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1]2015年在《西双版纳曼召村佛寺壁画及其与村民日常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寺壁画在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作为重要的教化工具和建筑装饰,承载着大量的艺术、宗教等文化信息,是南传上座部佛教艺术中独特的艺术瑰宝,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选取西双版纳的曼召村作为田野点,以神圣与世俗二分、并相互交融的理论为依据,对其村佛寺中的壁画展开调查。调查主要提取并归纳了壁画中的构成元素,从艺术和社会文化层面入手,总结了壁画的艺术特征,又结合曼召村的日常生活,分析了壁画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力求探究佛寺壁画艺术表达的民族地域特色,及其与村民日常生活的关系。本文的主体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简述了曼召村的村庄概况,以及壁画所依托的佛寺环境,主要包括了佛寺的建筑格局和神职人员的情况。第二章对曼召村佛寺大殿外墙上的壁画资料进行了整理,确定了每幅壁画的内容和所归属的题材。第叁章主要归纳了壁画的构图和使用的绘画技巧,探讨了壁画的艺术特征,并分析了艺术表达过程中的潜在文化意义,尤其是神圣与世俗特点的展现。第四章深入曼召村的日常生活,将壁画中的场景与傣族的世俗和宗教生活对应起来,在活态交往的村社生活中探寻壁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圣俗交融的意义。
郭晓丽[2]2010年在《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研究敦煌莫高窟隋唐时期的壁画色彩为主题,尝试建立一个用以指导现代艺术设计的古代传统色彩资料库,通过选取隋、初唐、盛唐叁个阶段的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来研究我国古代传统艺术中色彩的应用及配置。文章从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壁画艺术成就等方面对这叁个阶段的壁画艺术色彩进行了概括性的阐述。其中以第叁章的第四部分为重点,运用NCS色彩分析工具对每一时期所选取的壁画图片资料,并结合相关传统色彩专业书籍中提供的颜料数据,进行提取色片、对比色标、工具分析等工作,从而得出更为科学理性的数据结论。在总结出古代传统壁画艺术具有代表性的主色调及常用色彩组合规律的同时,也为现代艺术设计提供了更为直观且易使用的参考资料及相关数据,为现代艺术设计在色彩方面的民族化进程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关锐[3]2009年在《壁画与公共空间的艺术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顾名思义,壁画是指依附在墙体上的绘画艺术,即画与壁结合以改善装饰、强化空间环境的一种艺术形式,早于文字,是人类较早的文明之一。壁画是空间设计中最具有表现力的艺术元素。它与其它纯绘画艺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壁画创造受到客观环境的限制,通过各个时期壁画的比较可以看出出空间环境与壁画是彼此交互影响的。同时好的艺术作品也是空间环境之中画龙点睛之笔。壁画处在一个大的公共空间环境中,与其空间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在空间环境中发挥着一定的功能和作用,壁画艺术不仅是公共空间艺术的组成部分而且是对现代空间环境艺术的拓展。随着人类进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壁画在现代公共空间艺术中所起的作用日益明显,在我们精神文明中的价值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对空间壁画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正确认识壁画艺术与人类生活空间的联系,对于更好的创造人类生存空间环境而言是必要的。人们生活在空间环境中,空间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生活相对紧张的现代社会,一个良好的空间环境,除了具有自身的实用功能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与精神功能。而壁画艺术对空间环境艺术的介入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审美和精神的渴求。所以,如何处理好壁画和空间环境之间的关系是至为重要的。在科技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们期盼更多的壁画形式语言及功能应用于公共空间环境中,在装饰空间的同时优化环境,注重满足和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层面需求的,赋予空间环境更大的社会意义。本篇文章就是着重对公共空间艺术与壁画艺术之间的关系做深入的再研究,以期把握现代壁画创作的功能与发展方向,只有将壁画艺术和公共空间环境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壁画的艺术与精神价值、公共空间的各种功能与社会价值才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
