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迅猛发展,在建筑单位工程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相关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在施工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是比较多的。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时,工程的质量容易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影响到整体的施工质量;所以需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进行合理有效施工作业,才能防止出现质量问题。本文笔者根据实践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
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混凝土结构应用范围和领域还在不断扩展,尤其是大体积混凝土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领域更加广泛,因此,做好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质量控制意义深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在施工中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制定针对性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及裂缝控制措施。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特征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结构厚实,混凝土量大。施工技术要求高。当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所使用的混凝土基本就是大体积混凝土,其特征就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影响,会使结构面混凝土总量也会加大。建筑工程混凝土当进行施工的时候不会使用分缝分量的形式,为了增加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就需要增加对于混凝土的使用。内外部温差过大易出现混凝土水化热的变化,所造成的影响也就越大,并且对于混凝土的养护难度也就越大,混凝土内部结构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对于混凝土的降温采取最多的就是浇冷水的形式,这样可以更好的完成养护工作。
2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建筑工程中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把控
在建筑施工的时候使用最多的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施工质量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比较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特别是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里面更加容易出现裂缝的情况,因此有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增加对于这些问题的重视程度。有关的施工人员需要明确施工的实际情况,并且增加对于裂缝问题的分析,这样可以及时的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要想确保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就需要采取正确的、有效的裂缝处理形式来进行处理。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技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对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把控基础主要分成这样几个流程:
2.1.1根据有关的后浇带来区分施工的区段,所有的区段需要整合成一个单元,之后需要根据不同的单元来展开相应的浇筑工作,在这种时期,所有的施工单元需要持续开展相应的浇筑工作,并且不能设置施工缝,当进行施工的时候,能够使用分层浇筑、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浇筑。
2.1.2当浇筑七百毫米筏板的时候,需要采取两层浇筑以及两层振捣的形式,当进行浇筑四百毫米筏板的时候,可以看成一个振捣层。每次振捣的时间是二十秒到三十秒之前,并且需要控制好振捣层直接的距离,振捣的作用就是防止混凝土出现不规则的情况,或者就是出现下沉的情况,所以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及时的排除所存在的隐患。
2.1.3当振捣工作完毕的时候,需要进行刮浆以及找平的工作,之后在混凝土上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控制好铺设的质量,之后再进行滚压提浆。在初凝之前使用二次振捣的形式,之后再使用铁抹子进行压实,最后就是使用木抹子进行搓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4当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最开始需要明确混凝土的用量,并且把相应的数据提供给生产厂家。进而可以控制好混凝土的用量,如此也可以确保运输车能够持续进行浇筑,这样也可以避免出现施工缝,并且也可以确保施工工程的浇筑质量,当然也可以避免在进行浇筑的时候出现堵塞的情况。
2.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浇筑管理和控制技术
结构厚实是大体积混凝土主要的特点,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混凝土,工体条件也很复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对技术的要求极高,比如需要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水化热,如果控制不当,就会造成混凝土的裂缝以及结构物变形,这会严重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必须重视施工过程中的浇筑管理,来保证施工的质量。对于相关工作的管理首先需要明确大体积混凝土的技术特征,接着就是增加对于浇筑技术的把控和管理,如此才可以确保浇筑工作的工程质量,当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根据季节的情况来采取有关的浇筑方法。并且在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采取分段分层的形式。不仅如此,也需要及时的处理混凝土的连接部位,当进行浇筑的时候,要想使得混凝土能够正常运行,就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进而满足施工的需求。当进行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时候,需要增加对于混凝土泵的把控和管理,当进行运输的时候需要明确浇筑的需求,如此就可以在进行运输的时候能够及时的把控好运输的过程以及浇筑的施工方法,当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明确技术参数的作用,及时的进行控制以及处理可以确保浇筑工作能够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进而可以保障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工作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有关的管理工作以及控制工作也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当进行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的时候,需要采取快插慢拔的形式,有关的操作也需要按照有关的规定进行展开。当进行监控管理的时候有关的人员需要增加对于这项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保障浇筑工作能够满足施工的需求。
2.3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养护措施分析
为了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质量,保温法主要用来针对施工结束后对拟浇筑建筑结构进行外部保温的基本措施,混凝土材料在浇筑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水化热,水化热值与混凝土中水泥含量密切相关,如果不能妥善处理水化热问题,其释放的热量必将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和强度。所以,为了尽可能降低混凝土浇筑完以后的温度耗散,延长混凝土温度降低时间,可以在浇筑完毕以后对混凝土结构进行外部保温处理,防止混凝土外部出现温度突变,影响混凝土凝结质量。在具体温度动态调控中,施工人员应该保证混凝土结构温度始终维持在 20℃左右,并一直维持四周以上,最大程度防止出现混凝土开裂问题。水分的快速散失也会影响建筑的结构强度,因此,在实际的施工操作之中,保湿法处理一般是将所浇筑的结构放置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之中,防治水化放热使得建筑表面水分散失过快从而是结构的表面出现裂痕,影响结构的使用强度。
3结束语
总的来说,当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需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裂缝的情况。并且在进行施工的时候需要增加对于养护工作以及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进而可以更好的确保浇筑工程的工程质量,这样可以增加混凝土的强度,并且可以防止出现裂缝的情况,进而确保建筑工程的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戴俊生.浅析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7): 94.
[2]李博超.论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5(5):136.
[3]何跃雷.关于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22):333
论文作者:周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4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积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裂缝论文; 水化论文; 工作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