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参与式方法在乡村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王楠[1](2021)在《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文中研究表明风景园林学与生态学、地理学、景观生态学等学科的相互融合之始,景观规划实践便开始了从单个目标到多个目标、从单一尺度到多尺度规划、传统美学提升到多个学科应用的发展之路,形成了高度综合的实践类型。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是景观规划师对理论与技术的发展,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景观规划师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有必要关系。景观是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Ian Lennox Mc Harg)眼中的垂直要素结构、是R·理查德·T·T·福曼(Richard T.T.Forman)眼中的土地镶嵌体......景观规划师们对景观有不同的认知,对应的认知框架也是有所差别,但学界没有对现有的认知思路进行总结,造成了认知上的混乱与无序,规划实践和理论上的混乱。行业内没有形成统一的认知标准,应用于景观生态规划实践的多学科知识体系也没有完整的被提出。认知框架的研究为统一更多的决策者的认知提供了机会,对场地清楚的认知、协调多方决策提出适合的规划方法提供了方法。本文主要运用信息加工理论对以上景观规划师的方法、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以期总结出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分析景观所运用到的多学科知识及存在的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新的认知框架提供建议。本文研究分为5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首先是问题提出、梳理国内外景观认知框架、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等相关综述研究,然后阐明了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最终梳理论文的研究内容、基本方法与整体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和分析框架,依据研究的目的与文献对景观、景观认知、景观认知框架和景观生态规划等概念进行界定,从认知心理学、风景园林学、系统学、知识论等邻域出发梳理,景观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知识可视化、图示激活理论、构建主义理论等相关的理论与研究现状,确定了本文的分析框架和技术路线。第三章多学科知识介入LP历程梳理,纵向梳理国内外多学科介入的规划研究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各学科理论实践的发展变化及各阶段对景观认识上的变化。第四章为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确定代表性的景观规划师,并从多学科角度分析研究他们的理论及代表性案例,总结各认知框架的类型(结构性或程序性认知框架)及形成原因。第五章为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首先在第三、四章的研究基础上阐明几位景观规划师的主要思路和景观认知框架,应用信息加工理论分析各底层认知的差异,然后总结各景观认知框架的使用途径。最终综合多个既有景观认知框架,为构建景观生态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提出建议并尝试构建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有3点:第一,笔者总结了在景观生态规划过程中,信息加工阶段的多学科知识框架构建;第二,总结了既有多学科结构性、程序性景观认知框架;第三,构建了综合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
梁坤[2](2020)在《北盘江中游民族节日文化相似性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治理、乡村振兴的在地推进是行政、社会和乡村社区主体等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合力并举的实践过程。作为“最后一公里”的实操,保障乡村社区中“人”的积极参与是关键。既有对于乡村社区多主体参与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研究主要关注政治参与。此种基础下的研究,难以形成综合性视角,一定程度上忽视了社区中人在村庄经济、文化、组织等多方面主动参与对乡村发展、乡村治理的贡献。因此,多民族间相似性节日文化习俗体系在地发展过程中具有的增强乡村社区凝聚力、增强乡村主体能力建设、在地功能性强等重要实践表征,在乡村社会发展、乡村社会治理中保障社区中人的参与促进效益明显,也为研究农村基层治理过程中社区中人长效参与机制建设提供了新视角。鉴于此,本文通过在北盘江中游地区7个县区选择10个村为田野调查点,以多民族相似性节日文化为切入点,突破传统单一民族纵深化研究模式,分析在多民族相似性节日文化实践表征背景下,一定区域自然、社会环境影响下多民族文化关联性和社区中人参与乡村发展、乡村治理实践的长效机制建设。探索多民族相似性节日文化习俗在地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地方性特征、功能特征、社区中人能力建设、乡村社区能力体系建设等方面的特征及机制对于乡村治理所具有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经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实践中,从相似性节日文化习俗体系解决“人与人”、“人与自然”实践表征看,乡村社区居民对此有其知识经验积累,一定区域内多民族在自然、社会等环境影响下具有一定文化关联性。(2)相似性节日文化活动具有维持道德与社会秩序功能,可实现多民族间跨越壁垒加强交流交往以满足人的自由发展需求。(3)以节日文化活动为载体,可加强乡村社区中乡民、精英、行政等主体的可行能力提升,助力改变乡村社会治理组织能力匮乏问题,促进乡村社区共同体建设。(4)以乡村社区节日文化活动为载体,可进一步整合村庄社会资源,巩固提升传统文化延续;以多民族相似性节日文化为载体,可实现基于文化为载体的乡村治理体系可推广性和可复制性,增进扎根乡土维度的乡村治理体系建构,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郝旺奂[3](2020)在《基于扎根理论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秦岭北麓西安段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尖锐,但现有空间规划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国土空间规划改革背景下,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将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从未来规划的编制和管理实施来看,厘清现行规划低效甚至失效的原因尤为重要。