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系统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体系_政治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系统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体系_政治经济学论文

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体系论文,政治经济学论文,中国论文,经济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6)12-0004-04

国内学界出现构筑经济学体系的多元化趋向,其中包括体系多元化与指导思想多元化并存。①目前尤应关注前一种倾向掩盖之下的后一种倾向。因此,极有必要用完整的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来指导和建立科学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其意义在于:这是一项“去标签化”、“去空洞化”,凸现其指导思想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基础工程;而有没有自己的民族形式并取得话语指导权的经济学体系,这也是衡量一国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一、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再发掘

我们应该从新视角出发,对散见于马克思相关著述的这一理论遗产进行全方位的文献梳理和建构性的总体阐述,并加入恩格斯、列宁和国内外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包括:

1、方法论部分。马克思的这一学说是“思想总体”再现“生产总体”和“具体总体”,主观辩证法或“概念辩证法”能动地反映客观辩证法的一门大学问,其构建方法是马克思三大成果之一,“这个方法的制定,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其意义不亚于唯物主义基本观点的成果”(恩格斯语)。它是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也是“总体”方法论的具体化。主要的规定性如下所述:

(1)结构的规定性和层次性。它包括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本身的结构,思想总体层次上的结构以及外在化的结构。(2)经济学范畴转化或移植的三大规律。一是范畴转化的动力来自范畴自身内在的矛盾而不能借助于后继范畴;二是转化路径是范畴中介管道;三是具备“物质内容”和“社会形式”二重性的范畴,在不同社会经济形态之间的移植规律。(3)矛盾分析贯穿于逻辑运动的全过程。马克思批判了形而上学的“排斥‘矛盾’的逻辑”观。(4)经济学元范畴(逻辑起点)、中心范畴、中介范畴的选择原则和方法。(5)抽象法、“内在观察法”,以及从抽象呈螺旋式上升到具体的方法。(6)主体和客体、历史和逻辑、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以及具体总体和思想总体相一致的方法等等。

2、批判部分。正是从“破”中耸立起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

(1)对黑格尔的唯心逻辑学体系的批判和扬弃;(2)对黑格尔学派的有机整体论和德国“新个人主义”(施蒂纳)有机整体论的批判和扬弃;(3)对普鲁东空想社会主义逻辑体系的“结构陷阱”的批判;(4)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体系尤其对斯密、李嘉图和穆勒体系的批评和扬弃等等。

3、主体部分。其中包括“六册计划”结构、《资本论》“大写的逻辑”。研究的关键点是如何评价这两大逻辑结构的相互关系?目前的研究趋向:

(1)“六册计划”,即马克思从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6个方面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提供了建立科学体系的框架和方法,从整体上代表了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的最高成就。

(2)完成“六册计划”首册《资本》篇的《资本论》,是该体系的基础或“精髓”部分,并形成一个始基性体系,但是并未完全改变其“小圆圈”(抽象层次上经济学范畴的辩证运动)的逻辑定位。

(3)尚未完成的“续篇”(“六册计划”第2-6册)通过经济学范畴上升到具体现象层次上的“大圆圈”辩证运动,再现以世界市场为最高具体的“总体”。

(4)《资本论》和“续篇”,“小圆圈”与“大圆圈”构成了不可分割的逻辑体系整体,因此,马克思期待后人“在已经打好的基础上去探讨”《资本论》“续篇”,最后完成“六册计划”逻辑体系。

长期以来,我们把《资本论》逻辑结构等同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全部内容。②马克思逻辑体系构筑方法“半截子化”是政治经济学体系僵化和边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4、恩格斯和列宁对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阐释和发展。

5、国内外学者对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阐释和发展。

二、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西方范式理论的比较

西方主流派学者一般都否定马克思逻辑体系构筑学说而崇尚库恩和拉卡托斯的“范式”理论。而所谓“新范式”提倡者还把物理学、数学、心理学和认识论引入逻辑领域和思维领域,创造心理学逻辑学体系、逻辑认识论和运算逻辑,并提出关于“知识和逻辑的建构主义”理论,以及“在有东方思想特点的辩证思维方式和在西方占主导地位的逻辑演绎形式主义之间的鸿沟上架桥的任务”(Garcia,2004年)。鉴于用范式理论完全取代马克思逻辑体系构筑理论在中国理论界已成一种时髦风气,因此尤应鲜明地反对“取代论”、“取消论”、“对立论”和“拼盘”式“互补论”,而是提倡从属型“互补论”,即范式理论应该从属于并纳入马克思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框架。

两者在研究对象、规定性、方法论和优劣的区别主要在于:

(1)马克思的逻辑体系构筑学说擅长于对规模宏大的社会经济形态及其演变规律的分析以及对“生产力——经济制度关系——经济运行关系”框架的设计,强调事物和系统的可知性、历史性、整体性和社会性。辩证逻辑和规范分析方法是主要分析工具,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它考察的对象和事物必须处在成熟阶段至少其主要矛盾已经展开。并且,这种体系建构是一项艰巨的理论系统工程。

