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岩土工程的勘查工作是实施岩土工程技术选择及应用的前提,但岩土工程的勘查工作需要工程的设计与工程所应达到的技术指标为指引,才能有效避免勘查工作的盲目性,提高勘查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给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方案设计和施工技术实施提供了充分而精准的参考,从而促进我国岩土工程建设的现代化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岩土工程技术;应用现状;优化举措
1岩土工程勘察技术分析
1.1勘察方法
实际勘查工作中,还要结合地质条件进行勘查方法的选择。针对天然地基,考虑到基坑勘查结果容易受地质条件影响,所以尽管勘查方法简单,却要做好合理选择。目前,主要可以采用三种勘查方法。首先可以采用二次沉积地质勘查法,注重土层勘查,因为二次沉积形成的土层强度不足以支撑地面建筑,无法作为基础持力层。因此在基坑挖掘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需要通过钻孔方式进行勘查。针对复杂地质,采用挖掘方法进行地质勘查要求土层不超出3m。采用钻探方法将介质写力量磨碎或击破孔底岩石,完成取芯辨别,可以达到预期深度。其次,针对半填半挖地段,需要利用机械进行土方平整,提高地段土质强度,需要对土层进行全面分析,确定地段土质颜色和强度,以免影响勘查准确性。再者,针对断裂破碎带地质,基坑挖掘可能不同于勘查报告,因此需要实现再次勘查,采用十字交叉法等方法进行勘查资料全面分析,解决地质问题。除了天然地基,岩土工程基础施工常常需要进行人工挖孔桩基础施工,一旦遭遇特殊地质将会给勘查工作带来较高难度。比如遇到第三系砂泥岩,作为半成岩,其与普通砂泥岩不同,拥有更强的膨胀性和软化性,勘查过程中需要验证桩端持力层,确认勘查结果能否满足施工标准。针对该类岩土工程,需要采用轻型圆锥动力触探方法完成岩层强度检测,如果不达标准还要采用灌浆、深挖等方式完成地基处理,以满足工程施工要求。
1.2勘察流程
在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需要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施工要求进行分级,一般中小型单项工程建筑规模较小,地质条件相对简单,可以采取一次性详细勘察方式。但针对建筑规模较大,地质条件复杂的工程,需要先进行可行性研究勘察,做好场地选址,制定科学场地方案。在此基础上,需要进行初步勘察,确定场地能否符合工程初步设计要求,需要完成现有地质资料收集和进行工程地质测绘,根据现场条件进行测试,确定场地局部稳定性。从工程施工角度,需要给出工程评价,实现工程总平面合理布置,提出地基处理施工方案和不良地质防治方案。完成初勘后,需要进行详勘,主要进行勘探、室内土工试验和原位测试,不再单独进行测绘或物探,应当提出岩土工程资料等设计参数,完成地基评价,为地基处理和施工设计图制定提供依据。最后,需要进行施工勘查,通过勘查解决工程地质问题,需要配合施工开展基槽检验工作或进行深基础施工勘查,保证地基处理效果。
2工程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实施的主要问题
一般来说,地质勘查技术是岩土工程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岩土工程技术得以良好的实施的前提与关键,是保证岩土工程设计、地基处理、基桩施工、基坑支护等技术性工作发展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岩土工程的探测技术和施工技术还存在很多不成熟的地方,造成施工质量与施工进度缺乏必要的可控新和可操作性,也同样阻碍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应用性的发挥,就目前应用的实际来说,我国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实施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地质勘查前往往缺乏对岩土工程的类型、结构及其技术要求进行全面的了解与分析,造成勘查工作盲目,重点难点难以有效突出,勘查技术选择缺乏与工程建设需要的相适应性。(2)勘查施工工艺上仍然没有完善的标准与规范,这就造成不同类型岩土施工中,技术与工艺的实施会由于不同技术人员的判断而造成分歧,从而严重制约着施工进度的有效开展以及施工技术的优化选择。
(3)地质勘查工作与工程设计、施工工作之间的衔接性较差,造成了地基处理及支护设计相关参数的计算与实际承受能力存在差异、坡度及基坑开挖空间效应问题处理不当等技术性问题,从而给工程建设的质量带来不必要的损害。
3工程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的发展策略
3.1提高岩土勘查技术与岩土设计施工的衔接
在正式的勘探工作开展前,勘查人员需要全面了解工程设计的意图,清楚建设工程的工程特性,以达到勘探工作目的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一,从而确保勘查结果为工程设计与岩土工程施工提供直接而实用的引导与数据参考。此外还要强化岩土勘查工作对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选择上的优化指导作用,不断提高设计人员和工程施工人员对勘查报告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更好地组织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保证岩土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率的稳步提高。
3.2高水平的勘查队伍的建立
由于高水平的操作人员的人才流失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进行,所以相关的部门和单位需要通过招聘的手段来解决人才流失的问题。通过提高待遇保障,给技术人员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等手段来吸纳人才,解决人才困境,建造一支高水平的勘查队伍。其次,在现有的勘查队伍中进行专业素质的培训,来解决现有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都不高的问题,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保证岩土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安全性,从而解决根本的素质问题。
3.3完善地质勘查工作的实施流程,提高勘查手段的适应性和综合应用性
首先必须重视岩土地质勘查前期的全面性分析与预测工作,以实现地质勘查与工程建设实际的适应性与目标匹配性,从而结合工程实际的情况,建立相应本构模型,运用合理适宜参数,解决不同岩体类型下的工艺操作的问题。此外还要拓展现场勘测过程中勘查手段的关联性和补充性,灵活地选择勘查的技术,并适时利用诸如工程物探技术,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从而提高岩土勘测工作的全面性、精准性和可操作性。
3.4勘查关键分析
对于岩溶地基的勘查可以说是整个勘查工程的关键,其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可溶性岩层因为腐蚀形成的奇怪形状的岩溶状态进行分析,并对地下形成的各种侵蚀现象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并取样,将得出的数据用于岩土工程进行的设计基础。
结束语
由于我国的地质地貌多种多样,为了减少岩土体对岩土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影响与阻碍,提高岩土工程建设的进度与质量、节约建筑的成本,实现岩土工程建设经济性、安全性和效率性的有机统一,就需要在工程建设之前对施工岩土体进行详细、精准的勘测,以达到对界面划分、地质形态、岩土性能参数、受力能力、地下水等要素进行准确地掌握,从而为工程设计的优化以及对施工建设技术科学全面的论证和分析评级奠定坚实的基础。综上所述,以上内容就是对工程地质勘查与岩土工程技术的论述。
参考文献
[1]钟舜晖.岩土工程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建议[J].住宅与房地产,2018(27):191.
[2]金天尚.岩土勘查工程地质测绘工作的意义[J].中国金属通报,2018(02):108.
[3]鲁威.岩土工程中基础地质勘查工作实践与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5):100.
[4]付国文.岩土工程勘察中水文地质勘查的地位[J].世界有色金属,2017(18):206+208.
论文作者:周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0
标签:岩土论文; 工作论文; 地质勘查论文; 工程论文; 地质论文; 地基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