本文从系统、客观地研究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的诉求出发,以规划实践的角度切入,采用扎根理论法识别规划实施影响因素,构建其分析框架,指认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继而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筛选规划实施中待解决关键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五部分:(1)通过对现实问题和学科问题的分析,凝练出本研究拟解决关键问题为:影响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的因素有哪些。据此进行相关文献综述,并对核心概念和相关基础理论如扎根理论、规划相关理论和政策类型理论进行梳理和研究,确定本研究的分析框架(绪论、第二章);(2)对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各方面概况进行梳理,包括秦岭北麓西安段现状、保护规划和利用规划概况、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史阶段空间管控情况及相关管控部门概况(第三章);(3)基于扎根理论法,深度访谈规划相关人员,对访谈数据进行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三级编码分析,并与相关文献进行比较,构建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分析框架(第四章);(4)基于构建的分析框架,指认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五章);(5)通过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分析,从中筛选出改革后仍待解决的问题,进而分析确定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第六章)。本研究主要结论有三点:(1)构建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包括4个层级共25个影响因素如规划编制依据因素、规划编制方法因素、政府管理体制因素等;(2)指认出编制依据不全面、基础资料不足等14条秦岭北麓西安段规划实施问题,涵盖规划编制、规划管理、规划实施3方面;(3)确认规划编制方法问题为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提出增强基础研究、增加视觉景观规划等12条相对应的优化策略。
向博文,汤黎明,赵渺希[4](2020)在《网络环境下乡村规划多主体参与研究评述与展望》文中认为文章介绍了网络社会的理论概念以及网络社会环境下规划公众参与的背景,从既有的乡村传统社会结构和网络社会两个部分回顾了我国乡村规划参与的研究与实践,认为目前学界普遍将互联网看作乡村规划参与的技术增益,忽视了其对乡村社会结构产生的影响,该因素与规划等正式制度的不协调,是规划公众参与成效不佳的根源,应厘清网络社会与乡村传统社会结构的相互作用机制,挖掘乡村规划参与在网络社会环境下的特征,注重网络新媒体社交和"关系社会"能人效应的叠加复合效应,同时应避免互联网所带来的数字鸿沟。
闫帅[5](2020)在《基于莆仙文化的传统村落景观设计 ——以龙山上楼自然村为例》文中提出传统村落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和民俗民风的传承地,是华夏文明的根基。随着现代生活的加快,城市飞速发展,村落空心化日益严重,问题突出致使村落走向衰败。同时,在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中,现代材料的运用,使村落过度商业化,千村一面,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同时,过度的商业化导致植物群落破坏、空间划分杂乱、环境越来越差等问题,基于这些问题本文对传统村落进行景观设计与保护。本研究通过“人居环境学理论”、“祭祀圈理论”、“景观生态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理论运用到传统村落的景观设计中,并借鉴了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设计、前洋村改造、日本掌合村以及韩国河田村等的景观设计的优势;结合对莆仙文化、民风民俗等的梳理,提出基于莆仙文化的村落景观设计策略,并提取文化符号运用到龙山上楼自然村的景观设计中。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和现场调研,对于现场的地形、地貌、民居、历史、水文等人文景观元素进行分析,总结龙山上楼自然村当前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莆仙文化特征及景观表达手法,提出基于莆仙文化的“祭文化轴线”、“婚嫁文化轴线”、“祖先文化轴线”、“农耕文化轴线”四条设计轴线,以此对龙山上楼自然村空间格局、民居外观、文化性景观、入口景观、农耕景观、祭祀景观和宗祠景观等进行设计。该景观设计对完善生态系统,适应居民对舒适生活需求提高传统村落景观和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恒,耿忠泽,段昭[6](2019)在《参与式方法在乡村游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河北贾口村为例》文中认为在设计下乡背景下,以河北贾口村为例,验证参与式方法在乡村游园设计中的可行性。运用田野调查、开放式问卷、半结构访谈等参与式工具,对利益相关者诉求与乡村现状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通过排序法、内容分析法、图表法对原始材料进行归纳分析,结合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与村民的乡土知识,确定设计重点与设计产出形式。研究结果表明,参与式方法能激发村民产生内生动力,提升设计成果的可持续性,其带来的利益共享能保证设计成果的完善度,设计人员以介入者、协调者的身份参与能保证设计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缓解利益相关者间的矛盾,平衡各方诉求差异,从而提升设计成果的满意度。
王刚[7](2019)在《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四川巴中九寨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山地城市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位置;生态格局和景观风貌丰富的山地城市,体现出其地形地貌的特殊性。郊野公园功能有保护自然生态、人们休闲游憩得到满足、保持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等,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建设与发展郊野公园对我国城市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建设“城市郊野公园环”围绕在城市周边的规划理念在有些城市被提出,在部分公园已基本建成。我国的地形山地较多,全国2/3的面积是山地,广泛存在于山地城市的郊区,为郊野公园的建设创造了条件利。当前,关于规划与建设山地城市的研究在学术界越来越引起规划建设者的关注;现在,在理论和实践上对郊野公园进行研究是迫切的学术议题,建设及规划在社会各界成为热点被关注。