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的统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术性论文,政治理论论文,意识形态论文,思想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28(2010)06-0065-05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
近年来,如何增强高校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引起各方面的高度关注,高校政治理论课改革的呼声不绝于耳。但当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大多把注意力集中到课程体系的重构、教材内容的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等具体环节上,而对一些基本理念层面的问题,比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基本功能、学术支撑等问题却缺乏反思。这种舍本逐末的做法将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目标模糊和功能错位。
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淡化意识形态。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影响下,“拒绝革命、远离崇高、淡化政治”等社会思潮流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忘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在基本信念和立场上失之偏颇,不注重对学生进行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一些教师为赢得学生的好评,不惜牺牲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政治性,大讲逸闻趣事,迎合学生的感官享受,甚至借某些消极社会现象大发牢骚来吸引学生眼球;或者有部分教师借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科性,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转型为单纯的知识性课程,以知识为本位取向,价值取向模糊;有的则表现出“市场化”倾向,大肆渲染社会上流行的各种时髦流派和思潮,回避、淡化甚至掩盖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迷失了自己的功能定位。
另一种是不重视学术研究。有人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设是党和国家行为,按照有关文件要求讲就可以了,用不着搞什么科研。教学改革中,相当一部分教师往往把注意力放到课件制作、具体教学法的改进等细枝末节上,教学中学术含量不足,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没有理论论证和学术支撑。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对本学科的相关基本理论缺乏深透理解,概念范畴存在着消化不良、理解有误、运用不当、含糊不清等现象,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混乱,不关注学术前沿,不能解释现实,缺乏对其他社会思潮的有力回应。生硬宣传,结论武断,缺乏论证,没有说服力。很多老师言之无物,讲了些大家都明白的空话。试想,这样的教育能让学生信服吗?第一种倾向消解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第二种倾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行生硬宣传,教条化、公式化、脸谱化。这两种倾向都会导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功能的无法实现。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宗旨,必须把意识形态性与学术性高度统一起来。没有意识形态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盲目的、危险的,不注重学术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是空洞的、无效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离开学术性谈意识形态性那是无本之木,而离开意识形态性谈学术性则是南辕北辙。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不容含糊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中,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性为指导,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引领青年学生。
1.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功能
胡锦涛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性质作了深刻揭示,他说:“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只有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确保党和人民的事业代代相传、长治久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必须体现出鲜明的意识形态性和应有的政治立场,体现出国家意识形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导向要求。
近年来,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与发展。但是,是否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一些人心中却出现了游弋,马克思主义理论被边缘化的倾向也越来越严重。一些人企图用知识属性淹没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属性,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学科的主题趋于淡化。指导思想不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就不明确,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就会成为问题,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任务就难以实现。因此,与其他的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相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应重视其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2.正确认识意识形态领域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社会阶层分化,不同的社会阶层基于其所处的政治与经济地位,选择有利于自己的价值取向,产生多样性意识形态,反应了社会各阶层由于利益需要的不同而在价值层面的不同诉求,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