张健波[4]2017年在《于阗佛教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于阗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站,佛教在于阗的兴盛发展有近千年的历史。作为古代西域大乘佛教的中心,于阗佛教艺术深远地影响了中原地区佛教艺术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西藏佛教艺术造型样式的参照系。佛教艺术在于阗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叁个阶段,两汉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初始阶段,魏晋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发展阶段,唐朝时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成熟阶段。在于阗佛教艺术的形成过程中,贵霜王朝时期的犍陀罗和秣菟罗造像样式对于阗佛教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佛教艺术沿丝绸之路向外传播,两汉时期于阗佛教题材的木雕、陶雕、壁画与早期犍陀罗艺术有密切的关系,这种简朴粗犷的造型手法反映出于阗早期的艺术面貌,形成为具有地域特色的“和田艺术模式”。汉至魏晋时期欧亚大陆(Eumsia)的北部文化板块从小亚细亚、中亚及黑海地区延伸至漠北草原地带(Eurasian steppes),形成为装饰性与程式化的草原艺术;从阿富汗、巴基斯坦与中亚两河地区延伸至塔里木盆地的艺术类型是佛教文化影响下的绘画和雕塑,这种佛教艺术经过围绕塔里木盆地的两条绿洲链即丝绸之路南道与北道,融合了希腊、印度和波斯等地的艺术样式形成为独特的面貌。尼雅“丰收女神”(堤喀,Tyche)棉布佛画图案中体现的图像程序与造型手法,反映出这一时期丝路南道早期佛教艺术的特点,米兰壁画所具有的独特绘画形式和造型手法与于阗佛教艺术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对其整体风格的形成与文脉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热瓦克(Rawak)佛寺的立佛塑像与秣菟罗造像在风格源流上有着一脉相通之处,其列龛立像的形式则是来源于大夏艺术,这种在壁面上以壁画或贴壁浮雕绘塑列佛像的做法也是于阗佛教艺术的一大特色。唐朝时期是于阗佛教美术发展的成熟阶段,佛教对这一时期于阗的建筑、绘画、雕塑等领域产生了全面的影响。6世纪左右,泥坯塑像在中亚两河地区的佛教造像中开始出现,至7世纪这种泥塑佛像从犍陀罗样式逐渐转变为西域地方类型并传播至塔里木盆地。达玛沟遗址的唐代雕塑壁画从题材内容、塑造手法和绘画样式等方面均呈现出了新的面貌,该时期的于阗壁画加强了二维平面和装饰化的造型风格,同时强化了具有本土艺术元素的画面特征。于阗绘画在吸取外来艺术元素的基础上将“铁线描”和“凹凸法”的造型技法融为一体,形成了风格独特的“于阗画派”。于阗画派流行于唐代画坛,也深刻影响了日本奈良时期的佛教造像风格,它与敦煌、中原及藏传佛教造型艺术体系的营构也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
任红[5]2007年在《浅谈当代壁画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环境营造》文中研究表明人们生活在城市环境空间中,环境质量的好坏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生活相对紧张的现代社会,一个完美的生存空间环境,应该是除了其自身的实用功能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沉淀和精神功能。壁画艺术对城市环境的介入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审美和精神的渴求。所以,壁画艺术无论在古代还是当代,也无论在国外还是国内,作为一种古典又现代的公众视觉艺术,积极地参与了蓬勃发展的城市建设事业,成为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篇文章从当代壁画研究的背景和当前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城市空间的客观存在和人性化需求,强调壁画艺术介入城市环境空间中的营造作用。