期的效果,必须采取多种教学形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

首先:典型事例现身说法的教学方式

要控制各类事故发生,实现煤矿安全,关键是人,再好的装备需要人去掌握和使用,安全管理制度要靠人去执行,安全生产环境同样需要人去创造。因此,抓好煤矿企业全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全员的个体防护能力,是实现煤矿安全的核心。针对煤矿职工文化程度偏低、年龄偏大、记忆力差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多举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引导职工进行现身说法,自己教育自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让事故的当事人与先进人物典型正反两方面的人物现身说法,既直观又有针对性,大大增强了说服力和震撼力,“以人为镜,可知得失”,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可以使职工从中醒悟。

二、 强化多媒体教学,注重直观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和特点,用电脑制作多媒体课件,全面实行多媒体教学,推进教学手段现代化。如:开展电化教学、幻灯教学、放安全教育录像片、参观安全教育展览室,播放一些比较典型的事故案例录像,组织学员围绕案例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从中找出教训和总结经验。防止此类的事故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注重学员的直观教学,就是通过参观采煤、掘进、机电、通风实验室来提高学员的感性认识,实物的讲解更便于学员接受和理解知识,便于回生产单位后学以致用。

三、安全培训的内容应有针对性、实用性

安全培训的工种很多,如矿长班培训、科区长班培训、班队长培训、特殊工人培训、新工人岗前培训、成建制培训等等,在确定他们的培训内容和方法时,应根据他们不同的素质和特点来培训,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对新入矿的采掘工,以安全操作为主要目的,在授课中结合实际既可利用模型讲授,也需到现场参观,使他们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培训水平

遵循“积极培养,大力引进,兼顾聘请”的原则,坚持“以师为本”的管理理念,表扬激励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动性,唤起教师对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训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业务水平的高低。建立一支专业齐全、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安全培训的前提。教师要把提高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作为职工安全培训的主要内容,不断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把煤矿新技术、新工艺、以及典型事故案例充实到培训课程中去。随着煤矿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许多新技术、新装备广泛采用,必须要求教师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常言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而且这桶水必须是“常新水”,因此,教师应经常到有关院校进修与培训,刻苦钻研业务,把知识融会贯通。

第四、严格考试发证关,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培训中心要通过制定安全培训的管理规定,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规范考试制度,决不能走过场,克服培训上的形式主义,把考核情况纳入优胜劣汰,竞争上岗机制,真正做到不合格的坚决不发证。要落实安全培训责任制,凡经培训考试不合格或培训后仍不正规操作的由个人自己负责,对该培训未培训的将追究领导的责任。坚持培训质量跟踪考核,培训部门对培训质量及培训人员的工作效果负责。

第五、注意信息反馈,不断改进安全培训的教学和管理工作。

安全培训最终目的,不只是完成数量的多少,更不能满足于把课上完,而是要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教师讲的知识是不是学员需要的,要求学员掌握的知识有没有掌握?掌握的程度如何?这些信息的获得,除了要通过考核结果反映外,还要召开学员座谈会、分析会,广泛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进行问卷式征求用人单位的意见,以此不断改进培训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

安全培训是职工的最大福利,只有搞好安全技术培训,才能确保安全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的明天更加辉煌。

论文作者:侯英敏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8

标签:;  ;  ;  ;  ;  ;  ;  ;  

浅论如何提高煤矿职工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论文_侯英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