但是,不能以多样化取代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任何一个国家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引。与反映不同阶层局部利益需求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相比,主流意识形态体现的是统治阶级在协调社会各阶层利益的基础上所倡导的,带有全局性、主导性,代表了社会整体理性的核心价值观念,它是推动社会稳定和发展,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和统治权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在我国,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在尊重意识形态多元化这一客观现实的前提下,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一元化,确保党的思想理论基础不动摇。[1]
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主导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既不能只讲主导性,排斥多样性,又要防止只讲多样性,忽视主导性。
3.把握好意识形态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思想政治理论课在贯彻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一定要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继承性与创新性的关系。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又是发展的。在中国贯彻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应坚持时代化、中国化原则。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也应与时俱进地发展。另一方面,随着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被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地丰富和创新,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如何贯彻意识形态功能?不是教条主义地重复经典作家的言论,而是将这些理论放到当今中国特定的国情基础和时代视野中。指导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要求必须讲清经典理论,讲清中国今天的实际,还要讲清经典理论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演变和逻辑关联。教条僵化地理解马克思主义,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强调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性,就是要强调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使其具有持久和旺盛的生命力。
4.警惕“非意识形态化”倾向
作为捍卫主流意识形态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应特别警惕“非意识形态化”倾向。所谓“非意识形态化”,是指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功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蕴涵的阶级性、政治性,打着“价值中立”的旗号,强调用纯学术的态度去研究马克思主义,要求用超越政治立场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非意识形态化”意味着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和研究放弃应有的“价值立场”和“意识形态功能”,其结果必然导致背离或抛弃马克思主义。对我国而言,放弃主流意识形态,国家就会陷于无序混乱状态,甚至可能导致思想上或实践上的崩溃局面;对于大学生而言,非意识形态化会导致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迷失。[1]
三、必须重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支撑
1.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性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接受过类似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教育,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许多内容初中和高中阶段已有所涉及。虽然其中的内容有深浅之分,但有相当的重叠,学生总觉似曾相识。如不在教学深度上有所区别,还是按部就班地讲,甚至有个别教师还不如高中教师讲得系统、完整、细致、透彻。这样,学生感觉炒陈饭,索然无味,产生“厌食症”。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对象的特点决定了更需要搞好科研,以学术支撑教学。与中小学强调道德教育不同,在高等教育中应重视理论素养的修炼,培养大学生理论意识的自觉性。大学生处于思想意识逐渐成熟阶段,他们一般具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能力,所以,对他们的政治道德教育要更多地发挥理性的引导力量,需要教师在高中教学基础上进行拓展、深化。
现在是信息社会,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如果教师讲课泛泛而论,学生就会感觉收获不大。教师不仅应花费大量心血,收集各种资料信息,而且应对材料加以系统整合,理论升华。如果浮于表象,缺乏理论深度和学术性,只是重复学生已经知道的、教材中写的、媒体中讲的东西,肯定对学生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不仅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陷入无奈的困境。
2.意识形态功能的实现需要坚实的学术载体
一般来说,空洞的、说教式的意识形态教育,往往会淡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弱化意识形态教育的效果。如何贯彻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识形态功能?说到底是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让主流意识形态进学生头脑的问题。靠低级趣味的幽默、花哨的课件,是不能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宗旨的;空洞的说教、口号式的宣传,也不能达到教学目的,甚至引起学生的逆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只有靠深邃的思想、严密的逻辑、深刻的说理、理性的思辨吸引学生,征服学生。
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灵魂,学术理论是其载体,意识形态功能必须由学术理论来承载。没有学术理论支撑,意识形态就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教学中科研含量不足,无疑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之一。
其实,令大学生反感的,并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身的政治色彩或意识形态特征,而是缺乏学术性的政治说教。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有政治性,又要有学术性,只有增强学术性才能实现意识形态功能。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政治性很强的课程,但是如果能把思想政治理论课讲出学术性,那么这类课程同样会被大学生重视和喜欢。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讲出水平,关键在于搞好科研。有研究才有思考,有思考对问题的理解才能深刻,讲授才会得心应手。从教学的实际情况看,凡是教师对某问题进行过专门研究并有研究成果者,这样的问题一般都讲得实、讲得透、讲得新。相反,一个没有进行深入理论研究的教师,照本宣科,肤浅空洞,结论武断,缺乏论证,这样的教育能让人信服吗?
