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市政公用工程已经发展成为市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其施工质量直接关乎经济建设的稳定发展。因此,为了可以提高其施工质量,必须要合理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本文分析当前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以及市政公用工程的相关技术问题,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相关技术问题
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优劣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作为建筑企业,想要提高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同时,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相关技术,需要不断的改进创新,从而确保其质量。
一、当前我国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施工阶段出现偷工减料
在市政公用工程进行招标的时候,因为许多企业参与投标,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压力是非常激烈的,对于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其竞争力远远比不上大型的企业。因此,有些中小型的企业为了可以中标,便采用低价招标的方法,如果这些企业中标,一些管理者为了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便选择降低施工成本的方式,在施工阶段偷工减料,使用劣质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从而造成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不能达到相关部门制定的标准,为工程的整体质量留下安全隐患。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目的不仅提高城市形象,而且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因此,市政公用工程质量的优劣与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必须要强化该工程的质量管理。
(二)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一般情况下,工程质量出现问题的原因不只是单个方面,而是由多个方面造成的。作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单位的施工人员,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工程在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有效的处理,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工程质量。因此,施工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直接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必须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只有确保施工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工程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对于严重缺乏质量管理意识的施工人员而言,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方式,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措施。此外,市政公用工程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要重视工程的质量,应该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以便于可以立即发现忽视质量管理意识的施工人员,并且对其进行教育。
(三)信息管理方式相对落后
当前,我国市政公用工程项目所有信息的存储主要是依靠单据或者表格等纸张形式,信息的整理和加工都是由人工进行计算,信息的传递主要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口语传递,信息的检索都是依靠查阅文档资料。[1]信息从产生、整理、加工、传导到检索,都只是以一种较为缓慢的速度在进行,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这样的信息管理方式是相对落后,不能确保信息的真实性,从而间接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整体质量。
(四)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
对于大多数建筑企业而言,都没有形成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不利于建筑企业得到更好地发展。虽然有些企业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湿度,但是监督管理工作不能落实到位。完善的质量管理体制是相当重要的,如果建筑企业缺乏这项制度,就会形成一个工作漏洞。作为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制,并且设立专业的管理部门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进行管理。同时,该工程在施工的回收,各个环节都要安排专业的人管理,不管是工程的建设,还是施工材料的此案够,都必须要责任到人。市政公用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由多个环节组成。一旦某个环节出现问题,直接造成工程的整体质量不达标。因此,建筑企业必须要制定岗位责任制度,降低安全事故的出现几率。
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一)注重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健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
对于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和安全控制而言,制度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完善的制度,能够为施工现场的管理提供较为规范的标准,提高管理效率。[2]检查工程的质量要高度重视关键的质量工序,施工现场临时检查和定期检查对关键位置的质量情况和施工质量的整体情况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监督,这样的控制和监督是由业主、监理机构、质量检测站进行多方控制。考核与监控的内容要结合不同工程的详细内容和要求研讨制定。鼓励承包商不断提高自身的质量控制意识,让承包商准确意识到只有向业主提供高质量产品,才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必须要制定惩罚措施,如果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较差,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或者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必须要追究其责任,采取降低价格接收、缴纳罚款等措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