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了国民保护环境的意识,发展郊野公园的关注点更加明确。资源特色是郊野公园的优势,保护和利用需要科学的景观规划理论指导。这些年,虽然依托山地建设郊野公园在我国许多城市掀起了的热潮,但是郊野公园研究对于我国还是个较新的领域,其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正处于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系统的郊野公园规划体系。因此,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研究在我国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建设经验上借鉴了国外,我国传统园林的山水景观对案例的规划理念和设计手法都有启示,对四川巴中九寨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进行研究,探索出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希望能适合山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对山地型郊野公园景观规划有建设指导。对山地郊野环境的保护上,建设郊野公园是一个重要手段,在城市绿地系统构成中是重要的组成,山地城市建设的未来重要组成,在学习了国内和国外新的理论、新的动态,从多个角度跨学科分析,学习已有成熟案例和反思在建项目,汇集经验,指导山地城市郊野公园在今后的建设发展。
谢美[8](2019)在《旅游型乡村生态空间重构研究 ——以茶陵县卧龙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全域旅游理念为旅游型乡村发展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因急剧增长的游客规模和无序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导致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各类自然生态用地被侵占、环境遭到污染等问题。开展生态空间的演替发展与重构优化研究,是促进乡村的自然生态保护、维持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以茶陵县卧龙村为研究对象,全面梳理旅游型乡村生态空间的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进展,运用景观生态学、系统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在GIS与ENVI软件平台支持下,将GIS空间分析法、参与式农村评价法、生态敏感性评价与最小阻力模型等多方法相结合,分析卧龙村生态空间演变过程与特征,识别生态空间系统构成要素,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参与式农村评价法分析卧龙村建设空间的四个发展阶段,反演生态空间历史演变过程,分为生态空间原始阶段-生态空间点状占用阶段-生态空间面状破坏阶段-生态空间快速侵蚀阶段,旅游基础服务设施的无序建设是导致卧龙村生态空间被不断蚕食、生态空间质量明显下降、村民生态保护意识不足等一系列生态问题的主要原因。(2)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将乡村生态空间的三类构成要素分为生态源地、生态廊道与生态节点,采用生态敏感性评价、阻力面构建及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识别6个生态源地、15条生态廊道和22个生态节点,为卧龙村生态空间重构构成要素的结构与布局分析给出了构建框架。(3)根据卧龙村生态空间演变特征、趋势及其构成要素的生态学分析,结合旅游型乡村生态空间重构的目标、原则与思路,对基于识别结果的构建框架进行优化整理,重构卧龙村生态空间网络体系,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类生态空间构成要素的管控导则与设计策略,为实现卧龙村生态空间优化,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规划参考。
吴梦瑶[9](2019)在《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管理森林资源和编制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与评价还缺少专门的监测体系,这就急需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以保证经营方案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森林经营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结合系统论和适应性管理理论,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该体系在内容上涵盖了5个主要方面,即森林资源、森林环境、森林经营活动、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监测项目设计,并根据不同的监测指标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在整个监测体系中形成了监测分析、评价分析和反馈机制,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同时,本文以《昆嵛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0-2020)》为具体案例,通过对昆箭山林场森林经营目标与经营现状展开对比分析,运用构建的监测与评价体系框架,结合昆嵛山林场的森林经营状况,在实践中对所建立的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与检验。研究表明,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在昆嵛山林场的经营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有效地评估森林经营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为昆嵛山林场下一步的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监测指标数据获得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或监测结果汇总与分析的专业性不能得到保证,而且某些监测指标所需的监测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单位的财政负担。但总体来看,该体系还是可行的,它能够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周期性反馈,有利于及时修订森林经营方案,调整森林经营管理方向,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曾森[10](2019)在《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宁市兴福村为例》文中提出乡村是我国地域文化传承发展的根源之地,乡村景观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由生态景观、生活景观、生产景观共同构成。