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风味教学法在小学解释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说明方法论文

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说明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说明文论文,教学法论文,语文论文,小学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说明文作为一种重要文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小学5~6年级阶段目标中明确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这既是小学说明文教学的指导纲领,也为小学说明文的教学提供了主要方向。

      一、说明文的概念界定

      1.说明文的概念

      何为说明文?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知识的文章体裁”,强调通过概念揭示来说明事物的特征与本质。其范围很广泛,包括广告、说明书、章程、规则、解说词、科学小品等。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是说明,强调知识性,具有一些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其分类按照说明对象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与事理说明文,按照语言风格则可以分为平实说明文与生动说明文。说明文具有“内容的科学性、说明的条理性和语言的准确性”三要素,同时具备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3种说明顺序。

      2.小学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就小学说明文而言,其选材、阅读要求、阅读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

      (1)题材多为科学小品。其选材多“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而对于广告、解说词等比较专业的说明性文章一般不选用。

      (2)语言生动形象。鉴于小学生的特点,教材在选用说明文时,通常会考虑选用一些生动、有趣的说明性文章,同时“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那些学术性、科学性更强的平实说明文很少出现在小学语文中。

      (3)说明方法初步显现。小学说明文是说明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出现的说明方法种类并不多,以基本的说明方法为主,主要包括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画图表。

      (4)说明顺序开始凸显。说明顺序是说明对象被呈现出来的排列方式,主要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3种。其中,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逻辑顺序,即事物发展顺序涉及最多。

      二、传统教学方法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的评价

      “传统教学方法”在本文中是指有别于语文味教学法的各类教学方法的总称。这些教学方法有其共性,主要表现为它们普遍将说明文视为“说完”,而不是看成“说明”;视为“再现”,而不是看成“表现”。换句话说,传统教学方法讲究在不超越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充分地教会学生说明方法,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如在《新型玻璃》一文中主抓说明玻璃的方法。

      由于传统教学法不太注重不同文体的不同教法,把小学说明文当成记叙文乃至诗歌一样去教学,视朗读为阅读的核心,忽视浏览能扩大知识面并能搜集信息的重要意义,将所有的课文按照一个模式去教学,久而久之,学生自以为掌握了学习语文的方法,实则产生了厌学情绪。实际上正是如此,笔者翻阅很多语文教学杂志,搜索不少名师公开课,发现少有说明文的教学经典案例和研究,说明文教学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块贫瘠的土地”。

      三、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的应用

      叶圣陶先生曾说:“说明文不一定就板起面孔来说话,说明文未尝不可以带一点风趣。”程少堂老师独创的“一语三文”语文味教学法符合叶老对说明文“风趣”的要求,提倡在教学中融入教师的“生命体验”,强调语文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温度’的教学方法”,应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温度”,从而使学生和教师“共享”语文的魅力乃至生命的意义。用这种教学内涵去观照小学说明文教学,其常见弊端可以被较为容易地消解,其拓展性则能得到极大的发挥,因为语文味教学法把说明文当作生命体验来交流,强调在完成课标要求的基础上超越课标,追求更深远的意义。现以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新型玻璃》一课为例,介绍语文味教学法在小学说明文教学中的运用。

      1.从语言角度阐释说明文教学

      语言教学,首先就是汉字教学。语文味教学法认为语言是“一语三文”模式中的“基点和中心点”,强调学生对生字词的深刻理解和有效运用。生字词在语文味教学法中,是一种诗意的栖息,是作为一种存在而存在的。在具体的说明文“语言”选点上通常看重以下几点:

      (1)将课题转换为主题。语文味教学法把说明文语言当成一个全息工程,身处其中的文字是子系统之一,是局部放大,是特征描述,其意义必须放至相应的语境中才有意义。所以,在《新型玻璃》一课的常式设计中,笔者将课题文字转换为一个系统文字——“走进身边的科学之新型玻璃”,让其主题化,以此表述“新型玻璃”只是身边科学的一种,也只是课文教学目标中的一个维度,这也正是语文味教学法的鲜明特征之一:更改课题,将其融入主题之中,使之更有韵味,更有容量,更有生命力。所以,在变式设计中,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让学生树立科幻意识,更改课题为“外星人入侵地球怎么办?让他们尝尝我们的新型玻璃!”。

      (2)看重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如果说教出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教学的最低要求,那么教出生动性显然是其高层次的目标。为了把说明文的语言教得生动,必须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让他们对枯燥的说明文产生兴趣和乐趣。为了达成这个目的,结合小学高年段学生的年龄与认知特点,《新型玻璃》课文的常式和变式设计中都特设了“师生生字词大挑战”环节,通过师生互问的方式来学习生字词。比如,提问噪音的“噪”字为何是口字旁?又如,博物馆的“博”为何不是“搏”?通过借鉴训诂学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增进对祖国语言的美感鉴赏力,正是使语文有味道的一大途径。

