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外科 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脊柱结核手术治疗中出现并发症的因素,种类和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158例中的27例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与之相对应的治疗方式,将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记录。结果:和治疗前相比中毒症状有所减轻,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的FARANKEL指数明显下降,植骨骨性融合,无移位和吸收现象出现,平均融合时间为4.8个月,在所有患者中有2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17.09%,其中胸腹膜受损12例,血管损伤1例,神经功能障碍9例,脑脊液外漏2例,呼吸困难3例。结论:脊柱结核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如果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征兆,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其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关键词:脊柱;并发症;结核;预防和治疗
脊柱结核为骨关节结核中最常见的疾病类型,当前有多位学者主张使用手术的方式对于有适应证的患者进行治疗。但进行完手术以后,势必会出现并发症,为了探究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方式,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158例中的27例并发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该项问题进行了深入性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院行手术治疗脊柱结核患者158例为研究对象,经CT,X线平片或MRI检查已经确诊。所有患者自愿参与实验,并签署了同意书。其中男89例,女69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18岁,平均年龄为(36.8±4.8)岁。,均出现了体重下降,食欲不振,潮热、盗汗和胸腰背部显著性疼痛。
1.2治疗方法
1.2.1术前准备
(1)术前使用初治抗痨方案化疗2-4周,若术前发现抗痨无效者则更换为复治二线方案,结核活动表象明显者术前延长抗痨治疗时间。
(2)使用支持治疗法将患者全身症状加以改善,卧硬板床,直至结核中毒症状改善,血沉、C反应蛋白较抗痨前下降,体重增长,食欲提升后方可进行手术。
(3)术前严格评估患者手术耐受力。
(4)术前加强心肺功能锻炼。
(5)结合医学影像资料,测量椎体高度,横径。估算术中减压范围和螺钉尺寸。
1.2.2手术方法
清除病灶:将脓液吸出,同时清除肉芽组织,游离死骨,变性坏死组织和干酪样物质,使用骨刀将发生病变的椎体切除,令硬化骨达到正常松质骨为止。存在脊髓功能性损伤者行椎管减压术,显露出神经根以及受压段硬膜囊,与上下截骨椎体中做骨槽当做植骨床,在胸椎、腰椎使用自体髂骨为植骨材料,利用撑开器将畸形矫正后植骨、内固定,完成手术后,使用硅胶胶管引流。
1.2.3术后处理
行心电图监测与护理,同时观察患者四肢运动,伤口引流以及感觉与生命体征。在术后24--72h移除引流管。术后连续使用5---7d抗生药物预防感染,同时有针对性的对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综合诊治。
术后对患者继续规范化抗痨治疗,时间为12---18个月,术后7d再次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肝肾功能。
2.结果
所有患者无失访,在对其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工作后,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脊柱结核,和之前相比,其中毒症状有所减轻,伴有神经功能损害者的FARANKEL指数明显下降,
植骨骨性融合,无移位和吸收现象出现,平均融合时间为4.8个月,在所有患者中有27例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发生率为17.09%。详情见表1
3.讨论
3.1胸腹膜损伤
胸腹膜受损,会引起血气胸,气腹,气胸等现象出现。在手术结束以后,患者感到胸腹部叩诊异常,腹胀,胸闷等现象,表示存在胸腹膜损伤。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为以下几点:
(1)手术前患者胸膜受损。
(2)因炎症反应导致脆性增加。
(3)粗暴操作。
(4)处理方式不佳,如取肋骨时剥离不当,肋骨断端可引起胸腹膜破损现象出现【1】。
预防:在手术前应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结核病或胸腹膜病变史,患者应掌握正确的深呼吸和咳嗽方式,在术中如发现胸膜破损应及时处理,术中操作轻柔,术后实时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本案例中胸腹膜受损案例有12例,4例气胸经穿刺后吸收,8例胸腔积液经安置胸腔闭式引流处理后好转。
3.2血管受损
血管受损部位为腰横静脉,髂外静脉,大根动脉等,临床表现为术中出血量增大,低血压或休克等。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者对局部解剖结构了解不深。
(2)术中患者血管脆性增加。
(3)手术视野不清,暴力操作。
预防:
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以前,应该避免使用血小板凝集药物,术中实施麻醉,将血压控制在100mmHg以下水平。保护重要血管,如出现解剖困难的情况,视情况分离血管。如发生损伤
首先用手指按住血管,后缝合或行纱球压迫。
术后观测患者的尿量与生命体征变化,注意切口渗血情况,观察引流液颜色和性质。
本案例中有1例为髂外静脉受损,创口较小,行术中缝合自愈。
3.3神经功能障碍
比较常见的神经功能受损部位涉及到喉返神经,肋间神经,交感链以及生殖股神经等等【2】。主要表现:术后股前部疼痛异常,喝水呛咳;上下肢感觉与运动神经功能障碍等等。
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操作者手术视野不清晰,粗暴操作,自身病情恶化。
预防:神经和手术切口应保持平行,术中对于无法明确的组织不得随意切断,对于神经根口出血处,应压迫止血,尽量避免使用电凝止血。
在对脊髓减压过程中应先找寻椎间孔要咬除术侧椎弓根,后行压迫脊髓骨碎块切除,动作轻柔,术中特别注意螺钉、钢板等安放,术后72h内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运动障碍,感觉异常等现象。
本案例中神经功能障碍者9例,其中肋间神经受损者3例,给予患者营养神经药物结合物理治疗3个月后,症状消失。6例为股神经激惹,对其行营养神经治疗3个月后临床症状消失。
3.4脑脊液外漏
有文献表明【3】,脊柱术后出现脑脊液外漏的发生机率为2.34%----9.35%,本组有2例患者出现了脑脊液外漏现象,占总数的7.4%,和该报道结果一致。
其发生原因主要为:
(1)患者自身脑脊液外漏。
(2)硬脊膜和四周组织粘连。
(3)医源性相关因素。
预防措施:
在进行手术以前,正确评估患者的硬膜粘连程度,准备好术中器械,加强止血,认真分离发生粘连组织,如局部硬膜受损应进行加压缝合,术后观察敷料和引流液渗出情况。对于易合并脊膜炎和切口并发感染的患者,应经皮蛛网膜下腔进行引流工作。
3.5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多发于术后1--3天内,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声音嘶哑,吸气性呼吸困难,咽喉疼痛等等,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出汗,心率加快,烦躁等情况,血氧饱和度迅速下降至40%--50%。期发生原因主要为:
(1)切口内部出血。
(2)喉咙水肿。
(3)肺部感染。
预防措施:在进行手术以前,对患者开展鼓肺排痰训练,术中注意吸痰鼓肺,术后加强翻身拍背,术后常规心电图监控,同时结合相关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创口颜色变化,外液渗出等情况,鼓励患者多进行深呼吸,缓慢进食,尽量避免大声说话。
本案例中有3例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困难现象,行纤支镜吸痰术,同时呼吸机辅助通气等相关处理,患者抢救成功。
综上所述,脊柱结核手术相关并发症的治疗应该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如果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征兆,应在第一时间进行有效处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其出现更加严重的后果。
参考文献:
[1]黎峰.脊柱结核手术治疗的并发症探讨[D].中南大学,2012.
[2]张宏其,尹新华,黎峰,高琪乐,郭超峰,唐明星,刘少华,王昱翔,邓盎.脊柱结核手术治疗并发症及相关危险因素的探讨[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01:20-27.
[3]朱来发.脊柱结核术后复发的原因分析及疗效[D].广西医科大学,2014.
论文作者:何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8
标签: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结核论文; 脊柱论文; 手术论文; 胸腹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