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郭红燕

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郭红燕

河北省邯郸市第十一中学郭红燕

建构初中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

建构初中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那么,如何建构初中语文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此浅谈以下自己的看法:1 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内涵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这样的课堂里,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2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策略确立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前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关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而教育的最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能适应社会生活的人,因此,实施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必须有明确的生活化的教学目标。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语文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知识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中,知识能力目标应该是作为学生今后适应社会生活的重要素养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过程方法目标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掌握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着重体现对学生进行基本情感、基本态度的培养,以期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用生活化的手段创设语文教学情境。教师要想使抽象的语文问题具体化、生活化,不仅是以例证的角色出现,因为事实只是临时引进了课堂,它只是一个道具或角色,以至于教学“教条化”。学生有思维,无智慧;有行动,无热情。而且必然要求采取全面的、多方位的、有效的手段,实现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实际的有机联系。如采用:生活化的游戏、多媒体等沟通语文与生活,创设生活情趣进课堂,让学生感知学语文就是实践生活。

努力使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方式的生活化,首先表现为创设生活化情境,尽可能把学习的内容跟真切的生活内容相联系,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要充分借助于现代媒体、网络、课本剧、语言描述等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把抽象的文字知识点转化为具体鲜明的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例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春》这一课时,巧妙运用多媒体把大量的音响、美术作品融入到教学中去,生动地再现了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学生看到的不再是黑乎乎的一块板,而是栩栩如生的景物,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情绪也很快被调动起来了。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生活化。语文课堂的评价不能停留在正确、错误的简单层面上。语文是工具性学科,语文也是人文性学科,要引导学生在评价中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不被动接受评价,要主动参与评价,以评价来促进学习,促进交流,促进师生的发展。传统的课堂评价以甄别、选拔为特征,评价标准与形式单一,评价主体是教师。使学生中的大多数感受到的是学习失败和由此带来的心灵的伤害。因此,课堂评价不改变,学生的课堂生活仍会背负着沉重的包袱。改革课堂评价,就要不以纸笔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不以考试成绩为唯一的标准,不以教师为唯一的评价主体。可采用成长记录袋评价的方式,以全面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教育评价的导向、诊断、调节、激励、反思、记录等功能。

学生成长档案作为一种新型的评价方式,档案袋评价体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评价内容的多样,评价对象的主动,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理念,弥补了传统的评价方式的不足。

这样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自我监控、自我反思的意识,对改善学生的课堂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作业设计生活化。让学生深入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时间及学习内容,让学生在家庭生学校社会生活中养成时时学语文,处处用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科技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主动探索、动手实践,提高了能力。如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背诵经典古诗文,在班上举办诗文朗诵会;练习书法,在班上举办书法展览;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交流;走上街头,查找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搜集本地文化、资,关注家乡历史及发展等等。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论文作者:郭红燕

论文发表刊物:《新疆教育》2013年第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4-1

标签:;  ;  ;  ;  ;  ;  ;  ;  

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论文_郭红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