(2)范式理论是围绕假设、准则、硬核、保护带、启示法、研究主题、论据、方法论原则、技术、事例等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它强调事物和系统的开放性、变迁性、无序性、不确定性、多样性和非线性对经济活动的影响;擅长于对局部中的整体或非整体性事物的实证分析和数理模型的构筑;对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分析是它的长处。这是一种“短平快”的研究方式。

但是,以经济人假设——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自由市场经济的经济模式为标志的范式框架,往往具有非社会性、非制度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逻辑空间比较狭窄;有时对某些局部的表象问题,仅仅提供对策性、描述性的说明或数理模型。

因此,坚持和发展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总体思路:其一,“回到马克思”。完整地全面地把握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的学说。其二,“发展马克思”。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自身随着新情况、新条件尤其新科学技术的突破,必然赋予其新的理论思维形式和内容;同时又要借鉴和吸收国外相关理论尤其范式理论和复杂系统方法论的优秀成果,而难点是关于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与范式理论的兼容问题。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能否与西方范式理论兼容,其前提是后者有无可能以及能不能从属于前者。

三、关于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框架的若干新思考

(1)中国改革实践所提供的经验材料和逻辑构件只能构建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而铸造成熟的典型的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尚需缓以时日。

开拓性和不成熟性并存是转轨型政治经济学新体系的特征。我们正处在一个相当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的社会经济“转轨”或“过渡”时期,并具有双重过渡性和改革开放的渐进性,而作为其理论反映的现代政治经济学体系,只能是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而不是成熟型或典型的政治经济学体系。

(2)研究对象的定位要突破狭窄化趋向。要回归马克思和恩格斯,其研究对象应该囊括“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而生产关系不仅是位于抽象层次上的第一级的原生的生产关系,而且包括上升到具体层次的“第二级的和第三级的东西”即“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生产关系”亦即生产关系的表现形式、实现形式或发展形式。

因此,其一,不能受流行的单一说(生产关系一般)或三段论(所有制-人与人关系-按劳分配)的束缚。其二,不能把交换关系即社会交换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和社会主体形态(人的依赖性、物的依赖性和人的全面发展)排除在外,无视社会经济形态演进多元性而赋予社会经济五种形态理论唯一性。其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特定的“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最终的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从最广的意义上说,是研究人类社会中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交换规律的科学”,或“研究人类各种社会进行生产和交换并相应地进行产品分配的条件和形式的科学”。③

(3)基于时代所赋予的“两个并存”、“两个矛盾”特征,应从整体上和普遍联系中打通新体系与资本主义部分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对于布局谋篇以及范畴的移植有方法论意义。

新体系从整体上打通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内在逻辑联系,其依据不仅仅在于:各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生产方式的更替并非突然出现的,相互截然分开的,后一个社会有机体赖以产生的物质可能性都是在前一个形式的范围内创造出来的,因而社会主义社会不是建立在“空地”上的;并且是基于时代所赋予的“两个并存”(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和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并存、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并存)、“两个矛盾”(国别经济的特殊性与世界经济的一般性、意识形态特殊性与商品经济同一性)的客观要求。因此,

——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心范畴、中介范畴、成果范畴、逻辑起点、逻辑终点等方面具有统一性、移植性或共有性,同时又允许一定的差异性。应该强调指出,要尊重某些共用范畴尤其“商品”、“资本”、“市场经济”、“产权”、“股份制”等范畴在不同制度之间的移植规律,即关于“保留”(几种生产方式共有的“物质内容”)—“剥离”(资本主义“社会形式”)—“嫁接”(社会主义“社会形式”)和通过实践“整合”的规律。

——鉴于研究对象的非成熟性,其逻辑体系和研究方法应该允许呈现“斯密现象”,即叙述方法与研究方法并存的二重性(但是以叙述方法为主),内在观察方法与外在观察方法并存的二重性(但是以内在观察方法为主)。

(4)商品范畴是转轨型政治经济学新体系元范畴。它是资本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和转轨型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共有的逻辑起点。这一点对于理顺逻辑顺序、逻辑层次,打开逻辑通道和扩大逻辑空间有重大意义。新体系看来不能用“自主联合劳动”、经济人或“新经济人”假设作为逻辑演绎的起点范畴。

(5)应该从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点上确定中心范畴。要重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创新性范畴。不主张把“公本”或“社本”作为新体系的中心范畴。

(6)四大“中介”范畴是逻辑演绎和体系构建的“枢纽点”。“中介”范畴就是逻辑中项,也是范畴上升或转化的条件和过渡环节。要注重研究经济体制、运行机制、产权和股份制这四大“中介”范畴。其中,经济体制不仅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的中介形式,又是处于具体层次上生产关系的发展形式。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既是从抽象到具体,从本质到现象,从客体到主体的上升序列,也是稳定性逐步衰落的下降的序列,并且也是决定与被决定关系的连续序列。这就决定了经济体制的下述特征:

①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规定了经济体制的根本性质、方向和发展趋势,但后者对前者又有巨大的能动作用和相对独立性:一是体制性属性与基本制度性质有很大区别,体制可以游离和独立于社会基本制度之外,二是体制层面的变化和创新必然要求和诱发制度的变革。所以体制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和解放生产力的突破口和必由之路。

②经济体制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范畴,既包含了经济成分的结构,所有制关系,又包含经济管理体制,经济运行机制和分配制度等等。因此,作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基本经济制度的中介形式,经济体制直接与生产力层次相联系,具备有把生产力发展的各种要求和信号向生产关系反馈和传递的功能,因此,基于这种亲和性,反映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改革和创新无疑成为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变革和完善的前提。

“产权”范畴也是需要重点研究的生产关系表现形式、具体形式及实现形式。在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应该强调劳动力产权、人力资本产权以及兼顾物质财产产权和劳动力产权的双重要素产权制度;并且要防止和消除双重异化即劳动力产权异化和行政权力异化即行政权力对利益的优先索取权。“产权人本化”或“产权社会化”是对社会主义具体经济制度定位的一种新探索(林子力,1997年;王珏,2004年)。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不能将劳动(者)的经济学倒退为一种偏袒资本、剥夺劳动者的资本所有者的经济学。

(7)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交互作用中催生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大胆借鉴“范式”理论和复杂系统研究方法论的优秀成果,注重研究萨缪尔森“现代主流经济学的新综合”体系和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体系,尤应加强对制度经济学、过渡经济学、演化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和激进经济学的研究。

(8)关于中国特色的政治经济学体系的总体框架设计。有两种设计方案。第一种是基于狭义“打通”论的设计方案。所谓狭义上的“打通”,即资本主义部分与社会主义内在逻辑联系应该体现在:它们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中心范畴、中介范畴、成果范畴、逻辑起点、逻辑终点等方面具有统一性、移植性或共有性,例如要尊重某些共用范畴尤其“商品”、“资本”、“市场经济”、“产权”、“股份制”等范畴在不同制度之间的移植规律。同时又允许一定的差异性,例如两种制度的差异,不能一概斥之为“两板块”僵化论。

总的框架是五册结构:

绪论(广义经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广义政治经济学史和“生产一般”);1、商品和货币共同的逻辑起点;2、资本主义经济[商品和货币、市场竞争和生产价格、货币作为资本、信用和金融市场、所有制(股份制、企业和产权)、分配、国家或政府、对外经济关系、全球化和世界市场];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有制、分配、国家或政府、对外经济开放;4、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关系、全球化发展趋势。

第二种是基于广义“打通”论的设计方案。所谓广义上的“打通”即完全打破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制度藩篱和意识形态约束,从形式到内容彻底体现了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的精神。其逻辑框架如下:

1、导论;2、商品和货币;3、市场竞争和生产价格;4、信用和金融市场;5、所有制(企业、股份制和产权);6、分配;7、国家(或政府);8、对外经济关系;9、世界市场(经济全球化)。

但是,理论制作难度很大,同时,铸造这种成熟的典型的政治经济学新体系有待于进一步的实践。中国28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只能提供构建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研究材料和逻辑构件。

注释:

①例如以演化经济学范式、过渡经济学范式、新制度经济学范式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为代表的“范式”热,其中不乏真知灼见;有的学者赞成马克思主义范式危机论;有的主张引进反映“资源配置全过程”的西方经济学范式;有的学者以《资本论》结构框架+范式的“拼盘”模式来构筑中国政治经济学体系等。

②关于“六册计划”与《资本论》两大逻辑结构的关系和地位之争。这是在马克思经济学逻辑体系构筑学说史上,已逾百年的争论问题,即两者孰重孰轻以及“互补论”与《资本论》“取代论”之争。《〈资本论〉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一文指出:作为六册计划第1册的《资本论》是以资本和人格化资本为主体和发展主线来阐述资本的本质和衰亡的历史总趋势,但由于没有完成其续篇尤其第3册的《雇佣劳动》篇,因此导致关于工人作为主体和发展主线的缺位(M.A.Lebowitz,2003年)。

③“中介”范畴在逻辑系列上就是联结逻辑始项和逻辑终项这两个范畴的逻辑中项,或范畴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中介环节(例如货币是商品转化为资本的“中介”范畴),也是范畴上升或转化的条件(劳动力转化为商品,就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条件)。把握一切“中介”才能真正地认识事物,这是逻辑演绎和体系构建的重中之重。李嘉图体系瓦解的逻辑根源就是犯了跳过必要的中介环节而导致抽象过度的错误。

标签:;  ;  ;  ;  ;  ;  ;  ;  ;  ;  

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系统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体系_政治经济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