      (3)注重说明文语言的生成性。语言除了特定的所指,也有非特定的能指,这既是语言的多义性体现,又是语境的具体要求。语文味教学法提倡语言的能指,充分挖掘文字所蕴含的全部意义,把文字看成是一种表现而非一种再现。在《新型玻璃》一课常式教学中,把文字教学放至生活这个大语境中,引导学生通过造句将课本的书面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使之“移民”到我们所向往的世界中。而在变式设计中,让学生用字典自查生字词,通过一个字或词了解它的多义,并在其中进行有意义的选择,可谓知一词而知其全部,正是注重生成性的表现。

      2.从文章角度剖析说明文教学

      文章,作品之脉络也,主要涉及体裁、结构、内容、主旨等方面。说明文因其“物化”特征,相比其他文体,更注重文章的规范性。语文味教学法不但重视文章的规范性,也看重文章的个性。

      (1)注重概括方法,掌握主旨规律。语文味教学法不但要求学生概括,还需要指明概括的方法,并找出内容呈现的顺序。换言之,运用语文味教学法来为概括问题时提供一个程式或范式,引导学生“依葫芦画瓢”,通过掌握概括规律来降低学习概括的难度。为此,在这篇说明文中,无论常式还是变式,都提供以下程式:这篇文章介绍了什么物,具有什么样的特征。通过这个程式,学生能够清楚地知道事物表达的顺序,掌握事物的主次要点,修正自己的答案,使之更符合规范。

      (2)探究高效合作,提升全员乐趣。语文味教学法的形式是开放的、多元的,并不反对小组合作、高效课堂之类的形式,相反,它还时常借鉴和运用这些形式,活跃课堂的气氛。据此,在尝试和变式中都设计了1个图表,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找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前者让学生在黑板上将图表填充完整,后者则让学生制造纸卡片,再上台进行展示。通过上述图表的设计,学生有事可做,1组人讨论好,派代表去黑板上填写答案或携带纸卡片上台在幻灯机上进行展示,将整组乃至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调动起来,可谓一举多得。

      (3)善抓教学重点,推广举一反三。《新型玻璃》是一篇说明文,掌握其说明方法是课标的明确要求,可谓说明文学习的重中之重,语文味教学法自然不会错过。但与传统语文教学法不同的是,语文味教学法不但要求学生找出、辨别说明方法,还需要其能够举一反三。所以,在常式和变式设计中都提问:请用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画图表等常用说明方法,各写一句话来描述一件你熟悉的物体。这对学生一定是个考验,不熟悉说明方法的学生一定会露出破绽,语文味教学法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期望一次能够把学生教会,但要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这样,课堂上生成的家庭作业就诞生了:课后完成这道题。生成而不是预设作业,正是语文味教学法的一大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学情和状态布置作业,是一种苏格拉底式的教育智慧,因为一节好课,“本质上应该是生成的”。

      3.从文学角度品味说明文教学

      就语文教学而言,文学主要涉及文本的语言美、形象美、情感美,因此,语文教学中的文学教学,就是指带领学生感受文本的语言美,体会人或物的形象美,领悟心灵和灵魂的情感美。

      语文味教学法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方面主要基于以下选点:

      (1)创设合理情境,展开情节主线。语文味教学法注重情节,不但包括文本自身的情节,也包含因创设情境而产生的教学情节。文本情节是文本的主线,教学情节也是教学的主线。为了实现教学主线,让教学更清晰,更有乐趣,更好玩些,笔者创设了一个情境,提出问题:“假如老师要开一家玻璃店,卖什么玻璃最好?为什么?”聪明的学生一定结合课文中对各种新型玻璃的描述来回答,但也一定有学生会随意说出答案。没关系!课标指出学生要“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语文味教学法更加重视随意说出答案的学生,说明他的思路还没有被定式,潜力更大。

      (2)注重细节知识,优化表达方式。语文味教学法注重文本的文学细节知识和表达方式,前者是文本的内在基因,后者则是文本的呈现方式。内在基因决定文本的性质,呈现方式则体现出作者和读者的理解程度。语文味教学法就是要充分挖掘文本的文学细节,让语文教学弥散出专业、精准、细致的语文特有韵味,所以在这篇课文中特别注重引号的用法。同时,语文味教学法也要着力优化学生的表达方式,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一定的敬畏。因为充满语文味的课堂每一节课、每一篇课文教学都是不同的,都是无法复制的,而表达方式不但是个人语文综合素养的最佳体现,也影响着观众的接受程度,所以,语文味教学法把学生的表达方式视为文学选点的重点。