从公共艺术的角度重新诠释了有几千年历史的壁画艺术在城市环境空间中的全新使命以及预见性地说明一个壁画工作者在面对一座城市或者某一城市环境空间时候,应当如何结合中国的国情让壁画这一古老的艺术介入城市的环境空间营造中去。本文在文章最后也根据目前我国社会发展的状况,大胆地提出了未来我国城市环境中的壁画的发展趋势。只有将城市环境中的壁画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光大,那么城市环境的各项功能价值和壁画艺术的精神价值才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
齐敬峰[6]2006年在《壁画与环境的交互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壁画是最具历史精神、科学精神、民族精神的一种美术样式,当今又被称为环境艺术(Environmental Art)。由于它具有强烈的公众艺术色彩,故又称为公共艺术(Public Art)。鲁迅先生曾经热情赞扬壁画说‘壁画最能尽社会的责任。因为这和宝藏在公侯邸宅内的绘画不同,是在公共建筑的壁上,属于大众的'。”[1]艺术理论家、装饰画家库马拉斯瓦特谈到壁画艺术形式时说:“适合于某一时代、某一地方、某一情景的特征”。[2]壁画与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壁画是环境性艺术。环境可分为宏观环境、中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从某种程度上宏观环境、中观环境限定了壁画的创作题材和内容,微观环境影响了壁画的表现形式、材料、手段。壁画是对环境的一种烘托,它不仅可以拓展环境的视觉空间、意向空间,增强建筑环境的功能性,还可以提升环境的艺术值和文化值。因此,壁画与环境就形成了一种辩证交互关系。壁画需要环境、环境需要壁画,壁画与建筑、社会、人有机结合,形成和谐的公众性环境艺术,这是壁画区别于其它绘画语言形式最显着的特点。本文第一章论述了环境之于壁画的即在影响,壁画内容形式的发展变化正是由于环境的变化而导致的。其中着重论述原始社会时期环境决定了壁画的题材和内容,不同的中观环境产生不同的地域性、民俗性的壁画艺术,及壁画最初形式——“岩画”;宏观环境的改变导致壁画审美倾向的变化,多样的中观环境使壁画的面貌更为丰富,人类建筑环境的不断优化促进了壁画艺术的兴盛发展,以及当代人文和人性因素的注入使壁画大众化艺术进入新的时期,地域性、民俗性的艺术面貌更加新颖,而现代建筑的多样性为壁画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第二章论述了壁画之于环境的职能,从历史发展角度论述壁画之于环境的作用。本章着重论述原始社会时期壁画之于环境精神空间化职能、类文字记述性和宗教图腾职能;壁画的祭祀和宗教宣传职能、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炫耀功绩树立威严职能及成教化助人伦社会职能;论述现代壁画的社会教科书职能、纪念性作用及装饰性和壁画之于环境的改变与增值职能等。第叁章论证了壁画与环境辩证交互关系,在前两章论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二者的关系,得出壁画与环境的交互性关系。第四章探讨壁画的发展趋势,本章结合当今壁画的一些创作以及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的变化试图探讨其多元化与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李胜菊[7]2016年在《现代纤维壁画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纤维”材料为主要媒介制作的纤维壁画,其材料本身的丰富特质与其“经纬”之间交错变化的无限可能性存在构成了纤维壁画表现形式多样化的物质基础。而在历史悠久的壁画艺术发展史里,材料一直是壁画社会文化、艺术精神承载与传达的重要物质载体,每一次材料的更新与探索必将推动壁画面貌的日新月异。在当代,纤维壁画艺术进入新的发展时代,文化的多元观促使纤维艺术形式不断追求个性化发展,纤维艺术已经大大溢出原先泛义,更加关注从社会文化与艺术精神的角度衡量纤维材料传达出的含义,对纤维壁画的研究也从单纯的形制内容提升到文化层面,不再局限于装饰性的初衷,而被赋予了深刻的多层次人文意义。本文即是以纤维壁画为研究对象,从纤维壁画艺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切入,探寻纤维壁画丰富的人文个性,以深入挖掘公共环境中的纤维壁画艺术因材质工艺所展现出的精神内涵,为存在于建筑空间中的现代壁画带来现实意义的启发。本文正是以纤维壁画艺术语言多元化的表现形式为研究核心,展开对其多角度、深层次的探索,既传承传统,又融入当代性思考及创作实践经验,在挖掘其艺术与学术价值的同时,重点研究现代纤维壁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为社会带来的现实意义,这也是本选题的创新之处。