想要确保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作为建筑企业,为了可以加强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要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而且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在培训课结束后,对参加培训的施工人员进行考核,让培训对施工人员真正发挥作用。不只是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还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使施工人员可以意识到施工质量对市政公用工程的重要性,增强施工人员的责任感。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施工人员自身具有较强的质量意识,将质量放在首要考虑的位置,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只能够,必须要严格根据施工所需的质量标准规定进行施工。在进行专业培训的时候,并不是安排所有部门的人统一进行培训,而是针对不同部门的人进行不同的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素质,使其素质实现整体平衡发展,确保各个部门的施工人员都可以达到施工的实际需求,从而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
(三)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选择市政公用工程所需的施工材料时,采购部门的工作人员要重点考虑施工材料的和质量,选择正规的材料供应商,并且根据计划对半成品和原材料进行选择。[3]同时,选择施工材料的时候,要求供应商出示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出厂检验报告单等等有效证件。对于质量检验不合格或者未经过检验的产品,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检查,一旦发现不合格的产品,绝对不能购买,以免造成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工程的质量。对于材料供应商提供的检查设备、施工材料以及半成品等等,务必要根据规定进行检查,保证所选施工材料的质量。
(四)定期检查维修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
施工现场的高空操作人员在工作前,必须要系好安全带,带上安全帽,重视安全防护网的设立。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问题往往随着施工进度、施工环境和施工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4]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高,不断完善市政公用工程的管理,必须要加强对其施工阶段的监督管理,准确重要的施工工序和关键的问题,严格遵循相关的施工规范技术要求。如果发现质量问题,应该分析问题的性质,作出正确的判断,立即采取适当的补救措施,保证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可以达标。
三、市政公用工程的相关技术问题
(一)预防排水管道渗水漏水技术
首先,对于市政公用工程的排水管道而言,因为建立时间长,没有进行检修或者受到其它因素的影响,出现渗水漏水、闭水不严等各种常见的问题。想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务必要找到真正的原因。一般来说,地基出现沉降、管材质量不达标以及端头封堵的密实性不强等因素,都会导致排水管道出现漏水和渗水的现象。[5]其次,排水管道的位置出现变化,管道出现积水的情况。通常,如果出现这些问题是相当严重的,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阶段的测量结果是否准确也是导致该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由于大多数市政公用工程的排水管道都是敷设在地下,在施工中容易遇到相似的管道或者其它的建筑物,因此,必须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避让。排水管道出现位置移动或者积水的情况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二)路基土方施工技术
只要施工设计方案经过审核,施工人员便可以对路基土方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路基土方在施工中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其一,路基填方的施工质量控制重点:如果施工设计方案的路基填筑高度控制在7.5m,进行填方时便能同时采用两台机器进行操作,分别是推土机和压实机。[6]采用压实机碾压路基后,如果发现压实度未达到施工设计方案的实际要求,应该采用推土机对其进行造次摊铺碾压;其二,压实的重点:首先,路基填方的时候,进行反复的实验,检测煤层压实后的具体厚度,得到测量数据信息后,将填料运输到施工路段进行均匀的摊铺。完成每次的摊铺工作后,必须要采取专业的测量器对其厚度进行测量,要求其测量的厚度超过路堤的基本规定,以便于确保路基的中心与边缘的压实度处在相同的高度。比如:坡面路基,由于这种类型的路基地形陡峭、沟洼位置多,因此,为了使其坡面保持平滑,应该在沟洼的位置填充许多土石,确保整个路基是平滑的。
(三)路基排水施工技术
市政公用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若有关的施工技术不能落实到位,尚未实现预期的排水效果,就会直接直接工程后期施工的质量。并且如果在后期施工中采用这种施工技术,也会影响市政公用工程的多个方面。若该工程出现大量的堆积水,渗入到工程的内部结构,容易降低建材的使用性能。[7]其产生的影响相对较大,很有可能都市混凝土中的钢筋,出现变形等情况,从而降低工程的质量。因此,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人员要加强与水利工程相关部门的协调。并且按照绿色发展的观点,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绿色施工的措施,以便于在不影响绿色科技的基础上,提升技术要求。
(四)增强对裂缝的养护检修
其一,如果宽度不超出3mm,属于轻微裂缝,将其表面灰尘吹掉,可以采用环氧树脂乳液直接灌入裂缝的位置;其二,如果宽度超过3mm,低于6mm,属于中等裂缝,可以采用聚氨酯材料对裂缝位置进行灌注;其三,如果宽度超过6mm,低于15mm,可以采用条带罩面在裂缝处进行弥补。
结语
在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城市空间在日益扩大。市政公用工程的质量直接关乎人民群众的生活,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施工单位和监理机构,必须要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安全可靠的施工,提升施工质量,这样不仅可以使市政公用工程的施工质量有保障,而且可以促进城市化建设。
参考文献
[1]岳建国.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初探[J].居舍,2017(21):130.
[2]孙益萍,朱永锦.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7(27):47-48.
[3]李建华.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7(14):174-175.
[4]陈江华.市政公用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相关技术问题探究[J].江西建材, 2016(19):267+270.
[5]朱琳.浅议市政公用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与管理[A]..《同行》2015年9月(上)[C].:安徽同行杂志社,2015:1.
[6]刘洁海.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3): 386.
[7]施健,朱慰明,施建荣,王浩翔.市政公用工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35):245.
论文作者:连铁修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8
标签:市政公用工程论文; 施工人员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路基论文; 工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