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商业企业改革新阶段的新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企业改革论文,新阶段论文,新思路论文,商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5年,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主的改革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企业制度改革的新阶段。新阶段需要有哪些新思路、新方法,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一、深化企业改革与调整国有商业资本结构相结合。我国国有商业资本并不多,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投向比较分散。前15年的企业改革,未能触及国有商业资本的调整问题。新阶段有必要将企业改革与商业资本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达到优化国有商业资本结构的目的。在商业资本多种所有者并存的条件下,国有商业资本的投向必须定位,要有重点的投放。主要应投资于效益好的大型综合商社、企业集团和大中型企业,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调整商业资本结构,需要对某些企业采取兼并、出卖、破产等措施。企业兼并主要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企业兼并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企业兼并本身不是企业制度改革,但企业制度改革需要企业兼并相配合;国有商业资产出卖,主要指不具备兼并条件的小型企业。对小型企业国有商业资产的出卖,可以优先卖给本企业职工组建股份合作制。组建股份合作制也属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股份合作制也是企业法人制度,而不是古典的自然人企业制度。国有商业资产的出卖,显然不是国有资产的私有化,而是国有商业资本结构调整;对那些长期亏损,经营无望的企业要在妥善安排职工的前提下,毫不迟疑地实行破产,采取拖的办法,不仅无济于事,反而使问题越积越多。
二、企业改革与解决企业实际困难相结合。国有商业企业仍然普遍存在资金少、负债多、负担重等困难。即使是试行股份制的企业,也是将其转入新企业(如退休职工的退休费和医疗费问题)以致造成股份制企业的不合理负担。企业改革只有注入必要的自有资金,解决历史包袱和退休职工的退休费、医疗费及职工的养老金问题才能深入。
三、企业改革与宏观配套改革相结合。企业制度改革离不开对原有管理体制的改革,如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体制、企业干部管理体制、职工养老失业保障体制等。此前股份制试点中由于未同时进行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体制的改革,以致造成国有资产的主权主体缺位,没有法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承担。有的地方如天津、沈阳、青鸟等市均相继组建了国有商业资产经营公司,使国有资产有了保值增值的责任承担者,避免政府管理部门对企业的行政干预,因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是企业性质,而不是政府行政机构。
四、企业改革与政企职责分开相结合。企业制度改革是使企业成为法人实体,市场竞争主体,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的改革,其性质已不是政府行政部门放权的问题,而是放弃“婆婆”的地位问题。既然由于国有资产管理与经营体制的改革,确立了企业国有资产的产权主体,企业已有“老板”,就无需“行政主管”,这样改革,企业就成为有产权约束,而无“婆婆”的企业。这时,商业行政部门就可以集中精力履行其行政职能。
五、试点与全面改革相结合。1995年开始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除国务院确定的百户企业,56户企业集团、3户国有控股公司外,各地区、各部门也选择了一批企业进行试点。这次试点与前阶段的股份制试点有所不同,立足于推广。因此不宜搞特殊政策(前一段股份制试点有的地方将股份制企业的所得税率降为15%)。搞特殊政策失去推广价值。这次试点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将试点经验及时规范为制度化的法规,在面上推广。因此,这次试点从微观上讲要认真执行“公司法”,从政府角度讲,不给“偏饭吃”,不给优惠政策。只有这样,试点经验才有推广价值。
六、商业行政部门改革与企业改革试点相结合。新阶段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商业行政部门必须参与。国务院已决定,国务院确定的现代企业制度试点由国家经贸委牵头,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下进行。各地的试点工作也是一样,由当地政府确定的部门牵头,在有关部门配合下进行。商业行政部门积极参与试点工作,不仅有利于商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而且有利于大范围的,面上的建立商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商业行政部门一方面自身要进行改革如与直属企业脱钩,转变职能等;另一方面要参与商业企业现代企业制度改革试点,两者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