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对桥梁及隧道施工工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空隙、裂缝等问题是桥梁、隧道施工最为常见的问题,可对人们的安全造成威胁。故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有效的灌浆技术是提高桥梁、隧道安全质量的有效手段,可稳固桥梁与隧道,提高桥梁及隧道的承载力,继而保障人们出行及财产的安全性。基于此,本文则主要对桥梁及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桥梁;隧道;灌浆技术;质量;安全
前言
因我国经济实力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公路设施等均得到有效的建立,并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但同样也存在桥梁、隧道施工建设的问题。而公路施工中桥梁及隧道是施工工程的关键性环节,应用于不同的施工路段中,故桥梁及隧道的建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质。因此,公路工程建设需要一支强有力的施工团队,且要具有高专业度的桥梁、隧道施工人员,继而保障在施工过程中能准确定位桥梁、隧道的特征,结合有效的工程技术展开建设。避免公路建设并使用后,出现崩塌、裂缝等情况,不仅影响人们的正常出行,还威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故利用高效的工程技术提高桥梁、隧道的工程质量是施工团队主要关注与探究的问题。目前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易出现空隙、水泥脱落等问题,增大桥梁、隧道质量的风险性。随着技术人员的深入研究,发现灌浆技术可有效解决此类问题,并增强桥梁、隧道的固定性与稳定性,提升其承载能力,继而保障桥梁、隧道的工程质量。
1.灌浆技术对桥梁、隧道的加固原理
在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水泥脱落、空隙等问题时,可使用泥浆往空隙或裂缝处注入,继而起到填补、粘合的作用。同时,在注入泥浆时,还需根据相关的步骤实施,继而保障泥浆注入的有效性,起到加固桥梁、隧道的目的。在泥浆注入的过程中需要同时施加压力,并准确把握液压及气压的化学原理,继而利用其作为辅助技术,顺利达到填充空隙或裂缝的作用。在加固桥梁、隧道后,提高其承载能力,保障桥梁、隧道工程质量的顺利实施。在桥梁、隧道工程施工中,因灌浆技术能有效巩固桥梁、隧道,并对空隙及裂缝进行填充,不仅提高了桥梁、隧道的固定性,扎实其根基,提高承载能力,还能极大解决工程施工中墩台沉淀的一大难题。故灌浆技术在桥梁、隧道工程建设中得以广泛应用。在向空隙、裂缝等注入泥浆时,通过施加压力的方式,可使泥浆沿着裂缝逐步形成浆脉。因此,在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使用灌浆技术,其化学性质便会发生转变。通过化学性质与物理作用的双重作用下,泥浆所形成的浆脉便会转变为浆柱体,继而有效粘合空隙及裂缝的两端,提高公路的施工质量,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灌浆技术的材料选择及分类
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灌浆技术所采用的材料主要分为以下6种,且不同材料均有不同的特征及使用范围:①水泥浆的主要特征为施工操作简单,但其凝结的时间较长,故可灌性较差,主要应用于粗砂地基中,并起到防震加固的作用;②粘土浆的主要特征为价格低廉,但强度较低,主要用于提升防震及加固中;③水泥粘土浆主要特征为操作方便,价格低廉,其可灌性高于水泥浆,同样应用于粗砂地基,起到防震加固的作用;④水泥砂浆对于工程施工的要求较高,但价格低廉,可灌性较差,易沉淀,主要应用于大缺口的填充与防渗加固中;⑤水玻璃液浆的浆液粘度与水相似,具有较高的可灌性,但价格较高,主要应用于细砂层、粉砂层低级的防渗加固中;⑥水泥-水玻璃液浆对于施工的要求也较高,但其浆液的凝结时间较快,易调节,主要应用在动水状态下的粗砂地基防渗及加固处理中。而灌浆技术主要分为填充、渗透、压密及电动化学灌浆法4种。其中,填充法主要采用机械进行填充,常应用于桥梁施工中;渗透法则主要以渗透的方式进行填充,应用于隧道侧壁及桥梁地基的维修、加固中;压密法则是以高压注射的方式填充,主要应用于隧道的施工中;电动化学法则是以电渗形成通道的方式进行灌浆,主要应用于桥梁基础的加固中。