      (3)尊重认知规律,提倡知行合一。语文味教学法充分尊重认知规律和小学说明文的特点,并把它们积极运用到具体教学中。在《新型玻璃》这篇课文中,笔者再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选择适当的说明方法和引号,组队完成书面推荐。这次是有计划、有准备地推荐,所以一定不同于第一步时的答案,可谓在有理论之后的实践,这样学生就在学习中得到明显提升,达到教学目标,这正是语文味教学法的独特魅力所在——遵循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认知规律。

      4.从文化角度探究说明文教学

      语文味中的文化教学就是从文本中的某一点出发,联系整个人类文明,通过对比、对照等方式进行象征对应,对文本作出深层次的解读、拓展或提升。这就对教师的知识储备与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对一篇科普类说明文进行文化解读,就语文教学法而言,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无论是在常式设计还是变式设计中,都是通过展示全球最新玻璃技术的视频表现奇特的玻璃世界,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2)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内化学生的科学意识,使他们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笔者播放最新玻璃技术的视频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也展示玻璃的简要历史和人类在玻璃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相关图片,让学生知晓玻璃的历史,懂得如今的玻璃技术来之不易。通过观看视频和图片,学生对玻璃有了更深的认识。变式设计还添加了一个特定的问题,让学生谈观后的感受与对未来阿米玻璃制造成功的信心。这个问题是结合变式设计主题而设定的,通过让学生自由谈感受来培养相信科学的信念。

      (3)鼓励学生进行科学想象。在常式设计中的问题是:20年后,老师的玻璃店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玻璃工厂,请问还能设计出何种新型玻璃来为人类服务呢?在变式设计中,再次强化科幻情境,宣告外星人入侵地球时已被人类的阿米玻璃及其他新型玻璃打败,而五(2)班同学的新型玻璃发明为战役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让学生谈一谈未来的新型玻璃设计。这个话题没有标准答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说明方法来设计即可。语文味教学法充分信任学生,认为每个学生都是潜在的创造者,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综合实践能力。就说明文而言,自然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想象力和科学创造精神。

      (4)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国哲学的现代表述,是中西方文化交融后的特色展示,对学生形成健康的科学观至关重要,没有良知的科学进程等于踏上自毁之路。因此,在上述变式设计的导入中,通过情境创设,实际上给学生交代了一个人类文化的终极问题:科技发达后的出路何在?三体外星人因为环境的恶化,不得已进攻地球,企图消灭人类,人类是否也会在未来因为科技异常发达而去消灭别的物种?这是一个基本的科学态度,需要传达给学生的正是希望他们能运用科技造福人类的同时不忘与自然和谐相处,也就是人与自然共度科学人生。

      总之,语文味教学法在《新型玻璃》一文教学中展示出一种厚重又不失幽默的教学风格。实践证明,小学说明文,尤其是科普类说明文,用语文味教学法来教学,能够使课堂独具美学特色。附:语文味教学法之说明文《新型玻璃》

      常式教学设计

      ◆教学构想

      作为一篇标准的小学说明文常式教案,笔者严格按照语文味的“一语三文”模式进行设计。为此,教案结构分为:导入——语言环节——文章环节——文学环节——文化环节。

      ◆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认知和读写生字词。

      2.文章目标:了解各类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知道作者运用的说明方法和说明顺序。

      3.文学目标:熟知引号的意义和用法,学会介绍事物的方法。

      4.文化目标: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科学创新精神。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介绍3000多年前腓尼基人的玻璃传说。

      二、初感说明文文字之准

      1.读课题,提出“新型”之意。让学生明白“新”与“旧”的界限所在。

      2.自由朗读,找出课文的生字词。

      3.学生或教师对生字词进行系统解释:不但解释词义,还要解释该词用在句子中的原因。

      4.教师和学生进行“师生生字词大挑战”:教师和学生进行相互提问,用生字词进行组词造句。

      三、研读文章之质

      1.默读课文,概括课文内容,看看运用了何种说明顺序。

      2.小组合作,找出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填写下表。

      

      3.让学生找出文中的说明方法,并用不同的说明方法各写一句话来描述熟悉事物。

      四、品味文学之味

      1.假如老师要开玻璃店,学生建议卖什么玻璃?为什么?让两三名学生自由说,指出其语言表达问题。

      2.趁机提出引号的用法和作用。

      3.小组合作,运用以上说明方法,有条理地推荐玻璃。

      五、探究文化之韵

      1.展示玻璃的简要历史图片和当今更多的新型玻璃视频,开阔学生视野。

      2.20年后,老师的玻璃店成为世上最大的玻璃工厂,现有的新型玻璃已经不够用了,请问能设计出什么新的玻璃吗?请写下来,有条理地介绍你的设想。

标签:;  ;  ;  

语文风味教学法在小学解释性文本阅读教学中的应用_说明方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