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卫生院 312069
【摘 要】目的:探讨基层社区糖尿病的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及重要性。方法从糖尿病的目标健康教育人群,教育方式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探讨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果:随着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控制率也明显提高,同时也可以有效减少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结论: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多样化、生动化的教育,才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从而规范其服药及生活习惯,促进患者的健康。
【关键词】糖尿病;基层社区;健康教育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的增加,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18岁及以上成人样本中,根据国际最新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的糖尿病估测患病率为11.6%,约1.139亿人[2]。 我国人群糖尿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特点。糖尿病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疾病,因此做好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只有采取多样化、生动化的教育,才能够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从而规范其服药及生活习惯,促进群众的健康。
1健康教育目标人群
通过一系列的健康教育使糖尿病患者与其家属、朋友了解糖尿病的诱因及相关的治疗方面的知识,使患者明白糖尿病的可治疗性,减轻患者自身的焦虑及恐惧,并坚持长时间的随访及相关管理,给予糖尿病患者良好的治疗服务,改善患者的病情,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同时,应对糖尿病的高危人群进行着重宣教,使其改变相关的不良行为,并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及控制,防患于未然。
2健康教育的方式
2.1集体健康教育
在社区和医院成立健康教育大课堂,定期对教育对象进行集体指导,大众传播。在健康教育室,提供相关专业知识的书籍,由相关专业人员为患者讲解糖尿病方面的知识,包括糖尿病的病因,诱因,治疗及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
2.2图文宣传
通过室内外的宣传栏、健康教育宣传册、宣传单、健康处方、视频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
3糖尿病健康教育内容
相关知识宣教:如糖尿病的临床表现、糖尿病的诱因及并发症、血糖的控制范围、目的及如何预防、如何合理用药;如何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对患者进行宣教,在健康教育讲座时发放宣传单、手册等。
行为方式指导:①减轻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尽量控制在<25以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适当降低体质量,减少体内脂肪含量,可显著降低血糖。②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糖尿病的合理饮食提倡的是平衡膳食。根据患者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天总热量,控制总热量,每天摄取的热量保持在适宜水平,以利于控制血糖和体重,一日三餐合理分配,一般按1/5、2/5、2/5或1/3、1/3、1/3的比例。三大营养素:碳水化合物占50% ~60%,脂肪占25% ~30%,蛋白质占15~20%。饮食清淡,减少盐的摄人,烹调宜选用植物油,忌食动物脂肪。④适量运动::运动是一项简单易行、积极有效的糖尿病康复治疗的基本方法之一。运动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血糖大于14-16mmol/L、明显低血糖或者血糖波动大、有糖尿病急性代谢并发症者不宜运动,运动时间和频率为每周至少150分钟,运动强度及项目要根据患者年龄、病情及身体承受能力选择。运动项目有散步、骑自行车、太极拳、球类、上下楼梯等。但要避免快速高强度运动。随身携带糖果、饼干及糖尿病求助卡,防止低血糖发生。⑤科学用药:药物治疗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常见方法,但是要严格按医嘱用降糖药,注意药物的用法和配伍禁忌。胰岛素的应用:胰岛素剂量的调整及注射时间应遵医嘱,注射部位可选择双上臂外侧(包括三角肌处),腹部两侧,臀部及大腿外侧皮下注射,注射部位应经常更换,以免出现皮下硬结,影响药物吸收,治疗过程中监测血糖,根据血糖变化调整胰岛素的剂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注射后观察患者有无疲乏、饥饿、头昏、出汗、心慌等低血糖症状,若发现及时处理。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时,应告之病人要按时按剂量服药,不可随意增量或减量,可通过观察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评价药物疗效;需饭前服用的磺脲类如格列齐特,应在饭前30分钟服用。需饭后服用的双胍类如二甲双胍应在饭后立即服用。需与第一口饭同时服用的糖苷酶抑制剂如拜糖苹,强调“嚼服”,效果最好。⑥心理干预:糖尿病患者多表现为悲观、焦虑和恐惧等心理,造成精神过分紧张,这对病情控制是没有好处的。因此,应与患者积极沟通,通过学习糖尿病相关知识,了解病情变化及规律。使其认识到目前糖尿病虽然还不能根治,只能做到有效控制,但只要采取积极的治疗措施,重视体育锻炼和药物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也会享有正常人的寿命和生活质量。⑦自我监测:每周至少做1次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3个月做1次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定期测量血压,心电图,血脂,肾功,尿微量白蛋白,眼底及神经系统检查。
结论:通过多样化、生动化的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规范其服药及生活习惯,使患者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防治方法,饮食、运动、药物治疗,心理干预,自我监测等方面认识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率明显提高,同时有效减少相关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和饮食、运动指导并配合药物治疗才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内科学/陆再英等主编.-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2]中国糖尿病控制.宁光JAMA2013杂志的论文报道(JAMA.2013, 310:948-958)
[3]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主编.-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ISBN978-7-5659-0167-6
作者简介:
金建刚,男,1982.02,籍贯:浙江绍兴,工作单位:绍兴市越城区东浦镇卫生院,职称:全科、内科主治医师,学位:本科,在职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老年内科。
论文作者:金建刚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15
标签:糖尿病论文; 健康教育论文; 血糖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方法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