首先第一章,对研究对象纤维壁画的概念进行界定,厘清纤维艺术发展文脉。其次第二章,对现代纤维壁画构成要素从材质特性、工艺、程式、光色、空间载体等几个方面研究入手,探讨纤维壁画表现形式如何从单一走向多元化,重点研究在空间中如何拓展纤维壁画新的表现形式。第叁章,结合现代艺术思潮的典型案例对纤维壁画表现形式多元化所产生的影响,揭示纤维壁画视觉形式中隐含的时代特征,为深入挖掘纤维壁画艺术的文化及艺术价值做铺垫。由此展开第四章对纤维壁画所蕴含的人文精神的深度分析和研究,作为衍生出现代纤维壁画艺术语言丰富形式的“人文性”观念,在壁画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精彩变革中具有灵魂导向的重要价值,所以也是本课题研究的关键所在。总之,本文试图通过对纤维壁画多元化表现形式的研究,以纤维壁画表现形式的物质构成为载体,将材料、人、观念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新的空间意识,即纤维壁画的“壁”可理解为界面、纤维壁画的载体之特性等,拓展了对“壁”的空间性认识。在人文性观念引领下的现代纤维壁画表现形式,从平面走向空间、从静止走向动态、从装饰走向表现、从实用走向实验的多元化发展,是观念让纤维无界,是应用让纤维壁画艺术走向无限。曾经的壁挂无论作为架上艺术还是空间艺术,都重新获得了一次苏醒,是对纤维壁画物质与观念上进行的解构和重构,为纤维壁画艺术的发展打开一个全新的实现领域。
张伏虎[8]2005年在《环境艺术与壁画装饰》文中研究说明人们生活在环境空间中,环境空间设计的质量的好坏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生活相对紧张的现代社会,一个完美的空间环境,应该是除了其自身的实用功能之外,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和精神功能。只有这样,环境空间才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需要的同时又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精神需求。而壁画艺术对环境艺术的介入正好能够满足人们的这种审美和精神的渴求。所以,如何处理好壁画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至为重要的。 本篇文章就是着重探讨环境艺术与壁画艺术装饰之间的关系。指出环境空间对壁画艺术的限定性以及壁画装饰对环境空间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环境空间的精神存在形态即环境空间的类别和性质以及环境空间的各种物质存在形态,包括环境空间结构、环境空间色彩、光环境等方面对壁画的限定作用,它决定着壁画存在的内容与形式。另外就是壁画又反过来作用于环境空间,这也就是壁画装饰对环境空间的重要作用。这种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壁画艺术对环境空间的视觉效应和心理效应两个方面。另外,本文从空间的存在方式即空间维度上对壁画艺术和环境艺术作了一个比较总结,让读者在潜意识里对壁画艺术和环境艺术有一个根本的认识。与此同时,文章还从空间的四维性和空间的五维性上进一步阐述两者的艺术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共存和互补关系。强调指出环境是功能的和实用的,壁画是文化的和精神的,二者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创造出符合人性的现代空间环境。这也是笔者本文的一个创新点。 当然,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进步,人类对环境和壁画又会提出新的要求。本文在文章最后也根据目前人类社会发展的状况,大胆地提出了未来环境艺术和壁画的结合趋势。那就是:两者形式语言的模糊性和相互渗透性趋势以及未来特色化、精神化和人文化的趋势。这也是笔者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 总之,只有将壁画艺术和环境空间恰如其分地结合起来,环境空间的各项功能价值和壁画的艺术和精神价值才能够得到完美的体现。