近些年来,虽然我国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如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积极的乡村景观建设政策,让传统的乡村景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受到了快速城市化的影响,让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出现了如价值偏离、模式趋同、生态失衡、文化缺失等一系列问题,使我国的乡村景观建设陷入了不能持续发展的困境。因此,应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制定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乡村景观规划策略,才能有效地指导当前乡村景观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化,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以我国当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主要需求为导向,在整体把握乡村景观概念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三生”共赢理念,探讨适合我国当前国情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本研究首先对我国当前乡村景观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整合;其次,通过分析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优秀案例来寻找解决这些主要问题的答案,获取创作思路以及理论支持;再次,以“三生”共赢理念指导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为切入点,从乡村生态景观、乡村生活景观、乡村生产景观这三个层面,提出“三生”共赢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从次,以浙江省海宁市兴福村景观规划设计实践来对“三生”共赢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进行应用与验证;最后,得出在进行乡村生态景观规划时要注重生态的修复与保护、在进行乡村生活景观规划时要注重生活空间的营造以及传统与时代的融合、在进行生产景观规划时要注重产业的布局以及产业的类型等主要结论,从而为建设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美丽”乡村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二、参与式方法在乡村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参与式方法在乡村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课题来源 |
1.1.2 学科问题凝练 |
1.1.3 学科问题拆分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综述 |
1.5.1 认知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综述 |
1.5.2 景观认知综述 |
1.5.3 图式研究综述 |
1.5.4 景观认知框架研究综述 |
1.5.5 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学科及实践综述 |
1.6 研究内容 |
1.7 研究方法 |
1.8 写作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概念辨析 |
2.1.1 景观 |
2.1.2 认知 |
2.1.3 景观认知 |
2.1.4 景观认知框架 |
2.1.5 景观生态规划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2.2.3 图式激活理论 |
2.2.4 相关理论在本研究的应用 |
2.3 本研究分析框架及技术路线 |
2.3.1 分析框架 |
2.3.2 技术路线 |
3 多学科介入LP历史进程梳理 |
3.1 萌芽阶段(19 世纪至20 世纪初) |
3.1.1 生态学及叠图理论的提出 |
3.1.2 景观系统分析法 |
3.2 渗透阶段(20 世纪初至20 世纪60 年代) |
3.2.1 生态系统生态学的提出 |
3.2.2 叠图分析法——手工的地图分层叠加技术 |
3.3 生态学初探(20 世纪 60 年代至20 世纪 70 年代) |
3.3.1 生态理论的成熟及技术的发展 |
3.3.2 量化叠图技术——适宜性评价法 |
3.4 紧密合作时期(20 世纪 70 年代至20 世纪 90 年代) |
3.4.1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日益完善——技术的革新 |
3.4.2 综合生态方法发展 |
3.5 成熟发展阶段(20 世纪90 年代至今) |
3.5.1 景观生态学理论全面发展 |
3.5.2 新实践的尝试 |
3.6 本章小结 |
4 既有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分析 |
4.1 代表性景观规划设计师判别与分类 |
4.1.1 统计分析法判别 |
4.1.2 层次分析法判别 |
4.1.3 景观认知框架分析思路 |
4.2 伊恩·论诺克斯·麦克哈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2.1 “千层饼”模式和适宜性评价方法研究 |
4.2.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2.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3 R·理查德·T·T·福曼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3.1 斑块——廊道——基质空间框架研究 |
4.3.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3.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4 卡尔·斯坦尼兹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4.1 景观变化框架研究 |
4.4.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4.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5 俞孔坚的景观认知框架研究 |
4.5.1 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方法研究 |
4.5.2 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案例研究 |
4.5.3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 |
5.1 多学科认知框架总结 |
5.1.1 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类型总结 |
5.1.2 多学科知识的搜集 |
5.1.3 多学科知识转化与加工利用 |
5.2 多学科认知框架构建策略建议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不足 |