3.桥梁、隧道施工常见的问题分析
公路桥梁、隧道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主要为裂缝、空隙及水泥脱落3种。其中裂缝及空隙主要发生于桥梁背台、基底及隧道的二衬处。一开始裂缝及空隙并不易被发现,施工团队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不注重这些问题,继而导致施工工程出现安全隐患。而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裂缝及空隙则会越来越大。故在施工过程中若不能及时处理此类问题,则会增加桥梁、隧道的隐患。当裂缝、空隙达到2mm以上时则会降低桥梁、隧道的承载力,继而造成事故。而水泥脱落也是影响桥梁、隧道安全质量的主要原因。砌浆可掩盖桥梁、隧道墙面的粗糙,并起到加固、提高承载力的作用,但公路桥梁、隧道在长期使用后,砌浆便会逐渐脱落,继而影响桥梁、隧道的固定性与承载力,引发事故。故施工团队在施工中应侧重此类问题的预防,继而提高桥梁、隧道的安全性与使用年限。
4.灌浆技术在桥梁中的有效应用
灌浆技术在桥梁施工中,首先对裂缝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继而有效解决桥台、墩台裂缝的问题。在确定裂缝位置后则需要分析其成因,并展开探讨;继而根据成因结果选取上述合适的灌浆材料进行填充,并制定全面的灌浆方案。同时,还需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对所使用的机械运行情况、浆材料等进行检查,组织施工团队进行灌浆试验,继而准确定位其灌浆的孔距及半径。其次,在灌浆过程中,需要实施工艺继而推动灌浆施工的顺利进行。使用直径长为88mm的钻头进行钻孔,若在此过程中遇到粉性土,则需要结合下入导管,继而通过砂筒的打捞,顺利钻入黏性土中。并将灌浆管置入其中,封住孔口,使用软橡皮包裹花管的外壁,进行搅拌。搅拌过程中根据浆液的比例,注入适量的水及水泥,且要保障浆材料被均匀搅拌。在灌浆过程中,严格遵循自上而下的灌浆方式,并时刻观察浆液的情况,若浆液呈饱满状态,便可结束灌浆工作。最后则需要封堵其孔口,并不定期的对封堵的孔口进行检查。若浆液下降,则需要采取补浆措施。
5.灌浆法在隧道中的有效应用
灌浆技术在隧道中的应用目的主要在于解决隧道表面的砌石及支撑主体,而操作的方式与上述桥梁施工基本相似。同样先对施工的位置进行准确定位,并根据隧道问题的差异性选取适合的浆材料;对施工工艺方案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制定,继而展开后续的灌浆工作。但隧道施工对于灌浆材料及配比的要求更高。施工过程中要求灌浆能在短时间内快速凝固,继而避免灌浆出现自上而下的流失,扩大裂缝大小。在使用灌浆法对支撑柱体进行工作时,则需要对其实际承重力进行考量,继而保障所使用的浆材料能有效加固柱体。
结语
桥梁、隧道施工工作是我国公路建设的关键部分,可直接影响我国交通事业的未来发展及安全保障。为解决桥梁、隧道施工中出现的空隙、裂缝及水泥脱落问题,应采用成熟的加固施工技术,即灌浆技术。并且,施工团队在灌浆前应做好灌浆的试验工作,对浆材料、使用机械等进行检查,依据灌浆施工的标准进行工作,继而降低施工成本,节省施工时间,提高桥梁、隧道施工工程的安全质量问题。
参考文献
[1]刘者平.试析我国桥梁隧道施工中的灌浆技术[J].纳税,2017(11):152-152.
[2]罗支援.关于桥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01):140-140.
[3]吴添红.桥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7(18):173-174.
[4]王劭琨.桥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J].居业,2017(11):117-118.
[5]冯博.灌浆技术在桥梁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2017(05):171-172.
[6]陶金山.桥梁隧道施工中灌浆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6(20):205-206.
论文作者:叶瑞波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隧道论文; 桥梁论文; 裂缝论文; 空隙论文; 技术论文; 过程中论文; 应用于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