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探讨论文_董俊杰 张玲 王燕

董俊杰 张 玲 王 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三科 新疆 830001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2例帕金森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予以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进行评定帕金森病颁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中无认知障碍患者10例,伴发认知障碍患者32例,两组在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病情严重程度及病程长短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机率,其中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病程长短等有关.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功能障碍; 相关因素; 研究Parkinson'sdiseasewithrelatedfactorsofcognitivedysfunction  DongJun-jie,ZhangLing,WangYan, (No.3Departmentof HealthCareforCadres, People'sHospitalofXinjiangUygurAutonomousRegion,Urumqi830001,China)【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analysisoftheincidenceofParkinson'sdiseasewithcognitivedysfunctionanditsinfluencingfactors.MethodsSelectionmethodinJanuary2012- August2015of42casesofParkinson'sdiseasepatientsastheresearchobject,USEStheMontrealcognitiveassessmentscaleandHamGiltondepressionratingscaleofassessmentissuedbytheoccurrenceofcognitivedysfunctioninParkinson'sdiseaseandrelatedinfluencefactorsareanalyzed.ReGsultsAll10casesofpatientswithcognitiveimpairment,inpatientswithcognitiveimpairmentinpatientswith32cases,twogroupsintheculturallevel,thedeGgreeofdepression,severedegreeandthelengthofthecourseofthediseaseh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ConclusionParkinGson'sdiseasewithhighprobability,impairedcognitivefunctionwiththepatient'sculturaldegree,thedegreeofdepression,theseverityofthediseaseaswellasthelengthofthecourseofthediseaseandsoon.【Keywords】Parkinson'sdisease;Cognitivedysfunction;Relevantfactors;research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68-02

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进展型神经退行性病变,多常见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性肌张力障碍,最为常见的为静止性震颤.随着帕金森病不断的进展,非运动症状也随之大量的出现,与正常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衰退相比更为明显.认知功能障碍可加重患者的抑郁和运动障碍加速疾病恶化, 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1].目前,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有哪些仍是需要探讨的一个课题.本次研究选取我科收治的42例帕金森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对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研究分析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2012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42例帕金森病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的评分结果,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和伴发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其中观察组为伴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8例,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在(63.81±8.95)岁,病程在7个月—13 年,平均病程在(5.73±2.54)年,大学文化程度9例,中学文化程度14例,小学文化程度15例,文盲4例. 1.2 选入标准 符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讨论会制定的帕金森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经过CT及MRI检查确认,除有老年性脑改变外,未见特殊异常;所有患者已排除脑血管疾病或脑炎等因素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并且没有痴呆、人格异常以及严重言语障碍等精神疾病的患者. 1.3 排除标准 严重心、肺、肝、肾功能衰竭患者;有明确的病因可寻,如脑外伤、脑卒中、药物以及一氧化碳中毒等引起的继发性帕金森综合征;患有颅内感染、脑部肿瘤、血管性痴呆、癫痫、慢性硬膜下水肿以及多发性硬化,以往具有严重的头部外伤史及已知的脑结构异常或持续的神经功能缺损等可能会导致痴呆发生的其它神经系统疾病;既往2年内发生抑郁症病史患者等.

1.4 方法 按照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的评分结果,将帕金森病患者分为无认知功能障碍和伴发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其中观察组为伴发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照组为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评定, 具体方法为以下几点:1.4.1 一般资料的调查 使用自制的一般资料情况调查表,对所有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情况的调查,其中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以及病程等方面.

1.4.2 病情评价 应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中的第3部分,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运动型症状严重程度的评价,应用帕金森病统一评价量表中的第2部分,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价.1.4.3 抑郁程度的评价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的抑郁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1.5 疗效判定标准 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价量表评定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共30分;评分<26分为认知功能障碍,≥26分则为正常;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患者抑郁程度进行评定,其中总分超过24分为重度抑郁,超过17分为中度或轻度抑郁,小于7分则为正常.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对本次研究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发生情况 本次研究共入选42 例,男性24例(64.29%),女性18例(35.71%),年龄在50—79岁,平均年龄在(63.81±8.95)岁,病程在7个月—13年,平均病程在(5.73±2.54)年,其中无认知障碍患者10例,伴发认知障碍患者32例.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等分别进行X2 检验,两组在文化程度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2.2 两组患者抑郁程度的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的抑郁有29例(90.63%),对照组有抑郁患者5例(50.0%),观察组患者抑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不同病程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中患者病程>5年的有23例(71.88%),≤5年的有9例(28.13%);对照组中患者病程>5年的有4例(40.0%),≤5年的有6例(60.0%);观察组中病程>5年的患者远高于对照组中病程>5年的患者,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的检验结果(n/%)

3 讨论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中的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大部分认为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显示,帕金森病患者主要是以额叶认知功能障碍,纹状体与额叶间具有密切的解剖关系,因纹状体的多巴胺耗竭引起前额叶内多巴胺耗竭,从而导致帕金森患者额叶功能的异常. 通过封闭初级运动皮质的多巴胺受体以及破坏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等试验研究,发现实验小鼠出现了较为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认为帕金森病伴发的认知功能障碍与初级运动皮质多巴胺耗竭有关[2].根据本次研究显示,所有患者中无认知障碍患者10例,伴发认知障碍患者32例,两组在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病情严重程度以及病程长短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部分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的早期就具有轻度的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着帕金森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现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病程及教育程度等有关系.据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中病程>5年的患者远高于对照组中病程>5年的患者,两组间具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程越长,其认知功能减退的发生率就越高,病程越长的帕金森病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性就明显增加等.抑郁与认知功能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而据部分相关报道显示,

抑郁是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抑郁可加重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等[3]. 综上所述,帕金森病患者具有较高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机率,其中与患者的文化程度、抑郁程度、病程长短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等有相关关系.在临床治疗中,通过正确有效的控制运动正帕金森认知功能障碍的发展,予以心理沟通抗抑郁,并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干预,来降低疾病的发生及改善疾病的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4].同时应重视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断,以便于及早的进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5].

参考文献[1] 刘泽民,王敦敬,刘德全等.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2,15(9):4-7.[2] 孙莉,刘卓,黄曦妍等.帕金森病轻度认知障碍的特点、相关因素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06(10):2634[ -2639. 3] 杜静,高宗良,汪凯等.帕金森病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13(8):851-853. [4] 王爱菊.帕金森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2,24(12):1340-1341. [5] 吴方萍,钮晓勤,周玲等.帕金森病患者事件相关电位和认知功能障碍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8(4):244-247.

论文作者:董俊杰 张玲 王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4

标签:;  ;  ;  ;  ;  ;  ;  ;  

帕金森病伴发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因素探讨论文_董俊杰 张玲 王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