6.1 主要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致谢 |
(2)北盘江中游民族节日文化相似性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4.1 概念 |
1.4.2 理论 |
1.5 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逻辑与技术路线 |
2.研究区背景概述 |
2.1 研究区域界定 |
2.1.1 北盘江中游 |
2.1.2 案例村 |
2.2 北盘江中游时空背景 |
2.2.1 历史文化背景 |
2.2.2 地理环境概述 |
2.3 北盘江中游民族节日文化相似性概括 |
2.3.1 相似性节日文化 |
2.3.2 多样性节日文化 |
2.4 本章小结 |
3.北盘江中游相似性民族节日文化地方性表征 |
3.1 相似性节日文化类型 |
3.1.1 祭祀性节日 |
3.1.2 农耕性节日 |
3.1.3 社交性节日 |
3.1.4 互惠性节日 |
3.2 扎根乡土:相似性节日文化本土知识与实践表征 |
3.2.1 春节 |
3.2.2 祭山节 |
3.2.3 吃新节 |
3.3 本章小结 |
4.多民族相似性节日文化功能特征 |
4.1 矛盾消解:相似地理环境视域下透过节日文化看族群间互通互融 |
4.2 破立并举:多元机制背景下的相似性节日文化交融发展 |
4.3 因缘和合:多民族节日文化调适与演进 |
4.4 和而不同:多民族相似性节日文化实践表征 |
4.4.1 文化涵化 |
4.4.2 文化适应 |
4.5 福祉生产:节日文化中的乡村社区发展 |
4.6 本章小结 |
5.基于主体可行能力在相似性节日文化中的功效看乡村社区发展 |
5.1 乡民主体可行能力认同与态度表达特征检定和分析 |
5.1.1 问卷信度检验 |
5.1.2 均值和标准差分析 |
5.1.3 相关分析 |
5.2 精英主体可行能力在村智慧激发,拓展横向空间 |
5.2.1 跨区域互动机制建设主心骨功能引领 |
5.2.2 民族间观念差距“填沟”引领在地化村庄发展实质落地 |
5.2.3 人与物两方面发力的脆弱性应对 |
5.3 行政主体可行能力的社会主体同构发展 |
5.3.1 节日文化中的社会关联考虑 |
5.3.2 公共品供给促进资源资本化发展 |
5.4 本章小结 |
6.乡村社区能力体系有效建设 |
6.1 厚筑乡村社区共同体基础 |
6.1.1 相似性节日文化视野下的机会与农户——社区关系重构 |
6.1.2 文化走亲:历史文化关联下的社区共同体建构 |
6.2 推动小农户与乡村社区治理能力有效衔接 |
6.2.1 多主体参与下的乡村矛盾纠纷解决机制 |
6.2.2 自组织有效引领乡村自治、德治 |
6.2.3 节日文化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 |
6.2.3.1 强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推进乡村治理规范化、程序化 |
6.2.3.2 切实增强乡村社区居民乡村治理工作本领 |
6.2.3.3 充分发挥家教家风构建和谐乡村社区 |
6.3 本章小结 |
7.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启示 |
7.2.1 对创建和谐民族关系、和谐社区的启示 |
7.2.2 对民族节日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启示 |
7.2.3 对乡村治理的启示 |
7.2.4 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
7.3 对策建议 |
7.4 研究局限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扎根理论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意义 |
1.5 文献综述 |
1.5.1 秦岭北麓空间管控相关研究 |
1.5.2 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及识别方法研究 |
1.5.3 规划评价研究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内容 |
1.8 论文框架 |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
2.1 核心概念辨析 |
2.2 相关基础理论 |
2.2.1 扎根理论 |
2.2.2 规划相关理论 |
2.2.3 政策类型理论 |
2.3 基于上述理论的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
2.3.1 本研究的分析框架 |
2.3.2 基于分析框架的研究技术路线 |
3 秦岭北麓西安段规划的相关概况 |
3.1 秦岭北麓西安段概况 |
3.1.1 地形地貌 |
3.1.2 气候 |
3.1.3 水文 |
3.1.4 动植物 |
3.1.5 人文 |
3.1.6 交通 |
3.2 《大秦岭西安段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概况 |
3.2.1 规划范围 |
3.2.2 规划目标 |
3.2.3 功能分区及控制要求 |
3.2.4 专项规划 |
3.3 《大秦岭西安段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概况 |
3.3.1 规划范围 |
3.3.2 规划目标 |
3.3.3 功能结构 |
3.3.4 控制要求 |
3.3.5 专项规划 |
3.4 秦岭北麓西安段历史阶段空间管控情况 |
3.4.1 2007年以前:缺乏空间管控 |
3.4.2 2007年—2011年:缺乏整体的空间管控 |
3.4.3 2011年—2018年:整体空间管控低效 |
3.4.4 2018年—至今:空间管控进入新的探索阶段 |
3.5 秦岭北麓西安段相关管控部门概况 |
3.5.1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
3.5.2 西安市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局 |
3.6 本章小结 |
4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
4.1 研究步骤 |
4.2 资料收集 |
4.2.1 前期准备 |
4.2.2 访谈数据收集 |
4.3 数据分析 |
4.3.1 三级编码——开放式编码 |
4.3.2 三级编码——主轴式编码 |
4.3.3 三级编码——选择性编码 |
4.3.4 信效度检验 |
4.3.5 理论饱和度检验 |
4.4 理论构建 |
4.4.1 初步理论构建 |
4.4.2 相关文献回顾 |
4.4.3 初步理论与相关文献的比较与分析 |
4.4.4 理论构建 |
4.5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分析 |
4.5.1 规划背景因素分析 |
4.5.2 决策环境因素分析 |
4.5.3 规划编制因素分析 |
4.5.4 规划管理因素分析 |
4.5.5 规划实施因素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问题指认 |
5.1 问题指认范围 |
5.2 规划编制阶段问题指认 |
5.2.1 规划的严肃性 |
5.2.2 规划的技术性 |
5.2.3 规划的合理性 |
5.2.4 规划的操作性 |
5.2.5 规划编制阶段问题指认总结 |
5.3 规划管理阶段问题指认 |
5.3.1 管理人员素养 |
5.3.2 规划管理体制 |
5.3.3 规划管理阶段问题指认总结 |
5.4 规划实施阶段问题指认 |
5.4.1 实施相关政策 |
5.4.2 监督相关政策 |
5.4.3 实际问题 |