目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学术前沿缺乏研究。理论阐述缺乏论据、理论的内在逻辑性不足甚至混乱。同时,对于引用的相关学科的范畴、理论,存在消化不良、理解有误、运用不当、含糊不清等现象,现状令人堪忧。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系统深入研究本学科的相关理论,还应积极拓展学术研究视野,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研究成果,增强学术研究,回应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能力。
四、抓住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统一的关键环节
1.建设一支过硬的教师队伍
教师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体,是整个教学环节中最重要的角色,教师的思想立场、价值观念、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直接关系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识形态功能的贯彻和学术水平的高低。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形成阶段,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的正面引导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如果教师没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在教学过程中含糊其辞,或者摆出“价值中立”的姿态,完全放弃主流意识形态,对学生的消极负面影响可想而知。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注重学术研究。目前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知识陈旧,学术研究匮乏,不思进取,一本教案教终生。为了提高教师素质,适应教学的需要,教育部虽然在新课程开设前进行了全员培训,但培训是短暂的,教师素质的提高还有赖于教师自身不断学习钻研。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素养,认真研读原著,对原理的理论渊源、演进过程、丰富内涵要有准确的把握。同时跟踪理论前沿,了解本专业最新的理论动态,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对本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进行研究和思考,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还应努力了解与本课程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并能很好地联系本专业的知识运用于教学活动中。[2]
一个没有科研,只会照本宣科、人云亦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授课魅力,是不可能得到学生尊敬的。教师只有拿自己真正研究并理解了的、有深刻体会的内容,对学生进行讲授,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自信、自如,才可能对相关的形形色色、庞杂混乱的观点进行梳理、分析与批判,才能在运用研讨式教学法时成竹在胸,掌握主动,游刃有余。试想一个对问题没有深入研究的教师,在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后,学生提了一大堆的问题,教师无法与之对话,不能对学生作出令人信服的说理、引导,甚至在学生提出的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面前,不知所措,这样的研讨不仅起不到廓清思想、消除错误的作用,反倒有可能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成为社会上形形色色错误思潮传播的场所。缺乏科研做支撑,欲谋求研讨式、启发式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教师会陷入无力驾驭的尴尬境地。[3]
2.搭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研究平台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水平,既需要引导教师提高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又要为教师加强科研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政策导向和多方面的支持。应从学科支撑、课题申报、学术刊物、学术交流等方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研究搭建平台。
我国在经过多年的理论探索之后,2005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关于调整增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及所属二级学科的通知》,将原有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二级学科取消,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同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分列为这一级学科下的两个二级学科。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术品位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必将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大发展。
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设立专门的项目、课题和学术刊物。以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自己的学科平台,参与其他专业学科的竞争,往往很难拿到课题,很难发表文章。最近教育部专门设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课题,为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研究平台和经费支持。希望国家今后能继续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提供独立的项目申报平台,创办更多像《思想理论教育导刊》这样的刊物。
创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条件。目前,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参加各种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较少,很多教师几年没有机会参加学术会议,缺乏与同行的交流与沟通,无从了解和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一方面,要适当减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课时方面的压力,使他们能有必要的时间和精力开展科学研究。另一方面,还要帮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搭建科研成果学术交流的平台,使他们有彼此沟通、相互学习的机会,实现资源共享。[3]
3.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
从新教材体系来看,新课程虽然对原有课程进行了合并,减少了课时量,但基本上是对原有内容的浓缩,成了压缩饼干。教师仍然按照教材体系,从基本概念、范畴到基本原理,面面俱到地讲授,一是与高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重复,没有在层次上区别开来;二是陷入内容多与教学课时相对少的矛盾。比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涵盖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甚至政治学的内容,而课时只有51学时。在有限的学时内,面对如此多的内容,如果细枝末节全都讲授,教师显然不堪重负。如果不从内容和方法上根本革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很难应付。为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面貌得到根本改观,就必须跳出原有的教材框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专题式教学不失为一种可以尝试的教学方式。
“专题教学”包括专题讲座和专题讨论。专题讲座是教师根据当前社会现实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或社会思潮,进行大量的资料收集和研究,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评述。专题讨论是老师介绍相关背景材料,引出话题,让学生准备发言、讨论、演讲,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以达到夯实理论、明辨是非的目的。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联系当前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及大学生普遍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以教师擅长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成果为依托,推出各种专题。研究的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的现实问题研究、各种社会思潮研究、大学生思想研究等。
专题式教学能较好地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学术性的统一。一方面,精品专题课是教师花费大量心血,收集各种资料信息,加以系统整合、理论升华而成,具有前沿性、深入性、系统性和理论性,进行专题教学的教师必须吃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神和整个理论体系,才能很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和解决当代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理论深度,凸显其学术性。另一方面,专题式教学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分析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潜在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有助于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精神实质和基本立场观点的凝练,有助于推动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理解和传播。专题式教学不拘泥于课本体系,关注最新的时代课题和前沿理论,关注党和国家的最新理论和方针政策,这可以使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跟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并使之得到及时理解、贯彻和传播。另外,专题式教学有助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社会思潮。专题式教学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政治和学术嗅觉,及时捕捉社会领域和学术领域的最新动态。特别是对于一些在青年学生中流行而又似是而非的社会思潮,更适合用专题讲座形式进行回应,来坚守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