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反洗钱审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央行论文,反洗钱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洗钱”一词是从英文“Money laundering”直译过来,通俗地讲就是将赃钱洗干净的行为。洗钱者将非法活动所得存入银行,通过一系列复杂而频繁的交易活动掩盖金钱的真正来源和所有权人,使其合法化。把贪污、贿赂、诈骗、偷税漏税等非法手段获得的资金,以合法身份进入流通领域进行犯罪活动。
我国反洗钱法规定了反洗钱工作的主管部门为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依法对金融、证券、保险及特定非银行金融机构实施反洗钱监管。人民银行内审因具有监督、鉴证与评价职能,承担着“查错揭弊、改善提高”的使命,对人民银行反洗钱监管职能履职是否到位进行再监督。基层人民银行反洗钱审计目标是通过检查确认被审计单位在反冼钱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执行等各个环节存在的缺陷,促进被审计基层人民银行加强内部管理与反洗钱监管、降低监管与服务风险。反洗钱审计起步较晚,还处于人民银行新职能探索时期。当前,基层人民银行反洗钱审计亟待明确和解决以下的几个问题。
反洗钱审计人员素质问题。反洗钱审计是通过账目的检查来对洗钱行为的发现、甄别和追查,其涉及银行、保险、证券等专业知识,对从事反洗钱审计人员应加强其金融、证券、保险、会计、审计、投资、网络等方面专门的培训、考核,使其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审计队伍中具有会计师、CPA、ACCA等专业审计资格的人才还非常少,要开展好反冼钱审计工作,就必须适时开展反洗钱知识培训,同时积极吸纳高层次专业人员到反洗钱队伍中来。
反洗钱审计法规问题。目前由于我国在反洗钱审计方面法律法规还不健全,开展反洗钱审计在审计执法方面还面临一些问题。为此,建议在反洗钱法律法规中增加反洗钱审计条款,明确反洗钱相关人员职责权限、义务,明确协作部门的责任分工、内容;明确对被审计单位反洗钱内控是否合理设计并是否得到运行、相关责任人不作为和乱作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反洗钱审计手段问题。普遍推广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反洗钱审计监督能力是当前反洗钱审计当务之急。在反洗钱审计现场检查过程中,应利用科技手段,对金融业务数据在检查所属时间段内有关业务记录数据,通过计算机手段进行导出、筛选、归类、分析数据,提高审计检查工作效率。
反洗钱审计方法问题。审计人员要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对反洗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持必要的职业质疑: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反洗钱目标设定、内外环境状况,包括被审计单位自身反洗钱内控建设及管理情况、区域环境、行业特点等情况;利用现场审计及专业人员力量,掌握第一手现场、管理、运作等反洗钱信息,获取直观、深刻、真实的反冼钱审计证据。
反洗钱审计技术问题。洗钱犯罪活动所涉及的新领域较多,地下钱庄、电子银行、网络交易等新支付手段的出现,增加了确定洗钱者踪迹的难度。加之冼钱分子的专业化、专门化以及洗钱活动过程的复杂化,都给反洗钱审计增加了难度。因此,审计队伍应充分依靠过硬的反洗钱审计技术,高效、快速、准确地对洗钱者的交易活动进行有效识别。