5.4.4 规划实施阶段问题指认总结 |
5.5 本章小结 |
6 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筛选及优化策略 |
6.1 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筛选方法 |
6.2 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分析及待解决问题筛选 |
6.2.1 国土空间规划政策分析 |
6.2.2 基于政策分析的规划实施待解决问题筛选 |
6.3 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筛选 |
6.4 待解决基础学科问题分析及优化策略 |
6.4.1 规划编制方法问题分析 |
6.4.2 规划编制方法优化策略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创新 |
7.3 研究不足及扩展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Ⅱ 图片索引 |
附录-Ⅲ 表格索引 |
附录-Ⅳ 访谈提纲 |
致谢 |
(4)网络环境下乡村规划多主体参与研究评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网络社会下的规划参与 |
2.1 网络社会的概念 |
2.2 网络社会与规划参与 |
3 乡村规划的公众参与研究 |
3.1 既有的乡村规划公众参与 |
3.2 网络社会下的乡村变迁 |
3.2.1 信息化趋势下的农村社会结构变化 |
3.2.2 网络社会下的乡村治理与规划 |
4 结论和研究展望 |
4.1 目前研究不足 |
4.1.1 研究重心的错位 |
4.1.2 研究领域的缺失 |
4.2 未来研究展望 |
(5)基于莆仙文化的传统村落景观设计 ——以龙山上楼自然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传统村落景观保护的重要意义 |
1.1.2 传统村落文化型景观设计的迫切需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传统村落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2.1 传统村落相关概念研究 |
2.1.1 村落 |
2.1.2 传统村落 |
2.1.3 村落景观 |
2.1.4 村落文化景观 |
2.1.5 传统村落的价值 |
2.2 传统村落的相关理论研究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祭祀圈理论 |
2.2.3 人居环境学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相关案例分析 |
3.1 马嵬驿民俗文化体验园 |
3.1.1 马嵬驿项目概况 |
3.1.2 马嵬驿设计赏析 |
3.1.3 马嵬驿借鉴之处 |
3.2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 |
3.2.1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概况 |
3.2.2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设计赏析 |
3.2.3 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借鉴之处 |
3.3 藤爿山居—前洋村改造 |
3.3.1 前洋村概况 |
3.3.2 前洋村景观借鉴之处 |
3.3.3 前洋村景观借鉴之处 |
3.4 日本合掌村景观改造 |
3.4.1 日本合掌村景观改造概况 |
3.4.2 日本合掌村景观改造设计赏析 |
3.4.3 日本合掌村景观改造借鉴之处 |
3.5 韩国河回村 |
3.5.1 韩国河回村概况 |
3.5.2 韩国河回村景观赏析 |
3.5.3 韩国河回村景观借鉴之处 |
4 莆仙文化及对村落景观设计的启示 |
4.1 莆仙文化特征 |
4.1.1 祭文化 |
4.1.2 婚嫁文化 |
4.1.3 农耕文化 |
4.1.4 祖先文化和其他文化 |
4.2 莆仙文化对村落景观设计的启示 |
4.2.1 莆仙文化在传统村落中景观设计体现 |
4.2.2 莆仙文化元素的转化启示 |
4.2.3 将莆仙文化元素注入村落景观 |
5 莆田仙游龙山上楼自然村景观设计 |
5.1 龙山上楼自然村总体概况 |
5.1.1 村落简介 |
5.1.2 区域自然条件 |
5.1.3 景观现状 |
5.1.4 村落现存问题 |
5.2 总体设计 |
5.2.1 设计目标 |
5.2.2 规划依据 |
5.2.3 设计原则 |
5.2.4 设计理念 |
5.2.5 设计策略与构思 |
5.2.6 总平面规划设计 |
5.2.7 功能布局设计 |
5.2.8 文化景观轴线布局 |
5.3 专项设计 |
5.3.1 总体植物设计 |
5.3.2 建筑改造设计 |
5.3.3 公共服务设施设计 |
5.3.4 给排水设施设计 |
5.3.5 电力设施设计 |
5.3.6 急救设施设计 |
5.4 景观节点优化设计 |
5.4.1 文化休闲广场空间设计 |
5.4.2 竹林康养设计 |
5.4.3 农田景观设计 |
5.4.4 造纸遗址文化景观设计 |
5.4.5 菩萨庙文化景观设计 |
5.4.6 风水树和其他景观设计 |
6 设计研究总结 |
6.1 设计理念的体现程度 |
6.2 设计作品对于需求的满意程度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图纸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6)参与式方法在乡村游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河北贾口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参与式方法概述 |
2 参与式方法在贾口村乡村游园设计中的应用 |
2.1 准备阶段 |
2.2 调研阶段 |
2.3 分析与设计阶段 |
2.4 成果产出阶段 |
3 研究结果 |
4 结论 |
(7)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四川巴中九寨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快速城市化发展对郊野公园产生的影响 |
1.1.2 山地城市依托郊区山地地形广泛开展郊野公园建设 |
1.1.3 生态建设背景下对郊野公园的重新审视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界定 |
1.3.1 山地 |
1.3.2 山地城市 |
1.3.3 郊野公园 |
1.3.4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 |
1.3.5 郊野公园与其他相关绿地类型的比较 |
1.4 文献综述 |
1.5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的认知 |
2.1 国内外郊野公园发展现状 |
2.1.1 国外郊野公园发展现状 |
2.1.2 国内郊野公园发展现状 |
2.1.3 国内郊野公园存在的问题 |
2.2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
2.2.1 生态美学理论 |
2.2.2 城乡融合设计理论 |
2.2.3 边缘效应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5 休闲游憩理论 |
2.3 郊野公园的分类方法 |
2.3.1 按景观特色分类 |
2.3.2 按地貌形态分类 |
2.3.3 按游憩资源分类 |
2.3.4 按基地营建手段分类 |