苏日古嘎[9]2017年在《美岱召壁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岱召是蒙古地区所建的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是蒙古族全民从信仰萨满教改信佛教的象征。它汇集蒙、藏、汉等多元文化于一寺,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美岱召佛教文化中,壁画是最为重要的绘画遗存,不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是内蒙古首屈一指。美岱召壁画目前保存较为完整,壁画整体气势恢宏,在内容上以藏传佛教题材为主,对明代蒙古贵族生活也有所表现。表现形式多彩纷呈,画法受汉地风格影响较深,以工笔重彩为主,少有沥粉堆金,显示出画师的高超技法。本文着重研究美岱召壁画的艺术特征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大量文献与图录,梳理出一些线索及所缺,并在整合这些线索的基础上,试图寻找研究成果中前人没有深入涉及的问题,以此做为研究的目标和方向。探究属于蒙古地区最具代表性的美岱召壁画,通过对其内容的识读与考释、艺术特征的分析,发现和分析在多元文化交流中所形成的美岱召壁画与众不同的艺术特征。从美术的本体出发,审视蒙古地区藏传佛教壁画所呈现的宗教文化系统及其扎根在蒙古地区后的新面貌、蒙古族藏传佛教艺术的新形式。本文首先从美岱召的建寺背景与历程论述,分析其作为藏传佛教传入蒙古的标志,对蒙古地区的历史意义,并对壁画的分布与绘制阶段进行概述。文中研究重点为美岱召壁画的艺术特征,从其题材来看,美岱召佛教壁画与蒙古族传统萨满教绘画大不相同,反映了蒙古族宗教思想的大转变;从其构图、色彩、线条等形式方面来看,美岱召壁画与蒙古传统绘画大不相同,丰富了蒙古族绘画的表现手段。在对美岱召壁画的研究中,笔者没有局限于某一幅壁画艺术形象的分析,而是将美岱召各寺庙重要的壁画形象作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已得信息的基础上总结美岱召众多壁画的共性特征。另一方面,也用同样的方式分析总结了美岱召壁画在其结构、线条、色彩等方面所呈现出的共性特征。从研究方法的创新来讲,采取田野调查,图像分析法,微观与宏观相结合比较研究方法,论证了佛教传入内蒙古之后,不仅使蒙族在宗教信仰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同时也使绘画形式语言发生了重大变化的观点。
杨广宾[10]2014年在《现代都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壁画艺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壁画与传统壁画在观念阐述、面貌呈现方面已然大相径庭,但无论是“新”壁画还是“旧”壁画,它们的基本概念仍旧没有发生变化,其基本概念可以概括为:壁画是以建筑壁面为载体的公共空间艺术。通过绘画、工艺手段以及其它技术制作完成的绘画作品。壁画艺术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下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提高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信息时代的到来更进一步的开阔了人类知识的视野,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现代审美意识,已成为公共艺术的现代壁画更是在各种艺术思潮流派的影响以及新建筑观念的掺入下正处于一种边缘性、综合性的节点上。现代建筑空间中的壁画艺术创作,从来就不是以孤立地创作艺术作品为目标,这就要求创作者必须重新审视,感受人们赖以生活存在的建筑空间。本文即是从现代都市建筑空间环境与壁画艺术的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关系展开论述,首先本文的第一章节对传统壁画以及现当代壁画的发展形态作了简要的概述,第二章从壁画这一空间艺术的设计与创作出发,结合现代都市建筑空间的时代特征,在建筑实体空间与建筑虚拟空间两方面去探讨壁画艺术对现代都市建筑空间积极能动的作用,并结合相关理论,通过大量的实例分析不同的建筑空间中壁画的形态构成,第叁章则对现代建筑空间的壁画艺术形式作了类型上的梳理,为指导今后都市建筑空间壁画的设计和创作实践做出理论上的探索。
参考文献:
[1]. 西双版纳曼召村佛寺壁画及其与村民日常生活研究[D]. 王璐. 云南大学. 2015
[2]. 隋唐敦煌壁画色彩研究对现代色彩设计的启示[D]. 郭晓丽. 北京服装学院. 2010
[3]. 壁画与公共空间的艺术再研究[D]. 关锐. 大连理工大学. 2009
[4]. 于阗佛教艺术研究[D]. 张健波. 西安美术学院. 2017
[5]. 浅谈当代壁画艺术介入城市空间的环境营造[D]. 任红. 大连理工大学. 2007
[6]. 壁画与环境的交互性[D]. 齐敬峰. 山东师范大学. 2006
[7]. 现代纤维壁画多元化表现形式研究[D]. 李胜菊. 上海大学. 2016
[8]. 环境艺术与壁画装饰[D]. 张伏虎. 武汉理工大学. 2005
[9]. 美岱召壁画艺术研究[D]. 苏日古嘎. 内蒙古大学. 2017
[10]. 现代都市建筑空间环境中的壁画艺术研究[D]. 杨广宾. 山东师范大学. 2014
标签:美术书法雕塑与摄影论文; 艺术论文; 壁画论文; 美岱召论文; 公共艺术论文; 文化论文; 公共空间论文; 美术论文; 环境艺术论文; 佛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