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攀枝花供电公司 四川攀枝花 617000)
摘要:本文解析了电费回收过程中面临的业绩考核、呆坏账及服务投诉风险,提出了完善电费预警机制、加强业扩风险防范、提高费控装置覆盖率和规范停送电管理流程四项管理措施降低电费回收风险。
关键词:电费回收;风险管理;费控装置
1 电费回收外部现状
在电力体制改革大环境下,电网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逐渐加大,特别是现在直购电实行的输配电价模式让电网企业的利润空间日益收窄。电网企业盈利模式由以往的购售价差变为收取固定的输配电价,且输配电价收取标准由监管部门按照电网企业生产成本和合理收益严格限制。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需要电网企业为广大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电力同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保证电费足量收取。此外,高压态势的环保督查和去产能政策让部分高耗能生产企业生存困难,拖欠电费的状况屡见不鲜,共同造成了电费回收过程中的较大风险。
2电费回收存在的风险
2.1供电企业考核风险
当前电网企业实行业绩对标考核机制,电费回收率指标为业绩考核重点指标,与企业对标考核评价成绩息息相关,进而直接影响到企业负责人业绩和全体员工收入薪资水平。电费回收考核指标一般分为月度指标和年度指标,以某供电企业为例:月度电费回收率指标值100%,月度资金综合解交率=100%,考核时间节点月末24点;年度电费回收率=(全年累计实收当年电费总额/全年累计应收当年电费总额)×100%=100%,考核时间节点12月末24点。
2.2电费坏账风险
电费坏帐指债务人经法院依法宣告破产、撤销或被政府强制性关闭,其财产清算清偿后,电力企业未回收的应收电费;债务人死亡或被公安部门依法宣告失踪、死亡,其财产或遗产不足以清偿电力企业的应收电费余额;电费债权诉讼中,由已生效的人民法院判决书、裁定书判定、裁定电力企业败诉的,或者虽然电力企业胜诉但因无法执行被法院裁定终止执行的应收电费余额。
2.3 优质服务投诉风险
电费回收过程涉及电话催收、上门催收、停电催收等多个可能引发投诉风险的关键地方,且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或其他社会不稳定因素。例如高危重要用户对其中断供电将可能造成人身伤亡、较大环境污染、政治影响、经济损失、社会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等问题。居民客户的停电,可能造成对居住用户中特殊群体(设有呼吸机、制氧机的病人)的影响以及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对合表用户、专变用户、消防电梯用户停电可能造成较大范围的社会不稳定因素。
3应对电费风险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电费回收预警机制
为实现对电费风险的有效防范,企业需要深入研究企业内部管理缺陷、宏观调控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及不规范的市场行为所造成的电费风险,不断完善用户预警档案,将风险分析、风险判断及风险防范作为电费回收预警机制的主要工作链,使电力企业的经营环境得到有效改善。首先,企业需要将电费风险防范及控制纳入到电费管理工作中,定期分析电费回收情况,做好对电费风险的预测,对可能存在电费风险的用户进行分类管理,并结合电费风险的等级及类别进行综合考虑,建立“一企一策”电费回收风险防范方案,采用专人负责制,以此实现对电费风险的事前控制。其次,应积极做好电费回收全过程的信息管理工作,在电费发行前及时采集企业用电情况进行电费预估算,加强预付电费管理,通过分析和评估结果发布预警信息,进而制定可靠的电费回收保障方案。事后对高风险客户应将建立电费回收档案,分析总结长期用电情况和电费缴纳情况。密切关注企业动向和国家相关政策,与企业多沟通,随时掌握企业的变化信息,做到反应快速。对生产经营状况不理想的企业及时建议办理变压器暂停或减容、采取措施提高功率因素等方法从源头减少电费风险压力。对电费回收采取事前预警、事中控制及事后监督,能使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防范及控制目标得以顺利完成。
3.2 加强业扩报装环节风险防范
对新装客户送电前要签署《供用电合同》,明确电费结算的周期和时间及违约责任。对专变及以上客户签定《购售电协议》;或《电费收取和支付协议》和《规避用电欠费风险协议》;或者办理《设备抵押协议》。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当所欠债务还没有到履行偿还期限,其履行偿还能力明显降低,有不能履行债务的危险时,又不能提供其他的担保,则可行使不安抗辩权。实现规避风险的初步效果。
3.3 提高费控装置覆盖率
实现费控装置覆盖率100%目标是降低电费回收风险的终极办法,各供电企业近年来都在大力推广安装费控装置。
供电单位应深刻认识到推行费控装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按照费控购电制覆盖目标,年初将指标分解到季度和月度,计划确保完成年度下达的目标任务。优先安排钢铁、煤炭等高耗能、受政策影响大的客户进行费控装置改造和费控购电协议的签订,营销部等监督部门按季度或月度对各任务单位的完成情况进行奖惩兑现。建议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积极沟通争取政策支持费控装置改造计划,新装用户应实现费控率100%目标,积极协商现有用户转变为先购电后用电的思维模式,签订费控购电协议,明确双方责任与义务,降低欠费跳闸等因素引起的法律和服务风险。
3.4规范停送电管理流程
采取欠费停电措施催收电费是不得已的最后一步措施,尽管许多欠费客户最终缴纳电费,但由此也带来了客户不满、安全风险等弊端。为降低因欠费停电造成的优质服务风险,应规范的欠费停(送)电业务流程,特别对高危重要客户,要求其启用保安电源,确认停电不会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设备损坏等严重后果后方可进行停电。针对常见的高压用户类别,笔者建立了高压(非费控)客户停(送)电管理流程示例,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高压(非费控)客户停(送)电管理流程图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电力营销中电费回收环节风险进行了深入分析,采并提出一系列降低电费风险的管控措施,对当前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控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洪梅.关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方案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2):156-156.
[2]陈东梅.基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的分析[J].通讯世界,2014(18):58-59.
[3]肖元.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要点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3):183-184.
[4]何强.关于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管理分析[J].工业c,2016(10):251-252.
[5]张颖凤.新形势下电力营销全过程电费风险解析与管控[J].华东电力,2016(8):120-141.
论文作者:郭小兵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5
标签:电费论文; 风险论文; 企业论文; 电力论文; 客户论文; 欠费论文; 用户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