2.4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的特征及功能 |
2.4.1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的特征 |
2.4.2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功能 |
2.5 小结 |
3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3.1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定位 |
3.1.1 规划理念及目的 |
3.1.2 主题定位 |
3.1.3 性质定位 |
3.2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要点 |
3.2.1 具有一定规模的面积 |
3.2.2 具有丰富的景观资源 |
3.2.3 具有必需的游憩设施 |
3.2.4 具有生态材料和节能技术 |
3.2.5 具有周密的安保系统 |
3.3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策略 |
3.3.1 生态规划 |
3.3.2 分区规划 |
3.3.3 道路规划 |
3.3.4 植物规划 |
3.3.5 水体规划 |
3.3.6 其他设施规划 |
3.4 小结 |
4 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案例研究——以四川巴中九寨山郊野公园规划设计为例 |
4.1 项目背景 |
4.1.1 项目位置与基地概况 |
4.1.2 现状评估分析 |
4.2 项目定位 |
4.2.1 规划理念及目的 |
4.2.2 主题定位 |
4.2.3 性质定位 |
4.3 项目规划设计策略 |
4.3.1 生态规划 |
4.3.2 分区规划 |
4.3.3 道路规划 |
4.3.4 植物规划 |
4.3.5 水体规划 |
4.3.6 其他设施规划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致谢 |
(8)旅游型乡村生态空间重构研究 ——以茶陵县卧龙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旅游 |
1.1.2 旅游影响下的乡村发展转型 |
1.1.3 旅游驱动下的乡村空间变化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生态空间规划研究进展 |
1.3.2 乡村空间重构研究进展 |
1.3.3 旅游型乡村研究进展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研究重点与创新点 |
1.5.1 研究重点 |
1.5.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方法 |
2.1 概念界定 |
2.1.1 旅游型乡村 |
2.1.2 乡村生态空间 |
2.1.3 空间重构 |
2.2 理论基础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反规划理论 |
2.2.3 生态规划理论 |
2.3 技术方法 |
2.3.1 GIS空间分析法 |
2.3.2 参与式农村评价法 |
2.3.3 生态敏感性评价 |
2.3.4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
第三章 卧龙村生态空间演变与现状问题 |
3.1 研究区域概况 |
3.1.1 研究区域范围 |
3.1.2 自然地理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生态空间演变与分析 |
3.2.1 数据收集与整理 |
3.2.2 演变过程 |
3.2.3 演变特征 |
3.3 生态空间现状特征与问题 |
3.3.1 现状特征 |
3.3.2 现状问题 |
3.4 小结 |
第四章 生态空间构成要素与识别 |
4.1 构成要素分类 |
4.1.1 生态源地 |
4.1.2 生态廊道 |
4.1.3 生态节点 |
4.2 构成要素识别方法 |
4.2.1 识别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4.2.2 生态源地识别 |
4.2.3 生态廊道识别 |
4.2.4 生态节点识别 |
4.3 识别结果与分析 |
4.3.1 识别结果 |
4.3.2 结果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卧龙村生态空间重构 |
5.1 重构目标与原则 |
5.1.1 重构目标 |
5.1.2 重构原则 |
5.1.3 重构思路 |
5.2 系统重构生态空间构成要素 |
5.2.1 生态源地重构 |
5.2.2 生态廊道重构 |
5.2.3 生态节点重构 |
5.3 生态空间分区管控导则 |
5.3.1 生态源地管控导则 |
5.3.2 生态廊道管控导则 |
5.3.3 生态节点管控导则 |
5.3.4 与相关规划衔接 |
5.4 生态空间优化设计策略 |
5.4.1 生物生境生态空间恢复 |
5.4.2 水域生态空间优化 |
5.4.3 复合生态空间优化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致谢 |
(9)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美国 |
2.1.2 德国 |
2.1.3 加拿大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概述 |
3.1 监测与评价的内涵 |
3.2 监测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
3.2.1 区别 |
3.2.2 联系 |
3.3 森林经营方案监测类型 |
3.3.1 执行监测 |
3.3.2 效果监测 |
3.3.3 验证监测 |
4 构建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 |
4.1 理论基础 |
4.1.1 系统论 |
4.1.2 适应性管理 |
4.2 基本原则 |
4.3 建立步骤 |
4.4 经营目标 |
4.5 监测项目 |
4.5.1 林木、林地资源 |
4.5.2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 |
4.5.3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5.4 森林土壤 |
4.5.5 森林水源 |
4.5.6 森林防火 |
4.5.7 林业有害生物 |
4.5.8 森林经营活动 |
4.5.9 森林生态旅游 |
4.5.10 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
4.5.11 监测与评价指标汇总 |
4.6 监测方法 |
4.6.1 样地调查法 |
4.6.1.1 固定样地法 |
4.6.1.2 临时样地法 |
4.6.2 资料收集法 |
4.6.3 问卷调查法 |
4.6.4 实验室测定 |
4.7 监测频率 |
4.8 监测计划实施 |
4.8.1 监测项目的制定 |
4.8.2 监测人员的选择 |
4.8.3 监测数据的收集 |
4.8.4 监测结果的记录与保存 |
4.9 评价反馈 |
4.10 结果公示 |
5 昆嵛山林场案例应用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1.1 地理位置 |
5.1.1.2 气候条件 |
5.1.1.3 地质地貌 |
5.1.1.4 土壤 |
5.1.1.5 水文水资源 |
5.1.2 森林资源概况 |
5.1.3 经营管理概况 |
5.2 经营目标与经营现状 |
5.2.1 森林资源 |
5.2.2 森林环境 |
5.2.3 森林经营活动 |
5.2.4 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 |
5.2.5 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
5.3 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5.3.1 监测项目设计 |
5.3.2 监测与评价体系 |
5.3.3 监测结果评价 |
5.3.4 监测结果反馈 |
5.3.5 应用效果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宁市兴福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政策对乡村景观建设的积极引导 |
1.1.2 乡村景观建设问题突出 |
1.1.3 乡村旅游业的时代机遇 |
1.2 国内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概况 |
1.2.1 国内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概况 |
1.2.2 国外乡村景观规划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2 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三生”共赢理念 |
2.1.2 乡村 |
2.1.3 景观 |
2.1.4 乡村景观 |
2.2 相关理论 |
2.2.1 景观生态学理论 |
2.2.2 乡村地理学理论 |
2.2.3 生态经济学理论 |
2.2.4 景观美学理论 |
2.2.5 大众行为心理学理论 |
2.2.6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 国内外优秀乡村景观案例分析 |
3.1 美国Prairie Crossing乡村景观案例 |
3.1.1 案例概况 |
3.1.2 案例分析 |
3.1.3 借鉴之处 |
3.1.4 不足之处 |
3.2 德国欧豪村景观案例 |
3.2.1 案例概况 |
3.2.2 案例分析 |
3.2.3 借鉴之处 |
3.2.4 不足之处 |
3.3 英国科茨沃尔德乡村景观案例 |
3.3.1 案例概况 |
3.3.2 案例分析 |
3.3.3 借鉴之处 |
3.3.4 不足之处 |
3.4 日本合掌村景观案例 |
3.4.1 案例概况 |
3.4.2 案例分析 |
3.4.3 借鉴之处 |
3.4.4 不足之处 |
3.5 浙江大溪村景观案例 |
3.5.1 案例概况 |
3.5.2 案例分析 |
3.5.3 借鉴之处 |
3.5.4 不足之处 |
3.6 案例分析总结 |
4 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
4.1 规划设计的目标与原则 |
4.1.1 规划设计目标 |
4.1.2 规划设计原则 |
4.2 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乡村生态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2.1 乡村绿地景观 |
4.2.2 乡村滨水景观 |
4.3 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乡村生活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3.1 乡村生活空间 |
4.3.2 乡村传统建筑 |
4.3.3 乡村人文景观 |
4.4 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乡村生产景观规划设计策略 |
4.4.1 种植业景观 |
4.4.2 养殖业景观 |
5 案例研究:浙江海宁兴福村景观“三生”理念规划实践 |
5.1 项目背景 |
5.1.1 政治背景 |
5.1.2 城镇背景 |
5.2 项目区位 |
5.3 村域概述 |
5.3.1 村域基本概况 |
5.3.2 历史沿革 |
5.3.3 产业概况 |
5.3.4 自然资源 |
5.3.5 人文资源 |
5.4 村庄需求分析 |
5.4.1 村民需求分析 |
5.4.2 建房需求调查分析 |
5.5 场地分析 |
5.5.1 设计范围 |
5.5.2 土地利用现状 |
5.5.3 现状道路分析 |
5.5.4 场地概况 |
5.5.5 现状建筑分析 |
5.6 SWOT分析 |
5.6.1 优势(Strengths) |
5.6.2 劣势(Weaknesses) |
5.6.3 机遇(Opportunities) |
5.6.4 挑战(Threats) |
5.7 规划设计构想 |
5.7.1 规划设计目标 |
5.7.2 规划设计思路 |
5.8 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兴福村景观总体规划 |
5.8.1 功能分区 |
5.8.2 景观结构规划 |
5.8.3 总平面规划 |
5.9 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兴福村景观专项设计 |
5.9.1 生态景观专项设计 |
5.9.2 生活景观专项设计 |
5.9.3 生产景观专项设计 |
5.9.4 主要景观节点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 |
6.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参与式方法在乡村生态恢复与保护规划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景观生态规划视角下的多学科景观认知框架构建[D]. 王楠.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北盘江中游民族节日文化相似性背景下的乡村社会治理研究[D]. 梁坤.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基于扎根理论的秦岭北麓西安段空间规划实施影响因素研究[D]. 郝旺奂.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4]网络环境下乡村规划多主体参与研究评述与展望[J]. 向博文,汤黎明,赵渺希. 城乡规划, 2020(02)
- [5]基于莆仙文化的传统村落景观设计 ——以龙山上楼自然村为例[D]. 闫帅.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2)
- [6]参与式方法在乡村游园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以河北贾口村为例[J]. 杨恒,耿忠泽,段昭.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7]山地城市郊野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以四川巴中九寨山郊野公园为例[D]. 王刚. 重庆大学, 2019(02)
- [8]旅游型乡村生态空间重构研究 ——以茶陵县卧龙村为例[D]. 谢美.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9]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D]. 吴梦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基于“三生”共赢理念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海宁市兴福村为例[D]. 曾森.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